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295章举朝之士尽数被坑

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295章举朝之士尽数被坑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4-22 05:40:17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二百九十五章举朝之士,尽数被坑悟宇双膝跪地,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

在他的面前,姚广孝、溥洽,还有徐景昌,安然端坐。旁边都是锦衣卫,实际上也用不着锦衣卫,他一个卖嘴的,哪里有逃跑的勇气?

“师父,师叔,还有定国公,你们只管问吧,罪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姚广孝闭目不言,苍老的溥洽看了看这个昔日爱徒,无奈长叹,“阿弥陀佛,你何苦走这一步啊!”

悟宇怔了怔,突然泪如涌泉,放声大哭。

“师父,弟子真的不想,弟子只是想赚点钱,结果不想越陷越深,回不了头了。”悟宇磕头作响,“师父,你可要救救弟子,给弟子一条活路啊!”

老僧溥洽听到了这话,干脆闭目不语,也学起了师弟姚广孝。

此刻只剩下徐景昌了,他倒是饶有兴趣,俯视着悟宇。

“我说悟宇师兄,伱是什么时候开始干这行的?跟我仔细说说。”

悟宇稳了稳心神,磕头作响。

“回定国公的话,当年佛门考试,我没有通过,就被逐出了寺庙,不得不还俗做生意……期初我开个点心铺子,生意极好,不到半年,我就赚了一大笔钱,每天都有人来我这里排长队买点心。回来我渐渐的做不过来,每天只能固定卖五百份。可是每到节日,这点根本不够卖,还有人要拿着送礼,要的更多。我,我就想到了可以打个欠条。”

徐景昌稍微思忖,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那些要送礼的,根本不是自己吃,花钱买个欠条,然后送出去,得到了欠条的人,可以在约定的时间之内,来找你换点心,对不对?”

悟宇点头,“是这样的,又是几个月下来,我就发现,卖出去的欠条,总有些会损坏丢失,没法过来领点心。而且就算他们隔一段时间,都来兑换... ...我手里也始终有一些钱。这些钱可以拿来放贷,赚利钱。”

悟宇说着,仗着胆子,抬头看了看徐景昌,发现这位定国公脸上含笑,抚掌大笑,“不愧是佛门出来的理财高手,敛财放贷,这是你在寺庙学来的本事吧?师父,您老人家教导有方啊?”

溥洽再也绷不住了,“勿要胡说,老衲只是一心向佛,绝不沾染铜臭。眼下的积善寺更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

那就是以前有了!

徐景昌也不多言,悟宇这种模式,他一点也不意外。

其实应天很多老字号都这样,比如徐景昌喜欢的那家烤鸭铺子,想要成批购买,就必须提前预定,交三成定金。

人家收了钱,才会提前置办材料,按时烤出来。

悟宇的点心铺子也是类似的,他预先收钱,然后等着客人上门提货……这个中间总有些时间差异。

也就是说,市面上始终有一批欠条,而悟宇的账上总是有一笔用不着的钱。

有钱就能谋利,放贷出去,或者是存在钱庄,都能有所收获,这已经是僧人出身的悟宇的本能了。

“师兄,我现在就很好奇,你又是怎么盯上黄金的,这一步你怎么迈出去的?能不能聊聊?”

悟宇苦兮兮道:“其实我渐渐发现,名气越大,外面的欠条越多,我手上的钱就越多。而且哪怕我多卖出一些欠条,也没人发觉。有些人只是想要个送礼的东西,我只需要定期收回旧的欠条,然后按照原价换成新的欠条,延长时间就行了。”

徐景昌听到这里,瞬间明白了,“借新还旧……你只要卖出去的越多,且没人挤兑,你就能赚到越来越多的钱?”

悟宇愕然少许,无奈点头,“定国公所言极是,罪人后来就想着,点心终究是价钱有限,就算卖得再多,也发不了财。罪人还要找个更值钱的东西,才能吸引人上钩?... ...”

“然后你就想到了黄金?”

“嗯!”

“你是怎么想到的?”

“我,我就是从邸报上面,我听说辽东有黄金,我就跟一些人讲,只要买了金矿的干股,就能得到一笔不菲的分红,而且干股还会越来越值钱。”

徐景昌道:“谁是第一批上当的?”

“就是,就是那些买了点心欠条的,我挑了几个家室不错的,卖了几份干股,然后半个月之后,我加价三成买了回来。”

半个月三成的利息,着实让人心动。

毕竟朱高煦那边,年息也才一成五。

“我第一次加价收回,那是花了我自己的钱……随后我又卖出去一批,这一次是原来的十倍,半个月后,又加价三成……这一次我把挣来的钱全都搭了进去,还借了不少钱,如果失败了,我就倾家荡产,万劫不复了。”

“然后呢?”

