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_百度网盘 > 第三十三章 孙神医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_百度网盘 第三十三章 孙神医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5 14:43:29 来源:奇书网

不多时,舅爷家的老仆从买来了一大盒的甑糕。

李承乾笑着接过道:“麻烦了。”

那老仆从笑着道:“殿下不用说这些的,还有什么需要告知老奴。”

再看一眼舅爷的神色,他老人家已经将牌放下,眼看已是黄昏天色,李承乾起身道:“天色不早了,孤要是不回去弟弟妹妹们都不知道今晚吃什么。”

高士廉扶着腰站起来道:“回去吧,殿下能够在东宫好好坐着,老朽就心满意足了。”

李承乾错愕一笑,道:“您说得好似孙儿不会在东宫乖乖坐着。”

黄昏天吹来一阵凉风,高士廉摇头道:“回去吧。”

向着舅爷作揖行礼,李承乾带着李恪走出这处府邸,黄昏的温和阳光嗮在长安城,将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带着李恪迎着夕阳走向朱雀大街,李承乾道:“你看,舅爷其实是个很随和的人。”

李恪低声道:“皇兄的那小游戏还是很有意思的。”

正如杨妃说的,如果东宫能够在长乐公主有困难的时候奔走相助,那么在将来其他的弟弟妹妹有难也一定会帮忙的。

正是因为这点,杨妃才会让李恪来接近东宫。

其实本来,也就是以前的李承乾与李恪的关系很不错。

如李恪这样实诚的孩子,是一定会有朋友的。

两人走到朱雀大街,一路朝着朱雀门走去,街道上来往的行人不少。

在古代,人品亦是一种很重要的资产。

这也是难免的,在这条件受限的千百年间,人品也是一个人的重要履历。

走入承天门,李恪又道:“今日谢皇兄引见许国公。”

李承乾叹道:“要不一起去东宫用个晚饭?”

“不了,还要去见过母妃。”

“也好。”

两人在承天门的分别。

东宫内一群孩子还在盼望着皇兄回来,看到夕阳下的身影,李治第一個跑来,“皇兄,今晚我们吃什么?”

“今晚多吃点蔬菜。”

“嗯?这是什么?”李治使劲嗅了嗅,道:“是甑糕!”

李承乾将盒子交给他,嘱咐道:“分给大家吃,谁敢吃多了不吃晚饭,等着收拾吧。”

李治笑着露出刚换了牙不久的牙齿,捧着一盒甑糕高兴地跑入东宫。

孩子们还是天真无邪的,一口甑糕就让她们幸福地眯起了眼。

长安,许国公府邸,高士廉看着眼前的一张张牌,将它们整理好,又一张张地铺开。

等老仆从端上一碗黍米,还有一些炖过的羊肉,与一碟野菜,低声道:“您可以用饭了。”

府邸内,很安静,高士廉问道:“高林啊。”

老仆从弯腰,同样苍老的脸道:“您有什么吩咐?”

高士廉双眼似有回忆,低声道:“蜀中还有消息送来吗?”

高林直起身子,蹙眉道:“六年了吧,一直没有消息送来,您当年治理蜀地这么久还在牵挂着呀?”

“嗯。”高士廉点头道:“去将虞世南和王珪这两个老家伙请来,就说老夫要和他们打牌。”

“喏。”

夜色完全笼罩长安城的时候,虞世南与王珪两人一起到了许国公的府邸。

三人围着一张桌子,高士廉正在与他们讲述着这个游戏的规则。

坊间传闻,虞世南是当世书法大家,与欧阳询当世齐名。

只不过现今书法字体中,从武德一朝开始,大唐的两位皇帝都更喜欢欧阳询的正楷字体。

另一位老人家王珪,他是前隋的名臣,几次隐居,又被请出山,现在是皇帝身边的谏议大夫,朝中种种内政都要过问。

高士廉低声道:“我们三个都是朝中的老人了,看朝中这么多事,早就有心无力。”

王珪道:“又何尝不是,一把年纪了,也该早点离开朝堂,这朝堂早晚要交给房玄龄,岑文本这些人主持的中书省。”

