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 > 终极学霸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门第一天就能毕业了?

理论物理学,包括的内容其实很多。

像是粒子物理、量子场论、宇宙学等等方向,都属于理论物理学的范畴。

当然,不管其细化的方向是什么,理论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前者更多地是在纸上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推导,从而得到新发现。

所以,在物理学界,人们也通常用一句话来形容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废纸,实验物理费钱。

当然,基于理论物理学的特点,也是最适合李牧能力的。

听到李牧的话语,在场的院士们都并不意外。

“果然啊,你还是选择了这个。”

季章院士叹了口气,随后无奈地摇摇头:“行吧,看来是和我没有关系了,不过理论物理学也确实挺适合你,当然,如果你对核聚变也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来找我。”

乐霖院士也无奈地说道:“可惜了,我做的都是实验凝聚态,不是理论凝聚态,不然的话我还可以争取一下。”

凝聚态也分为理论和实验两个方向,而理论凝聚态便也属于理论物理,至于实验凝聚态,则更加偏向于验证理论和衍生应用。

其他院士们也都纷纷放弃。

只有岳琅院士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就是唯一一名专攻于理论物理的院士,尤其是在粒子物理,量子场论这几个方向。

他笑呵呵地走上前,拍了拍李牧的肩膀:“很好,理论物理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科,在这里面伱能够领会到许多历史上著名物理学家们的思想,就比如说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

“在研究理论物理学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和这些物理学家们跨时空对话的感觉。”

“当然,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在于它对数学的要求。”

“你的数学能力无可置疑,我也相信你能够在这里面如鱼得水。”

李牧点了点头,笑道:“我已经十分期待了。”

“哈哈哈!好!”

岳琅笑了起来。

随后他便转头看向其他几位院士,笑着说道:“各位老哥,那我就承让了。”

“算你这老东西走运。”

其他几名院士摇了摇头,随后也还是向岳琅送上了恭喜。

作为同一个学院的院士,他们之间的关系自然都算是不错,所以也没有那么多斤斤计较。

最多也就只有一点可惜而已,失去了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

确定了导师,李牧便跟岳琅院士前往了他的办公室。

他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就在一起,里面正有一堆研究生们做着研究。

这些学生见到大老板来了,都尊敬地喊道:“岳院士好!”

并不像是陈善平那样亲自带学生,岳琅的实验室就属于高校普遍的实验室安排方式,基本都是由小导师带研究生,至于他自己就因为平常比较忙,很少有时间管这些研究生们,更何况他自己的课题也不是普通学生能够研究的。

所以这些研究生们也都难得见到一次大老板。

而岳琅今天的心情还算不错,笑着回应了学生们的招呼,随后说道:“来,给你们介绍一个新师弟,李牧。”

李牧也从岳琅的背后走了出去,向实验室中的众人挥了挥手,“大家好。”

然后,在场的这些研究生们,顿时就呆住了。

啥?

这位是……

李李李……李牧?!

天啦噜,李牧居然也成为了他们的同门?

他们大老板居然把李牧都给拐来了!

至于岳琅说的师弟什么的……

开玩笑,谁敢把李牧当师弟啊?

这种大佬……

不管他们本身是博士还是硕士,都只能表示膜拜。

当然,岳琅也没有废话,就直接领着李牧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咱们就不用说别的废话了,相信你也不喜欢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直接说学术上的事情。”

“你之前写过的那些和物理相关论文我都看过了,总体来说都很好,在水平上都达到了那些普通学生的毕业要求。”

“当然,也是考虑到你在之前就已经那么突出了,所以我对你的毕业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我不要求你的毕业论文必须投给《nature》、《science》或者是《PRL》这类顶刊,但一定得是像你那篇《两类导体界面电子行为的电动力学分析》,对整个学界都能产生一定影响力。”

“你已经做到了一次,我也相信你能够再做到一次。”

“平常的时候,我也不会干涉你的研究,你自己做什么都可以,当然也可以跟我一起做项目。”

“就目前来说,如果你对研究方向还没什么想法的话,我也建议你先来我这边。”

“你之前所研究过的那些问题,和理论物理的尖端研究领域虽然有一定的重叠,但是重叠不多,就比如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

“我现在的项目就是和这两个方面紧密相关的,也能帮助你更快的搞清楚要研究什么。”

“就看你怎么选择了。”

“你需要经费的话也可以和我说,我这边每年都能根据你想做的课题提供一定经费。”

“要说的差不多就这些了,你自行决定吧。”

岳琅说完,端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等待着李牧作出决定。

对于李牧这样的天才,在培养方式上岳琅很清楚,不能强行要求其去干嘛。

否则的话只会影响其天赋的发挥。

而李牧则思考了片刻,随后便问道:“岳院士,您现在在做的项目是什么?”

岳琅一笑,然后直接从旁边扯来了一份资料,递给了李牧。

“就是这个。”

李牧接过了这份资料,便见到上面写着:【含奇异夸克隐粲四夸克态Zcs存在性验证】。

“知道这是什么吗?”

岳琅笑眯眯地问道,显然是起了考验的心思。

但对于李牧的知识储备来说,这很简单。

“根据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来看,除了‘传统’强子,也就是由两个夸克组成的介子,或者是三个夸克组成的重子之外,还可能存在有四个夸克或五个夸克,以及纯胶子所组成的‘奇特’强子。”

“所以这个Zcs就应该属于其中之一。”

“等于说是要寻找一种新的粒子?”

