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一品布衣徐牧姜采薇最新章节 > 第一千零七十章 打,或者不打

整个冬日,留在成都城里,徐牧做的事情并不多。听回成都的大将述职,领着一众家人,以及诸将,去祭拜七十里坟山的忠义。

另外还得空,帮着族弟弓狗,选了一门亲事。是一位小吏之女,父女二人仰慕弓狗久矣。当然,安全为上,徐牧还特地考量了一番,发现没有问题,弓狗也羞赧地同意,索性便大办特办了。

转眼间,便到了开春。

三岁的徐桥,终于不用兜屁股了,在姜采薇的操持下,穿着干干净净的小褂裤,小雀雀也藏了起来。

当初贾周说,要亲自教导徐桥。但故人先逝,当真是一场遗憾。

“桥儿,以后跟着你狗福哥。等你长大几岁,再跟着你打铁爷爷,去学一手武功。”

虽然年纪尚幼,但徐牧很明白。关于徐桥,不仅是他这位父亲的期望,同样,亦是整个西蜀的将士幕僚,以及百姓们的期望。

少主徐桥,以后是要继位,成为一方雄主的。

“父王,虎哥儿让我跟着他学,学拔树。”

“学个鬼,你让他教自己的儿看看!”

司虎这种力气,举目整个天下,徐牧都找不出第二人。学拔树?徐桥拔葱都费力。

“主公!”

开春的天气里,孙勋急急跑了过来。

“怎的这般急躁?”

“主公,夜枭的密信,上面点了三红。”

三红,乃是重中之重的情报。

徐牧皱了皱眉,接过密信打开。只看几眼,脸色瞬间凝住。

“果然不出伯烈所料。”

……

成都王宫,如今坐着四个人。

徐牧,东方敬,小狗福,还有最后的殷鹄。

那封夜枭死士,加急送来的密报,里头的内容有些骇人听闻。大概是说,无端收到一个暗信,信里说,今年的北渝,极可能要撕毁休战协议,大军攻蜀。

“长阳里,知晓这种情报的人,必然是重将。会是谁,将这份情报暗中送给夜枭?”殷鹄皱住眉头。

徐牧和东方敬对视一眼,从双方的眼睛里,都猜到了人选。

“六侠,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如何应对。”

“主公和小军师,先前列了三处要地。定州二处,襄江一处。但实际上,若是再细细列出,我觉着,襄江可分为三处,陵州,吴州,还有楚州。此五处地方,极可能是北渝先攻的选择。”

不得不说,殷鹄的分析很有道理。

襄江那边,徐牧倒不担心,以北渝现在的水师情况,除非想以卵击石,若不然,不会贸贸然渡江来攻。

最危险的地方,依然是定州。定东关和定北关,都有可能遭北渝先攻。

“主公,或许这送给夜枭的密信,乃是迷惑之用呢?”殷鹄想了想又开口。作为西蜀的第三席谋士,和东方敬不同,他向来喜欢分析。

“有道理,但宁信其有。”徐牧抬起头,“北渝现在,河北叛军剿杀得差不多了。燕州柔然那边,也已经平定。最关键的恪州江岸,因为我西蜀青凤的施计,使得羊倌功亏一篑。或许是说……北渝会放弃渡江,大军直奔定州。”

并非是危言耸听。

在当初,那常胜小军师,只以为毒杀了东方敬,甚至敢让蒋蒙强行渡江,妄图打入江南,占领桥头堡,让后军源源不断地攻入西蜀。

“伯烈,你怎么看。”

一直没说话的东方敬,想了想认真开口。

“撕毁协议的事情,主公也知,以常胜的性子,是极可能会做的,亦会劝服北渝王,不再拖延时间,想将我西蜀拖入南北决战。”

顿了顿,东方敬皱了皱眉。

“按道理来讲,常胜虽然喜欢冒险,但休战协议对于北渝,同样有利无弊。二虎相斗,若是拖着时间,北渝这只老虎只会越来越壮。所以——”

东方敬呼出口气。

“说不得在北渝,有了什么事情。那常胜小军师,才将这杆矛头,再次对准了我西蜀,缓解北渝里的祸事。再深思,北渝和西蜀最大的不同,便是世家与民道。或许,是世家的弊端,开始在北渝初显了。”

等东方敬一通话说完,整个成都王宫内,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单单一个撕毁协议的密信,东方敬却能从中推理,说到了北渝世家之患。

而且,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说的过去。

东方敬沉了口气,“我只问主公,想让西蜀迟些再决战,又或者说,现在便马上决战?”

“自然是两年后,最为稳妥。”

东方敬沉默了下,“我估计,不会有两年之期。主公也知,这份休战协议,并不具备任何的约束力。主公与北渝王的老友情,在西蜀北渝两头大虎中,已经是岌岌可危。”

“我还是那句话,常胜的意思,是至少要打一场胜仗,堵住北渝世家的嘴。若无猜错,应当是那些北渝世家,不断怂恿北渝王,试图让北渝王,立即挥师南下,与西蜀决战。若主公无意缓和,即可全面开战,将这场战事,演变成南北大战。”

“若主公……想缓和,再争取一些西蜀发展的时间,则用些囚徒与不愿归蜀的降军,由我想些法子,送常胜一场军功。”

东方敬言之凿凿,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相当于,将主动权交到了徐牧手里。

“伯烈,此次的事情一过,这协议还能存在多久。”

“很快的时间里,常胜会劝服北渝王,大军南征。主公要明白,只要打下了三十州,不管是南是北,是世家还是百姓,才算真正的高枕无忧。”

徐牧心里,亦有心开战。

他读过史,知道当初季汉的丞相,为何以攻为守,一心北伐。弱州之力,无法和强州拼发展。

现如今,丝绸之路的事情,已经趋于安稳,稻米已经丰仓,新募的蜀卒,也士气高涨。镔铁重骑整装待发。韦春的五层船,已经步入大建。

南海那边,赵棣病愈,愿与西蜀共进退。

东陵灭亡,江南归心。

若是说最大的遗憾,便是东方敬的通海之计,尚没有定策。

打,或者不打,全在于徐牧的一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