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十六章 德智体美

李承乾解释道:“因这两位是支持孤,站在孤这一边的人。”

杜荷挠了挠头,只觉得帮殿下办完这件事就可以了,也没想这么多。

“你的作坊开在何处?”

“就在自己家里。”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图纸,颔首道:“这样也好。”

杜荷走时,又带走了几张图纸。

三马车的铜钱就在东宫中,宁儿让人拉到了后殿。

李承乾瞅着三驾马车,马车用黑油布盖着。

掀开油布又是一个个的麻布袋子。

宁儿将其打开,捧出一把铜钱,道:“这里面有许多是隋钱,这些钱的质地不太好。”

李承乾拿过一枚端详着,前隋的五铢钱看着质地很差,铜钱都发黑了。

自南北朝到前隋为止,其实私铸铜钱的情况一直都有,最后就导致了铜钱泛滥。

而私铸的铜钱有许多杂质,成色也很差。

而唐铜钱自李渊要改钱币之后,到现在的贞观年开始,坊间才开始大规模地使用唐铜钱,也就是开元通宝。

唐铜钱的钱币上印着四个字正楷字:开元通宝。

大唐的铜钱防伪工作除了铜钱的大小尺寸,重量,与穿孔大小外,最重要的防伪依据便是开元通宝四個字。

这四个字是现在的书法家欧阳询老先生所写,他老人家的笔迹就是唯一的防伪证明。

唐铜钱的成色还不错,倒是眼前的隋钱有些令人犯愁。

杜荷办事粗心大意也没验货,直接就将铜钱带来了。

宁儿道:“这些隋钱也不是不能用,如今坊间还是有很多人用隋钱的,很多人还不愿意将隋钱换作唐钱,将隋钱换做唐钱按成色来算,折损多少都是那些官吏说了算,至少亏损五成。”

钱嘛,只是为了维持生活所需。

东宫在行商吗?并没有。

杜荷在行商吗?他也没有,他只是在生产。

钻大唐律的空子对这位太子来说很简单。

没有明确的货物交易形式,甚至都不用交税。

杜荷还给东宫送了一卷纸,李承乾打量着厚实又粗糙的纸,纸张泛黄表面坑坑洼洼的,质地也很硬。

用来如厕倒是很合适。

等弟弟妹妹们午睡醒了,宁儿已将这些铜钱全部放入了库房之中。

李慎迈着步子走到东宫前殿,在皇兄的书架上翻找着,终于找到了一卷图纸,他咧嘴一笑,打开图纸一看果然是打水泵。

“你做什么?”

一句话语声突然从身后传来,李慎回头一看是李治,忙回过身。

李治皱眉道:“你拿皇兄的图纸做什么?”

李慎解释道:“东宫的事情我都和母妃说过了,母妃说既然是如此神奇的造物,就应该给父皇看看。”

李治又道:“你母妃说的?”

“是弟弟的母妃说的。”李慎老实巴交地回道。

听到话语,李丽质走来。

李治连忙道:“皇姐,你看他!”

李丽质笑着道:“既然是韦妃交代,你听话照做,这是没错,不仅没错,还应该这么做。”

李慎低着头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李丽质又对他道:“但这件事应该得到皇兄允许,伱觉得呢?”

李慎低着头回道:“皇姐说得是。”

“你母妃只是你母妃,但皇兄的东西就是皇兄的,你没有错,是你母妃做错了,她应该让你去问皇兄,而不是让你私自拿皇兄的图纸给父皇。”

看着李慎红着脸将头埋得更低了,李丽质安慰道:“好了,你现在拿着图纸去问皇兄,是不是可以将图纸交给父皇,以后在东宫的事都要与皇兄说,就算是你的母妃,也不能擅作主张。”

“弟弟明白了。”

李丽质又看向一旁的李治,道:“今天的事你也不用说出去,守口如瓶。”

李治点头应声。

孩子们的这些举动,宁儿都看在眼中,后宫那些事又有谁不清楚呢。

长乐公主自小在深宫中,见多了后宫之事,现在李慎会这么做多半是韦妃授意的。

可李慎是一个老实懂事的孩子,八岁的孩子又能懂什么。

不应该被他的母后带坏。

李慎快步走入后殿,抱着厚厚一卷图纸,见皇兄正在敲打一些木料,就在一旁站着。

关中这些天的天气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刚暖和了三两天,现在西北风又不住地吹。

见到李慎站在一旁,李承乾道:“怎么了?”

