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 > 终极学霸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惊人的条件

“国家,期待您。”

当这句话进入到李牧的耳朵中时,李牧的心中不知道作何感想。

但或许,这通电话中的这句话,等到未来揭秘的时候,会让全华国的人民,产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是怎样的,暂时还无法描绘,但是可以简单形容的是,大概会是一种淡淡的骄傲。

电话中,李牧沉默了片刻。

张亮伟也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只是静静等待着李牧的回应。

直到片刻后,李牧终于开口了:“国家的期待,我当然会给予回应,当然,就像众所周知的那样,我只是一个理论学者,大概不能带来太多的帮助。”

张亮伟一笑:“这样的事情,李牧先生不用在意,基础科学的理论,是一切科学的根基,就像它被称之为‘基础科学’一样,我们同样十分重视理论科学的研究。”

“当然,我们也需要像您这样的学者的帮助,作为我们在理论研究上的引领者。”

“关于具体的实施方案,我们这里也已经差不多有了一些预案,现在就希望能够和您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沟通。”

李牧思考了片刻,随后笑着说道:“当然,我十分的愿意。”

“那真是太好了!”张亮伟的情绪显然有些兴奋起来:“那么请问您什么时候有空?其实我已经订好了前往英国的机票,明天就会起飞。”

李牧一愣,没想到这位张司长都已经准备过来了。

当然,实际上张亮伟准备的是如果电话里面没有谈好的话,他就直接过来找李牧当面谈,而如果电话里面谈好了的话,那他也刚好直接过来和李牧谈一些后续的细节。

而显然,现在的结果是很好的,李牧直接答应了他,几乎没有让他再进行太多的解释。

旋即,李牧便说道:“等你到了之后,我们就看情况商量时间吧,我会在这边等着你的到来。”

“好的,当然,到时候的具体谈话地点,我们会安排在大使馆,可能需要您前往伦敦那边一趟。”

“这自然没有问题。”

李牧回答道。

牛津和伦敦反正也没有多远,如果是开车的话,一个多小时就能够到,问题不大。

毕竟,从地图上来看,英国和他的老家秦省都差不多像是一个孪生兄弟,在面积上面也都是大差不差,他坐车到隔壁市也要不了多久呢,除非要穿越秦岭。

定好了时间,这通电话也结束了。

放下了手机,李牧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风景。

窗子并没有关,大大地敞开着,忽然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风从外面吹了进来,带来了一丝丝的寒意,同时还有些许萧瑟的意味。

他不由感慨,“秋天到了啊。”

转过头,回到了自己的书桌前,他的研究,要继续下去了。

关于超导体的研究很是困难,关于材料合成的研究也同样困难,所以,大概率上,李牧现在的课题,还会持续很久。

……

飘然间,三天的时间过去了。

又是一天早上。

换上了一身黑色风衣的李牧,从那价值一英镑的房子中走了出来,来到了门口。

而这个时候门口已经停着一辆红旗车了。

虽然不是红旗L5这款车,不过也算是红旗中非常有特色的红旗H9,上白下黑的双色,看起来也很是大气。

当然,英国这边都是右舵车,所以司机位也是设计在右舵的。

这辆红旗车,正是华国驻英国大使馆的车,被安排过来接他前往大使馆。

上了车后,司机向他点了点头:“李牧先生,您好,我是魏根申,根据应大使的安排,我负责接您前往大使馆,您喊我小魏就好了。”

李牧笑着点点头:“你好,我看伱应该比我大,还是喊你老魏吧。”

魏根申愣了一下,随后无奈地笑道:“倒是差点忘了,您比我还要小。”

李牧笑了起来。

就这样,两人一边聊着,车辆也发动了起来,开始前往他们的目的地。

路上,李牧也得知了这位魏根申的具体情况,今年27岁,是从雪豹突击队退役的特种兵。

再加上其会说英语,退役后安排工作,就安排到这边来了。

聊着聊着,时间也很快的过去了。

大概快两个小时的时候,他们也终于到达了华国驻英大使馆的门口。

随着卫兵的确认,他们的车也被放行了进去,最后停到了使馆的门口。

门口,已经等着好几个人了。

“李先生,到了,您可以下车了。”

“辛苦你了。”

李牧微微点头,而这个时候,外面的一个人也为他打开了门。

“谢谢。”

道了一声谢后,他也下了车,看向了眼前的这几个人。

“李先生你好你好,终于见到你了。”其中一个人首先向李牧伸出了手,笑着招呼道,同时也自我介绍了起来:“我是华国驻英国大使,应泉生。”

“应大使,你好。”李牧笑着点头。

应泉生颔首,随后又介绍起旁边的人:“这位就是专门从咱们国内飞过来,邀请你过来的张亮伟司长。”

李牧看向了旁边的那个中年人,也和他握了握手:“张司长,你好你好。”

张亮伟也笑道:“李先生您好,现实中的您,比照片上看去要更加的年轻啊。”

李牧笑道:“大概吧,毕竟照片中的我,总要显得成熟一些。”

众人都是一阵大笑。

而随后,他们也没有在这门口多留。

“那咱们就先进去吧,大门口的人还是挺多的。”

应泉生说道,随后几个人也都没有废话,一同进入了大使馆。

而李牧和张亮伟的谈话,也被安排在了一个小房间中。

在国外,任何地方的谈话都不够**,所以也只有在大使馆中有足够的保障了。

“李先生,那么——”张亮伟将两只手放在了中间的桌子上,说道:“开始咱们的谈话吧。”

“我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司的司长,任务就是选定在海外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应的扶持计划,然后引回国内,为咱们国内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帮助。”

“大概就类似于千人计划,当然,相比较一些这些计划什么的,我们这个司将更加专业,并且更加成体系,不存在那种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情况。”

“同时,由于我们这个司才成立没多久,所以我们目前的人才引进人选,只有您一个人,我们司现在有12个人,现在都将专职服务于您。”

“另外,我们的经费很多,所以您也可以提出足够的条件,只要您能满意。”

说到这,张亮伟也是一笑,他这句话已经不算是在暗示了,已经是在明晃晃的明示了。

不过,李牧的眉头挑了挑,倒是对张亮伟的上一句话感兴趣:“你们司现在只选中我一个人?”

