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1:20:50 来源:蚂蚁文学

李乐有缺点,他是隆庆五年中了进士,金榜题名之后开始观政,而后被授予了兵科给事中的官职,他未曾见过奢侈,所以当奢侈扑面而来,唾手可得的时候,他会产生迷茫。

张居正有缺点吗?有。

他的缺点非常的明显,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可是这个缺点,极难对付。

张四维想了半天,咬着牙,恶狠狠的说道:“张居正,等他死了就是!人死了,就管不住后事的事儿了。”

高拱和王崇古好的穿一条裤子,而后晋党占了朝堂上的多数,可不代表朝中没有人能够制衡高拱,作为次辅的张居正,就能制衡一二,军事、政治、风宪言路等等,张居正都有自己的朋党。

所以高拱面对罢免的懿旨,无论多么不甘心,就只能回乡闲住。

张四维其实拿张居正没什么好办法,他斗不过张居正,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张四维不能像对付李乐一样对付张居正,杨博三番五次的拉拢张居正,给的条件极其丰厚,甚至把整个晋党都给了,张居正依旧不为所动。

“戚继光不是把全楚会馆的腰牌还给元辅了吗?这是不是個机会?”王崇古面色凝重的说道,不好对付,就不想方设法对付了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削弱张居正手中的力量才是。

“戚帅啊。”张四维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对付戚继光要从他的要害下手,戚继光的要害是什么?是军威,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带来的令人侧目、避其锋芒的军威。

他能一直打胜仗,再多的盘外招,都是白费功夫。

“我差人试着拉拢一下吧,正好最近御史弹劾戚帅,让几个御史过去游说一番试试再说吧,估计不能行。”张四维迈着四方步离开了全晋会馆。

戚继光那种人,比张居正还纯粹,根本没办法拉拢。

要对付戚继光,阴谋诡计也不行。

戚继光在东南平倭的时候,他的敌人可不仅仅是倭寇,中了各种阴谋诡计依旧能够获胜,这样的军事天赋,怎么对付?

日暮时分,游七回到了全楚会馆,在文昌阁找到了正在给小皇帝注解四书五经的张居正,游七面色极为复杂的说道:“先生,全晋会馆传来了消息,李乐去了全晋会馆,现在还没出来,怕是要投了晋党。”

游七之所以知道消息,是他往全晋会馆掺了沙子,李乐作为朝廷阅视给事中前往边方,万众瞩目,他就是侧门进,想知道的人,还是能知道的。

“知道了。”张居正放下了铅笔,注解完了一段,他就有些无奈,他已经能想象到陛下会询问他哪些问题了,这得提前做好准备,否则皇帝陛下问起来,作为帝师的张居正居然只能左顾言他,张居正也丢不起那个人。

“那该怎么办?”游七看着自己家的先生,张居正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张居正笑着说道:“陆树声之事,你还记得吗?我们是同学,嘉靖末隆庆初,我们都是徐党,我当国之后,升授陆树声为礼部尚书,他对我的施政,是这也反对,那也反对,无外乎晋党给的多,我给的少罢了。”

“说回李乐之事,他不懂,用妻女家眷威逼只是个手段,晋党敢这么做?此端一开,其后果晋党能够承受吗?所以根本就是吓唬李乐罢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李乐初入官场,根本不懂,哪怕是李乐代表朝廷,真的查出什么来,李乐也不会有事。

“至于怎么办。”张居正手中翻出了两本奏疏,打开看了片刻,又放了回去,笑着说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李乐在明,接受了张四维的条件,反而令其放松警惕,再差遣一些人去暗自走访便是。”

“张四维机关算尽啊,他要是不折腾李乐,就让李乐带着人去查,查到哪里算哪里,既然张四维非要把折腾李乐,那就不能怪我折腾他们了。”

