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八章 孤将来一定会羡慕你的成就

孙思邈从驴背上取下背篓挂在了双肩上,穿着草鞋迈步走入长安城的城门。

魏昶护卫在孙神仙的身边,沉默不语。

孙思邈感慨道:“多年不来,这长安还是老样子。”

整个长安城坐北朝南,从南门进入,眼前便是朱雀大街直通进入皇城的朱雀门,过了朱雀门便是进入皇宫的承天门。

魏昶清退一旁的路人,让他们离这位老神仙远一些。

长安城的居民得知了孙神仙来了长安,纷纷出门张望,都想看看这位神仙是什么样。

或者说这神仙是不是跟凡人不一样。

有人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街道两侧,目光看着这位老神仙。

这孙神医,也不过是一双眼睛,一张嘴。

街道两旁的行人越来越多,魏昶皱眉看着道路两侧。

一路上,甄权还在讲述着皇后的病情。

孙思邈正走着,低声道:“来之前,你们太医署安排人每天都来找贫道,这些话老朽听很多遍了。”

老神仙到长安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宫。

宁儿快步走入寝殿中,见殿下正坐在炉子边闭目养神,来到一旁低声道:“殿下,孙神医来了,就快到承天门了。”

李承乾稍稍睁开眼,又道:“李淳风道长还是很靠谱的。”

“魏王殿下已等在承天门外”

“孤的这位好弟弟做事真是积极。”李承乾整了整衣襟,站起身道:“走,去见见这位老神仙。”

弟弟妹妹正在午睡,宁儿又叮嘱不要打扰公主皇子们。

随手拿了一个木制水杯,装好了开水,盖上盖子后,李承乾将水杯上的绳子挂在手腕上,就这么揣着手,走出东宫。

此刻的承天门前依旧是一片肃穆,不论皇城中的官吏们有多么的忙碌,只要到了承天门,在这门下就要保持足够的庄重。

李承乾脚步并不快,走到承天门的时候,看李泰就站在这里。

这个胖弟弟的目光还在往朱雀门张望着,想要找到孙老神仙的身影。

宁儿脚步跟在一旁,落后太子三两步,等太子殿下停下了脚步,她的脚步也停下,低着头站在一旁。

她的目光时而看向太子殿下的背影。

承天门前,李承乾的脚步停下。

门前兄弟两人,一瘦一胖,一高一矮。

李泰的身高明显矮了半個头,只不过长得很白嫩又很胖,属于满脸胶原蛋白的那种。

承天门的侍卫如同雕像一般地站着。

当然,太子与魏王这两兄弟站在一起的时候,承天门这边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而来。

“青雀,听闻你近来在编撰括地志?”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有多少门前的守卫,竖着耳朵,放轻呼吸地在听着这兄弟接下来会说什么。

李泰闻言点头道:“回皇兄,括地志如今只是刚被提及。”

李承乾了然点头,而后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孤也时常看书,如今应该很少有专门讲述地理相关的书籍,如果将中原地理当作一门学科,会有无数的人因此受益。”

李泰迟疑了片刻,又不解道:“学科?皇兄是想要将此拿入科举?”

李承乾揣着手,颔首道:“对,我们的父皇还要开科举来着。”

“近来弟弟的王府有一些宾客颇有见地,皇兄放心。”

李承乾又道:“也好,孤的东宫也有不少关于地志的描述,届时可以送给到你的府上。”

李泰一时间无言,又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青雀,地理的意义很重大,它不仅仅是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更是了解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手段之一。”

话语顿了顿,李承乾打开水杯的盖子,又喝下一口热水,接着道:“对社稷,对将来都很重要,嗯……地理算是最古老最具可考的学科之一了,你能有这方面的理想,孤很高兴,也很羡慕你。”

听着皇兄说着这般如肺腑之言的话语,李泰的目光落在那个水杯上。

李承乾解释道:“这是孤在东宫自己做的水杯,青雀要是喜欢,孤可以多做一个送你,就是手艺差了一些。”

李泰作揖道:“谢皇兄。”

李承乾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揣着手目视前方,道:“孤的弟弟妹妹如果都能在这些有实际意义上的事所有成就,孤与父皇会很欣慰的,至少孤在将来一定会羡慕伱的成就。”

说话间,有一位老人家在众人的簇拥下已向承天门走来了。

李泰先一步迎了上去,行礼道:“见过孙神仙。”

孙思邈抚须道:“说了多少遍,当不得这神仙二字。”

甄权介绍道:“这位是魏王殿下。”

只见这位孙神医先是行礼,而后左右看了看,又道:“太子殿下呢?”

