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靖难攻略 > 第520章 昆仑角海战

靖难攻略 第520章 昆仑角海战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5 14:30:40 来源:言情小说阁www.xianqihaotianmi.org最新

“今天,你们将与我恩里克成为跨越大洋,与契丹建立贸易关系的开创者。”

“我们终将和这个遍地黄金的国家打起招呼,越过那群贪婪残暴的土耳其人,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

“呜吼!!”

洪熙九年三月,在一片蔚蓝的南大西洋上,二十余艘战船与三十余艘补给船正在以一种轻松愉悦的速度向南方前进着。

旗帜上的皇冠与他们的语言说明了他们的身份,他们是欧洲西南部阿维什王朝(葡萄牙)的国家舰队,而率领这支舰队的,是被他们誉为航海者的恩里克王子。

他们所乘坐的船只,是使用阿维什王朝最先进技术建造的三桅杆型卡瑞克帆船,它的特征是有着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

阿维什王朝人在它的前桅及中桅装配了数张横帆,后桅则配上一面三角帆,而这也是欧洲史上第一款用作远洋航行的船舰。

率领这支舰队的恩里克王子已经不是第一次率领海军作战,从十一年前,恩里克王子就亲率一万九千名陆军和一千七百名海军,以及二百艘战舰组成的庞大军队攻占了昆仑洲西北角的重要城市休达。

自此开始,阿维什王朝开始有意识的在海上进行扩张。

不出意外,他们会按照历史轨迹一样,一点点向南边的昆仑洲大陆进行探索,然而随着大明在中亚、西亚不断进行贸易,大量的商品开始经过帖木儿、奥斯曼等国流通于欧洲。

各国商人虽然可以直接穿越陆地,前往小西洋和大明商人做生意,但奥斯曼依旧会向他们收取高昂的税金。

无法忍受中间商的若昂一世,最终支持恩里克提前创办了航海学校,并鼓励其网罗欧洲各国的航海人才。

从永乐十六年到洪熙三年,恩里克为阿维什王朝培养了大批熟练的航海者,并修建了里本斯海港,改进了海船,将航海探险事业坚决进行下去。

由于得知大明在昆仑洲最南端有着直接贸易的销售点,所以恩里克在洪熙年间不断派遣先遣队南下探索大西洋。

他们在南下的过程中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岛屿,并赐予了这些岛屿的名字。

洪熙七年,一则好消息传回了里本斯,那就是先遣队发现了一片绿色区域,并且在这里得到了关于大明的情报。

不同于他们先前发现隔壁沙漠,这片崭新的区域里有着许许多多的黑色人种,他们居住在绿色的树林中,并且他们身上穿着的服饰居然有大明的服饰。

这个发现传回后,作为基督骑士团大统领兼阿维什王朝王子的恩里克不顾众人劝阻,他执意亲自带队南下寻找昆仑角的大明贸易站点。

三千二百名海军,二十艘战船和三十三艘补给船,这就是阿维什王朝给予恩里克的最大支持。

此时的他们已经越过了绿色区域,并向着南方沿着海岸线航行了半个月。

恩里克有预感,他们即将抵达大明商人口中的昆仑角。

想到这里,他举起酒杯往嘴里灌了一大口。

兴许是他的第六感比较灵敏,总之在向南航行的第四十七天,他们开始发现沿海的部落越来越多,每次看见他们的船队都会热情的朝他们打招呼。

不过当他们率领船队靠岸后,那群人见到自己一群人后,立马就开始往密林之中跑去,似乎将他们视作了敌人。

这样的情况,让他们迟迟得不到补给,而恩里克也十分果断,他当即以骑士团大统领的身份将这群土著人定性为异教徒,开始焚毁他们的部落,抢夺食物,并将女人和孩子俘虏,派遣船队将他们送回里本斯。

