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十七章 神勇无敌的徐景昌

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十七章 神勇无敌的徐景昌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2-09 11:04:31 来源:56书库

“天官,蹇尚书,徐景昌干出这种癫狂的事情,无论如何,你要有个态度。”兵部尚书茹瑺气哼哼道:“他把各部公文公之于众,把各部颜面置于何地?”

刑部尚书郑赐也叹道:“确实如此,各部政务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楚的,他这样弄出来,挑起各部争执,明显心怀叵测。”

礼部尚书宋礼还算客气,“我看说心怀叵测是过了,只是徐通政年纪轻轻,不通政务,标新立异罢了,只要让他收回即可。”

诸位尚书纷纷开口,吏部天官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这两位也扛不住了。

“咱们去面见陛下,请求陛下降旨,约束徐通政吧!”夏原吉提议道。

蹇义绷着脸,片刻之后,终于点头。

六部尚书,督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使,大理寺卿,鸿胪寺卿,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国子监祭酒……这些数得着的重臣,纷纷起身。

“同去,同去!”

众人怒不可遏,大有提刀上洛,痛陈利害的架势。

朱棣丝毫不知道徐景昌捅了这么大的篓子,他降旨赦免了徐辉祖,好容易能留在徐皇后宫里一晚,终于没被踢出来,第二天神清气爽,刚刚准备处理政务,就看到郑和匆匆赶来。

“皇爷,出了大事了,朝臣全数等在左顺门,气势汹汹,都说要弹劾徐通政。”

朱棣怔了怔,脑袋嗡嗡的,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个徐景昌怎么回事?

他先是跟丘福这些武臣冲突,接着又跟文官冲突,你小子是怎么做到人厌狗嫌的?

还有,通政使不就是个传递消息的活儿吗?

你是怎么做到让所有人厌恶你的?

朱棣是百思不解,没有办法,只能匆匆来到了大殿,把所有人召集进来。

“蹇义,你先说吧。”

蹇义躬身道:“回陛下的话,徐通政在通政司,挂出了各部办事的数量,因此有些超出了本职,故此群臣议论纷纷,还请陛下降旨收回。”

朱棣更加皱眉头,“他把各部办事的情形公布出来,有什么不妥?”

“大有不妥!”

茹瑺立刻道:“启奏陛下,通政司仅仅执掌奏疏题本出入,如何能品评六部?如此擅自扩权,实在是败坏国典,扰乱朝堂规矩,如不及早制止,大祸无穷。”

朱棣不解,“有这么严重?”

郑赐道:“陛下,或许更加严重,在京各个衙署已经没法正常办公,朝局大乱,人心浮动,属实太过分了。”

群臣义愤填膺,切齿咬牙,朱棣都不记得,几时朝臣如此团结过。

甚至蹇义和夏原吉都反对徐景昌,这个架势属实有点吓人。

“郑和,你去把徐景昌叫来。”

郑和答应,过了一会儿,徐景昌又一脸疲惫来了,在他前面,还来了几个人,其中有少师姚广孝,翰林学士杨荣,成国公朱能,既有文臣,也有武将。

尤其是姚广孝,他是不怎么过问政务的,但是这么大的动静,朱棣也怕把握不住,不能不把姚少师请来。

徐景昌迈步进了大殿,只觉得杀机四伏,危险重重,好一似汉高祖鸿门赴宴,王司徒千里送头啊!

要不我回去算了?

“徐景昌,你为什么标新立异,弄得朝局大乱?”朱棣直接呵斥。

徐景昌忙道:“陛下,臣属实冤枉,这话无从说起啊!”

朱棣环视四周,哼道:“你瞧瞧,这么多位朝臣,一大清早就来朕这里告状,你还敢说自己冤枉?”

徐景昌看了看这帮人,不客气道:“陛下,朝中诸公要是能把告状的劲头儿用在政务上面,也不至于积压了那么多朝政,他们才是误国误民,怎么有脸弹劾臣?”

茹瑺一听,大为震怒,急忙挺身而出。

“徐通政,你在通政司,公布各部办事数量,是什么意思?谁准许你的?”

