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妾心如宅 > 第77章:知音难寻琴箫合

妾心如宅 第77章:知音难寻琴箫合

作者:姵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31 20:40:54 来源:风雨小说网

这琴箫相和之声如此默契,便好似抚琴与吹箫的两个人,已曾配合过千百遍一般。初开始,出岫的心思都在这琴上,物外之事全然看不到眼里、也听不到耳中,便也并未发现有人与自己的琴声相和。

然,待到她同曲反复重弹之时,那箫声忽然渐起渐高,听着更似幽幽呜咽,不仅透墙而过令人不能忽略,且那曲子中的牵引之意,竟能带着她的琴声而走。

“噌”的一声,出岫的双手骤然停下,琴声便也戛然而止。竹影本是沉浸在这琴箫合奏的绵绵悲戚之中,见琴音倏停,只余箫声,连忙去看抚琴的出岫。

但见皎洁月光之下,出岫的右手微微颤抖着,竹影定睛一看,才发现她的右手食指已断了指甲,一片月牙状的透白断甲恰好卡在两条琴弦之间,好似两道终不能交汇的河流,被搭起了一座连桥。

“夫人……”竹影开口,有些担忧。

出岫缓缓收回右手,低眉看着断甲处,苦笑道:“无妨,方才心中大恸,一时失神用力过猛了。”

话音刚落,墙外的箫声也缓缓消退,残留的呜咽飘入出岫与竹影耳中,仿佛是在诉说着无人相和的苦闷,又似遗憾这戛然而止的古曲,且还带着些淡淡询问的意味。

出岫望了望箫声传来的地方,对竹影道:“你说会是谁在此吹箫相和?”

竹影想了想:“会不会是沈小侯爷?”

“他?他不擅音律。”出岫摇头否认。

“那是……”竹影忽然想到今晚临门的两位贵客,这其中有一位可是极为擅箫的,连名字的谐音都是“佩箫”。可,会是他吗?分明是赴完宴便已乘车离开了,又岂会出现在云府外墙,还以箫相和?

难道……九皇子知道了出岫的真实身份,特意来表白心迹的?

可方才听那箫声,仿佛更像是即兴而起,为这琴声渲染气氛罢了。

竹影决定隐瞒心中所想,便敷衍着回道:“许是哪家的公子小姐夜不能寐,听闻夫人这首好曲,受到感染悲上心头,才吹箫相和罢。”

“是吗?”出岫眸光潋滟望向远处的院墙,一张绝色容颜在月光下美得流光溢彩,又悲戚落寞:“我觉得,这吹箫之人是个有故事的,好似也有一份难过压在心头。亦或者是,空虚?”

她这话说得更像呢喃自语,有些低沉悄轻,竹影未能听到最后几个字,便又回道:“属下不懂音律,便也无从分辨吹箫之人的心情了。”

“你若不懂音律,又如何面有戚色,悲从中来?”出岫侧首看向竹影,不解反问。

竹影沉吟一瞬,才如实道:“当日在追虹苑,夫人您夜中弹奏此曲时,属下正陪在主子身侧,恰好走到您的房门外。”

听闻此言,出岫面上迅速划过一抹哀伤,她缓缓阖上双眸,克制着不让那泪水滴落。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从此以后,她当真唯有在梦中与云辞相会了!每念及此,那肝肠寸断之感,竟是要将她生生撕裂开来。

心头又是一阵难以遏制的疼,出岫抚了抚心口,平复半晌才叹道:“回去罢。”

她边说边站起身来,从琴弦上捻起那片断甲。正欲收琴离开,此时却听闻墙外忽然又响起了箫声。

吹箫之人还未离开吗?出岫侧耳细听,这一次,传来的是另外一首古曲,但吹到一半却忽然停止,未再继续。只是停顿的地方,恰好是一句唱词——“相隔千里问君安,思无言,可无恙?”

出岫收琴的手就此顿了顿,仿佛是感知到了吹箫之人的询问之意。想来那人是听到自己戛然而止的琴声,又等了半晌不见复弹,以为自己出了意外,才会吹曲询问罢?

如此细腻心思,可见是个女子呢!出岫认为,不为旁的,单为这琴箫相和的默契,自己也该回应一番。更何况,这吹箫人还一直在墙外等着,如今又主动表达了关切之意。

想到此处,出岫又重新坐定在石案前,低眉思索一番,缓缓起调回应起来。她弹的是一首小调《一世安》,曲子很短,也不欢快,更被她弹得稳真平淡,恰如她此刻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尚算安好。

因为右手断了片指甲,弹这首曲子时,出岫稍显无力了些。可到底曲子不长,她也能勉强弹完,最后,还刻意在尾音上施手一划,弹出一个连音用以结尾,算是她对吹箫人的致谢。

这结尾的连音用得跳脱,令方才那首平平淡淡的《一世安》多了些起伏,仿佛也说明弹琴之人对人生前路的无知无畏。出岫莫名地认为,那吹箫人能体会到她的回应。

果然,琴声甫落,墙外箫声又起,只三五个音节,犹如黄鹂鸣翠,又如仲春暖风,似是对弹琴之人的鼓励。出岫闻在耳中,今夜头一次真心实意地笑了出来,缓缓收好琴具对竹影道:“回去罢。”

