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396章 精致利己主义者

盛唐挽歌 第396章 精致利己主义者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9 17:18:42 来源:蚂蚁文学

轰隆!

春雷滚滚,闪电划破天际。一道闪电劈中了华清宫所在骊山上的一棵大树,顿时引燃了山火!顷刻间火势便是地地道道的“山火燎原”,不可阻挡。

华清宫内的宦官、宫女、神策军士卒都被动员起来灭火,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才停。几乎小半个华清宫被烧成白地,还有一片偌大的山坡被烧成了黑炭。

有不少人灭火的时候被烧死、熏死,当真是惨到了极致。

“天罚”如此严重,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好兆头,不禁令人忍不住遐想连篇。作为华清宫的主人,基哥当然感觉到了那种不可抗拒的恐惧。

当初在翠微宫的时候,基哥是一点都不担心,因为起火点距离宫殿还相当远。但这一次不同,山火的起始点,就在基哥寝宫北面一点点,相隔不过十数丈而已!

要是反应慢一点,要是当时基哥正在寝宫,指不定顷刻就被山火烧死了。

更何况,当初翠微宫遇险的时候,基哥知道纵火是人为的。他认为自己是“代天牧狩”,有老天给自己撑腰,基哥什么都不怕。

但这次明显不一样了。

这次的山火不仅距离很近,还是“天罚”,这让基哥感到心虚。

他认为,这或许是上天对自己的某种警告,只不过一时间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反正无论如何,华清宫是不能呆了,必须得换个地方才行。

不得已,基哥只好命崔乾佑带着一众神策军,护送自己回长安兴庆宫。并且以华清宫需要修缮为由,撤走了所有宦官和宫女。

然而,基哥刚刚回到长安,在兴庆宫内屁股都没坐热。刑部尚书张均便跑来哭诉,让基哥为他主持公道,将西域经略大使方重勇及麾下亲信数人,如何昌期、车光倩、王难得、封常清等,抓来长安,扭送大理寺受审。

基哥在兴庆宫不问政务,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张均在自己面前跪地哭诉,还以为出现了幻觉!

“力士啊,张尚书说的是什么事?”

基哥对身边的高力士小声询问道,他把政务都丢给高力士了,自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回圣人,张均之弟,驸马张洎奔赴西域接替方重勇担任西域经略大使。结果在石国驿馆,遭遇盗匪袭击。整个使团只有游击将军刘希暹,因为武艺高强幸免于难逃了出来,然后写了封奏折回来禀告此事,现在人还在柘枝城。”

高力士简明扼要的将事情说了一遍。

“朕那么多兵马在石国,居然还有盗匪?”

基哥一脸莫名其妙,因为这件事怎么看怎么像是方重勇做的。也只有他这个身份的人才敢做!

不然葱岭以西其他势力,哪怕是大食人,也不敢这么对着大唐骑脸输出啊!

然而问题是在于,方重勇有胆子也有能力杀张洎等人不假,但他没胆子违抗圣旨,更不敢造反,也没人会跟着他造反!

方重勇杀张洎又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杀了张洎,朝廷还是会换個人接替他担任新的西域经略大使。

或者干脆就直接撤职,反正西域经略大使也不是常设的职务。

方重勇这么做,纯粹是恶心张氏一族,纯粹是给朝廷难堪,对他自己并无好处。

基哥想不明白动机。

既然没有杀人动机,那就最多只能给个“玩忽职守”,罚酒三杯而已。

对于基哥来说,事实的真相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的想法,以及他这个天子的想法。

“圣人,刘希暹在奏折中抱怨,安西远征军正出征木鹿,也就是大食人的老巢。

对石国国内的防卫太过于松懈。足以见得,方重勇当时并不在石国,唐军主力也不在。

再说了,就算真杀了,何必留一个活口呢?死无对证岂不完美?”

听到高力士的解释,基哥微微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北庭都护府就曾经有正都护(等同节度使)叛乱,闹出的动静比现在这个大多了,都是简单粗暴,揭竿而起。真没有见过谁搞方重勇这种花式操作的,丘八们都喜欢一刀砍下去完事。

“张卿家,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呀?方国忠这么做,对他自己也没好处啊!

朕要换掉他这个西域经略大使,不是他杀一个大臣就能办到的。朕就把话放这里,该换他还是会换。”

基哥装出一副痛心的模样询问道,实则对自己这个女婿完全无感!事实上,他连张洎长什么样都忘记了。

驸马而已,大唐的皇子和公主也就那么一回事,更别说驸马了!

死个驸马算球啊!

在心中权衡了一下,基哥还是感觉数万安西远征军,与数千银枪孝节军精兵更重要一些。驸马连一个师都没有,不能打就站一边凉快去吧!