恩里克有感觉,这些黑人将会成为里本斯奴隶市场最畅销的奴隶。

在恩里克的授意下,阿维什王朝的舰队开始在西昆仑沿海不断烧杀抢掠,硬生生靠着强盗般的手段向南推进了上千里。

三月初五,在晴朗的阳光下,坐落于昆仑角的昆仑宣慰司无疑成为了这个时代昆仑南部地区最大最繁华的一個区域。

曾经千余人驻扎的昆仑角,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数千各国商人和百姓的聚集地。

由于朝廷禁止所有民营商船前往昆仑角以西的海域,所以昆仑角以西的大部分商品只能在昆仑宣慰司获取。

此时的昆仑宣慰司尽管还是只驻扎着一千兵马,但城池与海港却不断地扩建与加固,而且城池四周也有着一条条城外街道。

这些街道两侧是各国商人的居所和仓库,在昆仑宣慰司,他们可以用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足够多的抗疟粉和瓜果蔬菜。

除此之外,许多商人也会前来昆仑宣慰司贩卖当地稀缺的商品,例如中亚的女奴、马匹和各类商品。

在大明百姓的审美中,昆仑洲的女人确实不太符合审美,而宣慰司的海军俸禄并不低,所以中亚的女奴就成为了小西洋地区的畅销品。

只需要二十贯,就能买到一个身材苗条模样可人的胡姬,这让驻守在昆仑宣慰司的海军士兵如何能够忍受得住。

故此在这里,海军士兵基本都有一到三个胡姬,类似一些武官则是拥有更多。

虽然在大明官营贸易区禁止奴隶贸易,但在小西洋购买的奴隶却不受限制,依然可以带回大明。

正因如此,许多人都会将胡姬伪装后带往大明,私底下贩卖给权贵。

这种变相走私是被默许的,但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大明经营昆仑宣慰司多年,许多海军将士在服役三年后选择了退役,并在昆仑宣慰司安家。

他们可以花费十几贯购买几十个奴隶为自己开垦荒地,或者在一些河流淘金,总之只要有背景,想在昆仑洲发财并不困难。

一些退役的兵卒自发组成了一个商帮,他们在南昆仑的地界上找寻金银矿并开采,亦或者开荒来贩卖耕地。

军队的各项规矩烙印进入了他们的血液里,这些规矩让他们在南昆仑如鱼得水,执行力非常高。

不过他们之所以能如鱼得水,主要还是对昆仑宣慰司的孝敬得当,正如眼下……

“宣慰使,这是这次弟兄们对您的孝敬,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您收下吧。”

“既然是兄弟们送的,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昆仑城宣慰司衙门内,孟冉坐在主位笑着接过对面那精干商人推过来的小盒子。

盒子虽然只有两个巴掌大,但推动起来却十分沉重。

孟冉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里面装着的估计是黄金。

想到这里,他也笑道:“我听闻朝廷那边去年爆发了一场大案,整个庙堂换了不少,这段时间你们若是经过满剌加海峡,那还是老老实实的交税,别惹出什么事端。”

虽然已经是三月,但由于距离遥远,所以孟冉所获得的情报依旧是去年九月的情报。

此时他还不知道朝廷爆发了“颜李案”,只当是朝廷对江南的打压。

“谢宣慰使指点,我回去后会告知兄弟们的,劳宣慰使费心。”

“宣慰使这边事务繁忙,那我也就不打扰了,劳您费心。”

精干商人起身作揖行礼,随后在孟冉的相送下离开了宣慰司衙门。

在他走后,孟冉走回来打开了那小盒子,果然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十余条手指粗的金条。

只是一眼看去,孟冉便知道这里大概有百两黄金左右。

看似不多,但这孝敬却是每个季节都有,一年下来最少有四百两黄金的收入。

若是以他正五品宣慰使的俸禄,起码需要三十年才能累积下这财富。

“可惜,这宣慰使我顶多只能担任一年了。”

孟冉暗叹可惜,毕竟这位置是真的赚钱,算上其它商人的孝敬,一年收入上万贯完全不成问题,即便是他这种勋二代也不免流口水。

“孟辉!”

