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_百度网盘 > 第六章 小女徐慧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_百度网盘 第六章 小女徐慧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5 14:43:29 来源:奇书网

听到宁儿的劝告,李承乾揣着手惆怅地看着天空,“孤会注意言行的。”

宁儿明媚一笑,“殿下,今日还是继续写红楼吗?”

李承乾颔首道:“嗯,先将红楼写完吧。”

东宫还是要继续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其实对李承乾来说还有更好的办法,比如说向自己的这位便宜“父皇”要。

可拿了皇帝的就要看皇帝脸色行事。

皇帝的东西是这么好拿的吗?

大唐的太子不好当呀。

宁儿看着殿下重新走回殿中,拿起了一卷书,这卷书是论语的雍也一篇。

小福快步跑来道:“殿下,胜光寺的和尚说豆芽已经在长安城传播开来,很多人家都种出了豆芽菜,让坊民能够在冬日里多一口菜吃,这都是殿下的功德,若殿下有何所需,可以告知胜光寺。”

闻言,李承乾眉头跳了两下,“孤已是储君了没什么需要的。”

宁儿连忙道:“殿下,早在武德年间,殿下的皇爷爷就说过僧尼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不事劳动,坐享衣食。”

李承乾忽然一笑,“孤知道了,往后关于胜光寺的消息就不用送来了,既然孤是储君,这长安城乃至天下也该是孤的?长安城是什么样,早晚我说了算,只要坐稳太子的位子,这只是时间问题,何须让他们这些和尚相助。”

小福的小脸还有些婴儿肥,她行礼道:“喏。”

“殿下,许国公求见,已在崇文殿等着了。”

“嗯,孤知道了。”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

宁儿给太子殿下换了一身较为暖和干净的大氅。

宫女的陪护下,李承乾的脚步在东宫门口停下,其实崇文殿就挨着东宫,平日里也算是个会客的地方。

在宁儿的注视下。

李承乾终于迈步走出了东宫。

殿下的脚步很从容,好似这走出东宫殿下来说是一件很理所当然,很简单的事。

高士廉身份很特殊,他既是长孙皇后的舅舅,又是朝中掌握大权的吏部尚书,这样的人物是必须要见的。

见他也是一次捞取朝堂资本的机会。

崇文殿还显得破旧,门前还有些荒草,李承乾迈步走入崇文殿内,除了高士廉这里还有两个身穿浅绿色官服的文官。

见到太子,高士廉起身行礼道:“殿下。”

李承乾作揖回礼道:“见过许国公。”

高士廉会意一笑,示意一旁两人走近,道:“这位是中书侍郎于志宁,这是徐孝德陛下刚册封的东宫长史……”

听着高士廉介绍,李承乾笑容以对,于志宁是中书省侍郎,又兼太子詹事。

徐孝德以往不在长安为官,这一次来就被重用封了东宫长史。

李承乾与两位握手。

虽不知握手是什么意思,倒也觉得恰到好处地示好之意。

几人落座,于志宁与徐孝德见到太子神色上也多有满意。

高士廉问道:“不知殿下近来身体如何,老臣奉陛下命前来探望。”

李承乾揣着说盘腿坐着,回道:“身体好多了,孤还打算往后健身,让身体底子更好,强身健体。”

“嗯。”高士廉点头,又道:“老臣听闻陛下对越王太过溺爱,还以为殿下是心有怨念不肯出东宫。”

“舅外公说笑了,青雀一直很懂事,也很聪慧,不论行事机敏,还是才思方面,孤都不如他,父皇会溺爱也理所当然,孤的弟弟能如此出众,其实孤也很高兴。”

高士廉抚须朗声笑道:“殿下能够如此开明,实乃大唐的福分。”

李承乾很想说我能来大唐这本就是大唐的福分,我是上天赐予大唐最好的祥瑞,虽然我已不是我了,李承乾也不是李承乾了。

于志宁适时开口道:“听闻殿下先前答应了赵节入东宫右率,统领东宫右率,可有此事?”

