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黄天之世 > 第六百七十一章:三府九部制。

黄天之世 第六百七十一章:三府九部制。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24 23:51:30 来源:顶点小说

诸侯轨道兵革不动,民保首领,匈奴宾服,四荒乡风,百姓素朴,狱讼衰息,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是为长安。

初平三年(192年),九月十日。

黄巾军主力在许安的带领之下终于抵达了长安。

由于攻取了关中,以往的军区被再次重新划分。

上郡军区被废除,上郡兵备道郭泰之前就已经被调为河东军区兵备道,原河东军区兵备道又徐晃担任,徐晃解除了兵备道的职责,在洛阳战役之中担任先锋之职。

太行军区、两郡军区,得到了加强,兵额被定为三万人,河东军区维持原样,没有多少的改变。

定北军区,也就是凉州军区,因为关中董卓的瓦解,也相应的减少了军兵的定额。

定北军区原定兵额两万,没有了董卓的威胁,定北军区的兵额也被削减成了一万三千人。

凉州各郡兵加起来现在共有三万余人,除了阎忠麾下直辖的一万余名军兵之外,其余的军兵都是地方守备部队,所耗的钱粮颇小。

关中地区,曾经的司隶校尉部,也就是如今的中州,并没有设立新的军区。

许安将太平道的中心之地从并州太原郡的晋阳迁到了中州的应天郡。

现在太平道中,军事的改革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而太平道中,民生政事之类的改革已经开始。

汉朝实行郡县制,郡国之上设州,州中设州牧、刺史管辖地方。

解放了关中之后,许安首先在关中,也就是现在中州,实行民生政事改革的试点。

中州之中不设州牧、也不设刺史,而是依仿明制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护使三职。

布政司中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州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管刑法,都护使管军队。三者合称“三司”

三使管理三司,三司全称分别为: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兵备都护司。

承宣布政司的承宣,意涵取自“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主管一州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沟通督抚与各府县。

以布政使为主官,秩正四品,以布政副使为从官,秩从四品。

提刑按察司,其职权也如同其名称,提刑按察四字。

提刑按察司主管一州司法事务,以按察使为主官,秩正四品,以按察副使为从官,秩从四品。

按察副使辅佐按察使处理一省司法刑狱、监察按劾、治理驿传、官员考核等等诸事。

兵备都护司,主管一州军事,以都护使为主官,秩正四品,以都护副使为从官,秩从四品,属于官职。

都护使的品级位同四征、四镇将军,都护副使的品级位同四安、四平将军。

有军职在身者,也可以担任官职,这个官职实际上是给黄巾军中的武官所设。

担任都护使者有三个必须达成的规定。

第一,担任都护使,必须要是太平道之中达到方主,通过审核。

第二,必须要是军伍出身,并且在太平道陆军学院经历过三个月以上的学习,在讲武堂都经历过一年以上的学习。

第三,军职在从四品及以上者。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各级将军主管战兵,而都护使则是主要管理地方守备部队、屯田兵。

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兵备都护司,分隶钱谷、刑、兵,其考核直接由中军府考核。

三使地位平齐,但是一般来说,还是以布政使者为尊,只不过布政使并没有管辖按察司,都护司的权利。

有重大之事,施行重大举措等等,皆需要三司共同审理,意见达成一致之后,方可推行。

不过除了三司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机构——鹰狼卫。

许安在关中地区推行了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推动了鹰狼卫的改革。

鹰狼卫草创之时,发展迅速,很多地方许安都没有办法考虑到,毕竟鹰狼卫的建立,除了许安脑海之中的那个锦衣卫外,再无其他的参照。

现在随着发展的越来越壮大,鹰狼卫现行的制度,使得他们有些臃肿,有些拖沓,曾经颇为先进的制度,现在已经变得较为落后,改革之事,刻不容缓。

于是许安便重新改革了鹰狼卫的制度。

鹰狼卫一直以来都是作为直辖机构,选拔的都是对于太平道最为忠诚的军卒和道众,因此对于改革一事,根本没有激起多少的反对,极为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鹰狼卫设指挥使一人,秩正三品,设指挥同知二人,秩从三品。

鹰卫、狼卫,设镇抚使各一人,秩正四品,不设副手。

太平道占据着并州、凉州、中州三州,而其余十州都还在其他人的掌控之下。

鹰卫设千户所十所,管理十州刺探等事务。

狼卫设千户所三所,管理并州、凉州、中州三州地方监察等事务。

千户所人数并不设限,依据情况而定,人数定额由鹰狼卫的指挥使决定是否合理。

如今鹰狼卫本部就设立在中州应天郡的长安城中,中州鹰狼卫千户所则是设于长安城外。

长安城,以许攸为中州布政史主管民政之事,前鹰狼卫狼卫镇抚使魏律时任法司的令君,也被升任为了中州的按察使,中州的都护使则是由龚都担任。

中州现在对于黄巾军来说重要无比,是太平道如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改革政务的试点推行第一地点,所以选人方面,许安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龚都无论是威望还是经验都足够担任都护使一职,而且龚都是最早就跟随在许安麾下的将领,中州地方的稳固是第一位,所以中州都护使最合适的人选无疑就是龚都。

中州的按察使责任重大,主管一州司法事务、监察按劾、治理驿传、官员考核等等重要事务,需要一个公正严明、执法从严的主官,这个官职可以说就是为了魏律来量身定做一般。

而中州的布政使,许安最后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将其交给了许攸。

许攸原先在晋阳的内务司处理民生政事一直都是游刃有余,数年的时间毫无差错,所有的事情都被其安排的井井有条,有序非常。

而且最重要的是,许攸的功绩早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内务司的令君便可以解决的了。

