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 > 终极学霸 > 第二百八十章 知识的诅咒,国家期待您

一天之后。

墨顿学院的草坪上,放了两个凳子,同时上面还坐着两个人。

旁边还有一台看起来十分专业的摄像机,对着凳子上面的两个人。

这里正在进行的,便是《时代周刊》的采访。

而被采访者,也正是李牧。

在摄像机的后面也站了不少的人,有的是学院的教授,有的是学生,像李牧的4名研究生也就在其中,围观着他们的教授接受采访的这一幕。

毕竟《时代周刊》的名气在世界上都还是很大的。

人们都很好奇,《时代周刊》打算怎么采访李牧。

负责采访李牧的是《时代周刊》的一名女记者。

随着摄影师表示正式开机后,这名女记者便笑着对李牧说道:“尊敬的李牧教授,我是《时代周刊》的记者爱菲娜,终于能够采访到您,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啊。”

面对着这位来自《时代周刊》的记者,李牧心中倒是十分的平静,接受采访什么的,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

到了他这个地位,甚至是他给记者打个电话,说自己想要接受一下采访,那些记者都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争相采访他。

对于记者来说,新闻一般是需要他们自己去发掘的,而只有足够吸引人的新闻,才能够被其所在新闻机构采纳并且公布出去。

而如果是采访李牧的新闻,大概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多少家媒体能够拒绝这样的新闻。

他笑了笑,说道:“你知道的,我并不喜欢被太多不必要的事情所打扰,媒体对我的报道已经够多了。”

爱菲娜一笑:“可以理解,在我的印象中,像你这样的科学家,一般都会是这样的吧?”

李牧道:“大概吧,或许会是这样,当然,也许也是因为你的样本不够大,不过,在所有的样本之中,至少我是这样的。”

爱菲娜点点头,笑道:“伱说的很有道理。”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的采访正式开始吧。”

随后,爱菲娜便问出了她今天的第一个问题:“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科学家之一,甚至可以称之为最为著名的人类之一,全世界对于你的智商有多么高,一直以来都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之一……所以,如此高智商的你,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令你最为钦佩的人吗?”

“令我最倾佩的人么……”

李牧思索了片刻后,随后笑着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有两个答案。”

“哦?哪两个答案?”爱菲娜表示了好奇。

“第一个答案要稍微正式一些。”李牧说道:“我敬佩那些所有在对人类有帮助的行业上,做出过贡献的任何人,不管是实质性的帮助,或者是精神上的帮助,比如科学家,研发出新的科技,使得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再或者是音乐家,艺术家,通过他们创作的作品来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就像是有的歌曲,能够让一些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重新获得对生命的希望。”

爱菲娜点点头:“那第二个答案呢?如果说第1个答案是比较正式点的,那么第2个答案莫非就是比较……呃,私下点的?”

李牧笑道:“应该说,是比较自恋点的。”

“那就是,我最倾佩的人,是我自己。”

爱菲娜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但随后也释然笑道:“这个答案……倒是也不算是自恋,毕竟你本来就已经让全世界那么多人感到敬佩,你当然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爱菲娜一笑:“当然,也许,这个答案,是否也代表着,你对自己如今所做到的一切,已经感到非常的满意,让你连自己都十分钦佩自己?”

“满意,当然可以这样说,但若要说非常满意,那就还是会稍微差一些。”李牧回答道:“毕竟,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让我想到连我自己都钦佩我自己,那么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到更好?”

“毕竟只有我做的越来越好,才能始终保持住我对自己的钦佩。”

爱菲娜一开始还没听懂李牧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当她反应过来后,她才笑了起来:“这种激励自己的理由,十分的独特。”

摄像机的后面那些围观的人也都笑了起来。

“真不愧是咱们的教授啊。”李牧的四名研究生站在一起,看着眼前淡然自若接受采访的李牧,脸上都露出了感叹。

艾利克斯说道:“要是换成我去接受《时代周刊》的采访,肯定会激动的不得了。”

勃拉姆斯摊手道:“这就是为什么《时代周刊》还不会采访你的原因。”

“当然,也是还没有采访我的原因。”

当他们能够做到像他们导师这样,能够淡然自若地接受采访的时候,那时候的他们,大概也已经有了足够高的地位。

“其实,我一直都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你作为最聪明的人类,是一种什么感觉?你在面对我们这些没有你聪明的人的时候,你又是什么样的感觉?”

爱菲娜又一次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而关于这个问题,在场的人们都十分的好奇。

在一个高智商的人眼中,不聪明的人是什么看法?

李牧笑了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有一个名词,能够帮助我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名词就叫,【知识的诅咒】。”

“知识的诅咒?”爱菲娜疑惑。

“是的,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意思就是,我们一旦懂得了某种知识,就很难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时会发生什么。”

“就比如你,会骑自行车,而这个时候如果你面对那些不会骑自行车的人时,你就会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不会骑。”

“平常一点的,就是你在辅导你孩子的家庭作业时,你孩子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在你看来无比简单的问题。”

“这就是因为知识‘诅咒’了你。”

“再比如我,我的脑海中,能够想象到在现有的物理学体系下,我们的微观世界是怎样运行的,比如超导体中,电子对是如何形成的,我可以试着向你解释,但最终,你可能始终无法理解,维度力是如何间接地作用于电子对之间。”

“又或者是,维度力是如何在整个宇宙之中产生作用的,它是如何运行的——当然,也许我仅仅是这样说,你就已经感到十分的不理解了,但我却能够清楚的明白这一点。”

爱菲娜第一次了解到了这样的知识,随后恍然大悟:“看来以后我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可不能因为孩子不懂而感到暴躁了。”

“但这么想来,你作为最聪明的人,大概也可以称得上是被知识‘诅咒’的最深的人了吧?”