李慎还站在一旁抿着嘴。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木锤,看着他道:“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李慎这才开口道:“母后说想要将打水泵的图纸给父皇看,就让弟弟来拿,这图纸是皇兄……”

“嗯,你拿去吧。”

“嗯?”见皇兄这么舍得,让李慎讶异。

“你还要向父皇讲解原理,之前教你的,你都还记得吗?”

“弟弟记得。”

李承乾点头道:“你拿去吧。”

“谢皇兄。”

李慎脸上又有了笑容,他抱着图纸朝着甘露殿跑去。

李丽质看着李慎离开的背影蹙眉不语。

李治道:“姐,我没有做错。”

李丽质道:“嗯,你没错,你做得很好,这种事情有一次就有第二次,李慎这孩子很听话,也很乖,可他的母妃不见得有多好。”

李治苦恼道:“难道任由他母妃胡作非为吗?皇兄对我们的好,就这么被她利用了。”

甘露殿内,李世民听着李慎讲解着原理,比如水压气压得根本听不懂。

究其根本,再问李慎其实他也不懂,这些都是皇兄教的。

太子先前说的三篇文章还是很有见地的,现在文章不讲了,开始专研这些造物?

李世民并不高兴,反倒是有些忧虑了,道:“青雀这些天一直在国子监向孔颖达讨教学问,承乾竟整日为这些奇巧之物忙碌。”

随后叫来了几个工部的人,在立政殿后的水井也造了这么一个盖子,长长的竹管挖空之后直入水井中。

半晌,在李慎乖巧地指点下,这个打水泵终于出水了。

不用水桶去捞水,摇动几下杆子就可以。

李慎道:“父皇若还想看更好玩的,可以与儿臣一起去东宫。”

李世民蹙眉道:“你皇兄这些天不好好念书,就在专研这些?”

李慎点头道:“皇兄说还要造几个抽水马桶。”

“这是你皇兄让朕看的?他想让朕知道他在东宫的成果?”

李慎摇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李世民拍了拍这孩子的肩膀,低声道:“你很懂事,以后就留在东宫,跟在你皇兄身边好好学习技艺。”

“儿臣谨遵父皇命。”

“嗯。”李世民沉声道:“你回去吧。”

“喏。”李慎带着天真烂漫的笑容离开了。

翌日,李丽质早起去立政殿看望母后,这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见过母后便要匆匆回东宫。

李承乾被自己的妹妹摇醒,还有些迷糊翻过身道:“丽质,你皇兄我造了一晚上的抽水马桶,让孤再睡片刻。”

“皇兄快醒醒。”

见她还不依不饶的,李承乾只好又翻过身,侧卧着睁开眼,看她焦急的小脸,“怎么了?闯祸了?”

“弟弟妹妹没有闯祸,是母后有命。”她拿出一卷黄绢放在榻上,“母后有命,将纪王李慎交给皇兄教养。”

“孤知道了。”

李承乾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回了一句话,便又睡下了。

糊里糊涂中再一想,便又觉得不对。

从榻上坐起来,叫住就要离开的妹妹,“丽质,母后是什么意思?”