虞世南坐在一旁没有说话。

三位是朝中的老一辈,也是皇帝李世民几次挽留,至今留在朝中的。

相比于三人年迈,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他们正值壮年,才是朝中最中坚的力量。

眼前几人虽说还身居朝中最重要的位置,可这位置早晚要交出去,将权力全部还给皇帝。

而且这一天也不远了。

高士廉解释道:“这个游戏是承乾那孩子想出来的,他整天说是闲着无事,这孩子平日里也不上进,好在他还算懂事,唉……”

三人继续打着牌。

夜深了,许国公的府邸还亮着灯火。

要说平日里,这三位老人家早早就睡下了,倒是难得快到子时了,还未入睡。

虞世南与王珪的家人都来了,纷纷等着门外,好接着自家老头子回去。

可屋内,三人之间的游戏还在继续。

“哈哈哈!老夫又赢了!”

屋内传来了虞世南的大笑声。

这是越老越活得带劲了,三人竟然一直玩到了这个时辰,还越玩越来劲了。

高士廉也赢了好几局,他笑道:“这游戏还是很有意思的,就是不能与孙儿玩。”

牌局依旧,直到翌日清晨,三位老人家手里还拿着牌,双眼带着血丝一夜没有合眼,还在牌局上厮杀。

一直到真支撑不住了,高士廉邀请两人住下。

毕竟牌友难得,虞世南与王珪也答应了下来,眼下什么国事政事都没有牌局上的厮杀来得有意思。

王珪抚须道:“等老朽睡醒,再与你们一较高下。”

晌午,孙思邈又一次来宫中给长孙皇后诊脉。

李承乾下了早朝就在东宫嗮着梅干菜,梅干菜有很多种做法,可以油菜,也可以用白菜干。

东宫用的是芥菜,腌制过的芥菜晾晒之后,用来炖肉是最好的。

现在的东宫更像是个农家小院,本来种着槐树的那片地很肥沃,树下就种了不少菜,而在东宫的北面还有一片菜园。

偌大的东宫,现在就像是个农家小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弟弟妹妹这么多,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饭量也是越来越大,吃的时候还要膳食营养均衡。

正是从春季转向夏季的时候,用来嗮梅干菜是最好的时节。

宁儿在一旁禀报道:“听闻今日吴王殿下正在旁听中书省议论吐谷浑的战事。”

李承乾继续观察着梅干菜,将一些较差的菜叶子挑拣出来,继续听着宁儿讲述。

“魏王殿下这些天与众多学士商议,收集流落在各地的典籍,编撰括地志,广招名仕,还与陛下说要开设文学馆。”

整理完梅干菜,李承乾揣着手坐下来,道:“大家都挺忙的。”

宁儿笑着点头,给殿下倒上一碗热水,道:“徐孝德让人送来的奏章,过两天就可以从潼关回来了,因陛下交代的事由又耽误了几天,最多半月一定可以回东宫。”

这个春季就快要过去了,这个春季的大多数人都很忙,朝中也忙,各地乡县也忙,忙着赶农时,忙着为社稷燃烧自己。

李承乾喝着水,目光瞧着眼前的梅干菜。

东宫一点都不忙,反而在东宫感觉时光过得很慢。

小福快步走来禀报道:“殿下,孙神医来了。”

想到孙神医今天要来给母后诊脉,李承乾起身走出东宫相迎,见到这位老神仙如同在看一件宝贝。

“孤本以为您会晚点来的。”

“皇后的病情有所好转,老道便早些来东宫了。”

将这位老神仙请入东宫,此刻弟弟妹妹去国子监上课了,现在这个时辰也是东宫清闲时刻。

要是等这群小魔头回来了,指不定要闹成什么样。

殿外因为嗮着梅干菜,所以有些凌乱,走入殿内还是很洁净的。

应该说洁净得令人不敢踏足。

宁儿递上两双木鞋。

换了鞋子之后,李承乾带着这位老神仙走入殿内。

不仅仅是殿内洁净,而且还开着窗,就连这里的空气都比宫里的其他地方舒服一些,没有烛火的味道,除了一些淡淡的墨香,一切都很合宜。

在殿内坐着,身处这么一个环境,孙思邈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他从怀中拿出一张淡黄色的纸张,纸张上写着的正是《微生物说》:“殿下,这篇文章老道看过了。”

李承乾亲手给这位老神仙倒上一碗热水,“您觉得如何?”

