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官 第三百二十九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京中有一个人绝不会相信叶行远会愿意无声无息的被拖过去,宇文经这几日的关心全都在叶行远的奏章上。他原以为叶行远弹劾之后必有雷霆万钧的手段,但接下来只是另一道上书却出乎他意料之外。

宇文经是聪明绝顶之辈,素来以“智士”闻名于京师,严首辅对他极为看重,他也颇以自己运筹帷幄之能而自得。但是自从缠上了叶行远之后,叶行远未见有如何狼狈,他的气色却一日不如一日。

原本他羽扇纶巾,雄姿英发,颇有指点江山之气概但自西北回返京师之后,变得不修边幅,双目之中常含血丝,面无血色,鬓边也多了白发。

近日宇文经又觉畏寒,没有食欲,未至腊月家里便燃起了炭,他坐在火盆边,一边饮酒,一边细细勾画着叶行远奏章中的字句。

他的好友陈直来看他,见他形貌憔悴,头发掉得厉害,心痛道:“宇文兄何至于此?”

宇文经放下叶行远的奏章抄本,黯然叹道:“为国为民,为百世大计,不得不如此耳。我叫你去打听军中如何反应,可有消息?”

陈直虽是京中游侠儿,但亦是将门子弟,在西军有些关系。宇文经拜托他去打听西军内部对叶行远的弹劾怎么看。

“也是如朝中大人一般,故作不知。赵老将军看顾叶行远,钱总兵占了肥差,也不讨人喜欢。诸将虽然不会落井下石背弃同僚,但也对此不闻不问。”陈直不屑道:“这与朝中情形其实一样,陛下喜欢叶行远,朝中诸公便不愿在这时候去撩拨他。”

琼关县确实吃了苦头,叶行远又不是没来历的。他有资格发泄发飙,大家也不至于咬文嚼字,真的要他反坐。

西军诸将与朝中大佬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这到底不过是年轻人,给他跳一阵子不理,自然而然就平复下去了。到时候再给些安抚,叶行远也就不至于一直闹将下去。

将领们与叶行远更无仇怨,所以比之朝中诸公还要更稳坐钓鱼台。内阁几位大学士虽然仍打算对付叶行远,但他们老谋深算,长于等待,总觉得可以等下一个机会再行出手。

宇文经浑身发冷,他伸出冰冷的手,在火盆上烤了好一会儿,才微微感觉到一丝暖意。

内阁诸公无人觉得叶行远是迫在眉睫的大患,他们最近这段时间的注意力确实是在西北,不过关注的重点乃是三边总督洪大德,绝不是区区一个叶行远。

三边总督是一品大员,叶行远只是一个小小的从六品知县,从品级的角度来说,大学士们的选择似乎也没错。

洪大德资历极深,若是正常回朝,便该入阁。可惜这几年隆平帝懒于视事,内阁五辅出奇的稳定。就连严首辅年过古稀,还觉得自己身体甚好,完全可以再干几年,那自然就没有洪大德的位置。

五位大学士谁都不想被这个强力竞争对手挤下去,于是联起手来干两件事。第一,不让洪大德回京,第二,如果他要回京,就得是带罪之身。

这一次的西凤关之围,给了大学士们攻讦的机会。之前暗流涌动,但到最后还是渐渐梳理明白,各方势力的矛头都指向无所作为的洪大德,令他焦头烂额。

其实西凤关虽然也是三边总督的值守范围,但一直都有重兵把守,洪大德要防备另外两道防线不被人趁虚而入,当然不可能调兵去救援西凤关。

这个判断其实不能说不正确。现在大家都知道所谓十万大军叩关只是乃速干部迁徙,那么有几支掌握雄兵的蛮族完全有可能从更西面入寇,洪大德不能擅离职守。

而事实上就算十万军队攻击西凤关,西凤关也有本事坚守,不会一蹴而落。从正常的用兵思想来看,洪大德的战略没有错误,最后的结果也不错。

但内阁诸位大学士指使的攻讦却不是这么说的。他们认为洪大德有几大罪状,一是识敌不明,二是畏战,三是贻误军机,再加上零零散散的错误,弹劾如潮水般涌来。

甚至已经有个别人动起了叶行远的脑筋,希望把他这位苦主的弹劾奏章转移攻击焦点,直接指向洪大德,以增强说服力。

“这才是首辅老大人今年秋后的大事,对付叶行远,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罢了。这次徒劳无功,只怕老大人内心还有些怪我画蛇添足。”宇文经与陈直聊起此事,废然长叹。严秉璋虽然没再主动与他说起秋天的大事,但只要看朝廷动向,宇文经便心知肚明。

陈直愤愤道:“洪督师虽然刚愎,但从无畏战,再说这贻误军机,又是从何说起?”

