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穿越荒年 > 第192章 兵戈起

穿越荒年 第192章 兵戈起

作者:我叫叶老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1 23:58:30 来源:言情小说阁www.xianqihaotianmi.org最新

战斗结束得很快。

包括乡兵在内所有人,都没来得及逃跑,便死在了刘家沟内。

一具具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鲜血浸染在黄土地上,不仅散发着浓郁的血腥气,而且还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招来了许多苍蝇。

这些苍蝇嗡嗡作响,配合着燥热的天气,让人难免有些心浮气躁。

但这些人,似乎早就习惯了这种杀伐之事一般。

竟然大摇大摆地去村里找了一口尚未来得及搬迁的铁锅,然后架起铁锅,将随身的干粮拿出来,做起来饭菜来。

等酒足饭饱之后,又在阴凉下休息一阵。

那领头的崔庆之,踹了一脚躺在地上的税吏的尸体,开口问道,“马卢呢?”

正在村口不远处放风的马卢一路小跑过来,“崔大哥,你叫我?”

崔庆之点点头说道,“你前一趟出来,可踩好了盘子?”

马卢连忙说道,“弟弟肯定不能白跑一趟,不仅踩好了盘子,还在这些村子里,安排了钉子,诸如东海村,石头村。”

“这些村子里可有富户?”

“有的,有的,有的,比如说,石头村的秦员外就是一等一的富户,不仅有大片的良田,还学着清河村做起了人血作坊,不仅不给钱,还一天只管一顿饭。”

“工人们怨声载道,对其恨之入骨。”

“还有东海村的刘员外,是实打实的丧心病狂之人,因为靠近海边儿,每日拿着鞭子抽打着百姓为其熬制私盐......”

大家虽然是从河南道而来,但是对于河北道的情况如数家珍。

一大堆富豪乡绅的名字,脱口而出。

崔庆之越听越想笑,忍不住打趣道,“这河北道什么情况?怎么比我们河南道还不堪?偌大个州县,连几个良善一些的乡绅都没有?”

马卢解释说道,“沧州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出了个清河村,朝廷不缺赋税,在剿灭山贼、水匪之事上也比较上心,所以没有什么成气候的贼人和江洋大盗,这些富户自然肆无忌惮起来。”

崔庆之却摇头道,“不对吧,清河村也是最近才崛起的,那之前也有豪强乡绅,百姓们被逼得那么凄惨,就没有人造反吗?”

马卢准备的充分,“倒也不是没有良善的人家,但是先前沧州这个地方,沈家势大,勾结官府,谁家要是有良心,十有**会被祸害的家破人亡,久而久之就没剩下几个好东西了。”

马卢的话音落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崔庆之更是在笑完之后,忍不住吐了口吐沫说道,“这天下若是都是顺民,没有了咱们这些替天行道的好汉,还不知道让这群畜生欺负成什么样子。”

一个贼寇忍不住问道,“崔大哥,兄弟们才杀了几个狗官,还是觉得不过瘾,咱们什么来个大的?”

“我现在做梦都想引导着千军万马,攻城略地,看那些狗官在咱们面前瑟瑟发抖的样子。”

崔庆之摆摆手,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急不来。”

“急不来的。”

说着见众人一脸疑惑的样子,便解释道,“人性都是懒惰的,都是怯弱的,只要有一分活下去的可能,他们就不敢去折腾。”

“便像是冷水锅里的鱼,即便是知道下面有薪柴在燃烧,浑身难受。”

“也不敢跳出锅来,因为他们不知道外面的结果如何,有没有水。”

“最后成了狗官碗里的鱼汤。”

马卢忍不住说道,“是啊,人都是这个样子,当初投咱们梁山之前,总是觉得是自己不够勤奋,干活不够踏实,想着忍一忍,熬一熬苦日子就过去了。”

“可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年景好的时候,这群畜生使劲儿浑身解数,打压粮价。”

“等到年景的不好的时候,那些便宜卖给他们的粮食,又要好几倍的价格买回来。”

“最后自己一顿饭都吃不饱不说,还要肥了他们,让他们拿着在我们身上赚的银子,去玩娘们,去享受,想想就气。”

“可实际上,如果不是走到绝境,谁又敢谋反呢?”

“那在普通百姓看来,毕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崔庆之赞赏的看了一眼马卢,“是这个道理。”

“所以来老天爷将咱们派到了人间。”

“咱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也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活。”

“咱们的命只有一次,即便是要救他们,也要等他们到了绝境,再去砸了这沸腾的铁锅。”

“这样他们才能死心塌地的跟着咱们干。”

有贼人忍不住说道,“大哥,是这个道理,可是咱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吧?”

“看着那些狗官欺负了一圈百姓,那些圈来的钱财,去窑子里耍,去酒楼里吃,比杀了我都难受。”

“都是人,凭什么好处都是他们的?咱们就只能干看着?”