“然后就有很多人来找我购买,比前面多了许多,而且还有好些富商名流,没有多长时间,我手里就有了十万两以上的钱财。”

徐景

昌点了点头,“你这手着实高明,放长线钓大鱼,很有格局啊!”

悟宇都哭了,“定国公,我真的没想太多,我就是打算弄到一些钱,然后想办法放贷赚钱,填上窟窿,我赚个百十万两,我就收手。”

徐景昌呵呵笑道:“你开了半个月三成的利,上哪能赚这么多?你还想填窟窿,那不是做梦吗?”

悟宇也道:“是啊,后来我就发现填不上窟窿,我只有拿收到的钱,补给到期的人。只要他们能相信我,继续往里面投钱,就算他们的账面上有多少钱,都没有关系。最怕的就是赎回!只要不赎回,我就能一直维持下去。”

徐景昌笑道:“那你又是怎么维持不下去的?”

悟宇苦兮兮道:“我最初说是辽东的金矿,可辽... ...东金矿怎么回事,朝廷是有人知道的,只要派人去辽东看看,或者问问辽东的商人也就清楚了。我就只能跟他们讲,是倭国的金矿。可倭国虽然远,也不是到不了。有人也去倭国了解的情况,而且他们在我的账面上赚的越来越多,只要几个大户赎回,我就维持不下去了。”

徐景昌点头,“是啊,所以你打算逃跑?”

悟宇无奈道:“是的,这几年我赚了些钱,也拿来孝敬师父,让师父重新收我为俗家弟子。我,我打算去杭州,然后想办法乘坐胡商的船只,逃到海外,躲到天涯海角,逃过劫难。”

悟宇抬起头,哀求道:“定国公,我真的没有想那么多,我就是想赚点钱,我,我求求你了,给我一条活路吧!让我干什么都行。”

此刻老僧溥洽抬起了寿眉,无奈长叹,“天作孽有可为,自作孽不可活!老僧真是瞎了眼睛,收了你这么个东西,真是要被你害死了。”

此时一直沉声不语的姚广孝也道:“畜物,你到底收了多少钱?”

悟宇浑身一颤,无奈道:“回师叔的话,我手上收了四百八十多万两,如果看账面上,我欠了几千万两。”

几千万两?

比大明一年的岁入还高?

姚广孝无奈道:“你干了捅破天的事情,就算是佛祖降世,也救不了你了。”

姚广孝说完,看了看徐景昌,却发现徐景昌托着下巴,陷入了思忖。姚广孝忍不住笑了,“我说定国公,你还想保他不成?”

徐景昌笑着摇头,“我可没那么大本事,只是要我说,也未必人人都想弄死他,这事或许还有商量。”

姚广孝目瞪口呆,溥洽也是惊掉下巴……他们俩加起来,都一百五十岁了,他们都没见过这种捅破天的事情,还能活命?

这是把大明律当成了笑话吗?

徐景昌淡淡一笑,“您两位先别着... ...急,这人我锦衣卫要了。”

徐景昌又道:“悟宇,你所有收钱的往来账目,悉数交给我,不许有半点差错隐瞒。”

事到如今,悟宇哪敢隐瞒,只能乖乖答应,此刻能活一刻钟都是赚的。

徐景昌收拢了这边的事情,转过天,笑呵呵去了通政司。

等他到了,感觉氛围就不一样。

本部官员也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那些其他衙门排队递公文的,也都趁机聊天,询问着什么。

徐景昌把胡濙叫了过来,“怎么样了?莫非事情传开了?”

胡濙道:“是有人讲,那个出售黄金矿场干股的事情,怕是有了问题,赵王这边都撤回了钱。还有相应的人也不见了踪影。”

胡濙压低声音,“定国公,您看这事要怎么办才好?”

徐景昌笑道:“这事不用我看,很快就会有人过来了。”

果不其然,就在徐景昌说完,老岳父礼部尚书黄观就来了。

徐景昌大为惊讶,“我说您老人家怎么也掺和这种事情啊?”

黄观哼道:“老夫岂能贪图这点钱财,再说了,我有女儿,她时常接济,我家里的钱够花了。”

“您女儿啊?那不就是我的钱吗!”

黄观哼道:“我不管那些,反正花你的钱,我心安理得。只是我有些门生弟子,还要江西来的同乡,他们在家里头的产业被太子殿下那边抄了,就想要赚点钱花……现在人都找不到了,你说咋办吧?”

徐景昌这才听明白,原来还有不少江西大户成了最后的接盘侠。

“我只能赞叹一声,真是大智大勇,了不起啊!”

徐景昌刚说完,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方便、刑部尚书吕震……除了尚在外地的工部雒佥,这几位都来了。

“我说你们都陷进去了吗?咱大明朝就没有一个明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