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 > 终极学霸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11月。

对于普通人们来说该做什么就继续去做什么,不过对于华国绝大多数的科研学者来说,马上他们就要迎来一件重要的事情。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对于国内任何学者来说都十分重要,特别是那些有志于冲上更高层次的学者,比如想要成为院士,往往都需要有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的得奖经历。

除此之外,能够得奖,对于以后申请经费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拿不到世界级奖项的情况下,国家科学技术奖就是国内学者们所竞相追逐的荣誉了。

所以,很多人都盯着每一个奖项。

……

11月2日,人民大会堂外。

从全国各地而来的学者们,都站在门外,分成了几个队列,依次排队进入大会堂。

在这个地方,不管你是全国首富,还是学术巨擘,都得排队。

而排队的过程中,熟识的学者之间也正在相互打着招呼。

“哟,老陈,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你们之前做的那个碳链与金属的螯合化学,很不错啊,今年看来是要必拿一个自然科学奖了。”

“老沈,你这不是埋汰我了伱们做的那个手性金属的课题才叫一个稳拿吧?”

“哈哈哈,都能拿,都能拿。”

……

李牧此时也正在排队的队伍之中。

他是跟着高能所的研究员们一起来的,而高能所的研究员此时也正在和其他认识的学者们打着招呼。

至于李牧,虽然他不认识别人,但别人大多都认识他,所以也时不时地被旁边的学者们喊一声,都是想和他认识的人。

学术圈亦是名利场,世界上的任何圈子都没有那么纯粹。

就这样,跟随着队伍,他们一步一步的走进了大会堂。

经过了安检,进入大会堂内部之后,空间就变得宽敞起来。

“嘿,李牧。”

刚走了几步没多久,忽然就有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李牧转头望去,便惊讶的发现居然是吴孟源教授。

而吴孟源旁边也都是他们沪交大学物理学院的人。

“吴教授,齐院长,你们也来了啊。”

他挥挥手,和身旁的岳琅院士一起走了上去。

他们虽然最近一直待在高能所,但身份上还是沪交大学的人。

“呵呵,咱们当然要来,说不定就获奖了呢?”齐涛哈哈一笑,“特别是小牧你啊,这次说不定就很有希望。”

吴孟源也微微一笑:“你可以期待一下。”

结果旁边的岳琅院士冷不丁地说道:“就不用期待了,我想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岳琅院士的话让吴孟源他们都是一愣,板上钉钉?

“有什么说法吗?”齐涛赶忙问道。

作为物理学院的院长,他可是最期待自己学院有人能够得奖的。

“前段时间,奖励办的主任胡云平亲自到高能所找了李牧一趟,你说这暗示的还不够明显吗?”岳琅笑呵呵地说道。

“居然还发生了这件事情?”

吴孟源和齐涛都是一愣,转头看向李牧,想问他之前怎么没给学院报个喜什么的,只不过转念一想……

算了,习惯了,习惯了。

李牧向来如此嘛。

拍了拍李牧的肩膀,齐涛笑呵呵地说道:“那到时候咱们可就看你的了,给咱们物理学院拿下一个奖。”

李牧一时间哭笑不得:“这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这种事情哪能就这么确定了。”

“对对。”

几位物理学院的院士教授们都敷衍地点了点头,全部写着不信。

“好了,进去吧。”

岳琅这时候看了一眼周围的,见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后,便招呼一声。

他们也不再多说,一同走进了会厅。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们来到了各自的座位上坐好,而很快地,本届大会也正式开始。

首先是会议的开幕流程,大佬级别的人物首先发表了讲话,对过去一年的总体情况进行表彰。

而除此之外,在讲话中尤其还提到了一点。

“……对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的优秀人才,要提供大力的支持,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我们出了一位叫李牧的年轻学者,近两年来表现的十分优异,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做出了许多对科学界有重大意义的成就,在整个国际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力,也希望咱们所有的学者都能够向这样的学者学习,认认真真搞科研……”

在这样的大会上,由大佬点名进行的表扬,让场下的李牧先是一愣,心中顿时感到受宠若惊。

然后周围也有很多目光向他看来,显然都充满了羡慕。

这可绝对算是莫大的荣誉。

尤其是他们沪交大学的人,此时心中更是激动,恨不得站起来大喊一声李牧是我们的人。

沪交大学里受邀来到这里的学者可不少,不管是物理学院还是数学学院,再或者是其他学院的都有,此刻他们也都感觉到了与有荣焉。

当然大佬也就这样一句话略过,没过一会儿,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首先颁发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曾经在上世纪新华国成立阶段作出过重大成就的老科学家上台领奖。

对于这两位老科学家,在场每个人都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以表达敬意。

如若没有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的辛苦付出,也就没有他们今天这种生活的环境,更谈不上让他们在场的这些人去做科研了。

没有人不为之敬佩。

等到这两位老科学家的颁奖完成,接下来便进入到国家自然科学奖的颁奖环节。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一般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两种奖项,此外,对于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的成果,还有着特等奖能够授予。

自然科学奖自从成立至今,一直没有特等奖颁发出去过,能够拿到特等奖的自然科学成果,大概只有做出了像爱因斯坦相对论那种成果才能得到。

就目前而言,基本上也没谁会想着去得到特等奖,能够拿到二等奖都算是好的了。

至于一等奖的获得难度也特别高,评选条件十分严格,只要所有申报项目不达标,直接空缺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随着主持人宣布开始评选自然科学奖的时候,在场的学者们都开始寻思,今年会不会空缺了?

不过事实证明并没有空缺。

“今年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第一个项目是——纳米限域催化!”

“获得者是来自华国科学院太连市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包和辛院士团队!”

“他们的成果,使得我们能够在纳米尺度,给催化反应体系提供一个有约束的环境,从而实现催化性能的精准调控,让催化作用变得更有效果和效率,从而帮助我们对煤、天然气等非石油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

“由请领奖人上台领奖!”

在阵阵的掌声中,这位包和辛院士笑容满面的走上了台,然后由大佬亲自颁奖,握手合影。

随后又在掌声中,包院士走了下去。

接着是第二位。

“第二个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是——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

“获得者是来自沪旦大学的赵元冬院士团队!”

又是在一阵阵的掌声中,这位赵元冬院士走上了台。

和之前的包院士一样的流程,他也和大佬合影,然后在掌声中下台。

至此,在场的众人都认为一等奖的颁发已经结束了。

虽然根据颁发规则来看,并没有规定获得一等奖的项目有限。

但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除了空缺之外,就要么颁发一个,要么颁发两个,基本上就不可能再多了。

所以接下来应该就要颁发二等奖了。

一时间,许多的学者们都开始期待了起来。

一等奖太严格不敢想,而二等奖的颁发数量一般都十分的多,像2019年就颁发了四十多个,说不定他们就有机会呢?

然而就在一众学者们都揉拳擦掌的时候,主持人再次宣布:“接下来,颁发第3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场下众人顿时都呆住了。

第三个?

“获得第3个一等奖的项目为——冰雹猜想的证明。”

“获得者为,来自沪交大学的李牧。”

“冰雹猜想是数学界最著名的问题之一,随便给出一个数字,在经过三倍加一,和除以二的循环变化后,最终都会回归到‘1’这个数字上,那么这个规则是否能在所有的正整数上应验吗?李牧通过他的证明,彻底为这个问题,画上了句号。”

“请获奖者李牧,上台领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