李丽质回道:“都是后宫那些事,妃子之间总要争取父皇的注意,母后知道韦妃利用慎儿来东宫拿图纸,往后就不用韦妃教导她的孩子了。”

闻言,李承乾叹道:“孤知道了,你先出去吧,孤要换衣服洗漱了。”

“嗯。”

等长乐公主离开,宁儿这才走入寝殿内,解释道:“因皇后旨意,奴婢也拦不得。”

李承乾起身,赤脚踩在寝殿的木板上,打开窗户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精神了不少,“大朝会就要开始了吧。”

宁儿回道:“就在明天,明天一早殿下就要去太极殿听政。”

她将换洗的衣服放在一旁,试了试水桶内的水温,道:“殿下可以洗漱了。”

等殿下洗漱完,寝殿的门打开之后,宁儿又走入殿内,给殿下梳理着头发。

李承乾皱眉看着窗外,沉默不语。

宁儿一边梳理着殿下的长发,低声道:“殿下似乎有心事。”

李承乾道:“以前,母后是如何处置后宫之事的?”

宁儿回道:“皇后处置后宫之事向来是严厉的,当初后宫就出现了有昭仪被毒害,因这件事皇后处置很多人,也杀了很多人,到如今后宫无人再敢为恶。”

她叹道:“有时候要一劳永逸,行事是必须严酷的,否则那些人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只有让人胆寒,成为不敢触碰的禁忌,才能收敛。”

“可即便是收敛,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心思,韦妃的事便是她的小心思在作祟,好在皇后主持后宫之事向来是严明的,除了后宫对待外人时,皇后还是很宽容很开明的。”

寝殿内还有一些湿漉漉的脚印,那是太子洗浴后留下的,与往常一样,殿下爱干净,所以在洗浴后还会刷牙。

小福看了眼殿内的情形,她捧起殿下换洗后的衣物,默不作声地离开。

宁儿姐是太子殿下身边最亲近的人。

要说殿下现在的生活习惯,也就这位掌事女官最清楚。

“东宫很少有人着凉,也无人生病,倒是宫里其他地方有不少人染上了风寒,太医署的人还想来过问。”

“孤是大唐的祥瑞,孤是大唐最大的福分,东宫自然不会有人生病。”

宁儿捂嘴轻笑道:“殿下又在说笑了。”

“孤这话是有道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孤确实是大唐最大的福分。”

宁儿道:“嗯,储君安好,便是大唐最好的福分。”

小福将要换洗的衣物交给另外一位宫女,自己便守在殿外,听着殿下与宁儿姐的笑谈,她心中满是羡慕。

与殿下讲话是一件令人如沐春风的事,殿下是个很随和的人,而且话语很有意思,总会让人放松下来。

弟弟妹妹也梳洗好了,五个妹妹,长乐公主,东阳公主,清河公主,汝南公主,高阳公主,还有两个弟弟,李治与李慎。

李承乾从寝殿走出来了,弟弟妹妹就已在用饭了,她们的早饭很简单,一人一碗羊肉拉面。

用罢了早饭,便是早上自习,她们可以从书架上拿自己喜欢看的书。

李承乾还要准备教材,思想建设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十岁左右的孩子最需要抓紧这门课。

要传输给她们的观念其实也简单,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信奉一个理念,当这种思想一统世界,那么全世界的人都会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根据殿下的讲述,宁儿坐在一旁记录着,写好教材后就要做早操。

清晨时分,临近大朝会,朝中有许多事情要准备,李世民早早就出了立政殿,要去皇城看看朝中各部的准备,正要走出承天门,路过东宫。

李世民侧目看去,就见到一群孩子正在喊着一二三四,手舞足蹈的模样,“他们这是怎么做什么?”

“老奴这就去问问。”

“慢着。”李世民叫住了身侧的老太监,而后双手背负,就这么注目看着,又问:“她们平时这样吗?”

“回陛下,传闻是这样的。”

且不说承乾说过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如何如何。

这世上也没人能够如此全面的发展,至少在李世民心里没见过这种人。

好在承乾教孩子们的那些道理也没错,听了也有益处。

看着她们的笑容比在立政殿更开心。

又因皇后身体近日有所好转了,作为父皇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有些事不细想,就想不出端倪。

细想之下,承乾近两月以来所作所讲的似乎都是对的。

李世民吩咐道:“将宫里留下来的葡萄干还有一些糕点,程知节送来的牛肉也给东宫送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