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极品小村姑 > 第一百三十四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一百三十四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京城齐王府

薛长史匆匆进了南楼院,齐王见他笑道 “你来的正好,这琉璃暖棚倒真是好东西,如今已快入冬了,里头的玉簪花依旧开的如此灿烂,回头你再让人移些进来,等三娘住进来,瞧见这一院子夫人玉簪花必会欢喜?”

薛长史 “殿下,青州传了来消息,三姑娘走了。”

齐王道 “前些日子她在信中提了,常记在豫州开的分号出了些麻烦,她需去豫州走一趟,算着来去大约二十日左右便能回转,还说道上只怕不得写信。”说着笑了一声 “这丫头当真是口不应心,明明心里惦记着本王,嘴上却口口声声要跟本王生分,她这小性子当着磨人。”

薛长史忙道 “殿下,青州那边儿的人说,常记豫州的分号并无麻烦,而三姑娘也没去豫州?”

齐王 “此话何意?”

薛长史 “三姑娘没去豫州而是去了蜀地,看三姑娘走的路线应是半截儿取道陕西从金牛道入川了。”

齐王脸色一沉,点了点头 “好,好,她果真聪明的紧,这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的倒是驾轻就熟,本王倒是要看看是她走的快,还是本王的马更快,备马。”

薛长史忙道 “王爷,若无皇命,您不可擅自离京,更何况那还是川陕之地。”正说着外头小厮跑了进来 “王爷,宫里的夏公公来了,说皇上召王爷即刻进宫询问湖州灾情与修建水坝之事。”

齐王 “知道了。”待小厮出去方道 “薛长史你亲自带人去,务必要把人追回来。”

薛长史 “是。”转身去了。

齐王扫了眼暖棚内盛开的玉簪花,方进屋更衣入宫。

十日后薛长史空手而归,齐王 “人呢?”

薛长史 “殿下,属下带着人连夜赶路一直追到了金牛驿,的确是追上了常记入川的车马,却只是一个叫大龙的管事押着车前行,并不见三姑娘,问了那管事,那管事道,三姑娘本是要随后赶来的,却接了家中消息,有些要紧事需三姑娘回去料理,三姑娘让管事先行入川,她半截折返回了青州,属下又追去了青州,方知,三姑娘根本未回青州,而是取道青州溯游而上走长江三峡入蜀了,算着日子,如今已入了蜀州地界。”

薛长史这十天疲于奔命,却连三娘的影子都没追着,那位实在太聪明了,先是给王爷送了封信来,安抚王爷,让王爷相信她真是去了豫州料理常记分号的麻烦,她自己也的确去了豫州,可半截儿改道陕西,却让管事押着行李从金牛道入川,打出个实在的幌子,而她自己轻车简从折返青州,溯游而上走水路入蜀,这一步步分明是早已算计好了,如此费尽心思就是为了避开王爷,做的当真决绝。

而薛长史心里也极佩服这位,他们王爷可是身经百战,如今却折在一个小丫头手里,可见这丫头有多厉害,这天下的女子千千万,王爷偏偏碰上了个最难搞的,这样的女子,若非真心愿意,便娶进王府也是最大的麻烦,搞得鸡犬不宁都是好的,只是以王爷的脾气,又岂会轻易罢手。

果然,齐王冷哼了一声 “她以为这般走了就算了不成,薛长史备下彩礼,本王要亲去葛家提亲。”

薛长史一愣 “殿下,三姑娘已然去了蜀地,常记的人说少说一年,多则两年方能回来,三姑娘都不在青州了,殿下又何必去葛家提亲。”

齐王 “便她走了也是本王的人,打算让本王放手,休想。”

薛长史暗暗叹了口气,王爷的脾气硬,那姑娘的脾气可也不软,这两个硬脾气的人碰到一起,结果可想而知。

从京城快马加鞭一日便到了青州,天色已晚,在青州郊外的别院中住下,转天一早抬着彩礼前往葛家村。

因是头一回来,怕走错了,薛长史寻了个路上的农人询问葛家村怎么走,那农人笑道 “您不是我们青州人吧?”

薛长史 “老伯如何知道?”

那农人道 “举凡青州人哪有不认识葛家村的,葛家村可是常记的总号,就在将军河边儿上,从这条道往前走一会儿就瞧见将军河了,将军河边儿上那条最宽最平整的道是常记铺的,顺着那条道一直走,等瞧见荷塘,再顺着荷塘走个七八里地就到了。”

薛长史谢了农人,照着农人指的路往前走,果然走不远便瞧见了将军河,河边儿是一条颇为平整的大道,道两边栽了两行杨树,刚刚入冬,杨树上还挂着些叶子,一阵风过哗啦啦落下了大片,隔不远便有个农人拿着扫把扫树叶,还有道上牛马车过时落下的马粪牛粪,也都收起来倒在河边儿的一个大坑里,扫干净道上树叶,便拿了个老长的抄网去抄河里的,抄上来也倒进河边的大坑里,故此虽是初冬,这条道却异常干净映着旁边清澈的将军河水,说不出的漂亮。

薛长史好奇的寻了那人问 “老伯在此洒扫可是常记给了工钱?”

那老头子看了薛长史一眼 “给自家干活哪有要工钱的。”

薛长史愣了愣 “自家?老伯是常记的?”

那老头儿 “俺虽然不是常记的,可俺家俩小子都在常记,大小子在作坊上,小儿子在青州的双合盛,还有俺家的女婿在定州,去年俺大小子争气升了管事,分了大院子,就把俺老两口接了过来享福,老胳膊老腿儿干不了别的,就在这儿扫扫地,我们常记拉货的牛马车来来去去的,一天得跑十几趟呢,把道扫干净了,牲口能跑的快些,瞧着也痛快,要是外省来谈买卖的客商,从这条道上一走,心情就好,心情一好,买卖就差不多了,三姑娘说了,人啊心情好了就不会太计较,买卖就好谈,买卖多了,常记就会越发红火。”

薛长史 “可是又不给您发工钱,常记的买卖再好跟您有什么干系?”

那老头儿 “咋没干系了,俺家小子闺女女婿可都在常记,听俺家小子说,三姑娘正跟东家商量着盖学堂呢,等学堂盖成了,俺家的孙子就能进学堂念书,俺们家往上倒八辈儿也没个识文断字的啊,孙子能念书,俺家祖坟上都冒青烟了,再说,俺家小子姑爷可都有身股,用三姑娘的话说看,常记是俺们大家伙儿的,常记越红火,大家伙的日子越好过,俺给自家干这么点儿活儿还要工钱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