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三百二十五章

仙官 第三百二十五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此时的琼关县渐渐恢复了战前的平静,百姓忍耐着失去家人的痛苦,努力重建家园。甚至有一些远遁的蛮人住民悄悄的回到了城中,只是都很低调,知道这种时候不能触犯众怒,否则便是自己吃亏。

叶行远上书之后,就像是没事人一样,继续日常的工作,仿佛这次弹劾只是为了发泄一下,并无一定要取得成果的意思。

省内官场当然都得知了叶行远的弹劾,他们恼羞成怒,干脆对琼关县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除了顶头上司卢知府以外,甚至没有人愿意搭理琼关县的公文往来。

在这战后的特殊时间点上,琼关县简直变成了一个独立王国。由于朝廷减免了三年的钱粮,更让叶行远摆脱了上下级任务的纠缠,逍遥自在。

李夫人若有所悟,她如今无牵无挂,一心只为叶行远谋算,想得自比他人深了一层。便径自开口向叶行远询问道:“大人故意四面树敌,便是为此全无掣肘之地?”

叶行远笑道:“此其一也,然则亦非全部。经此守城一役,我深自体悟子衍之心,以及他为何反反复复,纠缠于惨烈战事之中的道理。

若不想重蹈覆辙,自当早做准备。琼关虽小,地利却佳,以此为基,自是进可攻退可守,不必受人脸色。”

李夫人大喜道:“大人大战之后,终于打算自立了么?”

她略一犹豫,又道:“只是时机尚不成熟,如今天地大乱将起,更须耐心才是。”

姚家人恨了皇室朝廷百年,欲求圣人灵骨,便是想让得主权倾朝野,或篡或夺,颠覆这一家一姓的天下。只是初遇叶行远的时候,他虽有上进野心,却并不打算在脱身于规矩之外。李夫人也只能期待再圣人灵骨指引之下,他不得不走上改朝换代之路。

但琼关县一战之后,叶行远平日说话的口气就有变化,李夫人心中有些猜测,今日便大胆开口询问。

叶行远默然良久,微微摇头道:“诚如夫人所言,时机未至。而今西北一地,外有妖、蛮,内有藩镇、流寇,还有龙王之类野心勃勃。我虽知大势,不解其详。

还须再进一步,增广见闻,方可应时而动。此刻所作所为,不过是种下种子,静待生根发芽而已。”

这几日叶行远一边收拾心情,一边也是在静心思考。琼关县守城之战远比他预想中惨烈,他午夜梦回,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不小心一只脚踏入了天命陷阱之中。

自从穿越而来,临摹宇宙锋而得翻身,便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叶行远向前。他虽然尽力守规矩,希望借着才学本领和金手指,从体制内循序渐进的提升,但终究还是不断的与旧有的体制不断爆发矛盾,很难与之融为一体。

叶行远巧妙斡旋,青云直上,但面对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到琼关县一战,等若是将真相赤.裸.裸.的撕开给他看。

“我本将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想通了之后,叶行远只能黯然慨叹。

在这谨严的圣人创世体系之中,叶行远终究是个异类。就算他灵力才学皆有可观,但行事始终别别扭扭,之前他一直未能透彻想清楚。

故而只是随机应变,总想着“考上秀才就好了”、“考上举人就好了”、“考上进士就好了”,一直到他考上状元入翰林院成大儒,然后漂亮的转身出京,却始终未能从这漩涡里面脱身。

灵力与天机感悟的不断增长,给了叶行远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并未受到排斥--天地无心,圣人与天机、天命都对他一视同仁,但他却忽略了这个体系中的“人”。

读书人作为个体,能够欣赏叶行远的才学,与之成为好友。但是整个官僚体系,却成了横亘于叶行远面前的一个庞然大物障碍。

他们所求的乃是万世不易,而叶行远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变数。仅仅这一点,就形成了双方不可解的矛盾。

叶行远前世三观早已成型,有着现代人的狡黠和勃发意志,纵然读尽圣贤书,终究不可能是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他随口一言,便能惊世骇俗,随意一行,便能移风易俗--这并非他有意为之,根本不可避免。

叶行远发现所处的环境比自己所认为的要艰难许多。幸好他之前凭着直觉行动,并不仰赖他人,果决的选择了出京寻访五德宝物求灵骨飞升的道路,而不是留在京中跟人玩心计宫斗。否则的话,只怕更是束手束脚,难以大干一场。

