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人生1984 > 第611章 来者不善

人生1984 第611章 来者不善

作者:拾寒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9 21:03:28 来源:蚂蚁文学

李云海和王成望的争斗,看似是因为一件小事而起,其实是两股势力的斗争,是四海集团和国资方的第一场较量。

四海科技必须由李云海说了算!

这一点是写进合同里了的。

但对方肯定不服气。

特别是王成望这样的二代,依靠祖荫当了领导,好不容易放出来独当一面,他当然要抖抖威风。而李云海则要杀了他的威风!

在第一次股东大会上,李云海如果不能掌握主动权,以后就会被对方压一头。

李云海要让对方明白,这是谁的一亩三分地。

王成望提到了赵家,这让李云海暗暗吃惊。

难道王成望和赵家有什么瓜葛?

李云海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说道:“我重申一遍,四海科技的所有事情,都由我来做主,我召开这个会议,是和大家商量,但最后拍板的人只能是我。”

王成望一脸的不服气:“你是股东,我们也是股东,你凭什么搞一言堂?公司不仅是你的,也是国企的,你要是搞垮了,我们都要负责!”

李云海道:“我跟你说不着这些!你领导派你来之前,难道没和你讲明白吗?四海科技就是我说了算!你少在这里说这些有的没的!你不想干,可以走人。”

“我在体制内这么久,第一次看到你这样不讲道理的人。我的职务不是你任命的,你无权赶走我。”王成望道,“今天这会开下去也没意思了!关于你任性的作为,我会向上级反映!”

李云海淡淡的道:“随便!”

王成望甩手离场,还真的回办公室打电话向北金那边汇报情况。

李云海可不会惯着他,说道:“我们继续!”

和王成望一起的,还有一个国企股东,名叫金沙,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就平和多了,也不怎么说话。

李云海开完会议,回到自己办公室。

不一会儿,桌面上的电话响起来。

李云海接听电话。

信息产业部的领导打来的。

刚才王成望向领导投诉了李云海刚愎自用,听不进同志们的不同意见。

领导希望李云海多一些包容心,团结同志,有事一起商量,共同发展。

李云海心想,成立公司之前,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合同还在,白纸黑字,立着字据,四海科技由我说了算!

李云海直接回复领导,说我们早就谈妥了,四海科技的经营和管理,由我来主导,国企那边只能是协助。而且我觉得王成望此人不学无术,脾气又不好,不适合在这边管理,希望领导另外派人过来。

领导说夫妻俩还要吵架呢,同事之间有点不同意见,也很正常。你是大老板,你多宽容些。王成望刚刚派过去,不可能马上就让他回来。好说好歹,说了半天,才保住了王成望的职务。

李云海也就同意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王成望以后还是这种态度,不知悔改,一定会换掉他。

领导又打电话给王成望,让他息事宁人,在西州好好待着就行,不要参手管理事务,哪怕你天天出去游山玩水都可以,反正没有人管你,你就当到那边去休假的。

王成望唯唯喏喏,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李云海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一个草根的商人吗?不就是仗着岳父林振邦才敢如此作威作福吗?

林振邦眼看着就要退居二线,就跟拔了牙的老虎一样,不用再害怕他。

至于李云海,王成望压根就没放在心里。

一个从农村出来闯荡的年轻人,有什么利害的?他觉得自己随时可以拿捏死他。

西州在筹备四海科技成立之事。

郭婉华那边传来消息,夏鹏的工厂筹集到了资金,正准备扩建。

李云海不用知道夏鹏的资金是怎么来的,他只和对方合作。

四海集团在岭南的布局渐渐完成。

转眼到了七月。

之前毕业季到来之时,四海集团开启了新一轮招聘。

林芝派人到北金和上海等地方,深入名牌大学进行校招。

七月一毕业,这些学生纷纷来到公司报到。

九十年代的社会风气相对已经开放了不少。

特别是1992年,南方讲话以后,下海经商的体制人特别多。

大学生毕业以后,也不再只盯着体制内,很多有志青年愿意挑战自己,谋求高薪工作。

四海集团名声在外,被人称之为东方的英特尔。

这样的科技大企业,要招应届毕业生还是不难的。

一家企业需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进来。

四海集团成立以来,从来没有无缘无故辞退任何一个员工。

那些离开的职工,要么是有了更好的去向,要么是想下海开店做生意,趁着好东风拼搏一番,只有极个别人,是因为犯了错误被开除的。

在四海的工厂里,多的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年纪最大的有55岁了,估计能干到退休。

公司也曾经有人提出来,为什么不把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清退?全部换成年轻人?

