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人请留步

仙官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人请留步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唐师偃的鼾声当然是装出来的,他其实一直都没睡着,相反还是冷汗直流,这种故意晾着方面大员的事情,实在太刺激了。但叶行远那边没放出暗号,他不敢擅自有别的行动,就怕走错一步前功尽弃。

布政使潘大人也算有耐心,就在厅中闲坐,闭目养神。倒是金师爷来过三四次,终究耐性低些,就在天井中来回踱步赏花。

差不多过了大半个时辰,日渐偏斜,潘藩台终于有些吃不住劲了。唐师偃这个人才他确实想要收拢,但这脾气实在是有些伺候不起。

想要面子就给面子,自己这堂堂布政使亲自来拜访一个落第多年的酸秀才,连续三次,已经是足够的荣耀。他还不领情?

潘大人终究年纪有些大了,坐了这许久便觉得腰酸背疼,虽然不动声色,但心中不乐。蹙眉叫过伙计,问道:“唐先生午睡一般多久?”

若那唐师偃再睡下去,潘大人可不愿意继续等了。那伙计一愣,还是硬邦邦回答道:“唐先生午睡不定时,有时候晚饭前便起,有时候便一觉睡到三更天,或者次日一早也是有的。”

藩台登时大怒,心道这叫人怎么等下去?难道真等到半夜不成?简直成何体统,这狂生也太过怠慢自己!

想至此处,潘大人二话不说就站了起来,向院外行去,貌似要拂袖而去。

叶行远一直在关注潘大人的动静,此时眼看着潘大人忍不住,好戏要砸锅,连忙现身追了上来,口中高呼道:“大人请留步!”

心里不住感慨,这潘大人到底只是方面大员,远不如起于草莽的刘皇叔,耐心终究还是差点意思啊。三顾茅庐一场好戏,可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潘大人听到呼声,停住脚步回头看去。却见是叶行远,更觉得头疼。他根本不想碰到这个等同于麻烦的少年,免得多惹出什么是非。所以见到时叶行远后,藩台大人甚至连说话都不想说。反而加快了脚步。

叶行远一时情急,又叫道:“大人屈尊降纡到此,学生会同唐前辈送上一份大礼,大人缘何不受?”

大礼?潘藩台一时没反应过来,但脚步是 停住了。金师爷有些若有所思。他先拦住了东家,又想到藩台不便与叶行远说话,就自己出面将叶行远拉到一边询问。

“我家大人日理万机,何等繁忙,来往三次来访唐先生,你们为何如此怠慢?”金师爷询问道。

叶行远松了口气,不怕你不来问,就怕你问都不问。“藩台大人身份尊贵,唐先生岂敢怠慢?故而先给大人呈上了这份大礼!”

金师爷忍不住又问:“什么大礼?”

叶行远忽悠道:“事情总有几张面孔,全看各人怎么看。如今省中局面如此。大人礼贤下士的名声传扬出去,岂不是好事?

正所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只怕潘大人的行为,或许能成为千古佳话,岂不美哉?这是送上的大礼啊。”

金师爷瞪着叶行远,久久无语。我家大人被你们怠慢到如此地步,最后还得感谢你们成全名声?这是什么鬼道理?

叶行远又添油加醋的劝道:“既然潘大人已经来了,而且也等了这么久了,就这样走了岂不等于半途而废。最后什么益处也没得到?”

金师爷又仔细一想,叶行远说的似乎不是没有道理......对于东家绝对是个极大的诱惑,还是让东家自己拿主意吧。

做师爷的,可以帮忙参谋。可以帮忙打探,但不能帮东家下决定。金师爷又转头走回去,对潘大人耳语几句。

随后潘大人愣了片刻,皱眉看了叶行远几眼,才道:“他们倒是好算计,说是成全本官名声。但又何尝不是拖着本官成全他们的名气?”

“那就不等了?”金师爷试探道。潘大人一言不发,转身回到厅中,继续坐下。

叶行远看到布政使大人的举动,远远的行了一个礼,也不多话,功成身退,重新回到隔壁。时间差不多,唐师偃也该醒了。

这时候就听内室传来吟哦之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是大贤醒了啊!潘藩台知道自己这时候必须“礼贤下士”,当先便站了起来。刚刚在打扫的伙计奔了进去通报,就听里间传来对话,唐师偃不解问道:“外间可是有俗人来访?”

伙计老实道:“有藩台潘大人到此,已经等了半日。”唐师偃语气一紧,“怎么不早叫醒我?”