张居正的眼神晦暗不明,甚至带着几分凶狠,小皇帝问他,派李乐等人巡检边方,期许结果如何,张居正说:能把非晋党出身的御史,派过去就算成功。

张居正要的真的不多,他也没想着在小皇帝亲政之前,把晋党彻底打残、打死,若是朝中全都是张党,皇宫里的太后和皇帝就该坐立不安了。

可是张四维非要把李乐变成晋党,动他张居正的人,游说他张居正的人,张居正能忍下这口气才怪。

他眦睚必报。

既然要斗法,那就斗,而张居正的意思很明确,李乐从现在起,就是个幌子了,就是明修栈道,暗地里调查,才是暗度陈仓,才是杀招。

张居正本来打算意思意思就算了,张四维偏要惹他,那就不能意思意思了。

此时的朱翊钧在种田,他和徐贞明、张宏、张鲸等人一道,在田间地头走动着。

朱翊钧对着徐贞明说道:“这三月份四月份,地温还是不高,你之前提到的那个用高粱秆做成风帐,阻挡寒风,把菜地圈起来后,在菜地上铺满马粪、草木灰来保温,防治倒春寒伤苗,是个不错的主意。”

“什么时候追肥?”

“下苗以后十五天左右。”徐贞明赶忙回答道。

冯保和一个小黄门耳语了几声,面色变得铁青,赶忙走到了皇帝面前,俯首说道:“陛下有件事。”

“稍待。”朱翊钧示意冯保待会再说,而是继续说道:“追肥多少?”

徐贞明打开了备忘录说道:“稀释人畜粪堆肥一亩地要一千五百斤到两千斤,若是再多了会烧苗,要是再少了肥力不足。”

徐贞明其实很想说,就他观察到的土豆和番薯,其实不施肥,一瓢水,都能活,收成有区别,能满野地里种进去,多收一点是一点。

陛下这个种法,是皇帝种法,实在是奢侈的很。

精耕细作有精耕细作的种法,刀耕火种、敷衍了事是另外一种种法,南洋那群海外番夷,种这东西,甚至切块都不沾草木灰…

“嗯,什么时候整枝打顶?”朱翊钧记住了这个数字。

一斤堆肥要六文,而稀释五斤左右,一亩地要三百斤堆肥到四百斤左右,这就是一千八百文到两千四百文不等,折银大约在一两银子左右,但是民间尤其是乡野堆肥,可不全都是买粪,主要是收集人畜粪便堆积,最主要的是,无论种什么都要施肥,农户种地的成本并没有增加,收获却多了。

粪便可是个粪道主的大买卖,其利之厚,连宋高宗赵构都愿意当粪道主赚这个钱。

整枝打顶,就是对分枝较多、生长较旺的薯田,剪掉二三个分枝,如此可使养分更加集中到块茎,增加收成。

打顶是摘去嫩尖,分枝生长过旺时,也要摘去嫩尖,防止养分流逝到茎叶之上。

这个朱翊钧之前就知道,还告诉过两宫太后。

肆意生长、枝繁叶茂,对于农作物而言,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对土豆、番薯而言。

徐贞明打开了自己的备忘录,开口说道:“整枝要在四月了,一节五枝都要剪,打顶,要在薯苗高于十二寸之后,在十八寸之前,早些枝叶不够繁茂,再晚些,块茎就小了,收成就少了。”

“嗯。”朱翊钧点头,看着自己的这十亩地,伸了个懒腰,左边五亩地是经过了掐尖和高温钝化的薯苗,而右边五亩地是没有经过掐尖和高温钝化的薯苗,差距已经很明显了。

左边的田里没有经过补种,但是依旧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右边的田,已经补种过了一次,可是死苗时有发生,就是颜色上都有差距,左边绿油油,右边的叶片隔两株,都有一些个黄叶和溃烂,叶片也不够饱满,绿的不够浓郁。