如今他心中一片澄明,前方的道路虽然不能说清晰无比,但至少明了彼岸在何方。确实须得好好规划一番,不可再如以前一般随波逐流。

总要有把握在自己手中的东西,才能够好整以暇,处变不惊。

李夫人难以体会叶行远细微的心理,只模模糊糊一知半解,但对他这种未雨绸缪的心态大为赞赏。她沉思道:“而今正处变局,天下大势变化无常,大人有锦衣卫作耳目,可得各地情报。但还须一人分析整理,方可及时反应。”

叶行远颔首道:“本官正为此事苦恼,这轩辕世界最宝贵的还是人才,只可惜我资历太浅,亦无余财。不然便效仿朝中诸位大人,豢养门客,必有得用之人。

琼关县到底偏僻了些,无乡野遗贤,要是能登用几个智力上九十的无名贤人,我也就能省许多心思。”

他这只是自嘲的笑话。自圣人定天下秩序,科举大兴之后,天下英雄便入彀中。不能通过科举的哪能算什么遗贤?若真有智力评分,九十以上的都是进士之才,何至于默默无名。

李夫人知叶行远之意,献策道:“琼关地处边疆,又地贫人稀,有才者少,想要找个活人是不容易了。不过大人有沟通鬼神之能,我倒有一个人选可以荐于大人。”

想不到自己才有建立班底的想法,李夫人便有推荐人才之举。叶行远一喜,细琢磨李夫人之言,又是一怔,反问道:“不问苍生问鬼神?这倒有趣,不知夫人要举荐哪一位前朝大贤?”

地方上的官员,平时可以祭祀前代先贤,若是先人因为功德名望受敕封为阴神,亦可向之请教治理之道,这在轩辕世界并不稀奇。

各府各县,往往每年有各种官方民间的祭祀纪念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就比如当初叶行远考上童生之前,也曾拜谒香君冢。只是香君毕竟只是歌姬,受功德遗泽而成阴神,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于政教无涉便是。

倒是与她同死的那位书生成为城隍,久在地方,当地知县若遇疑难之事,也可以问计于他。只城隍又非闲职,阴阳相隔,此事也不能轻易实行。

琼关县一地,亦有城隍、土地、山神,叶行远借着官印加持通神之法,可在祭祀中与他们沟通。不过他们都是严格的体系维持者,若是知道叶行远有异心,只怕一早便会上报,何况他们的目光局限于一城一地,不足论天下大势。

能够死后有神,尚且关注天下的,往往便是历代先贤,不过叶行远仔细回想,却不记得琼关县出过合适的人物。

李夫人答道:“此人亦有贤名,亦有人谤之,生前立不世之功,救万千性命。死后却无葬身之地,连尸首都无从寻觅。

此人并非生于斯长于斯,亦非死于琼关,故而公子不记得也不奇怪。不过她的芳辰即至,若非战乱之年,琼关县必然是举城设祭的......”

叶行远一愣,蹙眉道:“是个女子?”

李夫人淡然一笑,“女子便不能知天下大势么?”

她语气认真,叶行远忙陪笑道:“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一时间未曾想起,琼关县有什么奇女子?”

他于历史掌故也算精通,也研读过琼关县志,却真不记得这里出过什么厉害的女人。不过李夫人说此人并非生、死于此地,又不知道是怎么扯上关系,这要猜就如大海捞针。

李夫人正色道:“何止是琼关县之奇女子,亦是中原之奇女子。大人博学多才,岂不知走马回川、堕泪落雁之地?”

叶行远拍掌道:“原来是她?青妃落雁,竟然是在琼关?也是了,她西出和亲,应该是从西凤关走。琼关乃是中原故土最后一站,据此回望,也是应该。”

此事不见正史记载,只是传闻,故而叶行远虽知典故,却不知道具体发生的地点。

千年之前,中原板荡,妖蛮趁势而起,有乱华之兆。当时朝廷暗弱,只能以和亲之法,暂免战事,只是天潢贵胄之女,又有谁愿意远嫁草原?

青妃乃当时哀帝之女,年方十五,便挺身而出,愿代姐妹出塞和亲,劝退蛮族大军。

如果仅仅如此,那她虽然让人嗟叹佩服,却还不足以当奇女子之称。只是她嫁去蛮族之后,固然遭遇了极为悲惨的命运,却也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