徐景昌立刻道:“茹尚书,你这就不讲理了。前几天陛下降旨,要求各部尽忠职守,整顿朝纲,恢复民生。我在通政司,接到的奏疏题本多了好几倍,我怕出现疏漏,就给分门别类,递给宫里多少,陛下御批多少,交给各部之后,各部又是拿出什么方略,落实了多少……我就是做了个简单的统计,这也是通政司的该做的事情,不然陛下询问,说通政司干了什么事情,是不是白吃饭不干活,我也能交代一二。”

茹瑺才不听徐景昌的这套,“你这是做事情吗?分明是督促各部做事!你哪来的胆子,敢把自己凌驾在六部之上?”

“什么叫凌驾六部?我不过是尽忠职守,做点分内之事,倒是你茹兵部,这些日子,毫无建树,你未免有负圣恩吧?”

徐景昌火力全开,颇有当年大杀键政圈的风采。

而且随着越吵声音越大,朱棣隐隐明白了,群臣为什么那么抵触徐景昌的作为,这小子属实是犯了众怒。

而在另一边,姚广孝低垂着眉头,心里头好笑,别光是老衲生气,让你们这些人也领教一下,这小崽子的难缠之处吧!

老和尚完全就是吃瓜群众了,倒是杨荣,他低头沉思,觉得徐景昌的做法未尝不可。

这时候不光是茹瑺,还有郑赐、甚至是左副都御使陈瑛,也都加入了围攻徐景昌的战团。

陈瑛在三司会审的时候,吃了大亏,丘福没来给他助阵,事后他也知道了,是徐景昌捣鬼,现在机会来了,他岂能错过。

“调理阴阳,协和诸部,乃是宰相的职责。徐通政,莫非你把自己置身宰相之位?须知道,太祖皇帝可是有祖训,永远不许复立宰相,你这么干,简直胆大包天。”

这个东西果然是属毒蛇的,一下子就把朱元璋抬出来了。

而且他也把各部愤怒的本质点了出来。

蹇义和夏原吉听在耳朵里,却是没有多少喜悦,相反还有些担忧。

陈瑛毒则毒矣,但到底谋略不足啊!

朱元璋废中书省,以天子之尊,兼任宰相,属实扛了几十年,没有出差错。

但这是建立在朱元璋一个人超强的能力上面。

纵观几千年历史,皇帝和朝臣之间,必须有一个承上启下的机构,叫丞相府也好,叫三省也好,叫中书省也罢,反正缺不了。

眼下朱棣没有设立内阁,徐景昌坐镇通政司,他向前迈出了一步,在群臣看来,这就是相权复兴的标志。

别忘了尚书省起源尚书台,而尚书台最早也就是掌握群臣奏疏而已。

对职官稍微有所了解的,都能看出来,通政使执掌奏疏,权柄极大,潜力无穷,现在又公布办事情况,等于开始评议政务。

而唐宋的宰相,就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所谓平章,就是评议辨别的意思。

徐景昌这已经不是把通政司发展成尚书台那么简单了,甚至有朝着同平章事发展的苗头。残酷的现实,已经击穿群臣的心理防线了。

不把你小子按住,久后我们六部督察院,不都成了你的属官吗?

“陈御史,你说太祖不许复立宰相,这话没错。但太祖还说过,不许弱天子羽翼,你怎么不讲?通政使就是要通达政务,明晰权责,各部交上了多少奏疏,天子批复多少,你们承办多少,难道可以是一笔糊涂账?太祖皇帝还不许臣下欺瞒天子,蒙蔽圣听。还有,你们一起来状告本官,是不是结党营私,暗通款曲?你们今天能联合起来告我的状,明天会不会联合起来,胁迫天子?真是不敢想啊!”

不就是扣帽子吗,徐景昌才不怕呢!

大殿所有臣子当中,只有成国公朱能是个外行,丝毫看不出端倪,只知道徐景昌一个人,跟这么多大臣吵得有来有往,丝毫不落下风。

简直就是赵子龙在世,长坂坡七进七出啊!

好小子,难怪丘福玩不过你呢!

俺服了!

双方越吵越激烈,这时候杨荣突然向前一步,“陛下,臣以为朝政如麻,该怎么做事,却是需要有个妥当办法,臣斗胆建议,此事需要陛下亲自裁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