甄权带着走到承天门前,又作揖道:“见过太子殿下。”

孙思邈的目光落在眼前这个面带慵懒笑意的年轻人身上,他显得有些瘦,脸上的血色很淡,眼神中的精气神倒是很饱满。

李承乾伸手握住这位老人家的手,道:“孙神医,孤等候多时了。”

握手之礼出自东宫,只不过这个礼仪对眼下的众人来说,还是显得唐突。

孙思邈倒也不见怪,他笑道:“太子殿下也从来不喝生水?”

李承乾点头,“自从孤重病痊愈之后,便一直都是喝开水的。”

李泰站在众人后方,神色纠结,皇兄与孙神医好似许久不见的好友?

半个时辰前还是晴朗的天空,此刻又阴云密布,多半是要下雨了。

李承乾又道:“孙神医先去看看母后的病情。”

本来太子很少与朝野中人走动,朝野传言中太子殿下是一个孤僻的人。

现在一看,这位东宫储君的谈吐与神态,一点都不像是孤僻之人才有的表现,反而令人觉得如沐春风。

众人脚步匆匆,李泰跟在众人的后头,一直蹙眉不语,皇兄的一番话让他此刻还在彷徨,就如那句孤将来一定会羡慕你的成就。

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脚步继续走着,还耿耿于怀,一张胖脸此刻很是拧巴。

来到立政殿,宁儿便拦住了众人的去路,她躬身道:“孙神医与甄监正入殿吧。”

孙思邈点着头,又看向一旁的太子,似有话要说。

李承乾道:“您先给母后看病吧。”

“也罢。”孙思邈卷了卷衣袖,取下背后的背篓,拿出一卷粗布,再取一面铜镜与一根细线便走入殿内。

李承乾与众人只好等在外面。

见到父皇亲自出来迎接又将孙神医请了进去,便看不见殿内的情形了。

与孙神医来的太医署医官也纷纷散去,只留下李承乾与李泰站在殿外。

李承乾揣着手道:“宁儿姐,最近觉得红烧肉的味道如何?”

宁儿回道:“公主们都说最近买的猪肉不够肥。”

李承乾叹道:“她们还年幼,消化能力远不能承受太过肥腻的肥肉。”

“殿下们还是很喜欢肥肉的,按照殿下的吩咐,今天刚将两罐酱油给河间郡王与许国公送去了。”

“希望他们两位能够喜欢。”

“宁儿姐?你最近是不是胖了?”

“有吗?”宁儿皱眉抚了抚自己的脸颊,眨了眨眼一脸困惑。

“胖一点也好。”

“殿下莫要取笑奴婢了。”

等在殿外,李承乾与宁儿有一句没一句地找话聊着。

倒是李泰一个人焦急等在殿外,时而来回走着,时而看向殿内。

李承乾揣着手,靠着一棵槐树站着,目光瞧见殿内的父皇正在与孙思邈说着话。

看父皇与孙神医聊了许久,最后这位神医躬身行礼,便又背上了他的背篓。

再观察父皇的神情,此刻面色难堪,欲言又止的神态,看来这一次谈话并不愉快。

等孙神医出了立政殿,李泰连忙上前道:“老神仙,母后的病情如何了?”

孙思邈颔首道:“还来得及。”

“还有呢?”李泰心中急切地在问着。

他会有这么焦急倒也正常,毕竟母后身系这么大一个家庭,弟弟妹妹心中都牵挂着。

孙思邈的神情还显得淡然,又道:“贫道该说的都与陛下与甄权说了。”

李泰又作邀请道:“不如请神医去本王府上,用一顿饭食慢慢说?”

