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大明之后青史尽成灰 > 第72章穆陵没有关

大明之后青史尽成灰 第72章穆陵没有关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2-01 17:08:4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很多时候,最紧要的战斗,必须是带头人亲自上的。

    因为只有你冲上去了,才能代表万众一心,代表赌上一切,下面的人才能跟你拼命……乌巢劫粮,曹老板手下不是没有能打的将领,但是对不起,在这个决定生死的时候,他必须冲上去。

    面对张家的家丁,谭德玉带队冲锋,他有把握。

    面对马得功的部下,赵应元上去,他能拿捏得住.

    可面对的是清军,就必须朱颐垣上,不是他多厉害,而是只有他上去了,所有人才会玩命,以弱对强,要的就是这口气!

    事实证明,朱颐垣赌对了,他奋力冲杀,义军紧紧跟在他身边,奋力保护着,他们不断向前,朱颐垣一次又一次挥动长刀,砍杀清军。

    义军的士气也随之不断提升。

    反观清军,他们是很悍勇,但不要忘了,这些人在沂州待了一年多,富贵温柔乡已经消磨掉了很多锐气。

    偏偏他们自己还不知道,尤其是当义军不顾一切,冲到近前,以白刃搏杀的时候,那些只简单披甲的弓手,最先崩溃了。

    他们扛不住义军的攻击,阵型大乱。

    紧跟着那些甲士也乱了起来,朱颐垣果断将他们分割开,赵应元狠狠冲进来,每个人都玩命了。

    狭小的县城,又没有逃跑的路,只能拼死一战。

    战斗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最后一名清兵倒下去,义军又扑上来,把他大卸八块。环顾四周,终于结束了。

    朱颐垣并不知道自己杀了几个人,他只是很疲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喘气。

    这一战之后,那些士兵,包括毛阳镇的百姓,都不再怀疑,这个年轻的书生可不光是言语和气,下手... ...也真狠。

    赵应元匆忙过来,询问道:“佥事,你受伤没有?”

    朱颐垣摇了摇头,“赵将军,你按照规矩,收拾战场吧。我要去休息一会儿。”

    赵应元一愣,打赢了一场苦战,消灭了几百名真正的清兵,正是收拢人心,论功行赏的时候,似乎不该是自己在前面。

    “朱佥事……”

    没等他说完,朱颐垣又道:“告诉将士们,也赶快休息,稍后我要带着人去穆陵关。”

    穆陵关?

    赵应元陡然明白了朱颐垣的意思……朱公子好胃口!

    穆陵关是个什么地方?

    这处关隘位于号称齐南天险的大岘山上,在春秋战国年间,是齐鲁两国之间的天险,曾经是天下第一雄关。

    齐国为了防备鲁国,还修了长城。

    朱颐垣打算进入沂蒙山区,穆陵关就是一扇门户,可以阻挡青州方向的兵马。

    也就是说,堵住了穆陵关,义军就能放手经略沂水、莒州、诸城这一片。

    一个区区蒙阴,还是太小了,根本不够施展。

    还是一样的道理,这一战关乎生死,朱颐垣必须亲自带队。而且必须要快,一定要抢在青州兵马南下之前,堵死穆陵关。

    赵应元作为沙场老将,面对朱颐垣的判断,也不由得伸出大拇指。

    “快,把这些鞑子的盔甲都给扒了!”

    赵应元亲自指挥,扒下盔甲,把完好的集中在一起,能修的抓紧时间修复,另外强弓,重箭,砍刀、利斧……所有最好的兵器,全都集中起来。

    赵应元又火速搜刮清军的物资,什么粮食、药品、骡马,总而言之,能用得着的,全都捡最好的,集中起来。#br... ...r#    大约两个时辰之后,朱颐垣爬了起来,战斗的疲惫消失不见。

    “朱佥事,我现在就去叫醒大家伙。”

    “别!”

    朱颐垣拦住了赵应元,“让将士们再睡一会儿,我检查一下东西。”

    果然,朱颐垣亲自到了这些物品前面,一样一样,仔细查验,铠甲、弓箭、粮食、马匹……“对了,赵将军,有布条吗?”

