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你透视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什么青凌 > 第227章 假的,三秋杯

那是一只青铜三角酒杯,看上面的花纹和其他特征,应该是商周时期的产物,如果是真的,价值百万起。

不过,姜成不靠金手指也能够看出,那青铜杯的杯身和它的三足连接处,似乎并不如真正的青铜杯那样自然。

他眯了眯眼,打开玻璃柜,小心的拿起了这只商周时期的青铜酒杯观察了起来。

看他这么突然这么谨慎,丁老爷子瞪大眼睛。

“小姜,难不成我这一只商周时期的青铜酒杯是假的?”

丁老爷子的心里忐忑啊,他可是很喜欢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

不过,商周时代的青铜器非常有研究价值,通常都是文物,甚至是一级文物,在青铜器这个系列中都算是十分贵重的一种,能够反映当时人们的一些生活状况等等。

姜成心里已经有了怀疑,并且确定这的确是一只高仿品,然后打开透视眼看了一下,果然佐证了他的想法。

他淡淡笑了笑,说道:“老爷子说对了,这只青铜酒杯的确是假的,不过也不算完全假,它是晚清时期的高仿品,值个几万块。”

丁老爷子顿时心梗的摇了摇头,“啊……”

姜成继续说道:“看这个样式,应当是仿的商周时期的公爵用品,酒杯上篆刻的铭文是兽面纹,应该是商周后期时的产物,如果是真的,就价值百万起!可惜,老爷子又看打眼了。”

姜成说完后呲了呲牙,把酒杯递给老爷子。

丁老爷子接了过去,毫不留情的丟在了垃圾桶里。

老爷子毫不犹豫地说道:“既然是假的,那就该丟!”

姜成嘴角抽了抽,说道:“好歹值个几万呢!”

老爷子一吹胡子:“几万?我是在乎这点小钱的人吗?”

姜成无奈扶额,罢了。

很快,他倒吸了一口凉气,震惊的说道:“天呐老爷子,没想到你这里竟然收藏着这样的宝物,你竟然有成化斗彩三秋杯!”

听到姜成的惊叫,丁老爷子心里得意不已,走到他身边,装作寻常地说道:“这算什么,这一对成化斗彩三秋杯,有一只可是我家家传!这只已经传承有两三百年,反正是很久就在了。”

“这另外一只,是我二十年前在外面收的,看它跟我家这传了几百年的真品相差无几,应该不是假的,也已经收藏了二十年之久,除了我那几个老伙计和林大师,其他人见都没见过我的这些宝贝。”

丁老爷子挺了挺肚子说道,无比的得意。

他在收藏界不出名,不是他这个堪比一条小沉船的收藏不值钱,反而是因为他本身有底蕴,而且太过低调的缘故。

老爷子一直认为大财不露白,要是说自己家里有多少多少的宝贝,那不是摆明了叫人来抢吗?

当年能够挨过那一场浩劫,就是因为他谨慎不高调,而且早早就做了准备,才将家里的宝物基本都保存了下来。

所以一直到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也未曾拿出去炫耀过,都是默默的收藏这些看得上的宝物。

而他的这个收藏室,就连他那四个不成器的儿子也没进来看过,就怕他们手脚不干净,顺走了他的宝贝。

当然,以丁老爷子的警惕,这收藏室有他的瞳孔和面部识别两重保险,别人根本就进不来,更别说偷他的宝贝了、

姜成闻言,捧了捧场,“老爷子当真是眼光独到,除了看走眼的这些假货,其他的宝贝哪怕只是价值几万,那也极有价值和趣味性!”

“不过……”

姜成停顿了一下,眯起眼睛。

虽然很不想打击老爷子,但老爷子都请他过来鉴定了,总不能让人家把假货当宝贝,蒙在鼓里啊。

丁老爷子一听他这不过,下意识夹了夹屁股,“不过什么?”

他瞪大眼睛,看向面前的这一对成化斗彩三秋杯,连忙自己掐了掐人中,小心问道:“你不要告诉我,我这一对成化斗彩三秋杯,竟然是假的?!”

姜成礼貌地笑了笑,“老爷子说的不错,我正是要告诉你这个不好的消息!不过往好处想,这一对杯子中,只有一只是假的,好歹还有一只保真的!”

姜成的安慰就跟没有似的,丁老爷子难以接受的捶了捶自己的胸部,呼吸急促。

他连忙走上前,帮老爷子拍了拍后背,往他的身体中输入了一道灵力,让老爷子能够缓过气来。

老爷子明显感觉到身体舒服很多,没有细想,他抓着姜成的手,不敢置信的问道:“怎么可能有假的,那到底哪一只是假的?左边这只,还是右边这只?”

姜成安抚的又拍了两下他的肩膀,给他输送了两丝灵力,就怕老爷子一个激动喘不过气来。

他说道:“左边这只是真的,右边这只是假的。”

三秋杯,明朝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器,即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乃是斗彩中的佼佼者。

所谓“三秋”,顾名思义就是秋季中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农历九月份,因为这种杯子上通常绘制秋季的场景,所以得名“三秋杯”。

杯子上描绘有蝴蝶、小草、红果花、山石块等简单却精美的图案,看起来和谐自然,不过却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很难将它和国宝级的瓷器对应起来。

因为现代的一些普通工艺品稍微精美一点的,都比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古董。

不过这件宝贝,自有它奇特之处,那蝴蝶翅膀是紫色的,而且色彩浓郁,但是在阳光下,紫色的翅膀却不反光,看起来和摸起来都温润如玉一般。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釉彩必然要反光,但实际上却不反光,因此专家们对三秋杯违背科学的现象感到十分的疑惑和费解。

这种紫色可不一般,《明清瓷器鉴定》中有描述:“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铁。”

由此可见,这种紫色叫做“姹紫”,是古代烧制瓷器的时候烧制的紫色不完全,看起来有点像黑色和红色,因此也叫“差紫”。

也有一种说法,说这种姹紫是因为彩釉上色后沾染污渍导致。

也就是说,这也许是偶然得到的一种色彩,并非是刻意为之的结果,所以才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调制出来。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zhuike.net readw.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