基哥以其精明的权谋大脑,瞬间就判断出了现在的状况:

人死不能复生,死人不会带来任何利益,所有的戏都是演给活人看的。

所以,张洎死了也就白死。事后敲打一下方重勇,也就只能这样了。

“圣人,我大唐在西域各国中如同天神,派去的使节犹如天使。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火烧驿馆,杀死使节?

这件事只有方重勇敢干,也只有他干得出来!圣人,长此以往,他一定会造反的啊!”

张均跪在地上恳求道,可谓是声泪俱下。哪怕猛兽看到了,都会忍不住心软。

要是换了个皇帝,说不定耳根子软,真就找个台阶下了,一道圣旨送出去,和稀泥让方重勇回来当面对质。

可是,基哥不是别人,他是一个上了年纪的顶级精致利己主义者。

基哥考虑问题的角度,只有这件事对他本人有没有好处。而不是对国家、对朝廷、对其他人有没有好处。

考虑到方重勇麾下三千银枪孝节军,已经在西域证明过他们神勇无敌,非常能打。所以基哥瞬间就pass掉了张均的提议。

还抓捕回长安受审,你塔玛德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真不怕丘八们振臂一呼造反啊!

基哥是懂阴谋权术的,脸上虽然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对张均的提议嗤之以鼻。

这件事无论真假,都不是方重勇一人能办得成的,最起码在银枪孝节军内部,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要不然,谁会冒着诛三族的风险干这活呢?

使团也有卫士的,不是完全没有守备力量。干成这件事,没有百人以上的精兵完全不可想象。

或者换个角度看,这已经不是方重勇一个人的意思,而是他手下一群人的意思。这个群体甚至已经扩大到了基层士卒。

因为这件“小事”处置方重勇,就是给银枪孝节军三千将士难堪。这支军队马上要调回长安,作为戍卫兴庆宫的核心骨干来使用。

万一引起军队哗变,让自己这个天子有什么三长两短的。到时候哪怕杀光张均一族的人,又能挽回多少局面?

难道人头砍了还能长回去?

对于利害得失,基哥心中是有比数的。

“胡闹!你是刑部尚书,难道不知道诬告反坐吗?这种不负责任的话,你也敢说?真当朝廷是你家的么?”

基哥恨恨的拍了一下桌案,指着张均大骂道:“张卿家,要是有人证有物证,你就赶紧的拿出来!你要是什么都没有,方国忠身上还挂着御史大夫的头衔,岂是你可以随意毁谤的!”

“圣人,只要他回长安,微臣愿意与他当面对质!一定可以抓到他的破绽!请圣人明察!”

张均不甘心的跪在地上说道,几乎是在咬牙切齿!

“够了!朕不想再听你聒噪!这件事朝廷会给张氏一个交代,以朝廷的文书为准,伱可以退下了!”

基哥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示意高力士送客。

“张尚书,请吧。”

高力士走上前去,将伏跪在地的张均搀扶了起来。

“微臣,告退……”

张均不敢看已然盛怒的基哥,只得跟在高力士身后,被“礼送”出了兴庆宫。

等高力士回来以后,他才发现基哥坐在御书房的桌案前,面露困惑之色。

“力士,你觉得,这件事是谁做的?”

基哥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双目直视高力士。后者心中一惊,随即躬身行礼道:“圣人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奴何必献丑呢?”

“对啊,除了方国忠以外,不可能是别人。”

基哥叹了口气,却没有说这件事有什么不对的。

看到天子似乎并无惩罚方重勇的心思,高力士便建议道:

“圣人,张洎这个人接任西域经略大使,本身就不是您的本意。是朝廷诸位相公和尚书们强加给您,才勉强去赴任的。

圣人只要再给河中都护府发一道圣旨,换个靠谱,又跟张均他们没什么瓜葛的人去赴任就行了。

如果方重勇带着银枪孝节军返回长安,那么说明他并无忤逆圣人之心。是张洎办事不妥,得罪了那帮丘八咎由自取。

若是方重勇推脱不肯回归,那……哪怕他是方全忠之子,也留不得了。”

高力士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他的意思很明白,张均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重勇将来要怎么做。如果方重勇带兵回长安了,接受了圣旨的内容,移交了身上的职务,听从基哥的安排,那么张洎死了也白死。

过去的事情,并未造成什么实质性损失,就让他过去吧。

因为基哥人事调整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了。

但方重勇要是不愿意回来,不肯接旨,那就肯定是有了异心,到那时候朝廷才是麻烦大了!

不派兵平叛,不足以平复事态。那时候,张均说什么都好,只管往方重勇身上泼脏水就行了。

基哥怎么可能在没有证明方重勇有反心的时候,逼迫他造反呢?