    “布条?”

    “对,就是用来缠住小腿的,方便长途行军。”

    赵应元连忙道:“这个容易,我这就让人在城里找到布匹,裁剪出来。”

    半个时辰之后,布条送来。

    那些将士也都爬了起来,朱颐垣招呼大家伙,教他们如何使用绑腿,随后率领着将士,果断出发。

    他带来八百人,在战斗中损失了一百多,赵应元又给补了二百多人。

    朱颐垣就带着这一支不足千人的队伍,迅速出动。

    他们翻越长山,涉过蒙水,一路前行,依旧秉持着传统习惯,绝不扰民。

    遇到了老乡,也要和善对待。

    正因为如此,他们进军不但速度快,还没有惊动清廷。

    不得不说,简直是个奇迹。

    临朐距离穆陵关不足百里,而且是开发了两千多年的官道,派兵到穆陵关,不到两天时间就到了。

    即便算上传递消息的时间,三天之内,也是可能做到的。

    一旦穆陵关落到了清军手里,那朱颐垣经营沂蒙山区的构想,还没实施,就先失败了一半。

    不过清军的迟缓,让朱颐垣大吃一惊,他们翻山越岭,渡河涉水,足足花了五天时间,终于赶到了穆陵关。

    站... ...在大岘山上,眺望齐鲁,豁然开朗。

    一个清军都没有,朱颐垣大喜过望。

    可探查之后,朱颐垣的心又下坠了。

    穆陵关这个天下第一雄关,那是春秋年间的,等天下一统之后,地位直线坠落,由于年久失修,关城残破不堪,长城也不复存在,只有一些堪称遗址的东西。

    朱颐垣和将士们寻找,黄英眼尖,发现了一块嘉靖年间重修穆陵关的石碑。

    但是很可惜,这次修葺穆陵关,不是当做关隘修筑,而是作为南北通商的咽喉建的,还能找到税卡的遗迹,刚刚荒废没有多久。

    就这么个四面漏风的玩意,还能受得住吗?

    正在这时候,黄英突然又喊道:“朱佥事,你看看这个,是盐巴吗?”

    朱颐垣匆匆过来,面前是一段齐长城的遗迹,上面有类似食盐的晶体,朱颐垣又看了看,这座长城是用三合土垒起来的,而凝结在一起的大盐块,和石头也差不多。

    确实在一些食盐资源丰富的地方,用盐块垒墙,甚至建房子。

    这个齐长城居然建造的时候,也用到了盐,真是让人吃了一惊。

    “佥事,这个盐能吃吗?”

    朱颐垣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城墙里的盐块太脏了,直接吃会坏肚子,需要用水溶解,过滤杂质,然后暴晒,或者用火蒸干水份,就跟煮海制盐一样。”

    听到这话,黄英立刻大喜过望,“盐!这里有盐!弟兄们,快来看啊!”

    其他士兵果然闻讯而来,兴奋询问朱颐垣,是不是真的。

    朱颐垣这时候才恍然,原来食盐对于当下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放眼看去,长长的齐长城遗址,如果真的能弄到几十万斤食盐... ...不光将士们能用得到,甚至能和周围百姓交换物资。

    这下子格局就打开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会损坏这个两千多年的古长城……不过要是驱逐了胡虏,避免了文字狱的悲剧,能保住的文明,又何止一截齐长城!

    朱颐垣微微点头,缓缓道:“如今穆陵关没有关,我们到了,也就有了关!将士们,让我们做庇护百姓的万古雄关吧!”

    将士们立刻答应,振臂高呼……随后就投入了紧张的忙碌中,大家伙就地取材,填补破损的城墙,在交通要道上,挖掘壕沟,又在山头囤积石块滚木。

    就在大家伙忙碌的时候,从南方来了一骑,正是送信的。

    义军果断把他拿下。

    “不要杀我,我全都招了……小的是沂水知县派来的,他听闻蒙阴失守,立刻向青州求救,不成想好汉们先到了这里。”

    朱颐垣神色淡定道:“沂水求援,现在城中虚实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