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都市 > 无限之应聘者 > 第十六卷 第三章 准备听几十年废话

无限之应聘者 第十六卷 第三章 准备听几十年废话

作者:倾世大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7-28 18:04:02 来源:69书吧

高鹏走到左侧边缘盘坐了下去,他前面已经坐了三排人,但是他那一米八出头的身高,端端正正,腰直背挺的坐姿,却让他比他前面那些人要高出一截,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老子与他两个徒弟,自然,老子师徒也能看到他。

他那俊朗不凡的相貌,与周围其他百姓格格不入的气度,让他在人从中宛若鹤立鸡群,很快就让左右扫视人群的老子徒弟注意到。

站在老子右侧的便是女弟子童心,高鹏与他们相对,方向刚好相反,他在左侧,正好与那童心相对。

见对方注意到自己,高鹏对她微笑着颔了颔首,童心见此,也礼貌性的对他轻轻点点头,随即便移开了目光。

等了大约两刻钟,高鹏身后也坐了许多人,而从远处来的人也逐渐变少,童心仰头看看天色,对身旁闭目养神的老子轻声道:“师父,时辰已到,该讲道了。”

老子这才缓缓睁开双眼,左右看了看,眼中露出一抹欣慰之色,比上次来听道的人多了不少,吾道不孤也。

场中来听道之人皆未发出什么声响,连咳嗽之声都没有,是以场中一片寂静,老子缓缓开口道:“今日给大家讲一讲‘名’与‘身’,‘身’与‘货’之间的关系。”

“凡人有欲,必贪名好货,欲至高处,以身换名,舍身贵货,然静以思之,以此难得之身,来换不实之名,无用之货,实为不值,不如去欲保命,此为真得。”

“况且好名者,既劳身亦劳心,既耗精亦好气,藏货越多,危险越大,也许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老子说到这,从侧面那高门大户之中行出两人,一个年老,一个年轻,似是父子。

老子看到两人,淡淡一笑,并非说话,只是伸手一引,那老者对老子微微躬身,随即便到最前排的位置盘坐了下来。

老子这才接着道:“而治政者,若以图财货,贪心不已,刮尽民脂民膏,以致结怨于民,获罪于天,此乃亡国之兆也。”

“财货为养命之源,立国之本,正所谓百姓无财难养命,国家无财难安民,财货虽不可无有,但应取之有道,享之有度……”

高鹏坐在人从众,静静听着老子讲道,心下有些不以为然,脸上却做出一副听得如痴如醉的表情。

老子此时讲的道乃是教化之道,对高鹏并无任何用处,甚至让高鹏来讲,可以讲得比他更好。

除非是太上老君讲的道,才能对他的修为境界有所帮助,但是,高鹏已经做好听上几十年废话的心理准备,至于为何,那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在内了。

听道的人都没发现,在人从之后,来了两名衣着华贵的年轻人,其中一人身形瘦削,穿月白深衣,仪态高贵,另一人身形魁梧健壮,满脸精悍之气。

那壮汉对那白衣青年轻声道:“世子殿下,树下所坐之人便是老子先生。”

白衣青年微微颔首,道:“孔承,咱们先坐下,等老子先生讲完后,咱们再去找他。”

“是。”

两人就在人从最后盘膝坐下,静等老子讲道结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为官者应以民为先,不可因一己之私横征暴敛,为满足个人的贪欲,使民负过重,上行下效,国将无安。”

“凡民难治,皆因执政之人有为而治,法令滋彰,纵欲妄为,上行下效,故民难治也。”

“若以道而治,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民何难治?”

老子说到此,声音停了下来,很快就有百姓叫道:“老子先生说得对,若为官者没有那么多贪欲,我们陈国百姓,就不会如今日这般难过。”

此人的话立马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大家纷纷附和,那坐在最前面的老者,即周朝退隐官员姬公,对老子讲的道赞不绝口,而老子讲的道,却引起了另外一些人的不满。

在距离此地十数丈外,站着一行人,为首一人肥头大耳,身穿华贵绸缎,此人正是苦邑最高的行政长官,苦邑大夫周烈。

他听了老子讲的道后,冷哼一声,带着身后随从转身离开,眼中闪烁着森然的光芒。

这一场讲道,持续了两个时辰,时间指向正午,老子的弟子终于宣布,今日讲道到此结束,百姓们纷纷对老子行过礼后自行散去。

姬公正要请老子师徒入府一叙,却忽闻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老子先生请留步。”

老子好奇的扭头看去,便见方才他讲道时就注意到的那个年轻人,走到了他面前。

老子和蔼的温声问道:“郎君有何贵干?”

高鹏左掌压右掌,双手大拇指相对,对老子躬身一揖,道:“晚生乃是秦国人高鹏,本为一介游侠儿,得闻先生大道之学后,仰慕万分,不远千里,特赶来拜师学道。”

“还望先生念在晚生心诚,收晚生为徒,晚生愿终生追随先生,将先生大道之学传遍天下。”

老子的两个徒弟童心与马童对视一眼,皆饶有兴趣的看向高鹏,从秦国跑来陈国拜师,这心的确是够诚了。

秦国到此足有近两千里的路程,他能顺利到此,也可说明他有一身好本事,若他真能追随师父,却也不是什么坏事。

老子听了高鹏之言,不置可否,脸上神色不变,依然面带微笑,蔼声问道:“敢问郎君,在你心中,何为道?”

高鹏略一思忖,知道自己的初步印象已经过关,现在进入了“面试”阶段。

高鹏沉吟了两息后,朗声开口道:“晚生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自然为道。”

老子眼前一亮,复又问道:“郎君因何谓之道为道?而非其他?”

熟读道德经的高鹏张口就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先生以为然否?”

老子听了高鹏的回答,不由大为高兴,轻抚颌下长须,连连点头,“然也。”

两个问题,老子已经摸清高鹏对于道的理解程度,看来他对自己所讲之道,是真的用心领会过的,这份求学之心,已无需怀疑,却不知他心性如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