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830.830:上行下效,风气之变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830.830:上行下效,风气之变

作者:宝妆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4-07 21:40:26 来源:八一

“朝臣们需要时间适应。”

程卿想到那些朝臣们震惊的表情,都觉得他们不去演戏太浪费了。

政客个个都是演员,十个里有八个是能拿奥斯卡的演技。

现在震惊演得太过了,从提出开海禁,女官们就一次次在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从幕后走到台前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朝臣们倒个个一脸震惊。

演戏演过了头,完全没必要。

不过朝臣们喜欢演戏,孟怀谨也习惯了:“不必管他们,他们都是在和朕要好处讲条件。”

现在演得难受点,要好处时才不会手软。

孟怀谨已经习惯了和朝臣们斗智斗勇。

程卿近日收到西北的信,忍不住提了两句:“萧云庭的确厉害,这才四年时间,西北的变化已经挺大了。”

不是沃土,那就要另寻发展出路。

西北军无仗可打,萧云庭派军队去干基建,和草原的贸易有西北贸易司,萧云庭硬生生打通了向西的商路,西北几个大城的繁华程度不亚于江南。

萧云庭一面往西边国度搞贸易,一面又造海船,派萧云沛带队出海,水陆两条路的财富他都不放过,金银和物资流入西北,经济搞活了,西北百姓的日子自然好过些。

搞基建是大投入,但收效是天长日久的。

没银子建什么城?

没银子也修不了路,挖不了水渠,这些都是有利民生的。

秦安州发展的也不错,到了新启八年,胡县丞终于升到了胡知州。胡知州的官位差不多到顶了,他会在秦安州继续反光发热直到致仕的那天。

有秦安州存在,萧云庭压力的确不小,秦安州就是标杆。

西北强大,草原那边就发展不起来,仓促上位的毕勒贡还忙着调和草原诸部的矛盾,没余力和大魏争长较短,何况西北贸易司成立后,对草原的商贸冲击很大。

大家都想着做生意,打仗就没啥趣味了。

这些都是公事,是大局,是程卿要关心的。

私事上,小磐和谷宏泰已成亲三年,小磐在西北很快活,却总惦记着程卿的身体,现在打算开阔自己的眼界,先在西北各地给人看病,下一步就是和谷宏泰一起去福建。至于小磐所教的学生,有些愿意跟着她走,有些则会留在西北,医学理论很重要,但医术的提升更离不开实践,学生们总要自己去面对病人。

到了福建,小磐可以建新的学堂,只要有人愿意学,她就会一直教下去,她还把自己这几年累积的药方,从大内典籍里抄下来的治病良方整理成册,请教了西北的数位名医,大家一起校正。

这些医书医典小磐还不打算刊印发行,只当学堂的内部教材用,倒是一些急救知识和防疫手段,已经过了检验,是值得推广的,可以公开刊印的。

普通人随便给人治病是要出问题的,但懂些急救知识和防疫手段总没有坏处,小磐整理出来的两本书送到京城就受到了嘉奖。

孟怀谨认为不仅是有文化的官员和读书人该学,没文化不识字的百姓更该学,有了这些常识,再发生自然灾害,老百姓懂得自救。

小磐整理的内容,就是程卿一直在做的,只是那时候先帝不重视,根本没有推广罢了。

小磐都能“著书”了,自然算是出师了,马老大夫年老,无法再跟着小磐奔波,留在西北和家人一起安度晚年。兰州城的医馆和学堂留给马家人照看,小磐自己也放心。

还有一个喜事是何婉和荣九。

崔俊臣在西北贸易司顶了几年,人老心不老,又把目光瞄向了日益繁盛的海贸,不想再管西北贸易司了,荣九自然要接班。

荣九磨磨蹭蹭好几年,才打动了何婉。

这两人会不会成亲不确定,反正现在是在一起了。

程卿为朋友们高兴。

爱情对程卿来说是奢侈品,她不能拥有,朋友们拥有了当然很好呀。

朝堂上有了女官,养在后宅的女眷们都蠢蠢欲动。

什么结伴踏青,进寺礼佛,开茶会,这些事干多了也没意思。

程卿三个姐姐,程慧跟着夫婿董劲秋外放山东,是自己搞试验田培育良种,最接地气的知府夫人。

程慈嫁了茂国公府的孙栩是武官,夫妻俩早从国公府搬了出来自己住,蜀王事败后,孙栩被调去了蜀地卫所,程慈平日里性子温柔,程家三姐妹她存在感最低,可关键时候她同样是说走就走,孙栩去哪里她就到哪里。

此时各地都有了女子办学的风气,只是大多不成气候,程慈心想自己干不了别的,好歹是程卿的姐姐,又有茂国公府的大旗撑腰,干脆也办学呗。

程家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程氏女不给人做妾,一般人家怕女儿被教左了性子,程慈顶着程氏女的身份,蜀地的百姓对她天然就有几分信任,愿意把家里的小姑娘送给她教。

程慈自己的学问不够,那就一边教一边学呗,更重要是她写信回南仪,要从南仪书院借两个夫子,娘家是给她撑了面子的。

南仪书院的名头着实太响亮,这学堂别说女眷们,就是蜀地的男子们也想进,就这样,程慈慢慢把自己的女子学堂撑了起来。

程慈的学堂里不学什么礼教规矩,也不学女红厨艺,程卿说过朝廷以后会开女子科考,程慈就按科考的标准去教,从南仪书院借来的夫子们要比寻常酸儒开化,而且程慈安排教授这些,没准儿是得了什么信,夫子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女子能不能科考先不说,就算是男子科考,要教授的内容现在都有了变化,当今天子登基后举行了三次大比,每一次录取的是什么样的举子,每一次的试题变化,授课们的夫子必须跟上时事,否则他们的学生就会落榜!

四书五经要学,可现在的天子喜好懂实务的官员,上面的喜好影响着民间的风气,以前寒窗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一套老黄历行不通了。

原来给官员当师爷,是完全放弃了科考的读书人会做的事。

现在能给官员当师爷,有志科考的读书人们都想试试。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懂实务,当然要去实践呀!

有些聪明的读书人,考中了举人后甚至会缓一缓,不着急参加会试,而是先去竞聘下师爷,再考进士。

官员养不起那么多师爷,举子们甚至不要薪酬……代入后世的话,有点像读完了本科的大学生先工作两年再考研。

和程慈搬出了国公府,到了蜀地才能当家做主比,程卿的三姐程慜就爽利多了。

程慜嫁给崔彦,崔家上下都和程慜的胃口。

一开始崔老爷还管着程卿的香露生意,后来崔老爷去了西北做官,这生意也就丢下了。

崔彦倒是能管,但同样不合适。

程卿现在想的都是国家大事,早就不在乎这点小生意了,程慜就问亲娘柳氏她能不能管,柳氏哪会反对。新启八年,程慜把香露卖到到了海外,欧罗巴那边的贵族们都不洗澡,体味重,很需要香露来遮盖体味,而且欧罗巴人还很喜欢东方的丝绸和瓷器。

程卿说的太对了,大家很不必在大魏争来争去,外面的世界太大了!

至于程卿的性别秘密。

对外人还是秘密,对至亲之人早就不是了。

这也是程卿三个姐姐们努力做出一番事业的推动力。

程家的门楣,是靠程卿撑起的。

可笑她们以前还觉得男丁鼎立门户是理所应当,全家都把担子压在程卿身上,但程卿并不是男丁啊!

她们错过了太多,现在不是在弥补程卿,同为程家女儿,程卿能行,她们也不能太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