孟冉突然招呼了一声,一个从七品官员当即便一路快走出现在了正厅内。

“大人,下官在这。”孟辉作揖回应,孟冉则是示意道:

“把这些东西收起来,等明年回京述职,还得靠这些东西走动关系,寻一个好位置。”

“是”孟辉应下,并将这盒黄金收了起来。

尽管他父亲是辽国公,可他父亲主要的根基还是在东北,而他自己想要的位置在海上。

只有在海上,他才敢大肆敛财,若是在东北他敢这么收钱,不用他父亲出手,他大哥便已经出手把他打死了。

想到自己的父亲和大哥,孟冉不免露出不屑。

“干得再好又如何,一年算上皇帝赏赐的铜山,收入也不过就万余贯,与我差不多。”

“哔哔——”

忽的,刺耳的哨声传来,紧接着就是“铛铛”的钟声。

“娘地,遇到海盗了?”

孟冉反应过来后暗骂一声,对孟辉吩咐道:“把东西藏好,另外去问问戚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还是孟冉执掌昆仑宣慰司两年来第一次遇到敌人,不过他倒也不慌乱,毕竟驻扎在这里的还有一千海军。

在孟冉的吩咐下,孟辉把东西藏好后连忙走出衙门,刚好与一名十七八岁的千户官迎头撞见。

“戚千户,怎么回事,是遇到海盗了吗?”

这名千户官便是昆仑宣慰司的千户官戚昇,其祖父是当年渤海军渡海南下登州时投降的代登州卫指挥使戚谏。

靖难之役结束后,戚谏被朱高煦所记住而一步步拔擢为山东都指挥使,戚谏的儿子戚樾则是跟随朱棣几次北征,在戚谏致仕后就任大宁都指挥佥事。

戚樾是戚昇的父亲,虽说只有十八岁,但如今却已经是一个千户官了。

“是西边来的敌人,有大小船只五十余艘,我特来询问宣慰使如何处置。”

“西边,那不就是西洲吗?”

孟辉愣了愣,朝廷可是早早有过交代,若是西洲人渡海南下,不论其理由如何,都不准越过昆仑角。

“应该是西洲的人,距离太远我们看不清他们的肤色。”

戚昇虽然年轻,但行事稳重,性格冷静,并不因为敌军战船数量众多而慌乱。

“他们距离此地尚有六十余里,应该还没有发现我们战船的踪迹。”

“大概三个时辰后就能抵达此处,所以我得询问宣慰使如何处置他们。”

“千户里面请。”孟辉闻言不敢阻拦,当即为其引路走入宣慰司衙门之中。

坐在衙门内的孟冉老神在在的坐在自己位置上,并不因为外敌入侵而担忧。

不过当他看到孟辉为戚昇带路,他当即意识到了不对劲,立马开口道:

“海上警钟作响,不知是东边来了海盗,还是发现了什么?”

“大人,是西洲派遣了舰队前来,大小战船五十余艘,不过战船炮口并不多。”

戚昇交代过后,孟冉便倒吸了一口凉气,同时也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

“咳咳,既然是西洲夷人,那就请戚千户前往阻截,询问明白他们为何会来到这里。”

“若只是贸易,那朝廷十分欢迎,可若是想要逾越昆仑角,则按照朝廷的规矩办事。”

孟冉交代着,戚昇却皱眉作揖道:“若是他们强闯呢?”

“那便是入侵!”孟冉厉声道:“不管他们有多少兵马,本官决不允许他们逾越昆仑角一步!”