李牧抬起头,看向岳琅。

岳琅哈哈一笑,随后微微点头:“说的很不错,就是这样。”

“理论物理学离不开量子理论,而量子理论又离不开这些基本粒子。”

“所以发现新粒子就成为了我们理论物理学最致力于去研究的热点话题。”

“当然功利点来说的话,只要发现这样一个新粒子,随便就能够发一篇自然、科学什么的。”

“不过在咱们学术界,功利点也好嘛。”

岳琅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个四夸克粒子也算是其中之一,现在的目的就是从各种实验数据中分析出其存在的可能性,所以尤其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数学高手。”

李牧点了点头,随后就不由好奇地问道:“那我们的实验数据从哪里来呢?咱们沪交大学总不可能有这种粒子对撞机吧?”

岳琅无奈地摆摆手:“这当然不可能,要是有的话我做梦都能笑醒来。”

“我们的这个项目是依托于上京高能物理所,根据上京谱仪III的实验数据来进行分析的。”

李牧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上京谱仪III,是上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大型通用磁谱仪,其主要被用来监测并记录粒子对撞中产生的相关数据。

理论物理中的粒子物理学家们,显然是不可能直接观测到粒子对撞时所发生的情况。

现在也没有任何设备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直接观测到这种微观的现象。

所以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根据设备所记录到的各种数据,比如粒子的能量、轨迹等等,然后再用数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最后从中分析出结果来。

“如何?要不要来跟我研究这个项目?”

李牧沉吟片刻,便说道:“既然您都如此建议了,那我就先试一试吧。”

“好。”

岳琅颔首,随后就从旁边又拿来了一沓的资料。

“这里面的资料都是相关的数据,里面包含了几十万次对撞所产生的结果,我估计吧,如果能够找到的话,从这些数据中应该就能找出来了。”

“你可以先看一看,有什么不懂的问我就好。”

李牧接过了这些资料,里面不同类型的资料也已经用夹子分隔开来。

“这一叠是飞行时间的统计,里面测出来的是带电粒子的飞行时间;这份是簇射计数器的统计结果,记录的都是各种粒子的能量。”

“然后还有记录位置的、束流亮度……”

岳琅手把手的教着李牧认识这些数据,同时也告诉他这些数据的作用。

毕竟李牧也是第一次拿到这种资料,他当然也得先把李牧给引进门。

很快的李牧便初步掌握了这些数据的含义,以及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只不过细看了一会儿后,他的眉头就不由皱起。

“怎么感觉这里面的数据……有点杂?有不少数据都超过了几倍的误差范围。”

岳琅笑了笑,脸上也有些无奈:“没办法,咱们国内的粒子对撞机就是这样,在先进程度上和国外最顶级的对撞机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统计数据的时候,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噪音干扰。”

“你应该也能想象的到,在这种实验过程中,噪音总是不可避免的,哪怕是地球磁场,还有重力,再加上无处不在的电磁干扰等等,都会影响到测量的精准性,所以说为什么我们研究高能物理的人做梦都想要在月球上造一个对撞机,就是因为能够极大摆脱这种影响。”

“好吧。”

李牧也只好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也不得不感慨。

哪怕研究的是理论物理,也仍然要依托于实验。

就像是当年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在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后,物理学界都是不敢相信的,因为这推翻了物理学界所一直坚持的宇称守恒定律,所以他们的论文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认同。

直到后来在另外一位物理学家吴健雄所精心设计的实验下,宇称不守恒定律才算是得到了验证,让他们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紧密共存着。

接下来,李牧就继续看了下去,岳琅也难得没有去忙自己的事情,在旁边安静的等着,偶尔到实验室去问一问他的学生们最近情况怎么样。

时间很快过去,从中午一直到下午,李牧都一直待在岳琅的办公室中,看着这些数据。

直到下午饭点到的时候,岳琅重新从实验室回到了办公室,见到李牧那认真的样子,目光也欣慰而感慨。

能够把这些枯燥的数据看这么久,也难怪李牧能做出那么大的成就。

随后,他便对李牧招呼了一声:“好了,咱们先去吃饭吧,不用太辛苦了。”

但李牧这个时候却说道:“您先去吃吧,我现在对这些数据有点想法。”

“嗯?什么想法?”岳琅顿时就是一愣。

虽然看了一下午,确实也挺久的,但是这又能有什么想法?

李牧从旁边取来的纸和笔:“给这些数据降降噪。”

岳琅:“???”

利用数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的确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也一直是各大粒子对撞机研究人员所尝试的方向。

但是和李牧这种降噪方法不同,他们的降噪一般都是确定了算法,然后写入到监测统计设备的计算机中,接着在这些设备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就直接完成降噪了,这样也能确保不会影响到粒子对撞过程中的真实数据。

而李牧这种直接从已经得到的实验数据入手,就很有可能影响到真实数据,最终不仅不会实现降噪,甚至还会影响到数据的真实性。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降噪,而是叫做“修复”。

就像是对那些上世纪画质较低的电影进行修复,让其画质变高,十分的麻烦,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导致原本的画面失真。

更何况,李牧才看了多久,真的能做到吗?

岳琅的心中忍不住生出了这样的疑问。

然而,李牧既然敢这么做,就说明他已经有了把握。

事实上从他拿到这个数据后,他的脑海计算机就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思考了。

而在脑海计算机的帮助下,做到这一点也远比岳琅想象的容易。

仅仅片刻,李牧便完成了对第一个对撞能量数据的修复。

而这个修复后的数据,竟然一下子就回到了置信区间的一倍误差范围内!

旁边的岳琅震惊了。

仅仅是凭借这一手降噪的方法,李牧就能够受到全世界各种高能物理研究单位的盛邀!

甚至……

如果将这个方法系统性地总结成论文发表出去,说不定,就直接达到他中午才给李牧说的毕业要求了?

入门第一天就能毕业了?

……

【前两天出去办事,今天可能是阳了,有点精神不振,今天先就8k字了,加更之后继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