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顾茅庐

仙官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顾茅庐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话说布政使大人身边的金师爷兴冲冲赶到汉江会馆,却吃了一个闭门羹。掌柜愁眉苦脸的告诉他,说这几天唐师偃因为不胜其扰,到城外静觉寺参禅去了,要过几日才会回来。

“大贤行事,果然是淡泊名利,云深不知处。”金师爷反而赞了一声。他也不着恼,似乎早料到是这样的结果,赏了掌柜一些银子,施施然去了。

唐师偃这几日在省城的高层小圈子里面引起了好大风波。那篇文章发人深省,仿佛蕴含至理,又对田亩赋税事务极具指导意义,许多官府中人都有心与唐先生交结。

可惜这唐先生看起来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年轻了,不是两三句好话一哄,假惺惺摆出礼贤下士的态度,就能让他死心塌地相随。

今日唐师偃避而不见,金师爷反而觉得有门。他回了布政使衙门,也不用通报,直接穿入后衙,去见定湖省省布政使潘敬文。

话说朝廷在各省为了权力均衡,设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指挥使司三个衙门,而布政使司是排名第一位的,地位最重要,尊号藩台,又称为方伯。

只不过后来为了加强统一管理,三司之上又设立了巡抚,由朝廷派人担任。但布政使的地位仍然重要,负责全省钱粮民政具体事务,是封疆大吏之下第一人。

定湖省这位潘藩台五旬年纪,精神倒是健朗,鬓边虽有白发却不明显,耳垂极大,颇见福相。此时他正身着便服,戴着老花镜拿着一篇文章看,见金师爷进来,放下文章,沉声问道:“如何?”

两人宾主多年,早有默契,不需多解释便能明白彼此所想。金师爷摇了摇头。笑道:“今日未曾见着,说是出城参禅去了,不知何日才回。”

潘藩台蹙眉道:“此人倒是孤傲,莫不是之前已有人招揽成功?”身边的亲信师爷下帖子去见。那本身就表明了布政使的态度,唐师偃不可能不明白,那还避而不见,必有原因。

金师爷笑道:“大人切勿多虑,在这定湖省。除了大人还有谁能用他?依学生看来,不过是文人脾气而已。当初唐师偃灰溜溜离了江州,这次卷土重来,肯定要找回些面子。”

在金师爷看来,布政使主管一省民政,而唐师偃经济民生方面扬名立万,所以想得大用,还是得投靠在潘藩台门下。

从另一个角度说,唐师偃摆出这种高人态度,反而是可以招揽的信号。短短几日之内。关于唐师偃的底细,金师爷自然已经查得清清楚楚。

此人当初意气风发,可惜来省城三次赴考,均是名落孙山,而且还被李信为首的省城才子圈排斥,然后怏怏回了汉江。

若说他心中没有怨气,那金师爷是死也不信的。他自觉对文人心思的把握极其准确,唐师偃不把这口气顺了,便不会好好做事。

“这个简单。”潘藩台想了想道:“他无非就是争一口闲气罢了,不若找个机会。本官亲自拜会于他,足以给他面子了。

只是与他同行那叶行远却有些麻烦。文章毕竟是这少年所作,虽然多见老成,非少年所能语。肯定是唐师偃传授给他的。但这也说明,唐师偃与叶行远必定关系匪浅......”

释租这篇文章都知道是叶行远所作,但此人毕竟年轻,在写作之前也是自承受唐师偃教诲方得有此文。看了内容之后,绝大部分人都相信他说的是实话。

十六七岁的少年,绝对没有这么广博的见闻阅历。也不会写出这样阐述具体事务然后引发深刻义理的东西,这不是天才可以解释的。

但叶行远却又是被定湖省省官场所不喜的一个尴尬人物,驱周事件刚刚才告一段落,按察使司范佥事灰头土脸的从归阳县回来,听说就是被这个少年整治的。

而周知县的妖怪身份被揭破,按察使衙门上上下下都吃了挂落。范佥事被罢官,按察使被降级留用,布政使潘大人也受了牵累,被朝廷下文申斥。

好在看到政敌按察使吃瘪降级,潘大人对叶行远倒是没什么太刻骨的记恨,但依照官场惯例忌讳,他也不可能太亲近此人。

只是潘大人不明白,唐师偃这等大才,结交什么人不好,偏要去结交这个少年?

金师爷大笑,又劝说道:“大人不必为此挂心,叶行远此人诗才惊人,九诗动汉江,在汉江府中推为第一。唐师偃既然原本号称四大才子之首,与他交好也是正常。大人要亲见唐师偃,只避开了叶行远,不必理他便是。反正省城之中,谁又会乱嚼舌根?”

潘大人一想也是,自己若是亲往汉江会馆去见唐师偃,大家都知道是礼贤下士纡尊降贵,绝对不会有人说他去故意结交叶行远,这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就算潘大人真的想要利用叶行远来对付政敌,也只需要派人召见,根本不必兴师动众。

如此便下了决心道:“既然如此,那等唐师偃回来,本官就亲自去见吧!”