之前许安升任贾诩为中军府令,让人作为谋主之时,许攸当时的反应都被许安看在了眼里。

之所以不用许攸,其实主要并非是觉得许攸会反叛。

如今这个情况,许攸很早便加入了太平道之中,又和汉庭结下了不小的仇怨,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是不会再有反叛的情况。

更何况鹰狼卫监察地方,早已经在太平道的内部构建出了一个足够稳固的情报网,府衙之中,甚至还有凉州、并州、包括现在的中州各地风吹草动都无法瞒过鹰狼卫的耳目。

之所以选任贾诩为谋主,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历史上的名声,贾诩曾仕多主,虽然他很多时候为自己谋划以求报,是每一次都算的上是尽心尽力的为其主公着想。

而且历史上,无论是名望,还是智谋和评价上来看,贾诩都在许攸之上,再加上贾诩和阎忠的关系,也让许安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只是许安也明白不可能一直让许攸就作为一个内务司的令君,许安麾下的谋士本来就不多,阎忠身体越来越差,现在担任着凉州的州牧,修缮长安城已经帮不上太多的忙了,现在太平道中的谋士,贾诩算一个,许攸算一个,不过也才两人,

将许攸留任内务司,只能说是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大材小用,而且也必然会激起许攸心中的不满。

这一次许安将许攸升任为中州布政使,也让一直以来颇为不满的许攸终于是稍微释怀了一些。

正四品,已经是在太平道之中罕见的高官了。

要知道,现在黄巾军中,一众将校的军职最高者也不过才是从四品,这还是龚都、吕布、马腾等高级将校,其余的将校纵使战功赫赫也不过才是封号(杂号)将军。

现在太平道中,许安进位晋侯,车骑将军,官职也才是正二品。

地方行政的改革之后,便是太平道中央官制的改革。

原先许安设立中军府、兵部、宣教司、内务司、外务司等府司,分管诸事。

太平道当时只是占据了并州一地,许安也只是将其简单的分了一下职权,定了一下等级,当时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

但是随着太平道发展,从并州一地,不到百万的人口,演变成了如今数百万的人口,跨州连郡,已经是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现在太平道的官制经过了改革,演变成了一卫、三府、九部。

一卫指的自然是鹰狼卫,鹰狼卫作为情报收集机构,直辖于许安,其地位最高,刘辟作为鹰狼卫指挥使秩正三品。

要知道,州牧一职,现在在太平道之中才不过是正三品的官职,也就说刘辟这个鹰狼卫指挥使的地位已经是等同一州的州牧了。

两府则是指的,中军府、中书府、宣教府三府。

当初在晋阳召开会议之时,确定了中军府是黄巾军之中最高指挥机构,所有的军令、政令皆出自于中军府,以及中军府下辖各司。

这样的情况便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便是中军府的管辖权利过大,政务、军事皆是出自中军府一府之中,其二便是主管多方之事,多有不便。

所以许安增设了中书府,分担中军府的权利。

中书府掌管机要、发布政令、官员考核。

中军府则是负责军事相关的事务,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一切军令皆是出自于中军府,及下辖各司。

宣教府也就是宣教司,许安改司为府,将宣教司改成了宣教府。

其实对许安的这个举措,无论是贾诩还是许攸都感觉有些古怪,在他们看来,一个宣讲经义的署衙不应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不应该和中军府和中书府两个如此重要部门同列为府一级的部门。

但是最终许安力排众议,还是确定了宣教府的地位,将其设为了第三个府一级的部门。

许安从后世来,他很清楚宣传的重要性,如今太平道已经在他的修改之下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新的太平道的思想已经开始太平道的领地之中生根发芽,茁壮的成长。

各地的报社已经陆续建立,那些报社虽然刚刚草创,都颇为的简陋,运营的方式也还在琢磨之中,耗费了不少的钱粮,但是许安知道这是值得的。

后世的宣传战,恐怖到可以仅凭宣传便瓦解一个强大国家,颠覆一个国家。

虽然现在是汉时,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但是宣传的力量依旧是无比的强大。

九司则是法部、吏部、工部、户部、农政部、外务部、内务部、枢密院、参谋部,为部一级行政部门。

原先兵部名称被废除,旧兵部改为枢密院,其主官为枢密使。

法部、吏部、工部、户部、农政部、外务部、内务部七部,为中书府下属机构。

枢密院、参谋院两院为中军府的下属机构。

吏部、工部、户部、参谋院四个司一级的行政部门是新设的部门。

吏部下设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各地的工坊也归工司管理。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

参谋部是新设立的部门,负责制定战略计划,以及军事训练等一系列的军事活动。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从讲武堂毕业的优秀学员将会成为参谋部的见习参谋,

随后这些见习参谋会先进入军中,经历过数次战役之后,锻炼出了足够的实战经验之后,再调回参谋部中,作为一名正式参谋,参与制定各式各样的计划。

现在太平道的学童还没有广泛入学,学员不够,所以现在的参谋部多是一些黄巾军中资格比较老,经验较为丰富的将校,他们在战阵中负伤,已经不能够在战场上继续搏杀。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他们的头脑却依旧的清晰,前线作战的经验让他们不至于纸上谈兵,讲武堂的修习让他们可以将知识和实践相集合起来。

初平三年,十月一日,

太平道正式实行三府九部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