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顽贼 > 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千里

顽贼 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千里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9 20:44:51 来源:总裁文学

尖啸的火箭在托木斯克城上空飘忽飞窜,爆炸声在外城接连响起。

钟楼上,沙俄托木斯克督军区的督军,伊万诺维奇·拉莫达诺夫斯基的脑袋进入非常奇怪的状态。

城外全员铠装的卡尔梅克骑兵并不能令他惊讶,骑快马持硬弓驰射呐喊的吉尔吉斯骑兵反叛更是司空见惯,而那些尖啸、升空、曳着焰火坠下的爆炸物……好吧这个确实很新奇。

但是那些对他的震撼,都比不上浩浩荡荡的围城军队当中,那几面赤底的大旗。

那些巨大的旗帜,有的绘有团龙、有的绘有腾龙,还有的画出督军伊万不认识的字。

但总有那么两面,上面用回鹘式蒙古文写着响亮的国号与汗号的旗子,令他感到从天灵盖到尾巴骨的颤抖。

‘敦塔兀鲁斯,岱青契丹汗。’

契丹。

这个词让人魂牵梦绕。

甚至可以说在更久远的年代,自从马可波罗以来,整个欧洲都在寻找契丹,这一切早就开始了。

英格兰人在大明孝宗弘治十年开始寻找契丹,在海上组建舰队一次又一次向西北航行,试图寻找梦中的契丹,最终在三年前把从英格兰起航的船开进了北冰洋,意识到西北海上没有通往契丹的路。

而另一边,他们通过俄国人开拓的西伯利亚路线,一次又一次寻找契丹,甚至在英格兰同意做瑞典与俄国调停战争的中间人时,条件之一就是准许英国客商经鄂毕河寻找印度和契丹的道路。

实际上那个时候,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格兰都已经有人跟大明有过接触了,而俄国人也接触到漠北蒙古的车臣汗硕垒、漠南蒙古的土默特汗。

但人们始终相信,这天下在大明之外还有一个契丹。

不论如何,南边的澳门、北边的张家口、西边的敦煌都在一个人的统治之下,这对世上绝大多数人来说,都离谱到荒谬。

就连几年前车臣汗硕垒很认真地告诉俄国官员,没有契丹,南边只有一个大明,他们都不信。

即使硕垒在俄国人那边官方文书中,称号是阿勒坦皇帝,也没人愿意相信他不知道契丹在哪。

怎么信呢?契丹是支撑整个欧洲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根基,所有人上百年间在海上、在陆地,做出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紧邻印度的契丹。

谁掌握通往契丹之路,谁就能在贸易与国力中抢得先机。

这个神话已经让人固执到,即使真的见到大明,都觉得比‘契丹’差点意思。

俄国人也是这么骗英格兰人的,沙皇在写给英格兰人的信里称:‘阿勒坦皇帝的使臣还在我这,他说从他们那里到大明骑快马要一个月,途中没有水,都是沙漠。’

‘你们从我的托木斯克出发,要走十八个礼拜的旱路,途中也没水,一路艰险异常。’

‘等你们到了大明,会发现大明有一圈被砖围起来的高墙,绕城一周要走十天,城墙之外没有任何属县。’

‘大明在河边,不在海边,别往海边找了,那条河叫什么蒙古人也不知道,没有契丹这回事。’

‘而且大明出产的货物也非常少,没有任何黄金和贵重饰品,别费劲了。’

尽管这跟沙皇掌握的关于大明或者契丹的情报有亿点出入,但其实撒这样的谎没有任何负罪感。

因为没有任何现实世界中的证据,能证明那个神秘的契丹,真实存在。

而现在,就在托木斯克督军伊万眼前,枪炮在大地轰鸣,火箭在空中尖啸,那面明明白白用蒙古文字书写的大旗就在城外——契丹就在这!

它真实存在!

