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山河入梦来 > 第49章 鹰扬

山河入梦来 第49章 鹰扬

作者:燕山游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9 08:53:22 来源:言情小说阁www.xianqihaotianmi.org最新

黎明,鸿霞起伏。

天色苍茫,云海翻腾。

一轮旭日东升,曙光布满天穹,朔风漫卷。北方原野的青黄草木,在塞外狂沙的摧折与凌虐之下,姿态显得卑微、刚毅而又倔强,无处不散发着冬日特有的凛冽,映衬出一片浩渺浮光。

天圣二年的正月,晋阳内外,格外燥冷。此时,元旦刚过,寒冬时节的一抹萧杀,就在这阵阵冷风的烘托下,迅速弥漫开来。

直至十二日入夜,漆黑的夜里,突然刮起了极其罕见的东南风,树上的残枝败叶,皆被一扫而空,大风召唤即至,无数如怪兽般的彤云,在天上来回翻滚着,向着晋阳上空压来,时不时飞过一群乌鸦,发出瘆人的叫声,更为这座大周帝国广袤北端疆域的靖北王城增添了几分苍凉,衬托出一大片阴森森的寒气,不,准确地说,是杀气!澎湃的杀气!

不一会儿,黑云褪去,霞影毕现,天色才蒙蒙放亮。

风声猎猎,吹拂得王宫城头大旗飞扬,靖北武士执刀肃立。

晨曦之下,秦王宫一派沉寂。

这座矗立在晋阳城东北中央轴心一带的王宫藩邸,本是萧长陵为任城王时的“镇北将军府”,之后又先后更名为“征北大将军府”、“骠骑将军府”、“太尉府”、“大将军府”、“大元帅府”,直至萧长陵正式受封秦王,才在原有将军幕府的基础上,征发数十万兵丁,予以扩建,历时三载,终于落成如今的秦王宫。

说是王宫,然其整个宫城的雄伟程度与富丽堂皇,不仅无法与上京皇宫相媲美,甚至还不如远在南境的丹阳行宫阔气;除去日常用来办理军机要务的东西两苑,秦王宫内,另建有梧桐坊、兴庆堂、大安殿、宁清阁、玄元参天楼及沉香亭等建筑,多有侧殿,配以亭台楼阁,占地三百余亩,而在王宫外郭城东垣又增筑了一道夹城,如同一柄利刃,将王宫与大将军府从中劈开,至于王宫南端的夹城,则与“天柱上将行营”相衔相接。

王宫,西苑。

直至是日清晨,天光逐渐放晴。日色笼罩下的秦王宫,草木葱茏,树影斑驳,于丛丛绚烂花卉之中,散发着最后一抹浓绿;一时间,西苑深处,无不飘着梅花的幽香与芬芳。

花气袭人,穿过高大挺拔的白杨林,绕过湖光潋滟,鸳鸯水鸟双宿双飞的沧浪池,一进王宫西苑,原本方才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的美景,瞬间一扫而尽;此时此刻,除去最外面一圈林木依旧如故以外,里面的地势情形,均已大变:

两道直直耸起的土梁假山,自南向北,纵贯而去,一条水流涌动的小溪,夹在土丘中央,蜿蜒流淌;而那两道土梁坳子,越往北便越相互靠拢,平坦的地面,也是越来越少,在最狭窄的交叉口处,两座石亭分立,隔溪水相望,呈犄角之势。

寒冬未过,王宫西苑里面,虽没什么凤阁龙楼,然则山水相依,丽色清幽,各种野物鸟兽奔行其间,真真仿佛人间仙境一般;若是在沙场上打磨十几年的名将宿将,见此情形,根本不用旁人去解释,便能瞧出其中的奥妙所在。

没错。

整座西苑,竟似是被万千人力,生生改造成了一幅缩减了不少倍数的山川河流形势图,或者说,是一幅小规模的北境地形图。不用说,这样的布局,这样的安排,一定是出自那位功勋盖世,威震天下的靖北之王的手笔。

远处,一标身披玄铁黑甲,手执描金长枪的靖北卫队,阔步前行,穿过了被两座土梁硬生生挤压出来的“雀鼠谷”,转过代表燕京以南战略要地的“松亭关”,沿着那条象征着“滹沱河”的潺潺溪流,径直向北行去。

