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一品布衣徐牧姜采薇最新章节 >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南海“三叉戟”

登位事宜之后,不出三日时间,整座热闹的交州,重新变得安静下来。连着那些外州王,在纷纷来请辞之后,也赶回了辖地。

赵栋谦虚有礼,并没有因为先前的冒犯,而记恨于几个外州王。

“赵栋,我一直便说,你有乃父之风。”徐牧声音欣慰。如果在这种节骨眼上,赵栋刚登位,便去翻旧账,那么这南海盟主,基本是到头了。

“蜀王,我终归是资历薄浅,他们有此怀疑,也属常情。但下来,我留在交州守孝三年,若是做的好,他们自然会明白。相反,若我是个庸人,再往下,还会出现像赵梁一样的人。”

“你能看透,是再好不过。”徐牧松了口气。时间让赵栋成长,很明显,他已经撑过去了。

“对了蜀王,按照古礼,继位之后,我需向宗主国献继位之礼……中原无主,那这份礼,我便直接送去成都了。”

“可。”徐牧没有矫情。西蜀政权,在西北江南一带,已经坚挺了四五年,在接下来,还会有更长的时间。

他并不想,以后在史书上,关于西蜀政权的故事,史官只写寥寥数笔。

“蜀王。”赵栋屏退左右,坐了下来。

在旁边的阮秋,也同样走近。

徐牧明白,接下来该商量的,便是南海境内,突然发现的第三股势力。

“司虎,先守着门,等会去吃羊肉汤子。”

闻言,司虎急咧咧跑了出去。

“蜀王,阮秋已经查过,当也和你讲了一番。那些个人,并不是岛民,而是外海来的怪人。”

“何为怪人。”徐牧皱了皱眉。

“蜀王不在南海,可能不知。但南海人的世代相传里,约莫是往东南的方向,很远很远,会有一个大岛,岛上全是怪人,茹毛饮血。相比起来,我海越部族都算是斯文人了。”阮秋也在旁开口。

“南海多是渔人,总有那么几次遇见飙风,海上迷途,便会偶尔见着怪人的船。交州的不少县志里,我先前翻了翻,至少记了五处。”

徐牧想了想,“赵栋,你确定么?”

“本来还不确定,但阮秋寻到藏船的时候,发现这些藏船的打造,与我中原大有不同,一般是用大木凿方,作为主舱。其行卑隘,遇大船无法仰攻,不设舟师舱,只能借风行驶。”

赵栋是南海人,虽然南海五州内,除了以前和海越人打几轮,便没有什么战事。但不管如何,作为一个近海的王子,赵栋终归是懂一些的。

“让本王奇怪的是,赵梁的事情才刚刚开始,这些人便离开了。”

“我也有些奇怪。”赵栋叹着气,“赵梁那边,我并未杀,暂时软禁了。”

听着,徐牧并没有说什么。还是那句话,这种事情,只能是赵栋自己确定。若他开口,或是赵栋会杀,但这样一来,便会埋下隔阂的种子。

并不划算。

徐牧想了想,“阮秋,我担心南海有失,你先留在南海,与赵栋一起,将事情查个清楚。放心,真要和北渝打仗了,本王会让你奔赴前线,取下军功。”

阮秋拱手抱拳。

“切记,发现事情不对,便马上来信。”

“蜀王放心。”旁边的赵栋,也跟着拱手。

徐牧沉默了会,还是打算开门见山。这事情,实则没必要藏着掖着,既然把赵栋当自己人了,藏的东西太多,终归有些不好。

“司虎,李柳可到了?”

在南海之地,以后要坐镇的人选,基本已经确定。表面上,会以赵栋为先,武有阮秋,文有李柳。

虽然不是很顶级的班底,但目前来说,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人选。

不多时,李柳便走了进来。

阮秋自不用说,早和李柳相熟。至于赵栋,虽然有些错愕,但亦没有多言,给李柳请了座。

“贤侄,莫要生疑,并非是监视。”徐牧安慰道,“你也知,苍梧州那边,我需要有人来替我看着,李柳便是我的人选。”

“蜀王多虑,我都明白。”赵栋急忙表态。

“甚好。”徐牧点点头。

“不日,我将会离开南海。先前我与阮秋说过,上次离开之时,我原先以为,那伙人会露出手段。但不料,终归是藏得太深。但在西北前线,我西蜀和北渝的战事,僵持不下,我需很快赶回,总不能一直留在此地。”

“蜀王,我等明白。”

徐牧声音凝沉,“小心些。你三人若遇事情,便多商量,也可来信。赵栋,你需切记,你新登王位,那些外州王是最容易被挑拨的。真闹起来的话,一人闹,便杀一人,二人闹,便杀一抚一。我的意思,到了危急时刻,只可杀一个州王,杀鸡儆猴,切记不可多杀。若不然,你这位南海盟主,必遭反噬。”

赵栋呼了口气,“蜀王,我记得了。”

“阮秋,你为武,真到了非常时期,便配合赵栋,用雷霆手段镇压,但最主要的一点,是不可扰民,失了南海民心。”

“蜀王,阮秋领命。”

徐牧顿了顿,最后抬起了头,看向面前的年轻文士。模样俊朗,风度翩翩,不说整个江南,哪怕在整个西蜀,李柳也是出了名的俊。

偏偏这位年轻俊文士的身上,却有着一股杀伐果敢之气。

“李柳,若谋不及人,你当如何。”

“便不贸动,以保住南海局势为先。”

“若你不慎入了敌局呢?”

“撇开南海,以蜀人的身份对计。主公放心,我守在南海,即便是死,也绝不让敌人宵小,挑拨西蜀与南海的关系。”

徐牧心底舒服。

他终于明白,为何坐镇在将官堂的李桃,许多的好苗子都看不上,反而冒着被人闲话与诟病,矢志不渝的,向他推荐自己的小孙子。

现在看来,李柳确是有谋者风范的人。

“李柳,再磨个二年,你便调去前线,作为随军参谋。”

闻听此言,李柳面色一顿,随即神情微动,高高拱手抱拳,“李柳此生,愿随主公逐志,助西蜀平定天下!”

“好!”徐牧欣慰露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