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穿越1998这个锦衣卫杀疯了txt > 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论战

纵观冉闵的一生,他的几次杀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确实与保卫汉族没有什么关系,纯粹出于私心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杀胡令》也的的确确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北方汉族,这也是他在一些野史中,被称颂为汉族保护神的根本原因。

因为在五胡乱中华时期,北方汉族确确实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据晋朝时期的《徙戎论》记载,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五胡乱华时,“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趁机迁入中原,所以北方很多地方的胡人,甚至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汉族几乎已经成为北方的少数民族。

而且还要面临胡人冷酷无情的屠杀。

《晋书》中说的明明白白,匈奴、羯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

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石虎更加残暴,筑华林苑时逢暴雨,男女16万,死者数万人,营造洛阳、长安二宫,40余万汉人,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尸积原野。

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沿途树上挂满上吊之人,城墙上也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京观。

其他诸如“二脚羊”、“赤地千里”的史料记载更是比比皆是。

一直到冉闵下令杀胡之前,迁居中原的胡人已经高达五六百万之多,而与之相比的是,北方汉人的人口锐减到4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减少。

这就是所谓的,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等到他们杀尽了北方汉人,在中原地区繁衍起来,结果会怎样?

大概率北方民族会成为一个金发碧眼的种族,小概率北方胡人再向南方拓展生存空间,把南方的三百万汉人杀掉,汉族会像其它三大古国的民族一样亡族。

《晋书》中说:方今四海有倒悬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

所以,冉闵的《杀胡令》才一呼百应,得到了北方汉人的群起响应,因为实实在在是活不下去了。

而效果也是立竿见影,虽然过程看起来比较残酷。

史载,杀胡令一公布,中原各地的汉人纷纷起兵,仅邺城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二十几万。

冉魏建立后,冉闵又分兵四面出击,与大小胡酋相互攻伐,数百万胡人被驱逐,返还陇西或河套等地,九大石胡甚至迁回中亚。

返迁途中,不同民族的胡人又相互攻掠,甚至人肉相食,死亡十之七八,相当于变相的杀了百万胡人。

从这一方面讲,冉闵确确实实是北方汉人能够存续的大功臣。

称其功“振古铄今,扭转乾坤”丝毫不为过。

按道理说,冉闵的所作所为完全称得上民族英雄,但是在后来的历史评价中,提到冉闵除了屠夫,就是杀人狂,为何会有这样的历史评价呢?

首先,冉闵的这种做法虽然在当时拯救了汉族,可是《杀胡令》一出,其结果完全与仁爱中庸的儒家理论相悖,而历史往往都是当朝的士大夫所撰写,所以自然在历史评价中不会有太多的笔墨,就是有,也会被当时的儒家文人所抨击。

其次,正统不在冉闵,自两汉以后的大多数王朝,也就只有宋朝和明朝是汉族所建立的王朝,隋唐主要的建立者都和鲜卑族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而元朝和清朝更是游牧民族所建立,从这一角度出发,在史书上,自然也不会对冉闵进行大肆的笔墨宣扬。

而且当时冉闵建立冉魏政权的时候,立场和位置也比较特殊,作为汉族的中心,当时东晋才是正统,冉魏虽然也是汉族政权,但是在大义,以及冉闵的出身方面,还是不受当时文人的待见,所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评价。

再者,当时的大部分汉族都跟随东晋在长江以南,留在北地的汉人几乎十不存一,不是在五胡乱中原的时候被杀戮,就是沦为奴隶一样的存在,而当时的文化阶层,汉族的中高层全都在东晋。

这样一来,冉魏和东晋就在无形中有了阶级差别,北方的汉人大多被五胡压迫,所以他们的立场都是放在所有的汉族之上,而东晋则没有这样的眼光和看法,或许是没有全局观点,所以冉闵在北方拥有绝对优势的时候,东晋并没有出兵帮助恢复中华。

而且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冉闵的功劳太大,冉闵的《杀胡令》太得民心,如此一来的话,底层老百姓心中只知有冉魏而不知东晋,连同南方的士大夫文人阶层也大受影响,所以为了扭转这个局面,也为了后世的评价中提高东晋的地位,只有刻意的贬低冉魏,来抬高东晋一种办法了。

现在研究历史的那些所谓的专家,继承的自然也是这种论调。

抬高冉闵的身份,认可他的功业,就等于推翻了自家以前的全部认知。

什么历史的进步,民族大融合,统统都不成立了。

这让专家们如何坐得住。

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百般阻挠《冉闵传》。

没办法。

张一谋要挖了他们的坟,不急眼才怪呢!

