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三百二十三章

仙官 第三百二十三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琼关县攻防战几经曲折,最后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落下了帷幕。围城蛮人骑兵在白袍军的冲击之下四散奔逃,最后大部被全歼,少部分流窜入山中,日后被逐一捕杀,有机会逃出关外的近乎没有。

姗姗来迟的省城援军只赶得及打扫战场--听说赵老将军抵达琼关县,领兵的剑门提督蔡令文吓破了胆,再不敢找什么妖蛾子,最后三十里是急行军赶来。

但终究他还是没敢与叶行远、赵老将军照面,带着他那些无用的军队,一股脑儿的躲进了西凤关中。毕竟这次援兵的目的到底是西凤关,解琼关县之围只是顺手为之罢了,他用这个理由想逃避责任。

叶行远懒得去管他,这件事如此蹊跷,事后必然有一场追责的大动荡。剑门省上下谁也逃不脱责任,叶行远会慢慢与他们拉清单算账。

这时候他只忙着收敛牺牲军民的遗体,举行葬礼,慰勉英灵。李成的尸体在乱军之中被找到了,侥幸并未有太多的破损,琼关县人尊敬的将他抬入城内,隆重下葬。李夫人并未落一滴泪,但一直保持着一种肃穆的表情。

白袍军并未进城,他们习惯性的驻扎在城外。老将军亲自参加了牺牲将士的葬礼,鞠躬三次,却未发一言。

叶行远也并未急于与赵老将军交谈,他仍然在尽自己作为一地知县该尽的责任。在战后恢复秩序,重建家园,或许是因为边境上的人民承受过太多苦难,他们更容易的振作起来。

不过几日之后,琼关县就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是破损的城墙与擦不去的血迹,无声宣告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无谓而英勇的战役。

所谓十万大军攻击西凤关,又迁延半月之后,虎头蛇尾的不了了之。现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次虚假的进攻,只是蛮人不落的迁徙。

赵老将军大概早就知晓,所以他抵达剑门解了琼关县之围以后,甚至连看都没去看西凤关一眼便即折返。在离去之前,只派人给叶行远留下“善自珍重”四字。

白袍军撤走是在某一日的凌晨,大部分琼关县人一觉醒来,才发现城外只余淡淡的白雾。营帐已消失无踪,就像是做了一场梦,让人怀疑这神勇的人族军队是不是真的出现过。

“蛮军来袭,是为了大人你;赵老将军来救,也是为了公子你。”李夫人一身缟素,但依然平静的为叶行远分析原因。

她垂首道:“赵老将军爱惜你的才华,不忍你半途夭折,这才千里来援。之后又洒脱而去,这才真是军中之神。若人族多几个赵老将军,又或者赵将军能得大用,何至于积弱至此?”

叶行远悠然神往,叹息道:“三千年盛世,造就人族多少风流人物。恨不能长伴赵老将军身侧,恭聆教诲。所得胜闻朝中政争十倍百倍矣!”

因为蛮族入寇事的处理,朝中起了新一轮的大斗争,朝堂上吵得沸沸扬扬。众人是要联合对付叶行远不错,但主要目标未曾实现,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过趁机攻讦政敌的机会。

有人吵着要追究此次蛮人绕过西凤关,直攻关内县城的责任人。有人又抨击剑门省**无能,派个援兵都迁延时日。又有人要表彰琼关县知县叶行远,因为他独守孤城一月,功勋卓著,堪比贤人子衍。

这些人当然并不是为了叶行远出气,只不过是借机生事罢了,他们想借着这个机会,换取自身的利益。叶行远看得明白,也不在意。

这其中,对琼关县的表彰是最无异议的一条。即使是诸位内阁大学士都是内心不爽,但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给叶行远议功。这是他们自己将这一场功劳送到穷乡僻壤的叶行远手上。

不过这也真亏得他一个读书人有此守御之能,谁也挑不出一个刺来,唯一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封赏。

“听闻秦县丞、方典史都因为守土之功,要升迁调任,也算是对得起他们一场搏命。”锦衣卫的消息灵通,陆十一娘向叶行远报告。“不过大人么,似乎主流的意见是赴任未久,不宜骤然提升品级,似是要加封爵位。”

叶行远嗤笑道:“这些小动作徒自惹人笑,诸位阁老真是小家子气,好像我稀罕靠军功升官似的。”