宇文经压低了声音道:“听闻今年开春,洪督师便已经收到了乃速干部内迁,想要归附的军报。但不知为何,洪督师居然未加以关注,等到西凤关草木皆兵之后,这才不知从哪里翻出了这份报告,此事乃是绝密,大约你也并不知晓。”

陈直骇然道:“这种大事,洪督师居然不看?他到底在干什么?我本还有些同情他,如今看来,也是活该!”

宇文经皱眉摇头,神情有些古怪,道:“这事说来也奇怪,原是蛮族一位使节在京中透露。军方之人得知之后,以为是立功良机,便没有走公文系统,而是派一位制使出关,要亲自密报洪大德。

谁知道这位制使运气不好,在定河失足淹死了,有一位过路的官人将军报交到了潼关总兵处,由潼关再转到三边衙门,只怕就是从这里出的差错。”

这中间巧合太多,宇文经尚未查明,但西军之中本来就派系纷乱,对洪大德更有不满,说不定就是潼关总兵欧鹏举摆了洪大德一道。中间那制使淹死之事更是匪夷所思,宇文经已经派人去详细调查,他心中隐隐怀疑此事与叶行远也有关系。

叶行远与定河龙宫冲突,不就是因为斩杀了在河中捣乱伤人的黑鱼精么?算算日子,那时候也正是那位密报制使淹死的时候。

如果叶行远与此事有关--宇文经浑身都惊起了鸡皮疙瘩,那岂不是自己所有的安排,都落入此人的算计之中?

所谓转交密报的过路官人,会不会就是叶行远?宇文经自己吓自己,更觉惶恐无地。

陈直听了宇文经的揣测,也是瞠目结舌,道:“叶行远哪有这么大的能耐?若是他安排的,岂不是定河龙宫与太兴君也是在兄长面前演戏?”

宇文经烦躁道:“定河龙宫,本来就不可信任了。他们沆瀣一气,有害圣人之教,若我有机会,定要将它们统统铲除。”

龙宫作威作福,戕害百姓,宇文经也深恶之。要不是时机未至,须得虚与委蛇,他才不愿与这些异族交往。

宇文经现在杯弓蛇影,忽然觉得西北诸人统统都不可信任。就连脾气最为耿介的李宗儒都去琼关县殉城了,他又能相信谁?

陈直无奈,只能劝解道:“兄长稍安勿躁,等朝中诸公对付完洪督师,必能腾出手来。严首辅对兄长言听计从,到时候必能再设雷霆一击。”

宇文经呆呆的摇头,眉宇之间似有无限愁苦,“我只怕那时候太晚了,叶行远羽翼一成,乘风而起,天下又有谁能够制得住他?”

他总觉得在叶行远的奏章背后,有一个巨大的阴谋,但他找不到,想不到。

十一月二十九,隆平帝被弹劾洪大德的奏章弄得不胜其扰,终于下旨,免去洪大德三边总督,召回京述职听用。大约也是为了照顾叶行远的情绪,这份圣旨顺便斥责了剑门省诸官与西凤关总兵,罚俸一年,降一级戴罪立功。

这也算是对叶行远的一个交待,从来未有一个低品级地方官员弹劾那么多高官而获成功的先例,这虽然是叶行远借了诸位大学士的东风,但也可说是个了不起的胜利。

一些墙头草和小人们看清了皇帝对叶行远的宠幸,心中也暗暗打起了小算盘。高居庙堂之上的诸公倒是并不在意,这种不痛不痒的惩罚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也完全未放在心上。

但得到这消息宇文经却几欲吐血,想不到又是要打压叶行远的内阁给了他扬名立万的机会。这小子借势的本领简直运用的炉火纯青,敌人的势也毫不犹豫借来就用。

真让宇文经吐血的事情在第二天发生,叶行远上奏章感谢皇帝与内阁大佬们明朝秋毫,同时提出建立一个琼关边境自贸特区的建议。

他希望,琼关从此脱离剑门省,而归于京师直辖,在此地设点试验他提出的经济政策。在奏章中,叶行远厚颜无耻的吹牛,说“三年而仓廪实,以一县之地,供三边钱粮之需”!

“绝不可听此人胡言!”宇文经愤愤摔了奏章,倒履出门找人。他倒不是恨叶行远吹嘘,只是害怕他说的将会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