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农家旺夫首辅妻 > 第7章沤肥

农家旺夫首辅妻 第7章沤肥

作者:一青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4-20 20:39:17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方家。

方二郎坐在自己的书桌前背书。

尽管对于县试的考试内容已经很熟悉了,但他还是每天早早的复习。

要说方二郎的学识并不差,县学里的先生听说过他学问扎实,特意看过他的文章,都认为他县试是没问题的。

若是参加府试,大概率会通过的。

更何况他一直是跟村里的老秀才学习,并没有得到名师教导。

谁知是时运不济还是命里注定有些磨难,方二郎之前连续两年参加县试都出了一些意外。

第一次是正答着题,突然间肠胃不适,拉脱了水,跑了两趟厕所,卷子被盖上了“屎戳子”,盖上了这个章,就是答的再好,阅卷考官也是压根不会选你的。

第二次是方二郎考试头一天往县城赶路,不巧半路下了雪,那雪下得又急又厚,方二郎正走在通往县城的窄路上,为躲避快马加鞭冲过来的信使,一脚踩空,跌到了沟里。

此时离县城很近了,路过的乡亲们见方二郎一身读书人打扮,便把他抬到了医馆,万幸的是只摔断了左胳膊,老大夫给接上,养几个月就恢复如初。

不幸的是他第二天一早才醒,等方二郎赶到考场门口,错过了时辰,衙役已经不往里放人了。

这是连卷子都没摸到。

虽说错过了两年,但好在县试是每年一考,还可以来年再战。

方二郎和老秀才一致认为,学问要扎实,就算之前时运不济,万一下一次他能顺顺利利答完卷子,那便可以准备参加府试了。

所以虽然还有半年才开考,但方二郎并不懈怠,还是每日鸡叫前就起来练字背书。

刘氏端着洗好的衣服进院晾晒,对坐在桌前的方二郎道:“二郎,... ...你今日不用去学堂了吗?”

方二郎放下书,回道:“不去了,先生说从今日起我自己在家复习就好,若有不懂的再去找他解惑。”

“不去跟先生读能行吗?”刘氏疑问。

方二郎回道:“娘,先生都说了我学的很好,在家按照计划读书就可以。去学堂反而环境嘈杂影响进度。”

方二郎继续道:“今年学堂里新进了一些蒙童,本来我前两年就该结业,现如今又待了这么久,我年岁大了,再待下去也不合适了。”

刘氏望着方二郎的脸,动了动唇,始终没再提出反对意见。

她也知道自家二郎前两年的失意,所以这次便由了他做主,但是试还是一定要考的。

刘氏见方二郎这么笃定,便也不是很焦急了,读书一事她也不怎么懂,只得找个时间托人问问,去打听打听。

最好能再找个好读书的地方。

刘氏心下定了定,想起她在河边洗衣时听到的闲言碎语,对方二郎道:“那韩家今日早些时候去石家,听说两家大闹了一场,韩小娘和石大郎的婚约不作数了。”

刘氏还想有没有回旋的余地,道:“二郎,这韩小娘子非娶不可吗?现在她的名声可不怎么样啊?就不怕连累了你吗?”

方二郎听到这儿,哪还能不明白刘氏的意思,道:“娘,韩小娘子遭受的闲言碎语,也是被儿子所累,要不是她救了儿子,也不会在陷入到如此境地,说起来,还是儿子对不起人家。”

刘氏见方二郎打定了主意,也不再反对娶韩小娘子,便打算顺着儿子的意先娶回来,以后的事以后再打算,等儿子当上举人老爷了,再娶几个娘家有靠山的,反正她是婆母她说了算,就没见过哪个媳妇敢越过婆母翻了天的。

这边刘氏想的美滋滋。

... ...“娘明儿就去找媒婆去韩家,二郎你就别操心这事了,读书要紧。”

方二郎看刘氏态度转变了,就继续读书去了。

另一边,韩璎和韩二郎拿着土篮子上了山。

韩二郎见韩璎在林子里走走停停,还随手捡了根棍子这翻翻那翻翻。

韩二郎不明白韩璎拿根棍子和沤肥有什么关系。

他一问,小娘就让他等会儿再说。这让他很郁闷的好不好。

干脆就当陪小娘玩吧,爹要揍就揍一顿吧,平时也没少挨打。

韩二郎一边走在韩璎身后,一边在那嘟嘟囔囔,试图说服自己。

不大一会儿,韩璎走到一处树木稍密集的地方停住了脚步,韩二郎一个没注意撞到了树上,“嗷”的一声,捂着脑袋,不敢再胡思乱想。

韩璎踩在一堆厚厚的树叶中,绕着几棵树走了几圈,用木棍把上面的一层树叶扒拉掉,露出树根下腐烂的枝叶,伸手一指,道:“二哥,把这些烂叶子收走,再铲点下面的土。”

韩二郎有些怀疑,道:“小娘,这些东西能有用?”