而且还是连带着银枪孝节军一起反!

高力士在心中大骂张均读书读傻了!完全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压根不肯站在天子的角度去想。

被赶出兴庆宫,碰了一鼻子灰,也是咎由自取。

“堂堂刑部尚书,见识居然不如高将军,现在朝堂上都是些什么废物啊!

不如哥奴远矣!”

基哥忍不住感慨叹息道,不得不说,高力士说中了他的心事。

将方重勇调离,只是因为这位能力太强,冲得太狠,已经有振臂一呼,闹出大动静的能力。

这已经脱离了基哥当初让他去西域的初衷。

表现太好,也会打乱基哥的布局。

至于后续是谁接任,核心是让王忠嗣,这个方重勇的岳父来扛着。

以及让一个有眼力劲的太监和一个会和稀泥的中枢大臣,外放为地方官盯着,不要窝里斗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太监和这个文人到底是谁,基哥是无所谓的。

他知道张均那帮人的小心思,却懒得去点破。

张洎在中枢已经是高官,还是驸马,却差宰相差了一步。

这次他外放,就是想混一个“封疆大吏”的资历。有了这个资历后,再次返回长安,张洎几乎是板上钉钉可以担任宰相,这便是大唐有名的“出将入相”游戏规则的标准玩法。

而张洎意外身亡,表面上看是一件小事,但实际上却是直接打断了张均一帮人的蓄力槽,直接打掉了一个未来几乎铁板钉钉会成为宰相的重量级中枢大臣!

张均刚才来兴庆宫,那可不是只为了他弟弟抱不平的,还有更深刻的政治目的:推荐自己想推荐的人,顶住张洎空出来的官位!

结果第一步“博取同情”都没走完,就被基哥打发走了。后续的套路压根就没法提出来!算是吃了个哑巴亏!

在基哥看来,这些中枢朝臣给李林甫提鞋都不配。他们只要一开口,自己就看穿了这帮人的心肝脾肺肾!

“近期还有什么别的事情么?”

基哥一脸疲惫的询问道,对于张均这样的臣子,他真是感觉腻歪了。

“回圣人,确实还有一件事,就是幽州节度使皇甫惟明上书,希望回长安入相。

奴觉得不妥,不打算回应这份奏折,所以就没有报上来扫圣人的兴致。”

高力士将一封奏折递给基哥说道。

“让他继续待在幽州吧。

王忠嗣是方国忠的岳父,方全忠是他父亲,河西与陇右,遍布这些人的旧部。

倘若没有制衡,哪怕方氏父子没有反心,王忠嗣对朕忠心耿耿,那他们的继任呢?当地那些边将呢?

谁敢保证他们不出问题?

朕需要有一块石头压着西边。”

基哥叹了口气说道。

皇甫家底蕴深厚,基哥自己还未当皇帝的时候,就有个王妃是皇甫惟明的姐姐,不过已经过世很久了。

如今大唐的格局,就是东南不值一提,北边一根扁担挑东西两头。

南面的剑南与岭南镇兵少管的地方大,影响力远不如北方边镇。

扁担是河东和朔方两镇,东西两头就好说了,一边是河西、陇右两镇外加西域全部,一边是幽州、平卢两镇。

很明显西北的力量大于东北,基哥需要皇甫惟明能镇住大局。

他要是回长安为宰相,那谁来控制边镇?

基哥一时间也找不到跟自己关系亲近,又跟河西陇右那边不对付的人了。

边军可不只是节度使啊!当地会有很多扎根本地的将门家族,依附于大唐的城旁部落。他们都有各自的利益,有时候会绑架裹挟节度使。

基哥并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当然了,他也不相信某个人就能煽动边军造反。

这个平衡非常的微妙,轻易不能折腾。

调回方重勇到长安委以重任,快速提拔王忠嗣的亲信,却不提拔他本人,稀释他的权力。以及驳回皇甫惟明希望入相的奏折,都是这个思路。

权谋的游戏,平衡不能乱!

“圣人,既然如此,那张洎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圣人您说个谱,奴便去安排好。”

高力士低声问道。

“等方国忠回来再说。

对了,有大功不赏,肯定很多人心中对朕都颇有微词。

这次等方国忠回长安,朕便要给他封王,以示恩宠。一如当年中宗时期张柬之等人的王爵。

你以为,起一个怎样的封号为好啊?”

基哥摸着下巴上的长须,微笑询问道。

对于这种给个名头又不花钱,就收买人心的策略,他向来都是很上心的!

“圣人,方国忠平定西域,扬我大唐国威,不如,就给他一个平西郡王吧,简称平西王。

没有这个封号就造一个。”

高力士脑中灵光一闪,几乎是脱口而出。

“平西王么……不错!”

基哥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