崔庆之脸上的笑意逐渐散去,得意道,“谁说咱们要看着了?这些人的衣服不是在这里,大家都脱了,尸体扔进井里,咱们把衣服换上,官差们白天去收税,咱们晚上去收税。”

“让这些百姓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痛苦。”

马卢崇拜道,“这一把火烧下去,百姓肯定就要跟急了的兔子一样咬人了。”

“到时候咱们在煽风点火一番!”

“崔大哥好主意。”

“行了,莫要吹捧,赶紧做事吧。”

“遵命。”

众人齐声应和。

……

百谷堡。

城墙越堆越高。

城内的大量废弃的房屋被重新收拾起来。

大片的土地,重新开垦出来。

如今整个堡垒内部,到处都是人手,到处都是人手在土地上忙碌。

没办法,人手实在是太多了,肯定要大量的人手被安置到土地上去了。

目前叶渡也没有找到更多合适的项目,用来投资。

实话实说,百谷堡也好,六龙梁也罢,甚至新开的浮水村,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远远超过了叶渡的心理预期。

从刘家沟杀了官差,暗中投奔之后。

仿佛如同泄了洪水的大堤一般,不停地有其他的村落的人口过来投靠。

不知不觉之间,叶渡掌握的人手,已经跨入了数万人。

这已经是时下一座县城的人口。

这还不算,没来得及编入户厕,只是暂时安置在小岛上的人口。

如果全部加起来,人口绝对超过了十万。

百谷堡还好说一些,清河村周围的几个村落,浮水村,到处都是大片的简陋的草棚子。

最近甚至出现了一种新情况,那就是各村子的荒地都不够用了。

拿赵家峪来说,甚至于开始大规模修筑梯田。

不过幸好,这里有清河村的存在,这些百姓过来之后,总归是能找到些活干。

哪怕是有一小块土地也可以,他们可以去干很多其他的事情。

比如说,去给清河村做代工,比如说参加团练。

如今整个清河村一带,已经不仅仅是叶渡需要人手了。

最早跟着他混的一批人,诸如赏金客,比如女工,还有那些合作的商户,都开始大规模地往外吐钱。

尤其是盖新房子,比如耕种土地,都需要大规模的雇佣人手。

换做以前,谁家盖房子亦或是种地,不得自己一点点来。

真的花钱,请别人一定会被村子里其他人戳脊梁骨。

可如今完全不一样了,有了叶东家的活计在,太多太多的活,都来不及自己干了。

那纯粹是浪费时间。

甚至有些赏金客,因为孩子要去学堂读书,连放羊的事情,都要雇佣别人来干。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清河村、百谷堡作坊放出来的伙计。

诸如采摘树皮,割野草,收拾麦秆,这些都是需要人手。

只要不是一家子都懒,肯出上一二个劳动力,就不会有人饿死。

要知道,叶渡不仅自己有商城,还会通过衙门,大肆从外面购买粮食。

起码不会发生那种大家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吃的情况。

叶渡每日忙碌着出去给各个村子打水井,俨然已经成了沧州府最红的红人。

大家都知道,哪个村子要是缺水,就去清河村求一求。

这位叶东家,不管多忙,都会带人过去。

现如今,已经不仅仅限于沧州,大半个河北道,都有叶东家的身影。

这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叶东家的美名。

这一日,叶渡又带队出去打井。

苏灿感慨的说道,“老叶,你这一手免费打井,可真的是把你的贤名打了出去,现如今不少人家都开始在家中供奉你的长生牌位了呢。”

叶渡笑着说道,“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证明老百姓心中都是有一杆秤的。”

“苏大哥,今天跟我们一起打井吗?”王猛子好奇的说道。

苏灿摇摇头道,“今天肯定不行,清河村旁边儿的铺子已经装修好了,我得过去帮衬一二,现如今忙碌的很呢。”

叶渡也路过此地,看着一座座店铺拔地而起,越发的兴隆。

也忍不住感慨,这天底下还是聪明人多。

只要有机会,大家都会拼命地挤过来的。

又是一天的夜晚。

忙碌干了一天的叶渡,坚持在打谷场给军官们讲课。

这段时间,叶秀宁也开始不满足于让王嘉伊给她上课。

领着一群工人骨干来听课。

这些小妇人比起军官来,更加认真,更加努力,也更加有纪律性。

往军官旁边儿一坐,横平竖直,就跟一个个小方块一样整齐。

起初叶渡是不想让这些夫人跟着掺和的。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些妇人的出现,不仅没有让军官们分心,反而还激励了起他们进步的心思。

因为每一次,他们考试不合格,叶秀宁便会掐着腰,洋洋得意的跟娘子们说道,“姐妹们,加油啊,今天我们已经超过九成的大兄弟们了。”

一群都是军中精英,如何受得了这个窝囊气。

一个个发愤图强,比叶渡罚他们做一百个引体向上都管用。

而得知娘子军的加入,工人们,士兵们,发现叶东家并不拒绝之后,一个个壮着胆子,自备小板凳,认真地来学习。

叶渡也只是要求,所有来的人,必须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不然要去做引体向上罢了。