直到一颗狮子炮轰出的铁球砸上拜占庭风格的圆顶钟楼,破坏支撑使象征东正教的拜占庭十字断裂坠地,才终于将陷入妄想的督军惊醒。

攻城仍在继续。

托木斯克堡的外围防御设施非常完备,外围有削尖的木桩和倒刺,原木扎成木栅高大而结实,每隔几十步就有高过木栅的尖顶棚楼,以供督军区的鞑靼弓箭手向外射击。

更多哥萨克则躲在地基更高的内城射击平台上,把大口径的老旧硝火枪架设于木栅之上,利用高度差和射程向堡外射击。

这种防守方式,在以往面对吉尔吉斯人的反扑中非常高效。

因为吉尔吉斯部的骑兵格外传统,使用蒙古式筋角弓、骑快马,战斗时以所谓的‘轮舞阵’环绕敌军,以汹涌的箭雨投入敌阵。

那些箭矢百分之九十都会被木寨阻挡,难以伤及工事之内的士兵。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吉尔吉斯人甚至一些卫拉特人组成的军队,都只是在堡垒外武装游行而已。

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只要固守堡垒一段时间,任何攻城军队都会不得不撤围。

据守堡垒的俄**队绝不会选择野战,哪怕兵力相等,因为在他们的固有印象中,没人能在野战中胜过卫拉特。

在野战中,俄国、波兰的骑兵经常在克里木汗国甚至诺盖人手上吃亏,而克里木汗国的骑兵充其量跟蒙古差不多,甚至装备水平还要差一档。

而卫拉特?卫拉特的骑兵是个怪胎,他们在与游牧骑兵的野战中拥有绝对的统治力。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的前后百年之间,东欧历史上有个非常特别的词,叫小蒙古入侵时代。

小蒙古说的就是卫拉特,某种程度上东欧骑兵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强势起来,便是受到了卫拉特人的启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一时期,卫拉特骑兵在野战中对阵东欧亲戚,胜率高于百分之九十。

奥秘就两条,简单到滑稽。

第一,大量装备布面铁甲;第二,人人持握长矛。

这个时代的骑兵,长兵器多半仅存在于铠装骑兵手中,轻骑为保存战斗力,会携带弓箭、火枪与马刀或剑,尽量避免肉搏。

而卫拉特在与蒙古的长久斗争中,面对相同的弓、相同的马、相同的战法,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血本战术。

既然战斗往往以曼古歹射击、找到缺口用肉搏骑兵集中突击,撕开阵型驱散敌军来决定胜负,那么为何不给轻骑也带几根长矛?

就形成了刘承宗在青海,与卫拉特联军战斗时中看见的那样。

卫拉特有很多装备简陋的游牧骑兵,全身上下一件皮袄、带一杆或几杆长矛,矛头还有很多只是用牛角和燧石做的,甚至最贫穷的牧民骑兵只是把木杆子削尖了,放在火上烤一烤就上了战场。

但就是这么简单而高效的战术,让他们在北高加索的鏖战中把诺盖人、哥萨克、波兰人的骑兵碾碎;打得黑海草原上的克里木汗国求和不成。

战场上几个躲在士兵身后的贵族罐头,根本无法阻拦前排士兵统统被一矛戳死后的溃散。

实际上面对卫拉特的简陋长矛,铁皮罐头也不管用,不论是奥斯曼的帕夏还是克里木汗国的哈剌赤,敢挡在卫拉特骑兵面前,就只有挨捅的死路一条。

以至于在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字,一度直接简单明了地把卫拉特骑兵称作长矛。

能对付长矛的,唯有木垒。

但是在今天的托木斯克,木垒也没法保护任何人。

站在城内制高点的督军伊万很快看出端倪,战场上的局面不对劲。

城外有数以千计的骑兵,那些以骠骑队形的骑兵来回飘荡,令堡寨棚楼箭如雨下,但其实并未造成什么伤亡与损失。

反倒是围城军队当中的两个操作火炮和火枪的小队,尽管人数少得可怜,却使用火枪对棚楼和栅墙持续射击,是战斗中真正的杀手。

他们的火器威力巨大且令人生畏。

依靠卫拉特骑兵的掩护,手持飞礞炮的步兵能把战线推进至外层木桩倒刺附近,将圆柱炮弹投射至内层炮台附近。

哥萨克炮手没见过这种小型榴弹,驻守炮台的士兵在最初的交锋中差点被一颗炮弹团灭。

即使后来有了经验,这种弧形弹道的抛射炮弹依然使围墙后的哥萨克枪炮手士气低迷。

而漫天乱飞的火箭更是把两道围墙之间的鞑靼士兵吓得哭爹喊娘,甚至一度想要撤进内城,放弃据守堡墙。

全靠内城里的射击军拿长斧火枪逼着,才让他们坚守阵地。

好在围攻的火力虽然迅猛,但这些怪模怪样的契丹士兵辎重有限,那种威力巨大的火箭仅仅放了几个齐射,就没了声息。

城外全靠四门小野炮交替轰击寨墙,轰了半个时辰,堡内守军才找到射击间隙,用更多的小炮把他们压出堡墙外二百步的有效范围。

狮子炮超出这个距离倒是还能打,只不过无法平射,较轻的炮弹在下坠的弹道里没有太大威力,恐怖的围城军队很快留下漫天箭雨,拉走几十名中箭中弹的伤兵,渐渐向南撤退至安全距离。