李云海觉得没有必要,年纪大的人干活或许会慢一点,但更加稳重,也更固定,因为他有家庭要养,不敢轻易辞职去尝试其他工作。

年轻人就不一样了,最近辞职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干得不顺心了,就辞职去沿海城市,反正找得到工作。

李云海以为,一家企业和体制内一样,也需要做到老中青三代结合。

公司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年轻人带来活力,但也需要老职工镇守,需要他们带后来者。

陈美琳放了暑假后,来到西州,在四海集团里实习。

李云海安排她到秘书室坐班。

梁伯年到任后,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

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四大产业园区的布局,正在缓缓形成。

西州因为有了四海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商前来试水。

大家都相信,西州既然能培能出四海集团这样的巨无霸企业,说明这边的营商环境好,肯定也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企业。

七月份,省里召开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招商会。

梁伯年亲自打电话给李云海,邀请他出席会议,并要求他做重要讲话。

在商界,李云海就是一张活名片,也是招牌。

只要有他在,总有人想过来听听他说什么。

一个人若是成功了,不管他说的是什么,别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当成金玉良言来实践。

李云海和梁家人私交还不错,欣然答应。

招商大会在省展览馆举行。

当天,李云海带着苏红和陈美琳参加大会。

不知道梁伯年使用了什么手段,招来了那么多的商人。

展览馆里人山人海,跟赶集一样热闹。

唐玉霞负责商业工作,当然也在现场。

李云海到了以后,梁伯年率众前来迎接,邀请他到前排入座。

“梁领导,你们真厉害啊!这次来了多少投资商?”李云海笑着问道。

梁伯年道:“不多,也就三百多家企业,不过每家企业都会派几个人前来,看着就有一两千人了。”

李云海刚落座,就不断有人上前来找他,和他握手寒暄。

一个戴着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名叫汤子鸿,自称来自香江,这次过来考察西州的投资环境,和李云海聊了很久。

李云海当然是盛称西州的好,说欢迎你们前来投资。

汤子鸿推了推眼镜,问道:“李总,请问,四海集团能成功,主要是有哪些因素?”

这个问题问得好。

李云海还真的没有认真的思考过。

四海集团为什么能成功?

是因为他是重生者吗?

但是说实话,重生前的那些技能,他并没有用上多少。后世那些经验,和这个时代也格格不入。

为了重新适应这个时代,李云海甚至用了很长时间。

不能手机支付,没有高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甚至连车都没有,西州国际机场刚落成没多久,各种不便利。

但他都挺了过来,而且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得到了世人的尊重。

要说他为什么成功?

他真说不好。

“汤先生,”李云海微微一笑,说道,“失败的人个个相似,成功的人似乎各有各的成功经验。我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天时,就是改革开放的东风。内地正处于一场激荡的风云变革当中,换一种说法,说是蓝海,就是风口。地利,是因为西州旺我,我在这里做事,可以东成西就。”

“哦,那人和呢?怎么说?”汤子鸿问道。

李云海道:“或许是我运气好,我遇到的每个朋友,都能支持我的创业。我一个人能做多少事?不过是借助了集团所有员工的智慧和力量罢了!”

汤子鸿击掌赞叹:“李总,你说得太好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啊!我能和你合张影吗?”

“可以。”李云海大度的点头。

汤子鸿的秘书拿出拍立得来,给他俩拍了两张合影,其中一张给李云海留作纪念。

“李总,我也是做电子行业的,我想到你们四海工业园区建厂,希望我们两家以后能有机会合作。”汤子鸿道。

“汤老板具体是做什么的?”李云海问。

“电子元器件,一般的我们都能生产,可以来样加工。我们采用的都是进口生产线。”

“好,我们会有机会合作的。”

会议开始。

梁伯年上台致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各地投资商来到西州。

他把一张西州的大地图,挂到了讲台上,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大家了解到西州四大产业园区的特色。

不管你是做哪一行的,是做什么的,来到西州投资,都能找到你对应的产业园区。

这是省里和市里共同研究出来的大项目,大战略!

所有来这里投资的企业,都将得到政署提供的最大优惠政策。

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等。

和其他城市比起来,西州并没有太强大的优势,但也有其得天独厚的优点。

梁伯年侃侃而谈,足足讲了四十分钟,讲得口干舌燥,却没有喝一口水。

几个领导讲话过后,便请李云海上台。

李云海早就养成了张口就来的习惯,随便都能讲出一篇锦绣文章。

“刚才很多企业家朋友问我成功的经验,我觉得最大的经验就是千万不要放弃,要勇往直前,而且不断地创新和突破,突破自己,直到找到一个方向为止。你朝着太阳的方向奔跑,总有一天能见到曙光。”

全场掌声响起来。

“还有人问我是怎么管理公司的。我的经验是,让每一个人的才华真正地发挥作用!这个道理就像拉车,如果有的人往这儿拉,有的人往那儿拉,互相之间先乱掉了。我在公司的作用就像水泥,把许多优秀的人才聚合起来,使他们力气往一个地方使!”