好不容易把叶行远贬到边疆,要是给他捞了军功就升官,那简直等于在打诸位阁老的脸。所以他们宁可给叶行远升爵,也不愿松开这个口子。

叶行远目前是恩骑尉,最初级的爵位,若要加封,大约就是升一级为云骑尉。云骑尉是正五品,这又超过了叶行远现在的官位。

对于勋贵而言,爵位超过官职是理所当然之事,但对于一个科举出身的读书人来说,却简直是个笑话。

要知道叶行远可是堂堂状元,又经翰林院修撰改任地方知县,本身就在升官的快车道上。结果爵位比官职升得更快,这可当真让人瞠目结舌。

“不过我的封赏暂且不论,剑门援军不力的罪名,该由谁来承担?”叶行远正色道。他确实不在意升赏的问题,他有的是升官途径,不在乎那一点子军功。

他现在关切的是怎么给枉死的众人出一口气,勾结蛮人的罪魁祸首暂时是无法追讨,不过这笔账叶行远已经记下,日后必要报一箭之仇。直接动手的蛮人差不多也被诛除干净,如今他最痛恨的是那些尸位素餐、坐视不理的友军。

琼关县、西凤关陆续解围之后,剑门提督蔡令文已经上表请罪,称自己治军不利,以至于救援不够及时。不过他也推卸了部分责任给地方,说他们准备粮草物资不够及时,影响了大军开拔。

剑门省几个方面大员当然不愿意背这个黑锅,干脆一力职称驻军**无能,故意延误战机,要朝廷重重定罪。这下子可惹毛了蔡令文,他算了一下觉得自己脑袋不够大,扛不下这泼天大罪,干脆就想把整个省城拉下水,声称是受人掣肘,才不能顺利解救琼关县,言语中直指剑门巡抚龙有熙。

各方互相推卸责任,试图让别的派系扛下最大的责任,地方上乱成一锅粥,背后的势力也是暗中角力不休。

陆十一娘冷笑道:“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我看这剑门上上下下,简直就是烂透了。若说一个个摘了乌纱砍头。或者有冤枉的,但是一个隔一个宰了,定然还有漏网之鱼!”

锦衣卫在守城中也死了几人,陆十一娘九死一生,更是深恨那些不能及时救援的狗官。她愤愤道:“最近各派在互相妥协,似乎想法不责众,干脆大家各罚酒三杯,就此作罢。大人你可断不能容他们这么含糊过去。”

叶行远也知道这些官僚刁滑,他们明面上互相攻讦,其实无非是想将水搅混,借以减轻责任,令朝廷投鼠忌器罢了。

但想到李宗儒、李成等人之死,还有无辜牺牲的众多琼关县之民,叶行远又岂能善罢甘休?他淡然道:“你放心,本官自会上书,弹劾相关诸人,咱们连一个都不宽恕!”

琼关守城战十日之后,为了安抚民心,立功之人的封赏先下来了。秦县丞与方典史各官升一级,调去内地一县搭档,分别担任知县与县丞。对于这两人尤其是秦县丞来说,可说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是官场上的大突破。

如叶行远所料,他的官位未动。虽然圣旨之中多有勉励赞扬之言,但还是虚话套话居多,除了财物之外,他得到最有价值的东西便是云骑尉一爵,不过大概是内阁诸人觉得这份封赏有些寒碜,故而追封其父,又荫其一子。

叶行远现在还没有儿子,但也就是说他儿子一生下来就是七品恩骑尉,可有天授神通,是标准的官二代富二代。

战死的李宗儒、李成各得追封,对死人他们是不吝溢美,大概是想盖住叶行远的风头,倒把功劳都算在两个死人的身上。李宗儒追封为礼部侍郎、李成追封为游击将军,并立牌坊旌表,一文一武,永护琼关,算是极尽死后哀荣。

叶行远也不欲与死人争功,更不用说李成乃是他的好友,李宗儒虽然与他有矛盾,但这老人刚直耿介,也让他颇为佩服。叶行远并不认为他们俩当不起这样的荣誉。

李夫人也赏了一副五品宜人诰命,她守城之功并未上报,这是酬李成之功。她原本对封赏并不在意,但这是死去的丈夫唯一为她挣来的东西,却也让她暗自神伤。

除此之外,朝廷怜恤琼关县百姓苦难,特旨赦免当地百姓三年钱粮,又酬守城义士,拨款建义士之冢。这不消说都是采纳了叶行远的建议。

封赏下来,琼关县不能说是欢天喜地,但总算也是感激涕零,叩谢皇恩。朝中、省内的官员觉得已经对琼关县有了足够的补偿,也算松了口气。

谁知道就在封赏当日,叶行远的弹劾奏章横空出世,他言辞尖锐的批评西凤关与省内官员,历数其罪状,请求严惩。这简直是与整个世界为敌的节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