而后潘藩台用手指轻轻摸索文章上的字迹,长叹道:“此等大才,若是不能为朝廷效力,纾解省中窘境,便是吾辈失责!”

过不几日,金师爷听说唐师偃从静觉寺参禅回来了,赶忙禀告了潘藩台。潘大人轻车简从,不带仪仗,就到汉江会馆来见唐师偃。

不想又扑了个空,唐师偃与叶行远都不在,连掌柜都陪着出去了,只有一个愣头愣脑的伙计在会馆中打扫。瞧见是轻车简从的布政使大人却也不识货,只淡淡道:“唐相公与叶相公与朋友相约,去赴雅集了,或许饭后便回,但若吃酒畅快了,只怕到夜半三更也是有的。”

金师爷骇然,自己来时,对方敢不顾而去,那倒也罢了;如今藩台亲至,唐师偃还敢走?这可真是了不得的大才!若无泼天的底气。哪里敢这样行事?

他便低声劝藩台道:“此人看来是有心躲避,大人不必着急,下次再来便是。”

潘藩台点头,他和颜悦色对伙计道:“那便请你转告唐先生。就说诰授资政大夫、特赏侍郎衔、定湖省布政使潘敬文来拜。先生不在,改日再登门拜会。”

伙计懵然道:“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金师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你便说是潘藩台来过。”

这伙计是个粗人,跟他多说也无益,潘大人与金师爷联袂而还,一路只叹息大贤难遇。良才难得。

到夜间,叶行远与唐师偃回来。听伙计转述,唐师偃吓得头冒虚汗,几乎站立不稳,叶行远却是抚掌大笑,并不在意。

又过几日,潘藩台兴起,又带同金师爷来到汉江会馆。那日伙计刚好在门口,瞧见他们便大喜道:“藩台大人,今日巧了。先生正在会馆!”

潘藩台与金师爷相视而笑,跑了几趟终于有了结果,当下整束衣冠而进。走到会馆中庭,却见一个年轻人急急迎出来,口中只叫惶恐。

潘藩台愕然,听说唐师偃已经三十六七,怎么能如此年轻?这怕是弄错了吧?

却听那年轻人诚惶诚恐道:“大人亲临会馆,学生叶行远不胜惶恐,只今日唐前辈出门访友去了,却又累得大人白跑一趟。”

这说话的当然就是叶行远了。他听说潘藩台要来,第一时间就把唐师偃给支了出去。唐师偃如今已经麻木了,对叶行远言听计从,拖着酥软的双腿去集市逛街。哪里是什么访友。

金师爷听说眼前此人是叶行远,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少年声名鹊起,也非池中之物,只可惜身份敏感实在不好多接触。

今日一见,果然是仪表堂堂。称得上倜傥人物。而且从表面上来看,也没有什么狂生之态,看来种种传闻不足为凭。

潘藩台却有些意兴阑珊,两次前来,两次不遇,他的耐心也有限。何况叶行远实在是碰不得的刺头人物,也就懒得多说,转身就走,只道:“既然唐先生不在,那本官改日再来。”

叶行远目送二人远去,心中笃定了不少。从今日情况来看,作为主管一省民政的布政使大人对自己虽然没什么好感,但也没什么太大恨意,只是懒得搭理自己。

这不是坏事,总比省城官场人人都恨自己入骨好。或者可以说明,按察使那边被严厉处分了,藩台潘大人没那么气愤,甚至还有点乐见其成?

到唐师偃回来,叶行远便正色告诉他说,“下次藩台来时,你可以见了。之前原富十三篇,你可背熟了?”

要唐师偃完全理解并有心得,那还早得很,但是死记硬背却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也是三十多岁的老才子,别的不会,有了材料装模作样总是会的。

唐师偃苦着脸,踌躇道:“背倒是背熟了,不过是面对一省藩台,我这心中没底。”

说起来天不怕地不怕,傲笑王侯的才子,但真见到大人物却还是难免有些异样。其实关键在于,这不是唐师偃擅长的风花雪月,而是先前完全不懂的东西,他不能不心虚。

叶行远无奈,只能一一指点细节,要他遵循动作,从言语到举止不可有丝毫偏差。唐师偃听得匪夷所思,不过因为对叶行远的完全信任,才有执行的勇气。

于是当潘藩台再来的时候,唐师偃确实是在家了,不过他按照叶行远的吩咐,并未出迎,而是在里间大床上翻来覆去的装睡。

缺心眼的伙计收了叶行远的银钱,守在门口,对着潘藩台硬邦邦的回答道:“唐先生正在午睡,此时必不能叫醒他,还请贵客稍待片刻。”

潘藩台与金师爷面面相觑,无奈苦笑,也只得选择在厅中等待,听着里间卧榻上鼻息如雷。叶行远躲在隔壁,暗笑不止。既然某位大人肯礼贤下士,那就让他赚够名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