竹影未发一言,只跟在出岫身后,临行前还不忘又看了那传来箫声的院墙高处,才抬步尾随而上……

*****

因着这夜素昧平生的吹箫人,也因那箫声中所传达的默契、关切与鼓励,出岫在云辞死后,头一次沉沉睡去,没有夜半惊醒,更无辗转失眠。

而墙外那吹箫之人,却并不如此走运了。聂沛潇今夜在云府喝了些酒,又想起云辞的英年早逝,便被那醉意勾着,突发了些感慨与惆怅。因而在离开云府之后,他让七哥聂沛涵先行回府,自己则弃车信步,带着贴身护卫在空荡无人的街上走一走。

聂沛潇自问与云辞并不相熟,但与沈予却是京州的酒肉朋友,何况沈予又是父皇义子,与他也算有手足之谊。他早听沈予提过云辞腿疾的由来,当得知离信侯世子是为了救人才患上终身残疾时,他曾感到震惊不已,也无端对云辞生出些钦佩。

云辞大婚之上,他奉父皇之名前来道贺,顺势探望七哥聂沛涵。那是聂沛潇头一次见到云辞,一袭暗红喜袍、步履矫健,可见是为了大婚待客,服用了伤身药物。想起堂堂离信侯也有不顺遂的人生,更甚要为了脸面去伤害自己的身体,聂沛潇忽然很怜悯他。

纵然云辞大婚整晚一直在笑,在觥筹交错,但聂沛潇感觉得到,云辞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欢喜,想必这婚事也是所谓的联姻之举。当时思及此处,他便觉得是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只怕也逃不过这“权势联姻”的下场。

聂沛潇最痛恨虚伪逢迎,又碍于身份地位,不得不沉湎其中。他越想越觉心中千百滋味,便偷偷从婚宴上溜了出来,想找个僻静之处独自喝酒消遣,不料正在兴起时,却被个女子所打断……

今夜再来云府祭拜云辞时,聂沛潇的本意,是想再去一趟那个园子,怎奈席上气氛微妙,他实在寻不到机会脱身,便只得在离开云府之后,按记忆摸索到那园子的院墙之外。他不知自己这执着是为了什么,也许只是想凭吊当时的心境罢。

毕竟,云辞之死,带给他无尽感怀。前后不过七个月的光景而已,初见是新婚,重见变亡魂。

只是聂沛潇不曾想,这一次,院墙里竟有人在弹琴,悲戚无力,又掺杂着绵绵思念,几乎能令他断定,弹琴之人是个女子。

难道是在思念云辞?聂沛潇猜测不出,可终究是为那琴声所感染,不自觉地吹箫相和。然而合奏仅仅过了一半,墙内的琴声却戛然而止,令人怅然若失。

纵是知晓离信侯府乃铜墙铁壁,他依然担忧那弹琴之人是否出了意外。因而才会吹起一调隐晦相询,原本只是想侥幸试探,谁知墙内的弹琴人很快回应了!

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调《一世安》传出来,末了还刻意在尾音上做了花俏,好似在向他表达谢意。这简直堪称是知音之举了!聂沛潇窃喜,更加因为那个连划的尾音,确定墙内弹琴之人是个女子,而且,是个甚为年轻的女子。

唯有年轻女子,才喜欢在抚琴末尾上,使这种花俏手段。

这是久违的知音之感!聂沛潇以往所听到的琴声,或刻意逢迎,或故作深沉,或有技无心,或勉强入耳……总是缺少那份能打动他的诚意与情怀。

其实,曾有一个风尘女子的琴声打动过他,令他心有戚戚焉,只是,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更应成人之美,晗初喜欢赫连齐,他便也没有勉强。

况且,他只是冲着她的琴,又不是冲着她的人或情,他也怕自己受这身份所束缚,终有一日会辜负她,反倒委屈了这份知音之情。

想到此处,聂沛潇不禁失笑。自从晗初香消玉殒之后,他有多久没听过这般打动人的绕梁之音了?却不曾想,云府之中尚有雅擅抚琴的高手,可见云氏人才济济、深藏不露,离信侯府也算名不虚传。

有那样一瞬间,他几乎想跳进高墙之内一探佳人芳踪,可冷静想了想,他此次前来是为了七哥聂沛涵的争储大业,如今前路未卜,胜败不知,若当真唐突了佳人,他又该如何维系这段知音缘分?

更何况,这不是别的世家,而是云氏,只为了这敏感的姓氏,他也不能轻举妄动,回头再落人话柄,为七哥抹黑。

如此,聂沛潇唯有遗憾地笑了笑,转对护卫道:“走罢,回慕王府。”

护卫默然领命,跟上聂沛潇的脚步。刚走了两步,见主子又停了下来。

能在半夜弹琴之人,必不会是云府下人……聂沛潇忽然开口询问:“云府之中,有几位小姐?”

护卫细想片刻,回道:“有两位庶出小姐,闺名唤作云想容、云慕歌。”

“云想容、云慕歌?”聂沛潇喃喃念着两人的名字,又问:“都多大了?”

“云想容年十六,云慕歌……大约十一二岁。”

听那琴声,应当不会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弹的罢?聂沛潇再看一眼云府高高的院墙,语中似确信,又似疑惑,低声自问:“云想容吗?”

语毕,那一袭暗紫衣袍已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寂寥的月色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