李牧笑了笑:“大概算是吧,而且还有一句话叫做,知道的越多,知道的越少。”

“所以我很清楚,这个宇宙中,还有多少未知的东西,是我无法知道的。”

“而这也是知识对我的‘诅咒’,因为我的无知,让我感到痛苦。”

就像是脑海计算机,给他提供了太多知识的同时,也让他越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而这种因为‘无知’带来的痛苦,绝对是眼前的这些人们都无法理解的。

在场的人们看着李牧,心中都不知道作何感想,如果李牧算是无知,那么他们算是什么?

未开灵智的野兽吗?

但不论如何,此时的他们,看向李牧的目光,都仿佛在看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甚至是不同种类的人。

如果生殖隔离决定了不同的物种,那么此时的他们和李牧之间就形成了知识的隔离,也让他们变成了两种人类。

……

采访继续下去,而接下来的问题相对就要正常一些,主要围绕着李牧对自己获得诺奖的感想,以及他一年内获得了科学界最重要的四大奖项的感想。

李牧也都挨个给出了他的回答。

直到最后。

“那么,感谢你之前的耐心回答,现在,最后一个问题。”

爱菲娜说道:“根据你以往所有的学术成果来看,你是一位十分纯粹的理论学家,可以称得上是理论科学的艺术大师。”

“那么你是否也会像绝大多数的那些理论科学家一样,终身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对理论的研究当中?”

“而对于应用方面的科学,你并不是特别的感兴趣?”

听到这最后的一个问题,李牧的目光动了动。

随后他笑着道:“就像是我刚才对你说的一样,知识的诅咒,让我对于那些未知的东西感到无比的好奇,这样的好奇却始终难以得知的感觉,一直都让我痛苦,所以,发现并且解决这些未知的东西,也将会始终成为我的目标。”

“毕竟,我可不希望自己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

“哈哈哈~那就祝愿你早日脱离痛苦了。”爱菲娜也跟着一笑:“同时也希望你能够为我们人类,发现宇宙中更多的秘密——当然,还有数学上的,比如说黎曼猜想。”

“如果可以,我一定会的。”

李牧颔首。

采访结束,摄影师关闭了摄像机。

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李牧和爱菲娜握了握手。

“采访了你之后,感觉我自己都变聪明了,或许再多和你待上一会儿,我都会变得更聪明。”爱菲娜笑着道。

李牧的眉头挑了挑,忽然感觉到自己的掌心被爱菲娜的手指戳了戳。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了手,淡然道:“至少,你应该知道了【知识的诅咒】这个名词的意思,而这样的知识,也都来源于书中,所以你想要变得更加聪明的话,我推荐你多看看书。”

“百科全书类的书籍,会比较适合你。”

李牧的话,让爱菲娜有些失望。

显然她的小动作,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复。

不然的话,她还真想和这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再深入交流一番。

只不过的是,李牧对这名女记者,已经保持了敬而远之的心态。

当那最后的一个问题问出的时候,他就已经用脑海计算机将爱菲娜的手机给翻了个遍。

这个问题,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所幸的是,他的回答,还算是妥当。

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差别,放在普通科学家之间,大概就是动物怀孕的生理学和母猪的产后护理的区别。

而如果放在他这样的科学家身上,那就是质能方程和曼哈顿计划的区别。

“最后,请你再配合我们拍张照片,到时候也会作为我们的封面使用,你应该知道的。”

虽然深入交流的邀请没有得到同意,不过工作还是要继续,爱菲娜对李牧说道。

李牧点了点头,面对着镜头,他做了一个思考者的动作,和著名的思考者雕像不同的是,他是抬着头看天思考着。

随着快门按下,也代表着采访彻底结束了。

“再次感谢李教授你的配合,下个周的发刊日,你的采访,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那期周刊上,当然,还有你的照片。”

“好的,我已经很期待了。”

李牧微笑,表示了告别。

……

时间很快过去,采访结束后的第二个周,《时代周刊》新一期公开,以李牧为封面的这一期期刊的,也收获了世界的关注。

因为这一期的标题是:【知识的诅咒】。

这样的标题,可以让所有读者们感到兴趣,再配合上李牧的名头,也能够让无数的人为之好奇。

而后,当这些读者们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也都因为李牧所讲述的东西,而产生了惊叹。

从这场采访中,他们仿佛能够亲身体会到,在面对这样一位高智慧人类时,自己有多么的愚笨。

而封面上,李牧抬头看天的动作,又被许多人在网络上所模仿,这样的模仿,已经不算是整活,而属于是致敬了。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也被网友们所不断传播:当李牧抬头看天的时候,他在思考什么?

如此的热度,让整个网络都引发了潮流。

只不过,对于李牧来说,这些事情,他就已经不是特别关心了。

关于他的那一期《时代周刊》发布的同一天,在自己的房子中,他接到了一通来自华国的电话。

“李牧先生,你好,我是国院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司的司长,张亮伟。”

李牧一愣:“国院什么时候还有这个司了?”

“最近才刚刚成立的。”张亮伟笑道:“首先恭喜您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同时也成为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诺贝尔物理学奖,华国人中,只有您一个人得到。”

“而《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全华国中,也同样只有少数人,他们各个在华国的历史上都是引领风骚的人物。”

“您取得的成就,能够让每一个华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

“当然,我说这些话,您大概也能够猜出来一些原因,我这个司的名字,已经很明显了。”

“国家,期待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