徐贞明带领的宝岐殿上下,根本不给小皇帝干重体力活的机会,这种整枝打顶的活儿,朱翊钧还能参与,追肥,朱翊钧就不用想了,就是连夜干,徐贞明也不敢让皇帝挑肥、施肥。

“冯大伴有什么事儿?”朱翊钧看向了冯保。

冯保低声和皇帝交流了几声,李乐去了全晋会馆的事儿,连宫里都知道了。

按理说李乐去全晋会馆之事,极为机密,可是全楚会馆和全晋会馆只有一条街的距离。

既然张居正、游七,全楚会馆的人,已经知道了,冯保知道也就不稀奇了。

张四维说张居正独占经筵,是隔绝内外,可是张居正的确独占经筵,却没有隔绝内外,他知道什么消息,都会告诉宫中。

“冯大伴有什么办法吗?”朱翊钧看着冯保问道。

“还请陛下明示。”冯保其实心里有几个主意,可是该配合陛下演戏的时候,绝对不能视而不见!

朱翊钧稍微思忖了片刻说道:“让张鲸去趟全楚会馆吧,既然晋党不仁,就不能怪朕不义了,张四维这个蠢货,不生事儿,不惹事儿,元辅先生也不会继续折腾,朕也这么认了,张四维非要这么折腾就不能怪朕了。”

晋党在宣府大同经营了那么多年,李乐去了,只要表面功夫做到位了,李乐查不出什么。

除非是宣府大同的长城鼎建,烂到了一种无法做到表面功夫的地步,烂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才必须要折腾这么一出,张四维也要展现一下他的影响力,真的是机关算尽。

“陛下的意思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张鲸去全楚会馆,然后带着人暗地里走访?”冯保想了想说道。

朱翊钧点头说道:“嗯,让缇帅再差遣两个提刑千户随同。”

“臣遵旨。”冯保现在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在保护宝岐殿安危上,陛下种地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破坏,天时都不行!

老天爷要倒春寒,小宦官们也要铺上厚草苫!

保证陛下的宝岐殿安危,这个功劳落到了实处,冯保这个大珰的位置至少能稳五六年。

所以,派乾清宫太监张宏的义子张鲸前往,冯保并没有阻拦,大家都是做事,张宏在做事,冯保也在做事,只要大家把手中的差事做好,那都是陛下的忠臣,谁都威胁不到谁的地位。

张鲸拿着徐爵给的全楚会馆腰牌,换了身便装,进了全楚会馆的时候,首辅在侍弄九折汉白玉桥边的薯田,剪出来的薯苗太多了,张居正索性差人把花花草草都拔了,全换成了薯苗。

张居正看着张鲸到来,面色复杂。

因为张鲸身边还站着一个人,兵科给事中李乐。

李乐的打扮是个下人,穿着粗麻衫,披头散发,脸上还算干净,脚下一双鞋还破了个洞,张居正压根就没认出来这是自己的学生李乐,谁会把面前这人当成隆庆五年进士科第二十七名?

这可是进士,这个打扮,属实是有辱斯文,但的确能避人耳目。

“你不是吃了晋党的好处吗?还回来作甚?”张居正的语气里带着一些训诫,和几分宽慰,这李乐,到底是没学了陆树声,完全投靠晋党去。

李乐撩动下了自己的披头散发,俯首说道:“先生教过我,要了解敌人才能对付敌人,以稽为决,弟子是想看看他们到底能玩出是什么把戏来,张四维那些话,若是不弘且毅,心中无公义公利且坚毅的人听了去,就觉得极为合理。”

“可是,这陛下的天下,是朝廷的天下,是大明天下人的天下,唯独不是晋党的天下。”

张居正略显摇头说道:“你有点狡猾了。”

“先生教导有方。”李乐满脸笑意的说道。

“胡说,你自己狡猾就是自己狡猾。”张居正满是笑意的说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李乐,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看?”

李乐俯首说道:“学生以为,张四维手段如此下作,其根本原因是宣大长城鼎建,一定糜烂到了一种连表面文章都做不得的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