大家听了,获益良多。

“有人问我,现在适合来内地投资吗?西州的环境好不好?我以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会等到环境好了以后再做任何工作。企业家处在现在的环境中,可以努力的改善这个环境。投诉、抱怨有什么用呢?你不来尝试,你永运不会有成功。你尝试过了,哪怕是失败,你也会觉得无悔此生!”

他的讲话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便是项目推介,项目签约,企业演示和展示,合作洽谈。

最后是一个简短而庄重的闭幕式。

整个招商大会,举行了三个小时。

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可以直接对话省市两级的领导。

不管你们有什么疑问,领导都可以当场解答。

在现场签约的企业,可以拿到更高的优惠政策,还能减免很多操作流程。

招商会结束后,现场来的300多家企业,有50多家签了合约,成功率达到了六分之一,很不错的一个成绩。

梁伯年很感谢李云海,说是因为他的精彩演讲,留住了这些投资人。

晚上,梁伯年代表省里,宴请了各位企业家们。

李云海在席上喝了三杯酒,便不再喝。

饭后,大家都说找个地方聚一聚,好好聊聊天。

这些企业家来自天南海北,因为一个共同的目的,来到了西州。

他们对前途感到茫然,希望彼此结识,抱团取暖。

有人提议:“到江南会去玩吧!西州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江南会。”

企业家刚来西州,对这边也不熟悉,跟着提议的人走。

梁伯年等领导,当然不会参加这种娱乐活动,提前离开。

江南会是李云海的地盘,他要尽地主之谊,便陪同前往。

他先给刘杰打了个电话。

刘杰哈哈笑道:“你们来吧!我和施总、梁威在一起呢!”

“哦?施公子来了西州?”

“是啊,他今天刚到的,知道你在开会,就没有打扰你。”

“好,我们现在就过来。同行的还有50多个企业家,你预备几个大包厢。”

“没问题。现在还不到上客的时候,有的是包厢。”

到达江南会后,刘杰热情的请大家到包厢坐。

“今天的消费,要免单吗?”刘杰问李云海。

李云海道:“政署买单!”

“太好了!那我们给每个包厢多上酒水!”

“你看着办!别杀太狠了!”

“嘿,难得能杀一刀,还不得把刀磨快了?”

“哈哈!”

李云海到每间包厢,陪大家聊了聊天,然后便来到施文涛他们所在的小包间。

施文涛起身,和李云海拥抱,说道:“好久不见!”

李云海道:“施公子,你最近很忙吗?这么久不来。”

施文涛道:“忙得很!我最近又代理了一款手机,在邰湾那边卖得很不错,我一直在铺设渠道,刚刚走上正轨,我就过来看你们了。”

“说到手机,我们四海也在建手机厂,很快就能投产。到时你也得当我们的代理。”

“这个没问题,我肯定优先推销你们的产品。”施文涛道,“你的事情,我都听妹妹跟我说了。赵家人没有再找你麻烦了吧?”

“没有。区区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以你现在的身家,敢动你的人应该屈指可数。”

“那可不一定。灭门知府,破家县令!我这点财产算个屁啊?”

“嗯,这话也不错,那你有什么保护自己的措施吗?”

“就是多请了几个保镖,无非就是防人暗算罢了。”

“这些江湖伎俩并不可怕。可怕是人家和你玩阳谋!要不这样,你弄一层外商身份。”

“让我加入外籍?那算了!我宁可把家财散在国内,也不会带出国门一步!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叫一鲸落,万物生!”

“啧啧!这格局,这胸怀!”施文涛和梁威一同赞叹,“了不得!了不得啊!”

李云海道:“梁威,我问你个事。四海科技有个国资方的股东,叫王成望,你可认识?”

“王成望啊,我知道,他是老李家的女婿。”

“赘婿?”

“对,上门女婿!不过老李家的老三,只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嫁给了王成望,所以刻意栽培他。怎么了?他跟你杠上了?”

“嗯,这个人来者不善!我总感觉,他在西州要搞大事!”

“那你得小心了,老李家最护犊子了!而且李家比赵家那可高级多了!”

李云海嗯了一声,眼底闪过一抹隐忧。(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