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超神级学霸 > 第159章 很让人意外啊

超神级学霸 第159章 很让人意外啊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31 09:32:18 来源:ibiquge.com

“今天学校留学生罢课集会?是发生了什么事?”

辞别了苏沐橙之后,对新闻事件极为敏感的贺独唱便开口向徐大江问道。

徐大江一脸郁闷。

苏沐橙什么都挺好,就是说话太肆无忌惮了。

这种需要捂盖子的事也是能随便说的吗?

“哈哈,徐院长,其实我没什么别的想法。这年头小视频,小作文太多了,即便学校处理足够果断,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发到网上,引发一些舆论争议呢?我知道原因了,回头说不定也能帮上些忙。”

看懂了徐大江的郁闷,贺独唱笑着说道。

这也算是双保险了。

他表达了善意,万一苏沐橙没能把乔泽约出来,这位院长大概也得帮他想想办法。

毕竟他现在代表的是人人日报,很多时候是真能对这种无关痛痒的舆论定性。

“哎,这事就得从我们数学院说起了……”徐大江叹了口气,大概是被贺独唱的真诚所打动,干脆和盘托出。

……

拒绝了学校的盛情邀请,跟徐大江吃了顿便饭,贺独唱大概明白了这次事件的原因。

当然,真要了解事情的全貌,按道理他还要去国际学院那边问问情况。

但贺独唱显然没那个兴趣,而且徐大江的话他也信了八成。

有些公开信息本就是能查询到的,比如学院给研究生加补助这种事情,各个学院的官网上会有消息,两相印证就差不多了。

更别提贺独唱本来就知道留学生在各个学校被优待那些事情。

从大的决策上说,通过先期的一系列补助跟优惠,吸引大量留学生来华学习,提高高校排名的同时也能提升华夏大学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

其实说白了就是学习曾经西方那套的做法。

先用优质低价的教育吸引人才,等不缺生源了再开始涨价,顺便还能把人才给留下来。

但说实话,现在许多高校的情况贺独唱都觉得有些矫枉过正了。

国际舆论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种宣传模式其实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效益,而且西方那些人会不会给华夏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布局都是问题。

当然这本就不归贺独唱管,他只需要有個大概了解就够了。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原来留学生罢课,也能跟乔泽扯上关系。

这就更有意思了。

也让贺独唱更加期待跟乔泽的见面。

……

晚饭后休息了一个小时,贺独唱终于见到了乔泽。

其实脑子里已经给乔泽做了许多侧写,诸如沉默寡言、目光犀利、思想偏激、傲气十足……等等。

如果苏沐橙知道在她的介绍下,会让贺独唱脑子里对乔泽留下如此印象,他大概并不会这么顺利的见到的乔泽。

毕竟这些印象,跟苏沐橙的感觉属于南辕北辙。

今天比往常早了一个小时出门散步,也是苏沐橙提议的。

不过也就是跟乔泽见面之后,更是让贺独唱大概理解了为什么会有乔泽会让人有如此矛盾的评价。

比如在贺独唱的想法中,乔泽一定是傲气十足的。

因为他说的那些话跟认知的确会给人这种感觉。

但真的跟乔泽接触后,他还真没感觉到乔泽有多傲气。在陌生面前沉默寡言倒是真的,并不会因为他是人人日报的记者就有什么不一样。

给贺独唱的感觉大概就是虽然乔泽好像人走在他的身边,但他的灵魂压根就不在这里。

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回答也的确是简练至极。

“嗯。”

“不。”

“是。”

“没想过。”

“对。”

“肯定可以。”

“那就想办法。”

“不知道。”

……

这些回答怎么说呢,只能用言简意赅来形容。

最长的回答不超过五个字!