云雾渐渐散去,晨起霞光万丈。廊下都挂起了水锥,无数晶莹剔透的霜棱,垂落在宫墙之下,在逐渐升高的阳光中,缓缓消融;而这个时候,宽敞的靶场正中,鼓声隆隆,旌旗飘飘,借着劲急的风声,猎猎翻卷,簇拥着月台顶端的那一面“萧”字王旗。

白昼如耀,靶场中央,伫立着一道白衣胜雪的身影,手执一张铁胎宝弓,长身玉立,岿然不动,仿若风干千年的岩石,矗落于峰峦顶层,历经风霜雨雪,仍是一如既往的坚毅有力。

这是一位高大英俊,风神秀彻的白衣男子,头束一顶白玉发冠,冠带系于颌下,轻轻打了一个八字结,一身扎束整齐的白衣劲装,衣襟左右,饰有两行横条式云蟒细纹,显得分外醒目。

靖北之王的脸上,没有半分笑容,目光如箭,仿佛要直直射入所有人的心房,带着一抹毫不掩饰的凌厉与霸气;统帅的威仪,是与生俱来的气度,与年岁无关,与阅历无关。特别是此时此刻,当他不苟言笑,静立如松之际,其气场更是空前强大。

萧长陵的半张面颊,全数掩盖在一双闪耀着犀利光芒的眼眸深处,额上两道长剑似的眉宇,斜斜飞入鬓角的几缕乌发中,频添了一股凛然杀气;那不怒自威的气势,飘逸洒脱的长发,以及他那奇异的墨色瞳眸,清俊挺拔的黄金身材,配上一张堪称绝色的脸,意态潇洒,如芝兰玉树,光风霁月,说不出的高贵与冷峻……

时下,站在西苑靶场射箭的萧长陵,一次次将铁胎宝弓张开,一次次将箭射中靶心。只见,红色的靶心之上,三箭环绕,依次列开,呈现出一个极其优美的“品”字形状。

靶场上,萧长陵挽弓习射,靖北兵士于百步开外宿卫,故而,他的身畔仅止三人,一位平北将军桓欷,一位并州刺史陆勣,还有一位,并非靖北部曲,而是北渝营州刺史冯弘派遣求援的使节。

场间,桓欷是大将,陆勣是刺史,此刻看着萧长陵站在那儿,不断地张弓放箭,尽皆不语,只是静静地凝望着那一抹身穿白衣的背影,注视着靖北之王弯弓搭箭的雄姿,一言不发。

终于,还是使节率先开口,打破了靶场之上一潭死水般的沉寂。

“秦王殿下,渝军攻打玄菟,甚是紧急,冯刺史恳求殿下火速出兵,以解营州之危,不然……”

未等使节把话说完,只听见,“飕”的一声,萧长陵举弓张弦,再次放出一箭,羽箭激射而出,矢弧划破阵阵冷风,正中箭靶红心。

他一袭白衣,目光如炬,腰畔承影剑,靴履未染毫尘,仿若游走于银河深处;忽然,萧长陵微微抬眸,极其冷冽地勾唇上扬,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浅笑,似乎潜藏着睥睨天下之意。

“渝军共有多少兵马?!”

“四门皆有渝军攻城,兵马不下七万,公孙归彦亲至城下,吕鲂、赵葵为前锋,据探,吴曦大军即刻就到,望大王速速发兵救援,稍迟,恐怕渝军就要破城了。”使节的神色与语气,显得异常焦急。

众人望见,萧长陵独自一人,直挺挺地立在当场,白衣猎猎翻卷,铁弓缓缓放下,靖北之王那对幽邃的双目之中,仿佛刺出了一柄中天利剑,剑光横贯日月。

“嗯,孤知道了,来人,带使者到馆驿歇息。”萧长陵一脸平静,冷冷说道。

“秦王殿下,这……”使节满是诧异,有些不可置信。

萧长陵冷笑。

“此事……孤自有决断,贵使远道而来,一路舟车劳顿,还是先到馆驿歇着吧。”

此言一出,使节顿感五雷轰顶,感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折辱,甚至有些无地自容;很明显,这位靖北之王,已经公开在下逐客令了。

于是,使节脸色遽变,一改先前的低眉顺目,语气逐渐变得强硬起来。

“秦王殿下,您莫非是要见死不救吗?!我家主公诚心归附,如今身陷险境,殿下竟然袖手旁观,难道尔等就是这样对待朋友的吗!”

