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一品布衣徐牧姜采薇最新章节 >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大儒入蜀

自北渝小军师千里奔袭楚州,已经一个多月过去。

楚州的一线关,千疮百孔的模样,依然还在修葺。在关下,有人立了于文的生祠,替这位硬骨的蜀将祈福,希望吉人天相,能早日醒过来。

如今,暂时镇守楚州的人,是云城将军马毅。当初的北渝十几万大军,虽然只到了半岛,但对于整个楚州而言,依然是一场生灵涂炭的事情。

一线关,郡守府。

这段时间里,陈鹊一直住在关里,每日数次,都要去于文的床榻前,细心检查着伤势。

“陈神医,如何?”马毅焦急地问道。

陈鹊叹了口气,“便如先前的医人所说,于文将军,现在便像一个尸人,虽然还算活成,但不知什么时候方能醒来……即便醒来,也会成为残身。不过马将军放心,现在于将军已经没有性命之忧。”

没有性命之忧,却仿如一个死人。

马毅垂头叹息。

……

前线,定州。

如今的北关和东关,西蜀都布下了重兵。同样,北渝在大宛关,以及壶州的潼城,也布下了重兵。

由于撕毁了休战协定,两军之间,时常会有厮杀。但认真来说,谁也没有讨到便宜。

如东方敬,如常胜,此时两人也离开了本营,前往关城坐镇,针锋相对。但在兵力与将士的对比中,明显是北渝更胜一筹。

今日,徐牧卸了袍甲,换上了便服。在定州耽误时间太长,他需要赶回成都,去江南那边,看望一番于文。

在得知于文差点殉城,他急得当日便要回去。但好在后面听说,陈鹊稳住了病情,但于文还没有转醒,俨然成了一个尸人。

“主公,定州的战事,有我东方敬在,无需担心。”东方敬认真开口。确切地说,他有这份底气。

西蜀的重兵都在,而且若只是防守的话,他根本不惧北渝的攻势。现在的北渝西蜀,好比拉锯,短时之内,无法打成一场旷世大战了。

实则和以前差不多,但不同的是,现在算是撕破了脸面。

按照徐牧和东方敬的定计,真正的杀局,便如先前所商,以海船出海,避过恪州青州的眼线,再绕入烟州,高唐州一带的纪江。要知道,在那里,已经是北渝的腹地。虽然有防守,但并不会太多。

北渝的兵力,也堆在了鲤州和壶州一带。当然,在恪州那边,亦有蒋蒙和羊倌的几万大军。

这便是基本的对峙之势了。

若无相争,不管是西蜀,还是北渝,这些士卒们,先前都是打异族的好汉。但这中原的大势,终究不能一山二虎。不管北渝的世家,还是西蜀的普通百姓,这两个阶层,几百年来,已经是不死不休了。

海船打造之事,照徐牧的估计,最快也要一年余的时间。而且,还需要派韦春,一直留着监督。

徐牧呼了口气,拱手和东方敬拜别。

……

鲤州,大宛关。

在得知徐牧离开的消息后,常胜并没有任何欢喜。这一月余的时间,约莫是岁月催人老,不到三十的年岁,他开始蓄起了淡须。连着两个眼窝子,也都有了些深邃的意味。

千里奔袭,并不算拙计。只可惜西蜀多了个于文,才导致无功而返。但凡有下一次,他都会苦思度势,绝不让这种错误再发生。

“小军师,似是更稳重了。”申屠冠抓起茶壶,帮着常胜斟了一盏。

“这天下间,我先前只给老袁王斟过茶,小军师是第二个。”

申屠冠顿了顿,又转过头,看向旁边的另一个沉稳将军。

“当然,黄将军是第三个。”

“之舟谢过申屠将军。”在旁的将军,急忙谦虚地开口。

“好说了。”

三人捧起茶盏,一番品尝之后,才将目光,放到最近的战事。

“徐蜀王虽然离开,但有跛人在,这面前的定州,终归是稳如泰山的。”常胜皱起眉头。

最近的战事,属于两军僵持,如同拉锯。

“我只觉得,跛人那一边,或许在酝酿什么。”常胜继续说道,“我北渝势大,他小心谨慎并没有错。但二位当知,若是继续这么消耗,过个三五年的,西蜀必然会衰败。若是过个十年八年,若西蜀还是如此,只会被我北渝彻底蚕食。”

以势弱,而耗势强,并非明智。所以常胜才笃定,跛人那边,极可能在酝酿大计。

“之舟,你可有建议。”

在场的常胜和申屠冠,目光都转了过来,看着这位,最近在河北风头正盛的破蜀将军。

黄之舟急忙放下茶盏,冲着二人又拱手。

“小军师,申屠将军,我对跛人亦有些了解。我觉得,小军师分析并没有错,跛人极可能在度势。二位都知,他是最擅长度势的人。若是寻出我北渝的破绽,便要一击即中的。”

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却偏偏,让常胜和申屠冠,只能附声点头。

“西蜀的防线,基本是定下了。进攻的方向,也只有定州的北关和东关,以及襄江一带。但在我看来,江南那边,双方都属于防势——”

常胜沉默了会,“我或许有一个法子,能引跛人入局。”

“小军师,什么法子。”

常胜犹豫了下,并没有回答,“再容我深思。二位都知,如今西蜀最大的倚仗,是跛人的谋略,以及蜀人的意志。”

隐约间,他有过一个念头,再出一场奇兵,绕到定州的方向,引诱跛人入局。但不管如何,他终究需要考虑周全。

“军师。”这时,申屠冠忽然开口,“我听说,最近内城一带,不少大儒齐聚,要辩证北渝的正统。”

常胜点头。在做了军师之后,他极少理会这些事情。

“左右战事在僵持,不如遣几个大儒入西蜀,辩证一番正统,若是赢了,便能鼓舞我北渝的民心。当然,天下大儒都在北渝,自然是赢的。”

“若徐蜀王杀了呢。”黄之舟淡淡开口。

“古往今来,不管是读书,或是祭天,儒人都受民间爱戴。徐蜀王若杀了,反而是误了民意。”常胜笑了声。

“徐蜀王最在乎的,便是民意所向,这几个入蜀的大儒,说不得能成一番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