托木斯克堡内同样也在清点伤亡,情况跟城外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城内阵亡更多,更加惨烈。

城外除了几个倒霉蛋被炮弹直接命中,更多人只是被弓箭射伤,比较令人心疼的是被打死了十几匹战马。

而城内遭受箭创的士兵并不多,基本上都是炮杀,而且死状相当难看。

元帅军的火器在对付木墙后的敌人这方面,有很强的针对性。

狮子炮其实震慑力非常有限,但抬枪打的是铅弹,打穿木墙也会被原木纤维切成几根甚至十几根铅针,崩到几个人身上还好,无非是添了几个伤员,可如果打在一个人身上,当场就是乱箭穿身,根本救不回来。

飞礞炮和火箭就更可恶了,没炸响也就吓一跳,炸响就是一片铅子,关键人都被打成筛子了还很难干净利落的死掉。

直到楚琥尔撤围,这边都下营造饭了,那边堡子里的哭嚎声还能在西伯利亚上空传出好远。

尽管双方都付出了代价,但在清点伤亡时,看着己方士兵惨状,双方指挥官都不自觉露出了不合时宜的笑容。

城内的督军伊万看见数以千计的敌军如潮水般退去,自然如释重负。

在楚琥尔营攻势最凶的时候,他一度以为自己今天就要死在这座堡垒了。

劫后余生,伊万不禁对自己的胆小感到好笑,他确实被楚琥尔营的火药吓住了。

对,不是兵器,那些兵器确实很怪异、很厉害,但还不至于把沙俄在西伯利亚的军事长官之一吓倒。

他是被火药量吓到了。

当楚琥尔营撤围,伊万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并不是看顾伤兵,而是让武装侍从飞快地给他捡回来一具没炸的火箭。

他不清楚这玩意的原理,但大概能猜出来,往筒子里灌了土,能灌七斤,再加上爆药,至少八斤。

单是这玩意,城外的围城军队就打了三四十具,抬枪和飞礞炮,再加上四门小炮持续半个时辰的轰击消耗,短暂的围攻,打空了一千斤火药。

这是什么概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沙俄对远征西伯利亚的官员、士兵待遇非常丰厚,一座堡垒的步兵总长能拿到二十卢布的年薪。

这年头卢布是一种银条,大概重一两八钱,约等于两个半德国塔勒,既能买一张紫貂皮,也能在普鲁士的维尔茨堡买到一杆旧火枪。

也就是说一个步兵总长的年薪,能买八杆旧火枪。

然而同样是二十卢布,却只能买到五十斤火药,枪炮弹还要另算。

这东西在欧洲,几乎是所有军械中最贵的东西。

通常来说在西伯利亚,远征队人人配枪,一百斤火药,是一个配备单门铁炮的百人远征队的全部枪炮药辎重。

在开战前,整个托木斯克堡里的火药存量都没有一千斤。

这场战斗,伊万回莫斯科都能吹半辈子,爷顶着一千斤火药的攻势活下来了。

而在城外,周日强和楚琥尔也笑得很开心。

因为王进忠所统率的百总大队,对托木斯克的试探性进攻非常成功,守军虽有坚堡据守,人多枪多,火力上却基本与他们持平。

甚至还因为抬枪和飞礞这种单兵小炮的存在,还能隐隐将守军压制。

周日强看着楚琥尔摩拳擦掌:“天军撤围,城内斡鲁思军兵必疑我师弹尽药绝,今夜多半要来踹营!”

楚琥尔却不看好这种猜测,缓缓摇头,操着生硬汉话道:“他们不敢,与我野战。”

周日强楞了一下,随即摆手道:“他们不敢无妨,有人敢,天军围攻城堡,周遭山寨水寨必发援军,这几日,将军便引马军围点打援,将其援军统统剿灭。”

说罢,周日强鼻子重重喘着粗气,目光灼灼地看向堡垒,抬手抻了抻袖子,两手插在腰间革带,道:“待大将军亲率船队携枪炮神箭一应火器前来,定下大局,我大元帅府北疆边界便可再进一千五百里!”

“托木斯克?哼,泰萌卫,意为祥瑞萌发,生生不息之地也!”

喜欢顽贼请大家收藏:()顽贼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