其后唐师偃收拾衣冠,匆匆出了内室,向潘大人见礼,“学生有失远迎,怠慢贵客,还请恕罪。”

唐师偃之前听到潘藩台准备离去的时候,已经惊得差点要站起来冲出去。后来听到叶行远与金师爷对答,便啼笑皆非,现在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双方都是各取所需。

潘大人等了半日,这时候终于见到真人,心底也忍不住有些小激动。大抵是越难得到的东西,到手后越令人激动。

他示意唐师偃不必多礼,笑道:“本官见了释租一文,又听到你的来历,便渴慕与先生相会。不想往返几次,缘悭一面,直至今日终于得见,足慰平生。如今省中局面糜烂,还要请先生教我。”

要是平常,潘藩台说不得还得绕些圈子,打些官腔。但他今天从正午坐到现在,腹中饥火腾起,不耐久待,干脆就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叶行远在隔壁竖起耳朵听着,暗暗点了点头,这与他预料不差,潘藩台如此急切要来见唐师偃,确实是遇到了焦头烂额的问题。

定湖省这几年天地元气不足,旱涝不均,虽有朝廷和地方调整雨水的分配,但大灾不现,小灾也是难免。

叶行远他们一路进江州,沿途也听人议论,说是开春青黄不接,连种子都留不出来,只怕有不少人要逃荒成流民。

这倒也罢了,省内的事,官场自然有办法捂盖子,只要不酿成民变大乱,总能够含糊过去。但定湖省的压力还来自于西南面的荆楚省,荆楚省去年大旱,北面山区近乎颗粒无收,虽有赈济,但到了今年实在无以为继,有大量的流民积聚于两省边境。

定湖省当然不愿意这些流民过来,尤其是在眼下这时节。但流民可不是说拦就能拦得住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大量涌入定湖省境内。

这可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布政使作为一省民政主官,实在要承担极大的压力,所以但凡出现一根救命稻草,就要想办法拼命抓住。

传统的办法,对付这种情形已经是束手无策。而唐师偃恰巧在这种时候出现在省城,借着别人之手抛出一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文章,若说他不是有备而来,也还真没人会相信。

叶行远无非是想为唐师偃出口气而已,所以捉刀代笔写出了那篇文章。他也没料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好在这也不算是坏事,只要唐师偃能够撑得过去,对他来说,说不定是一场大好前程。

唐师偃心中七上八下,潘藩台的问题在叶行远预料之中,也早为自己准备好了锦囊。自己只要照本宣科,便不会错。

到了这一步,唐师偃倒也是豁出去了,他一咬牙云淡风轻道:“学生本布衣,躬耕于汉江,苟全性命于当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自从他发现叶行远的文章厉害之后,干脆自己都不动脑子了,完全按照叶行远的嘱咐死记硬背。一番话下来,倒是让潘藩台眼睛一亮,更是扯着大贤的胳膊不肯放手,非要邀请他入幕不可。

这个叶行远也早有交待,唐师偃为难的拒绝道:“大人好意邀约,学生本不该拒绝,不过再过半年就是省试,或等学生省试过后再议?”

偶然装几次逼,说些笼统的理论方法是足够了,但是正式入潘大人幕僚,拿出办法来解决实际事务,别说是唐师偃,就算是叶行远亲自上阵,也未必能不出纰漏。

所以这是必须要婉拒的,好在此时正是省试恩正并科之前,以科举为名推脱掉邀请,也是理所当然的。潘藩台再怎么爱才心切,也不好挡别人上进之路。

但现在情况特殊,潘藩台也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但又不好死缠烂打的开口。金师爷颇有眼色,看到东家的表情就知道他的意思。

金师爷赶紧上前道:“科举正途自是我辈第一要紧之事,不过如今生民艰难,大人心急如焚,唐先生既有大才,总不能袖手不顾。

大人的意思是,唐先生你纵然不入幕僚,也请随着我一起去看看流民状况,帮忙参赞应对之法。一来一去耽误不了多少功夫,却是偌大功德,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这是要赶鸭子上架啊!唐师偃楞住了,怎么也没料到潘藩台的爱才之意居然如此殷切,这还真要他去干实事?原来无论屡试不中时,还是放浪形骸混迹花丛闯荡出名声时,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待遇?

这年头真是人心不古,居然越会装腔作势,越受大老爷们看重,唐师偃心里默默总结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