“是的。”张亮伟点点头。

李牧颇有些好奇的问道:“那我倒是挺想知道,你们司对于这个高层次人才的范畴是怎么定义的?”

“呃……”张亮伟伸手捏了捏眉心,最后还是回答道:“暂时的话,我们的标准指的是获得了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等这类奖项的人才。”

李牧:“……”

那这么说的话,基本上不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好吧,我就老实给您透露一下吧。”张亮伟摊手道:“咱们这个司的建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您,当然,我们在之后也会根据情况进行其他方向的发展,将我们的标准放低,还有相应的扶持标准,当然无论如何,您的标准永远都会保证在最高的。”

李牧微微点了点头。

“国家对我的看重,可真是高啊。”

他不由得感慨了一声。

张亮伟笑道:“就像我当初跟您说的那样,国家期待您。”

李牧微微点头。

绝大多数的人心中都会有家国情怀,他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今天我就主要是想和您了解一下,如果您回国之后,您希望国家为您提供一些什么?”

“一个研究所?足够先进的实验器材?还有经费什么的,再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这些您都可以提。”张亮伟说道:“甚至如果您想要直接建研究院出来也都行,哪怕超出了我们司的限制,我们也可以和上面提出,大概率都能够得到批准。”

“或者您有什么自己的构想的话,也可以说出来。当然,只要您不是想要再建一个中科院。”张亮伟笑了笑:“这种事情的阻力会很大,而且那个经费要的,估计就会多的太多了。”

中科院,可称得上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之一了,就像是德国的马普学会一样。

再造一个中科院,差不多相当于再给全华国另起一个科研机构体系了。

李牧笑了笑,说道:“这样的条件我当然不会提出。”

他思考了一下,摩挲起了自己的下巴。

张亮伟也没有再说什么,静静等待着李牧的回应。

直到最后,李牧说道:“科学研究,需要的是足够纯粹的环境,任何的构想都不如一个纯粹环境来的重要。”

“不过,一个环境是否能够足够纯粹,最终还是取决于人。”

“所以我想知道的,如果我要建一个研究院的话,这个研究院,除了我担任院内的首要领导者之外,在研究院之外,又会受到哪些人的影响,或者说……掣肘?”

“这点,请您绝对放心。”张亮伟说道:“关于这点,在我们的预案中,只要您决定建立这个研究院,届时将只有您具有决定权,其他人将只会有过问权或者是建议权,上面也只会有取消研究院的权利。”

“当然,我所说的这个决定权,包括了所有意义上的权力,比如人事权、财政权等等。”

听到张亮伟给出的条件,李牧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样的权力有多大?

李牧不知道如何形容。

哪怕是当年在洛斯阿拉莫斯,身为曼哈顿计划领导者的奥本海默,也没有这样的权力,甚至奥本海默,也是被另外一名叫格罗夫斯的将军给选上,成为了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的。

“这个……是你们的预案?上面能同意吗?”

李牧惊讶地问道。

“哈哈,我们能给出这样的条件,自然也来源于上面的许可。”张亮伟笑道:“所有预案中的方案,都已经经过了上面的授权。”

李牧颔首,“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来谈谈细节上的东西吧。”

随后,他便和张亮伟讨论起他的这个研究院在未来的细节情况。

这场谈论持续了很久。

当他们从中出来的时候,天色都已经暗下来了,同样的,他们也都已经饿了。

在大使馆的餐厅中简单吃了一顿,李牧便表示道:“我得赶回去了,九点之前应该能到家。”

“好的,李先生慢走,小魏送你回去。”应泉生说道。

李牧点头,随后又坐上了那辆送他过来的红旗车,而开车的人也正是魏根申。

“再见。”

李牧向应泉生和张亮伟挥手告别。

两人也都朝他挥手。

看着车子离去,应泉生和张亮伟也返回了大使馆内。

“张司长,你们这谈什么,居然谈了这么久?”

应泉生很是好奇,李牧是上午到的,结果他们谈了整整一个白天,他自然好奇。

当然他也很快摆手道:“当然如果涉及到了机密的话,就不用给我说了。”

张亮伟笑了笑,“倒是也没有啥机密。”

“或许你要不了多久也就能知道了。”

“按照李牧先生的要求,我们将会在国内新建一个研究院,一个和中科院平行的研究院,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研究院的层次还要更高一些。”

应泉生有些惊讶:“那得花多少钱?”

“多,但至少也不会比中科院多。”

应泉生点了点头:“不过,中科院那边的人应该会反对吧?”

“他们反对不反对也没啥意义,已经作出决定了,上面也是希望看看,将科学交给一位无可置疑的天才后,将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也算是对另外一条路的尝试吧。”

应泉生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国内的科研环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弊病,这条新路,估计就是一次新的尝试了。

而这条路的领导者,还是李牧。

“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变化吧。”

张亮伟笑道:“我想会的。”

这也是国家会愿意在李牧这位理论学者身上下这样一番功夫的主要原因。

不过,李牧真的只是个理论学者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