“是!”听懂了孟冉的交代,戚昇当即回礼:“末将这就提点兵马出海备敌,若是战事不顺,则请大人向木骨都束及波斯卫求援。”

“戚将军放心去吧,昆仑宣慰司有本官在,乱不了。”

孟冉背负双手,根本不把所谓的西洲夷人放在眼里。

见状,戚昇便转身离去,而孟辉也在戚昇走后对孟冉祝贺道:“恭贺大人,此战不论胜败,大人都将获利。”

“嗯……”孟冉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脸上满是笑意。

他恨不得戚昇立马和西洲夷人打起来,只要他们开战,那自己就能以督战的借口继续逗留昆仑洲,直到朝廷反应过来为止。

这仗打得越久,他就获利越多。

至于会死多少士兵,那不是他该关心的事情,他只关心能打多久,以及开战过后自己是否能借机赚一笔。

在他如此作想时,走出宣慰司衙门的戚昇开始调动兵马,除了留守二百人保护宣慰司衙门外,其余七百余人尽数被他带走。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由一艘宝船,三艘大福船组成的舰队驶出港口,向着西方赶去。

一个时辰后,他们在海上看到了那连成片的西洲舰队。

“他们的船怎么这么小?”

使用望远镜观察阿维什王朝舰队的戚昇皱了皱眉,不由得提升了许多信心。

“打旗语,看看他们能不能看懂!”

戚昇站在宝船甲板上对旗手大声吩咐,旗手闻言也很快开始挥舞手中令旗。

此刻双方的距离不过二里,并且还在不断逼近。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恩里克这才看到了那四艘庞然巨物。

“该死,那是契丹的船吗?”

“好大的船,还有他们船上的火炮怎么那么多”

“他们在什么?”

当五千料的宝船与三千料的三艘福船出现时,阿维什王朝舰队上的许多士兵和军官开始了慌乱。

在海上,船只的体型决定了战力,以宝船的体型,但凡它对阿维什王朝舰队发起进攻,光凭体型就足够碾碎许多船只。

阿维什王朝舰队中最大吨位的船不过六百吨,而大明最大的那艘船,恐怕有上千吨。

“该死,里本斯的那群商人没告诉我大明的船有那么大。”

恩里克暗骂一声,但还是开口道:“告诉派迪亚,轮到他表现的时候了。”

在恩里克的吩咐下,一艘三百吨的船驶出了舰队,朝着明军那四艘庞然巨物驶去。

“放下一艘沙船去交涉,别让他们靠近宝船。”

戚昇防范意识很高,万一对方的这艘船装载了炸药,试图炸沉宝船的话,那他们就会很被动了。

在戚昇的命令中,一艘沙船被放下,运载十余名士兵在两军之间的海域与恩里克所派遣的船只碰面。

双方的船只撞在了一起,两方抛锚后将船只停稳,隔着数丈展开交流。

由于在西亚接触了不少外国人,明军倒也没有因为葡萄牙人的长相而感到惊讶,反倒是阿维什王朝舰队上的葡萄牙人们在讨论大明将士。

“这就是契丹人?”

“他们现在好像叫做大明,确实和书上写的一样高大。”

“他们的武器怎么这么奇怪?”

“应该是和火枪一样的武器,不过的确很奇怪。”

在阿维什王朝士兵的讨论中,一名西亚长相,身穿丝绸的男子走到了船舷处开口道:

“尊敬的天朝天兵,我们是来自西洲极西阿维什王朝的舰队,来到这里主要是想要与天朝建立贸易。”

带着口音的官话响起,甲板上的明军四目相对,最后还是一名总旗官开口道:

“贸易可以,但你们不能逾越昆仑角前往小西洋贸易,这是朝廷定下的规矩。”

“什么?”派迪亚显然没想到大明朝还有这样的规矩,要知道恩里克的想法就是绕过土耳其人,并前往小西洋进行贸易。

现在越过昆仑角就是小西洋,可他们却不能越过这地方,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

“好的,我将会去传达您的话!”

派迪亚毕恭毕敬的行礼作揖,明军见状也收起船锚返回本阵。

在派迪亚的示意下,阿维什王朝的船只开始返回本阵之中,而派迪亚本人也攀爬上了恩里克的坐船。

“怎么样?”