“放肆!”桓欷目光炯然,按剑逼视使节。

正在此时,只见,萧长陵仰天大笑,笑声之中尽显豪情。

忽而,一袭白衣的秦王萧长陵,倏乎转过身来,一双鹰目凛冽似刀,划过两道冰寒至极的刀芒,冷冷地钉在使节清瘦的脸颊上;他傲然举起长弓,不慌不忙地拈弓、搭箭,扯动弓弦,泛着青芒的箭尖,紧紧地锁定在使节身上。

使节见状,整个人浑身上下颤抖不已,后脊早已冷汗横流。

靖北之王诡魅一笑。

“首先,孤要提醒阁下一句,你现在脚下所站着的土地是我靖北的王城。阁下要是想求援,最好还是把态度放好一点,就少一点说三道四;要是想吵架,咱们还是换个地方为好!孤的铁骑,也不是吃素的。有胆,你可以试试看。”

萧长陵的目光,愈发凝厉,使节下意识后退了两步,却被一代枭雄厉声阻断,震得他心胆俱碎。

“别动!我手里的弓箭可不长眼睛!”

这一刻,萧长陵冷峻笑着,笑声未歇,他的手指就已经疾若闪电,轻轻松开了原本紧绷着的弓弦。

弦响过后,一声尖锐的箭啸,清晰地传入使节的耳鼓之中;羽箭破空飞出,贴着他的耳鬓划过,把他的后颈划出了一条血槽,鲜血热乎乎地顺着颈部流进衣领,惊得使节冷汗直流。

又是“铛”的一声,声声宛如金钟。这一箭,径直掠过北渝使节,钉在五百步开外的一棵树干上,而当箭头嵌入树皮的一刹那,箭尾犹自颤动。

片刻,使节眼前一片颓然,双目无神,面如死灰。

“带使者下去!”

使节眼中的萧长陵,神色冰冷,面容威严,目光之中的寒肃厉芒,仿佛涂满一地的淋漓鲜血,甚为孤傲绝情,阴森恐怖到了极点,令人不忍直视。

见秦王殿下神情阴郁,陆勣心领神会,遂向使节做了个“请”的动作。

“大王尚有军务,贵使有何请求,烦请明日到刺史府与本镇交涉。”

待使节走后,萧长陵扔去铁弓,鼻端轻蔑地冷嗤一声。

“哼,不识抬举的东西,操的心也太多了。”

靶场之上,肃穆依旧。

……

“你们怎么想的我知道,我怎么想的……你们却未必明白。”

红日烈烈,明媚的阳光,洒在苍茫大地之上。矛戈枪戟的锋刃,在曜日映照下反射出森森冷光;鲜亮齐整的甲胄,显示出了靖北王师的盛大军容。

王宫以北,乃是萧长陵的“天柱上将行营”。

鹞鹰起于林间,振翅直上云霄。

当下,风朗气清,行营之中军乐大奏,一曲《秦王入阵乐》,此起彼伏,激越铿锵;一株花树之下,萧长陵面沉如水,正身端坐于酒案之前,正在擦拭着他的那柄“承影”佩剑,轻轻拂去剑刃上的铁锈灰尘,桌上摆着一盘青梅,一支酒器,一壶新醅的梅子酒。

靖北之王的身侧,桓欷鹖冠带剑,绷着身体凝然肃立。

良久,萧长陵噙着一抹微笑,缓缓举起承影,阳光倾泻剑身,一时清亮胜雪,剑光闪烁。

“清风如许,艳阳高照,是杀人的好天气!”

说罢,萧长陵不动声色地放下剑,一脸平静地开口问道。

“你是不是也认为……孤应该出兵救援冯弘?!”

桓欷点头。

“是的,大王。”

“哦,说说您的见解。”萧长陵拎起酒壶,饮下了一口辛辣的梅子酒。

“大王,冯弘畏惧渝虏兵势,故来求援。再则,冯弘此举,亦有引寇自重之意,欲借助我靖北军力,牵制北渝兵马;依末将之见,辽东内讧,此天亡其也,既然如此,大王何不顺手牵羊,今若遣一上将,提兵数万,北出燕京,与冯部合力以退渝兵,贼退,营州亦弊,届时,大王便可乘其虚困,出奇兵袭之,岂不事半功倍?!”