至于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没有冉闵,汉民族是否真的要亡族灭种,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甚至觉得是杞人忧天。

毕竟,不是没灭种嘛!

因为反对,所以反对,这就是所谓专家的真面目。

之前只是拿着史书对张一谋进行批判,现在好了,电影已经上映了,要论起鸡蛋里面挑骨头,谁还能比得上他们。

这里不对,那里与史实不符,然后再大肆鼓吹民族大融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就差明目张胆的说,五胡乱中华让汉民族基因得到了改良。

张一谋自然不服,针对“专家”们的论调,一一进行批驳,反正他现在也没什么别的事,除了宣传电影,就是应对大论战。

当然,张一谋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文学界甭管是不是张一谋的朋友,是否认可《冉闵传》的观点,哪怕是出于同史学界的矛盾,也不能坐视不理。

“有些人顶着专家的名号,实际上就是一堆臭大粪,什么是腐儒,这就是,张口闭口仁义道德,人家都要吃你了,还讲仁义道德,到人家肚子里去讲,最后还是变成一堆臭大粪。”

论骂街,那些只会捧着文献抠字眼的腐儒哪能比得上文痞。

以王硕为首的一帮人,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对着那些“专家”就是一通喷。

“冉闵是屠夫,他要是单方面的杀人,的确是屠夫,可到底是谁先动的手?刀架脖子上了,难道还不能反抗?这时候讲民族团结了,人家挥舞屠刀的时候,怎么不讲啊?”

“真该把那些专家都送过去,让他们对着胡人讲仁义道德,看看人家愿不愿意听他们放屁!”

王硕当年被这些所谓的专家逼得只能远走美国避风头,早就憋着要报复回来了。

这么好的机会哪能错过。

只是这厮不讲武德,人家还在查阅资料,他这边突突突突一通猛喷,直接将好些专家气得直接住了院。

这场大论战越来越热闹,也让《冉闵传》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那些“专家”显然不明白什么叫营销策略,更不懂什么叫“黑红也是红”,他们的本意是要将《冉闵传》骂臭,让所有人跟他们一道群起而攻,最好将张一谋和冉闵一起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结果却不曾料到,他们的质疑、批判,反倒是为《冉闵传》做了宣传。

哪怕是以前没关注过这部电影的人,也不禁生出了好奇心。

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能引出这么多人展开论战?

那就……看看呗!

于是,又为《冉闵传》贡献了一张电影票。

等到这场论战持续了一周以后,《冉闵传》的票房已经来到了3.2亿,这还仅仅是内地的票房。

《冉闵传》同时在内地、香江、宝岛等地上映,其他地方的票房成绩还没统计上来呢。

票房趁机如此耀眼,外埠的引进工作也顺利了很多。

内地上映一周后,日语、韩语配音的版本相继在两国上映。

当天,便直接蹿升到了票房排行榜榜首的位置。

张楚已经很多年没去东瀛做宣传了,之前《赤壁》在东瀛上映的时候,代理公司曾发出过邀请,不过被他给拒绝了。

这一次,韩三爷做说客,张楚也只能点头答应。

甭管是哪,只要能给咱们贡献票房,就是好同志。

登上飞往东瀛的航班,留下了一地鸡毛,大论战还在继续,文旅和宣传部门也持放任的态度。

不过是写写文章,骂骂人,又没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谁会管这些破事。

而且,别老拿着加剧民族矛盾来说事儿,历史上的五胡早就不知道去哪了,就连现在的羌族和历史上的羌族,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一回事。

再者说,现在人谁还没有法治观念,难道会因为一部电影就在当下掀起《杀胡令》,开什么玩笑。

所以,爱写就写,爱骂就骂,由着他们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