真的,就第一次,他想专访一个人的时候,他说的话,比被采访者还要多。

这的确是件很尴尬的事情。

对于不同的记者来说,面对这种采访者,大概感触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会觉得这篇稿子完全没法写,但也有人会觉得留给记者发挥的空间太大了。

因为乔泽会对一些问题表明态度,却根本懒得给出任何解释。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就成了见仁见智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贺独唱对数学院的安排还挺满意的。

正是有了下午跟苏沐橙的见面,让他对乔泽有了初始印象,然后再亲眼见上一面,才让他有了诸多想法。

如果让他直接给乔泽见面,大概也会受不了这种沟通模式。

想尽办法都没法让对方多说几个字的感觉,对于一个正经记者来说,的确是太糟糕了。且很容易得罪人。

在校园内散步了九十多分钟。

最后两人要离开时候,在征求了乔泽的同意——其实是苏沐橙劝导下的同意后,贺独唱拿出手机给乔泽拍了一张照片。

但乔泽不喜欢正面对着镜头,所以只能选在校园的路灯下拍了张乔泽的侧面照。

虽然路灯的光有些昏黄,但启动了曝光之后,相片还是很清晰,将乔泽的侧颜很明显的勾勒了出来。

别说,还是挺帅气的。

尤其是少年的目光投向了前方深邃的黑暗之中,让贺独唱觉得照片还挺有意境的。

……

本来贺独唱是打算坐第二天一大早的高铁回京城的。

无奈学校这边还是太热情了。

留下来吃了顿午饭。

顺便表达了一下对数学院的感谢。

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对于徐大江来说,他算是又过了一关。

起码不需要去图书馆干到退休了。

也不完全是嫌弃图书馆的工作不好,其实还挺清闲的。

但对于徐大江来说,他现在的事业可以说才刚开始,绝不可能忍受事业干到一半人被调离的情况。

更别提学校换个人来能不能跟乔泽搞好关系还是两说的事。

送完了贺独唱,徐大江又跟陈校长谈了谈贺独唱之前的表态,倒是让陈远志推进留学生院补助改革的底气又增加了几分。

虽然到了他们的位置上,并不会太相信那些口头的承诺。但陈远志觉得这些安排学校还是占了道理的。

而且这是个好机会,不但能减轻其他研究生的怨气,而且能让国际生内部产生分化。

参与罢课的学生,保留学籍但施加惩戒,顺便趁这个机会推进留学生补助整体性削减,起码能把一部分反弹跟埋怨推到那些闹事的学生上。而且从心理学上说有比较就有幸福感。

绝大部分留学生起码还能保留一半的福利待遇。

那些参与了罢课的学生,可是把所有福利待遇全部削减了,甚至还有人真的被开除学籍并直接遣返,继续闹事的沉没成本摆在那里。

至于来年留学生还好不好招,那就不属于陈远志考虑的事情了。

虽然不齿徐大江的种种行为,但陈远志还真不介意利用数学院玩一把鲶鱼效应。

大家自己看,数学院把留学生补助全砍了,每年计划内的任务都能完成,其他学院起码还保留了一半的福利,更没有道理拉胯才对。至于底下学院会不会对数学院另眼相看,那同样不是陈远志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更别提他还是留了退路的。

毕竟惩罚期暂定一年,如果明年对招生的确有影响,可以再稍作修改。如果完全没影响……总有由头能省下这笔钱的。

当然,换了两年前陈远志是肯定不会这么干的。

但这些年的国际环境摆在那里,而且之前有另一所大学在前面算是打了样,让陈远志的胆子也大了些。

于是第二天办公会后,陈远志是真的不顾诸多人的反对,强行推动达成了这项决议。并在当日便将这项决议以学院为单位正式下达,并直接通过国际学院的系统,通知了所有留学生。

好消息是还真没闹出什么乱子,甚至比预想中要好得多。

虽然依然有不少留学生跑到国际署那边咨询抗议,但总体情况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其实办公会上,推行这项决议的时候,陈远志已经做好了百分之五的留学生主动退学的承压准备,但实际情况却大大出乎了当时所有反对这项政策人的预料。