韩璎道:“是啊,二哥,肥坑里的东西是要发酵,而林子里的这些叶子和土是林子里正在发酵的,省了我们许多时间呢。”

韩二郎挠了挠头,有些听不明白什么是小娘口中说的发酵,倒觉得挺厉害的样子。

没用多久就把土篮子装满了。

韩璎见篮子里再装不下了,道:“我们多来几趟,反正林子挺大,有很多腐土,够用了。”

“要是咱家养的动物再多点就好了,掺上动物排泄物,肥发的更快。”

“可惜了,娘为了我,舍出了一只下蛋的母鸡。”

韩二郎在一旁听着忿忿不平,道:“那石家也太贪心了,拿了咱家十只鸡蛋不说,还狮子... ...大开口抱了咱家的鸡,也不怕撑了。”

韩二郎捏着瘦弱的拳头,道:“要不是我打不过那石大郎,我非得教训教训他不可。”

韩璎乐了,道:“二哥,咱们还是先沤肥吧。庄稼要紧,肥多了还能给菜园子浇点,让菜长得更多更好呢,这样就不用顿顿吃野菜了。”

韩二郎一听,也是,拎上土篮子就往出走,招呼韩璎一声:“小娘,走啊,趁时间还早,我还能再跑几趟,多挖几篮。”韩二郎突然感觉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儿。

他也吃够野菜了好嘛。

二人到了肥坑旁,把篮子里的腐土掺了进去,又来回跑了两趟,韩璎甚至还在林子里翻到了一小兜儿蘑菇,摘了几颗没熟的野果。

韩璎决定先休息一会儿,活儿是干不完的,人累坏了又没钱看病,反而会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拉着韩二郎找到自家地头的阴凉地,坐在田埂上休息。

这么一看,家里这块地还是挺好的嘛,靠着河,土壤肥沃,只要不涝就淹不到,地里缺水了直接从河边开个小口子,也不用费多大劲去挑水。

韩二郎听祖母念叨过,家里能得到这么一块肥田,还是当初老一辈人来到这个村子比较早,先占了这块荒地种了两年,后来里长就把这块地分给了咱家。

再后来村子里落户的人一多,里长就让各家各户把田统计出来,上报给衙门,登记造册,这块地就一直记在自己家名下。

现在家里有两个成丁,40亩永业田,160亩口分田。

现在韩二郎年纪还不够,等两年韩二郎成丁了,家里就会再多出20亩永业田,80亩口分田。

到时候家里会更累,但相应的也会增产。那时候税收也会增多,所以也不太值得高兴。

韩璎和韩二郎在... ...田边坐着休息唠嗑,盯着清澈的小河。

过了一刻,韩大郎找来了,看韩二郎坐在那偷懒,眼睛一瞪,韩二郎就往韩璎身后躲,怕挨打。

韩璎一阵无语。指着河里跳动的鱼,眼睛锃亮,问韩大郎能不能把鱼给抓上来。

韩大郎看着妹妹比煤油灯还亮的双眼,再一想家里很长时间没开荤了,终究是没拒绝。

人高马大的韩大郎转身就往家走。

韩璎有些摸不到头脑,这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啊。

韩二郎从韩璎身后出来,松了一口气,给她解了惑,大哥准是回家取网和桶去了。

果然,没多大一会儿,韩大郎就提着渔网和两只木桶过来了。

选了一块儿水草多的地方,韩大郎让韩二郎扯着渔网,韩大郎自己挽着裤脚下河,把网扯到了小河对岸。

虽说小河不宽也不深,然而前两天刚下过雨,这时候鱼也挺多的,再加上这一两天也没什么人下河捞鱼,韩家姐弟收获还挺大的。

过了大约一刻钟,韩大郎把渔网从河底起出来,有些艰难地从河对岸走回来。

一网兜里不光有鱼,还有一些石头水草以及不知道谁掉进河里的草鞋。

网眼很大,在收网的时候,许多小鱼钻了出去。

这叫不竭泽而渔,好让过小的鱼有机会长大,繁衍下一代,等它们长大了再捞出来吃。

韩璎暗道可惜,家里没什么油,要不然把小鱼仔处理干净,一炸,再裹上辣椒酱,那才香呢,要说那香味飘出去二里地也不为过。

隔壁小孩都能馋哭。

韩大郎和韩二郎赶忙把大鱼捡到了木桶里,仅仅是大鱼就装了一桶半。

再加上半大不小的,也装了满满两桶。

韩大郎一手提一个桶,把沾着垃圾的渔网丢给... ...韩二郎,让他洗干净再回去。

韩璎喜滋滋地跟着韩大郎往家走,今晚有鱼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