可是,当听见“引寇自重”四个字时,萧长陵微微皱眉,一代枭雄凌厉的目光,如同漫天箭雨,万箭齐下,全方位覆盖在桓欷脸上,但很快又归于平静,化为自嘲一笑,笑中自有乾坤。

“引寇自重?!孤是寇吗!”

桓欷深知,自己方才那番话实在有些孟浪了,连忙辩解说道。

“回大王,末将说的……是冯弘的心思。”

没有想到,萧长陵放下酒壶,双手平放在案上,并未勃然变色,而是发出了一声狂野豁达的大笑,伸手指着桓欷,潇洒自如地笑骂道。

“桓仲平,你是孤的平北将军,一言一行,需有大将风度。”

“是,欷……,谨遵大王教诲。”桓欷沉声说道。

看着天畔微弱的晨曦,萧长陵昂然起身,缓步离开座席。

“仲平,你说的这些,孤又岂能不知呢。”

“那……大王意下如何?”

未曾料到,萧长陵的脸上,却是前所未有的镇静,面部表情未起波澜,只有如地狱修罗般的恐怖;这样的平静,这样的镇定,极似老虎捕杀猎物前的蛰伏,更似剑客亮出宝剑前的沉寂,除了无声无息,再无半分异样。

一抹极端不屑的神情,浮现在萧长陵的脸庞之上。

“哼,冯弘?!他算个什么东西!一条断脊之犬。仲平,其实你不说孤也明白,他姓冯的哪里是真心归降,他这是看到大周日益强盛,公孙氏渐趋衰败,才这样急着改换门庭。此獠反覆难养,人尽可君,他今日可以背叛他的主子,你能保证日后……他不会背叛孤吗!”

“话虽如此,可是,……大王,眼下局势,北渝发重兵围剿,以冯弘的那点儿兵力,是肯定守不住营州的;如果我们继续按兵不动,只怕战事会逐渐恶化;大王,打吧,吃不了全羊,啃下几只羊腿也行!要是去晚了,就都是人家的了。”桓欷面露隐忧之色。

萧长陵冷冷一笑。

“冯弘的那点儿心思,你当孤不知道吗?!他自诩辽东名将,倚仗手下的十万大军和三郡之地,便妄图和孤讨价还价。其实,孤早就看出来了,他的真实目的,是要和孤平起平坐,划疆而治,而不是成为孤的藩屏。算盘打得倒是不错,可他算错了一点,这北境三州,是我靖北军的天下,岂容他一个降将放肆!”

听到这里,桓欷似乎恍然大悟,神情也渐渐舒展开来,说道,“看来……,大王已经胸有成竹了。”

萧长陵双手负在身后,笑容愈发恬淡;远方猎猎的北风,卷起这位年青藩王胜雪的白衣,他的乌发随风飘舞,舞动出一抹令人倾慕的勃勃英气。

“孤平生最恨被人利用,也最恨被别人当枪使,可是偏偏没人肯信,好!既然他冯弘想要待价而沽,那孤就让他好好看一看,究竟谁才是这北方三州的主宰……不就是十万人马吗?!孤年少从军,杀人无数,死在我手里的人多了,不在乎这剑下再多上几条人命!”

这,便是一代枭雄的底气,当世人屠的豪气。

——有四十万大军为后盾。

——有三州骁将为倚仗。

沉默半晌,萧长陵傲岸回身,面向桓欷,目中寒意骤现。

“仲平,孤命你率三万铁骑,隐蔽东进,秘密潜入营州,以精锐伏于大蛾山中,再令一军抢占黑山,断敌归路,然后……伺机而动。”

“是!”桓欷抱拳。

“切记。”萧长陵挥手示意,“不要走官道,尽量多走山路,避免打草惊蛇;各辖所部,分进合击,决不能给叛贼留下一丝可乘之机。”

“末将领命。”

“还有。把你手下的游骑都撒出去,给我盯紧扩廓。”萧长陵最后补充了一句,口吻斩钉截铁。

“是!”

风中,一袭白衣逆风屹立。

“必要的话,孤会亲率大军,助你一臂之力。”

……

无数只优雅的白鸽,咕咕叫着,飞离了晋阳上空,于万里无云的晴空之中,连续掠了好几圈,便向着那片广袤的辽东平原,振翅飞去,渐渐失去了踪迹。

这是一种来自王者意志的恣意挥洒与传递。

——靖北铁骑,万里拓辽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