见到派迪亚出现,恩里克立马上前询问了起来,派迪亚脸色并不好看,这让恩里克心里出现了不好的预感。

“他们说如果只是贸易,那他们可以和我们进行贸易,但我们不能逾越昆仑角。”

“大明帝国的皇帝下达了命令,不准任何船队逾越昆仑角,这和我之前和你讨论的结果差不多,大明帝国将小西洋视为自己的后花园。”

“不准前往?那我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

恩里克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派迪亚却劝导道:

“最少我们可以和大明帝国直接进行贸易,反正瓷器、茶叶、丝绸和香料都在他们手上。”

“只是这点利益,无法让我说服里本斯的贵族们。”

恩里克脸色难看的进行回应,派迪亚却看了一眼明军的舰队:“你准备怎么打算?”

“我……”恩里克看向了远处的四艘大明战船,又看了看自己身后的五十几艘船只。

“我准备武力与他们交涉,只要让他们知道阿维什王朝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弱小,我们就能夺得更多的话语权。”

“你一定是疯了!”派迪亚没想到恩里克居然想着和大明帝国交战。

“你的舰队会在开战的一瞬间被覆灭的,我见识过他们的强大实力,就连沙哈鲁都需要对大明帝国称臣,我们绝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恩里克王子,我认为您现在收起这样的想法还来得及,或者你可以暂时与大明先进行贸易,下次再带更多的军队来征讨他们。”

“下次?”恩里克摇摇头:“伱看到他们的人数了吗?”

“他们只有四艘船和不到一千人,而我们有五十几艘船,三千多人。”

“这一战,我不认为我会输。”

恩里克这般说着,同时开始对两边的士兵下令道:“向他们缓慢靠近,一旦靠近,就学习他们的战术,炮击他们的船舱。”

阿维什王朝舰队的战船之所以提前几十年将火炮装备上船,这也是受到了大明舰队的影响。

大明舰队在伊拉克、波斯地区炮击阿巴丹的行为让西亚各国商人记忆深刻。

在郑和横扫中亚后的十余年时间里,西亚各国都开始加快了对火炮的研究,其中奥斯曼更是效仿明军将火炮搬上战船,因此还取得了几场海战。

奥斯曼火炮上船的做法启发了各国,恩里克也受此启发,将火炮装上了大帆船,并凭此攻陷了休达城。

在他看来,只要打明军一个猝不及防,那他们就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的想法很好,但他的想法也暴露的太过明显。

“他们在缓慢向我们靠近,而且已经打开了火炮的挡板。”

戚昇用望远镜将他们的行为尽收眼底,同时佩服道:“果然陛下说的很对,西洲夷人畏威不畏德,唯有火炮才能让他们知道他们与天朝的差距。”

话音落下,戚昇转头对众人开口道:“左满舵,准备炮击!”

“哔哔——”

“左满舵,准备炮击!”

刺耳的哨声在海上响起,即便恩里克再自大也知道明军发现了他的行为。

此时他们距离明军的距离不到半里,只需要放开手冲锋就能获得与他们短兵交击的机会。

“冲锋!”

恩里克拔出了自己的长剑,在他的呐喊声中,二十余艘战船一马当先的冲向明军。

“放!”

“轰轰轰——”

沉闷如雷的炮声在大西洋上作响,尽管只有四艘船,但经过改良的宝船和福船所能装备的火炮数量远远高于旧式宝船和福船。

“轰轰轰——”

“额啊!”

“船!船被打穿了!”

六十余门火炮发出了自己的怒吼,从十二斤到二十四斤不等的石质炮弹在发射的一瞬间便将这一艘艘试图冲锋的短小战船击穿。

恩里克很倒霉,一枚二十四斤的石质炮弹落在了他的身旁,将甲板击穿的同时,那飞溅的木屑也将他打成了一个刺猬。

木屑卡在了甲胄上,但更多是卡在了他的脸上。

“右满舵!”

“预备……放!”

“轰轰轰——”

士兵们还没将恩里克从木屑中拯救出来,明军便已经调整了船体,对阿维什王朝的舰队发起了第二轮炮击。

两轮炮击所展示的是一百二十余门火炮,这个火炮数量是整个欧洲所有海军加在一起都达不到的数量。

恩里克还从未看见过如此多的火炮出现在一处战场上,不过现在他看到了,代价则是他的生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