言至此处,李承乾苦恼地抚着额头,道:“那时候是姑姑亲自来说情,碍于姑姑的情面,孤只能事先顺从,但从未明确答应过呀。”

高士廉的神色凝重了几分,低声道:“宗室中人向来都会以亲族身份入仕,殿下能够警醒,老夫欣慰。”

李承乾尴尬一笑,“多谢舅外公体谅。”

一声声的舅外公,让高士廉很受用。

说起当年,还是隋末天下大乱,当时长孙无忌还是个布衣小子,长孙皇后也不是当今皇后,兄妹两人父母早逝。

是高士廉带着他们兄妹为生,后来结识了李世民,长孙无忌跟着李世民平定内乱,便有了如今的局面。

就连李渊也十分器重高士廉。

高士廉当得起李世民的一声舅父,也当得起李承乾的一声舅外公。

“殿下不用担心长广公主的言语,老夫会替殿下让长广公主知难而退,还望殿下往后少给这些人承诺。”

“孤谨记教诲。”

言罢,高士廉站起身,让于志宁与徐孝德和太子谈,自己便先离开了。

看这模样,是要给太子殿下去摆平宗室中的言论。

因赵节的事情,太子的一句拒绝看起来轻巧。

可长广公主在宗室众人间煽风点火,就快将太子说得众叛亲离。

长广公主会这样,多半是李渊给惯的。

皇帝的一言一行,容易引起人们的议论。

储君的言行,也同样让人们颇为关注。

除却宗室众人,朝中文臣不论是房玄龄还是魏征都觉得太子拒绝是对的。

殿下的品行要从小抓起,任人唯亲早晚会闯大祸。

崇文殿内,李承乾面对眼前两人道:“两位,孤久居东宫,很少出去走动,也没见过外面的风景,不知现在长安人口几何?”

于志宁连忙道:“回殿下,长安有坊民十万户,大致人口有四十万。”

说来经历了战乱与天灾之后,长安城能有这样的人口数目已经很不错了,算上长安周边的十二县,勉强能有百万人口。

关中还是萧条的,长安也是萧条的。

如今正是大唐休养生息,蓄养国力的重要时机。

所以现在大唐对外的国策上,都是以低成本的条件来运行。

于志宁讲述着如今大唐各方的种种形势。

就比如说颉利大败后,温彦博与魏征对如何治理突厥产生了争论,最后李世民还是选择了更低成本的方式,保留了突厥人的风俗习性,从而维持地方稳定。

李承乾道:“刚刚经历过阴山大战,朝堂很难抽出人力物力,改变突厥人的习俗从而教化,至少现在时机未到,从而父皇与朝中大臣们选择了一种更低成本,更高效的维稳国策。”

“但这也只能暂时解决眼下的问题,往后等实力足够了,再看形势来应对,所谓花小钱办大事,往往是大家的不二选择。”

闻言,于志宁讶异地看着这個还稚气未脱的太子。

这般见地,直截了当说出了国策的要害之处。

不得不说,这位太子对国策的了解程度,甩了同龄人一大截。

这可比李泰那种小聪明高出不知多少。

再次审视太子,言语中淡然又不失风度,这种谈吐没有少年人的自大,反而多了几分谦逊。

李承乾又问道:“孤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还望于侍郎指正。”

其实太子说得很对,甚至对的有些过头了,于志宁连忙道:“殿下往后还是少议国策为好。”

李承乾颔首道:“也对,孤说多了,反而不好。”

徐孝德年过三十,抚着自己的山羊胡低声道:“传言东宫有一位高人曹先生,真有其人?”

李承乾点头道:“当然。”

徐孝德道:“可否见一面?”