短短的七八天,整个偌大的打谷场,已经聚集了上千人听课。

为此叶渡不得不升级设备。

点火把,点煤油灯肯定是不行的。

为此他专门从商场里兑换一个亮度超强的白炽灯,配备了发电机。

每天将打谷场照得亮如白昼,周围的村里,都以为叶东家又展示什么神迹。

而打谷场也被人为的扩充了好几回,面积比一般的打谷场大了好几倍。

当然,大家还是很默契的,将最重要的位置让给军人。

到后来,连刘向这位老同志,都忍不住过来学习,每次学习完,再坐着马车回去。

一次都不肯停歇。

每一次叶渡在上面讲课,他都跟身边儿的工人代表感慨道,“古之圣贤,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这是1,这是2,这是3,1 1=2。”

叶渡正在努力的推广着阿拉伯数字,让大家的数学都进步一些。

忽然外面有一匹快马冲过来,张大隗一个眼神,就把马背上的人给拽了下来。

那马背上的汉子高声道,“我是东海分店的伙计,我有大事禀告。”

叶渡停下粉笔,示意大家先复习,而自己大步流星走过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年轻的伙计,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叶渡认识此人,是赵家峪的少年郎,唤作赵九,随着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去了赵家沟做了伙计。

不过除了每日干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搜集情报。

随着生意越来越大,感觉到朝廷的越发不靠谱之后,不仅在辽地准备了桩子,便是在自己经营生意的范围,也开始安插眼线。

赵九来到叶渡面前,喘息着说道,“东家,大事不好了,东海村的乡亲们反了,他们杀了村长,杀了村里的富户,分了钱粮,成立了兵马,唤作天龙军。”

轰!

打谷场上的军民瞬间热闹起来。

虽然清河村偶尔也动武,比如说跟周围欺负人的豪绅比画比画,比如绑票某个阻挠生意的小吏,甚至于说敢动用大量的人手,跟鸳鸯岛拼死战。

但说到底,是在叶东家的指挥下,抱团求生的行为。

而且从始至终都是跟朝廷有所合作,从来不做过分违反法律的事情。

所以哪怕是叶家做了些出格的事情,衙门也得忍着,甚至于还要欢天喜地地求着叶东家合作。

在大家看来,叶东家已经相当厉害了。

这么大的本事,有那么多人手,有那么多的人马,都不敢说造反。

一个靠海的村子,竟然说造反了。

要知道,朝廷可能对叶渡这样的人物,对于山贼水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你要是敢举旗造反,那就要第一时间出动朝廷兵马镇压了。

叶渡皱眉问道,“对面的贼首是谁?”

没有领头的贼人,老百姓顶多跟刘家沟一样,杀了乡兵,然后到处逃窜。

绝对不敢杀地主举起造反。

赵九回应道,“不知道具体的底细,只知道此人举起造反,打出来的旗号是龙王三太子。”

“三太子?我还哪吒呢!”叶渡面色古怪,一脸的疑惑,继续问道,“你回来时,他们在做什么?莫不是准备去攻打县城?”

“他们没有多少兵刃,没有攻打县城,不过看样子,似乎是朝着周围的村子杀了过去。”

叶渡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先休息一二,然后找王猛子领一队赏金客,继续回去监视,有什么情况,立刻回来汇报。”

“遵命。”

“东家,休息不必了,年轻人有的是精力,我现在就领着人回去。”

叶渡颔首,示意王猛子给他人手。

这群人之中,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刘向走过来说道,“东家,此事咱们要早做应对,史书中记得清楚,这种民乱一旦起了之后,往往要崩坏一州数县之地。”

叶渡点点头,他以前也看史书,自然是知道这种情况。

这种起义军,虽然一开始没有什么兵刃。

但是大家伙凭着一口心气,跑到别的村子,把地主和村长杀了一点问题。

只要杀了人,就能抢来粮食,然后裹胁着其他人做饭。

往往用不了几个村子,就能积攒下上万人。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是,因为事发突然,而且还消耗不了多少粮草,且大家连战连捷,往往猝不及防之下,还能攻打县城。

一旦有内应,县城往往也会失守。

而县城失守,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县城里富户更多,而且还有大量的生产资料。

到时候兵刃什么都会变得充足起来,同时也有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会加入其中,就会形成一股极其恐怖的力量。

叶渡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乱世很有可能在今夜开启了。

他连忙喊道,“张大隗。”

张大隗立刻起身,行了军礼,高声道,“末将在。”

这是张大隗第一次以末将的身份称呼自己,但是却没有任何违和感觉。

叶渡道,“你立刻带五百人马,返回浮水村,第一负责防御浮水村,第二让当地的百姓做好迁徙的准备。”

张大隗毫不犹豫道,“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