孙思邈没有回话,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太子,眼前两位皇子拒绝谁都不好。

见状,李承乾将孙神医的背篓拿了下来,放在自己的肩上,神色轻松道:“孤为孙神医安排了一个住处,不如先住下来如何?”

“这……”

“您放心,不住在东宫,就在长安城。”

“也好,也好。”

孙思邈的神色终于轻松了几分,连忙答应。

李泰也跟上皇兄的脚步,一直跟在后方。

李承乾亲自带着这位老神仙走出了承天门,低声道:“青雀你也不要怪孙神医顾左右而言它,事涉母后的病情,这种事自然不能被外人知晓,也不能由孙神医告知你我,事犯禁忌,寻常人家也就罢了,我们李家是天家,更不能轻易告知外人。”

李泰还低着头,脚步继续跟着。

看着这个还有些不懂事的弟弟,李承乾笑着道:“如果有一天父皇想让我们知道,自然会告知我等,现在孙神医说母后的病情还来得及,这不就够了吗?”

李泰的脚步放缓,可神色的纠结依旧在。

李承乾道:“孙神仙,孤说得可对?”

孙思邈释然一笑,“魏王殿下有太子这位兄长,是陛下与皇后的福气。”

李承乾抬手道:“那是自然。”

宁儿面带着笑容,她深知太子平时虽不表现,可气度与谈吐却依旧光芒万丈,这光早晚会洒在李唐江山的将来。

从承天门出来走过繁忙的皇城,一路上行礼的官吏不少。

再从皇城走出,出了朱雀门,眼前就是热闹的外城,朱雀大街上行人络绎不绝。

“孙神医!”等在朱雀门外的魏昶连忙行礼,他的目光又落在一旁两位穿着锦服的少年人,连忙又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见过魏王殿下。”

魏昶是个眼力很好的人,在渭水河畔远远见过一眼太子便记下了,再看太子身边的这个少年,这等身形,年龄,还有穿着,根据坊间传言,除了魏王还有谁。

李承乾道:“青雀,你先回去吧,等孤安顿好了孙神医,你再拜访也不迟。”

“弟弟明白了,多谢皇兄今日的几次教诲。”

李泰先是行礼,而后带着一脸的焦虑,与他府邸的仆从一起离开。

之前也没说这位孙神医今天会来,事先哪里有什么准备,想着该把这位神医安排在哪里?

思来想去便想到杜荷,东宫是没有空房间了,他家应该挺大的吧。

当年杜如晦过世时便被赐封莱国公,又给追赠司空,杜如晦的儿子杜荷现在就住在这里。

莱国公府邸并不难找,准确来说大唐的几位国公的府邸都不能难找,沿着朱雀大街走着,就能看到一间间高门府邸。

李承乾一路走着,问道:“在立政殿内,孙神医都与父皇说了什么?好像聊得不愉快。”

孙思邈解释道:“是陛下要将贫道留在太医署,给予贫道许多优厚的赏赐,贫道能体会陛下的忧虑,可这世间又有多少人需要医治?只因贫道居无定所惯了,养成了散漫脾性,便推辞了陛下的所有好意。”

“这世上有知识的人都应该被重视,孤觉得父皇的初心是好的,如孙神医这样的人物,是社稷的瑰宝。”

“殿下说话真有意思。”孙思邈错愕一笑,“贫道心中也有许多疑惑想要问殿下,譬如豆芽?”

说话间,已走到了杜荷家的府邸,李承乾道:“这是一位好友的府邸,孙神医可以暂住一些时日。”

“贫道……”

眼看孙思邈还要再说什么,李承乾又道:“改天孤再与您好好论述,先在这里住下来,歇脚两天如何?”

孙思邈看了眼自己的背篓还挂在殿下的肩膀上,沉默点头。

魏昶当即去敲响了府邸大门。

厚重的木门打开,开门的门房问道:“什么人?”

魏昶作揖回道:“还请告知杜公子,太子殿下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