“呵呵呵……”李承乾轻笑着,强作镇定,接过宁儿端来的一碗白开水,解释道:“其实曹先生是个脾性古怪的高人,他从不见外人,也不见外客,这是孤答应他的。”

徐孝德叹息道:“也罢。”

正当这时,有一个小太监快步走来,他站在崇文殿前,朗声道:“陛下有旨,明日太极殿设宴,请殿下届时赴宴。”

于志宁道:“朝中才休沐,陛下是想在休沐时设宴,宴请功臣。”

时辰也差不多了,李承乾起身与两位告别,临走前与他们握手告别。

太子的手有些冰凉,但能够感觉到这种礼节上的热忱。

两人齐齐向太子行礼告别。

宁儿一直站在殿下身后,等人走远了,她低声道:“恭贺殿下,今日结识了两位良臣。”

李承乾揣着手,神色惆怅道:“是不是良臣还不好说,孤真正需要的是与孤有着相同理念的臣子。”

宁儿又问道:“若是这两位与殿下的理念不合呢?”

李承乾脚步走向东宫,道:“孤就培养几个能够与孤观念一样的臣子,可同时孤也要表现自己,让他们知道孤是一个值得追随的人。”

宁儿跟上殿下的脚步,现在的太子已经开始为自己争取追随者了,不意外地说太子现在的举动都是在为自己争取支持者。

李承乾淡淡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是错的,孤更愿意相信酒香也怕巷子深这句话,说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那不过是人们安抚孩子的不满编造出来的话语罢了。”

宁儿的脚步依旧跟着太子殿下,这脚步还多了几分坚定。

翌日,东宫又送出去三卷红楼的后续故事,一直到王夫人怒逐金钏,金钏不堪受辱,投井身亡。

又像是这卷故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长广公主的所作所为让坊间有了不少的议论。

太子殿下姑姑因为对东宫的不满,而处处在散播对太子出尔反尔的言论,很快引起了朝臣的弹劾。

以至于李世民不得不处理这位公主。

李承乾得知这件事的时候,赵节已经被编入西军戍守凉州去了。

不过这件事多半是高士廉在朝中的门生进谏的。

有些事不需要太子亲自去做,只要三两句话,就会有人帮太子摆平这些事情,只要太子所做的事是正确的。

宁儿今日帮太子准备了衣裳,今天是要参加太极殿夜宴的,殿下应该好好装束一下。

李承乾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到现在为止看到这张陌生的脸心里依旧有些不舒服,无可奈何,谁让这张脸就是现在的自己。

伸手将铜镜拿下,李承乾道:“以后在东宫不需要铜镜了。”

“喏。”宁儿答应着,又道:“听说今晚的太极殿夜宴会有很多权贵家的女眷去,说不定陛下与皇后会为殿下挑选将来的太子妃。”

李承乾闭着眼端坐着,让她们把衣襟整理好,将头发梳理好。

如此,黄昏时分,李承乾迈步走出东宫,宁儿还是一如既往地跟在殿下身后。

于志宁与徐孝德早早就在崇文殿外等着了。

李承乾注意到有个女娃娃正怯生生地站在徐孝德的背后。

见状,他连忙介绍道:“殿下见笑了,这是臣的女儿,家中无人看管臣便带在了身边,前来赴宴。”

李承乾俯身看着这个小丫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徐慧,见过殿下。”

她僵硬地行礼。

李承乾又道:“今年几岁了?”

“回殿下,小女今年八岁了。”徐慧说着话,又往自己的父亲身后躲了躲。

“殿下时辰到了,此刻宾客多半也到了。”

“嗯,去吧。”

听于志宁的话语,李承乾点头落后两人半步,亦步亦趋地走着。

李承乾看着徐慧的背影。

这小姑娘似乎也感觉到身后的目光,她牵着自己父亲的手,还回头朝着太子礼貌地笑了笑。

虽然笑得很勉强,显然是怕生。

就快走到太极殿的时候,便看到了站在殿前的一众臣子与武将。

这还是第一次走出东宫,第一次要面对这么多人。

脚步稍停,李承乾闭目犹豫了片刻,换上一副温和地笑容,走向了人群。

徐孝德要应付朝中许多文臣,李承乾道:“宁儿,你照看好徐慧。”

“喏。”宁儿牵起了徐慧的手,让她与自己站在一起。

李承乾解释道:“你是孤的东宫属臣,孤也该照顾你的家眷。”

徐孝德忙行礼,一脸惭愧道:“有劳殿下,臣惭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