最终选择主动退学的留学生竟然只有两个,只有被数学院直接劝退的十五分之一。

后续复盘,大家才发现这其实也得感谢乔泽,甚至还要感谢普林斯顿数学院那位院长大人。

毕竟此时还挂在《数学年刊》官网上论文封面,展现的可不止是论文题目跟乔泽的名字,还有单位名称。

数学院,毕竟是西林工大的数学院。

这也直接导致学校的声誉开始在国际上渐渐有了些影响力。

这跟许多人的思维模式有关。

看到一所不算出名的学校如此被重视,自然会找找西林工大的简介。

当发现数学院甚至还不是这所学校的优势学科的时候,多少会给人些联想。

一个非优势学科,都能招揽到这种等级的学生,那其他优势学科毕业证的含金量起码不能比数学院差吧?

这也让陈远志的底气更足了,甚至在夜深人静时体验到了一丝徐大江的快乐。

当然,陈远志可不像徐大江那样没有上进心。

但这恰好是他的机会。

如果西林工业大学能在他的手上发展得更好,那他下一步可以争取的地方起码不会更差。

其实也不止是陈远志,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了机会。

毕竟乔泽可不止是数学院的乔泽,而是学校的乔泽,对吧?

……

九月便在学校的种种意外中过去。

十月即将来临。

首当其冲的便是自九月底开始的八天长假。

当然这种假期是对幸福的本科生而言。

绝大多数背着研究任务的研究生是享受不到这种福利的。

没有哪个实验室能承受七天没人的损失,如果能承受,说明这个实验室已经没有太大存在的必要了。

更别提想放假还得考虑毕业问题。

课题有足够的数据了嘛?

发表几篇论文了?

达到毕业要求了嘛?

没办法,这就是阵痛。

研究生越来越多,卷得自然也越厉害。

一年两次度假那是功成名就以后才有资格考虑的事情。

如果放在大处说,只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

享受了现代相对丰富的物资,就得承担卷王们带来的压力。

实验楼内也是如此。

放假?

不存在的!

不止是乔泽这边的课题组。

整栋楼光刻机项目组的工程师们一样没假放。

别说国庆了,就是周末也是轮流休息的。基本上,这栋楼里始终保持着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的动态。

没办法,几百号人虽然听起来很多,但是他们可有数千款零配件需要设计。

这又涉及到无数的复杂计算过程。

同时还要对接其他实验室的数据,来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工程量极为庞大不说,还有时间要求。

这种系统性的大工程,各项计划是一环套着一环的。

一个零件设计耽误了进度,都可能造成整个工程进度向后延期。

大家也只能选择没日没夜的赶工。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般的工程师还真没那个资格进这栋楼。

不但要进行各项考核,还得满足极为苛刻的政审条件。

最关键的是,如果这项工程真的能做成了,其代表的意义太大了。

大到所有参与设计的工程师大概都能拿到勋章的程度,大家的动力自然很足。

具体到乔泽的课题组。

自然也没什么休息。

谭景荣就不用说了,作为一个联络的桥梁,到现在他还需要保持oncall。

没办法,毕竟有为集团那边的工程师也没放假,他自然要随时保持在线。

再加上论文已经发出去了,谭景荣还打算趁热打铁开始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可以说忙得团团转。

至于汉娜,本就没有国庆假期的意识。

唯一郁闷的大概就是刘尘风了。

虽然他对国庆假期并不那么渴望,但还是希望能休息两天。

只是其他人都跟永动机一样,他也不好意思掉链子。

好在这个国庆是有好消息的。

在节日末尾,乔泽投给《数学年刊》的论文终于正式发表了。

编辑部还很给面子的邮来了整整五份样刊。

这可是极大的福利。

毕竟一般情况下国外期刊如果作者不主动申请,是不会专门邮寄样刊的。

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也在共同作者的那一刹那。

一切都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