“殿下所言的微生物是一种很小的虫子?”

“算是吧。”李承乾揣着手坐好,回道:“孤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孙思邈啧舌道:“如此说来殿下不喝生水也是这个道理?”

说着话,他老人家端起碗,饮下一口热水。

李承乾思量片刻,道:“老神仙,人们时常闹肚子或者有腹疾,多数时候都是与生活起居有关,有些病与生活习惯相关,年幼的孩子时常肚子疼,那是因为他们喝的水不够洁净。”

“年长之后这种情况会好一些,只不过是因人的肠胃更强大了,可就算是壮年的人,不分男女,腹疾相关的病还是时有发生。”

孙思邈颔首道:“殿下是觉得将水煮过之后再喝,能够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李承乾继续道:“与您说实话吧,其实我看过的医书并不多,所以在措辞上有些不合适。”

孙思邈低声道:“殿下说得也不错,道理都是一样的,从燧人氏钻木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人的习性也就不一样了,人开始吃熟食吃熟肉,随之人们的寿命开始越活越久。”

“疾病也越来越少,吃了熟食熟肉的人也越来越强壮,让人远离了很多疾病。”

李承乾会意一笑,道:“因此孤从来不喝生水,只不过孤只能让身边的人杜绝这种习惯,若要影响更多的人,只能依仗您这位老神仙了。”

“敢问殿下微生物从何而来?”

“人都是依河而居,我们离不开水源,可世间生灵皆是如此……”

闻言,孙思邈沉默良久,且不说这位东宫储君的《微生物说》能被多少人接受,其中论述方式也颇为古怪。

宁儿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殿下与孙神医的论述,从微生物一直谈到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一个时辰之后,孙思邈这才起身准备离开。

李承乾翻找着书架,找出一篇文章,文章注明是泾阳县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仔细看了眼这份规划上,确认没有遗漏之后,便道:“孙神医请留步。”

刚走到殿外的孙思邈停下脚步,“殿下还有何吩咐。”

李承乾又递上一张纸,道:“还请孙神医将这篇文章交给杜荷与许敬宗。”

也没看信中内容,孙思邈将纸张收入怀中,这一次谈话他还是很满足的,收获很大。

颇有一种人生在世,吾道不孤的感受。

当所有人都很忙时,东宫的储君很清闲。

皇后看着这些天的东宫起居注,道:“今日承乾还见了孙神医,两人相谈甚欢。”

身为父皇,也是这个宫里宫外真正的当家人,李世民蹙眉不语,因这太子过得越是清闲,当爹的心里就很别扭。

若李承乾与别的孩子一样,在这个年纪与一些权贵子弟,或者是别人,三五成群的游玩胡闹,倒也正常。

再者说像李泰,李恪那样勤奋好学也好。

可他偏偏既不胡闹,也不好学。

哪怕是闯闯祸,那也是正常的。

殿外的宫女快步走入立政殿内,行礼道:“禀陛下皇后,许国公去武德殿了。”

李世民啧舌道:“舅父他去见父皇了?”

宫女应声道:“好似带来了一样游戏,在武德殿玩着呢。”

“朕去武德殿看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宫里宫外的怪事越来越多了。

自从东宫出了三篇论述生产关系的文章之后,最近也没见再有别的文章送来,心中牵挂,但总不能直接开口向儿子要。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走到武德殿外,便听到殿内的笑声,父皇笑得很开心。

长孙皇后低声道:“难得见父皇如此开怀。”

李世民气馁一叹,走入武德殿内。

脚步刚刚踏入,就听到李渊又道:“朕就剩下五张牌了,这回你拿什么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