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我要做首辅 > 第923章 内阁一致

我要做首辅 第923章 内阁一致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4:21 来源:大家读

经过了一番协商和私下运作,内阁会议再度召开,就连一直以来闭门不出的李春芳都赶来了,虽然都知道他早已大权旁落,威信扫地,真正的内阁大权尽数落在唐毅的手里,但是这位也没有太多的过错,软得像棉花包,贸然对他下手,还真要掂量一下得失,不然肯定有人说欺负老实人。

再有唐毅还没有把内阁分工弄好,暂时还是稳一稳。越是到了新旧交替的时候,就越是要小心翼翼,唐毅对待李春芳十分客气。

李春芳倒也有自知之明,说了两句场面话,就让唐毅代为主持内阁会议。

“此前诸公讨论过,开列出急需改革的三大项内容,其中吏治首当其冲,高阁老,还有陈阁老,你们商量如何了?”

高拱当仁不让,大声说道:“老夫已经拟定了整饬办法,当务之急在于法令败坏,官吏误罗宪章,因此督令**,明晓法制,时加考校,以稽勤惰,严明赏罚。新科进士,二甲、三甲,分拨各个衙门,重实学,明政体,各部堂官要不时考察,挑选熟悉庶务的老吏,教导新科进士……”

众人都耐心听着高拱的讲解,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这个看起来粗鄙的男人果然有大智慧,大才干,让他主持整顿吏治,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

高拱主张从新科进士就加强培养,严肃法令,务求令行禁止,朝廷上下,如臂指使。他甚至要求新科进士底下高贵的头颅,向老吏学习。这点或许是从韩德旺和吴天成等人身上得到的启发,八股文章做得再好,也未必能治理国家,想要当好官,还是要有真本事。

其次他建议负责刑律的官员要专业化,长期任职,公于听断,只有精熟法令,才能公正断案,不偏不倚,除此之外,还要严厉考核,杜绝徇私舞弊的现象。

第三,重在执法,地方官吏要严查盗匪,大力剿杀,安抚百姓,一些地方官吏考虑个人仕途得失,遇到人命官司,往往隐瞒不报,欺上瞒下,掩耳盗铃,纵容匪患,一经发现,要立刻罢官,百姓遇到官吏不作为,亦可越级上告,凡是包庇匪人,一律按通匪论处。

第四,要严惩贪官污吏,反对苛政暴政,高拱认为贪和酷,是一体两面,贪是目的,酷是手段,大凡胡作非为之官,必用强横手段,震慑百姓,慑服人心,使之不敢对抗,任其予取予求,鱼肉盘剥。有的官吏初到任上,故作雷厉风行,例如开封知府谢万寿竟然当堂打死十余人,将尸体悬挂在衙门之外,从此之后,百姓无人敢上告。该员上任不到两年,竟贪墨银两多达十五万两!

第五,针对近几十年来,朝廷纲纪败坏,冤狱频发,高拱提出要平反冤案,力纠错案,还百姓以公道。

最后高拱更是动情说道:“以老夫观之,地方百姓眼中,何为朝廷?并非六部九卿,亦非督抚衙门,往往一个胥吏,一个差役,一座县衙就是朝廷,就是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治国首在吏治,吏治清则国政清明,吏治浊则盗匪四起,天下大乱。百姓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欲地方大治,则必从京官下手。老夫准备奏请陛下,准许京察百官,剔除害群之马。”

说完,高拱将一份手本拿出来,送到了唐毅的手里。

这个举动看似平常,可是张居正看来,却是大吃一惊。以往按照高拱的性子,拿出了好的办法,直接找隆庆批复就是了,这一次他却一改以往的作风,将方略先交由内阁集体讨论,显然,经过了一次教训之后,高拱的改变不小啊!

唐毅接过手本,翻看了一遍,随手递给了赵贞吉,等到几位阁老都传阅之后。唐毅才说道:“高阁老的方略很完备,我个人是赞同的,诸公的意见如何,都表个态吧!”

唐毅带头举手,高拱和陈以勤是提出方案的,稍微一愣神,也举起了右臂,接着唐汝楫不出意外,极力赞成。

还剩下四位阁老,人们的目光都落在了赵贞吉的身上。

之前高拱提议京察百官,结果闹出了徐党大反攻,把高胡子给赶回了老家,再度京察,作为徐阶的继承人,赵贞吉的态度尤其关键!

老夫子眯缝着眼睛,思量半天,毅然举手,“高阁老,老夫支持整顿吏治,不过科道不会坐视不管,必须参与其中,一切要依照朝廷制度,不能公器私用!”

高拱哼了一声,“赵阁老,高某若是胡作非为,你只管弹劾就是!”

摆平了最大的绊脚石,张四维作为末位阁老,高拱的准盟友,毫无疑问赞同。反倒是之前冲在最前面的张居正,落到了最后,他在各方迟疑的目光之中,缓缓举手同意,显得心神不定,十分怪异。

此刻的张居正,心里一个声音,不停地呐喊:他真的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张居正入仕二十年,历经两位首辅,耳濡目染,张居正观察得清清楚楚,严嵩作风霸道,垄断票拟,把其他阁老视作属吏,一点权力也不给,徐阶一度被人戏称为严家的小妾,受尽了屈辱。

等到严党倒台,徐阶吸取了教训,提出三还主张,还说什么事同众则公,公则百美具,专则私,私则百弊生。

为落实三还,徐阶频频上书,要求增加大学士数量,并且将权力下放,可是徐阶这么做是有限度的,

当他觉察到高拱威胁了自己的地位,徐华亭撕破了脸皮,发动科道力量,愣是把高拱给轰倒了,顺带着干掉了郭朴,内阁大权,又一次落到了一个人手中。

观察两位首辅,张居正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理想和现实完全是两个东西,当了首辅,就要揽权,就要一把抓,只有一言九鼎,说一不二,才能推行自己的理想。正是这个念头,才促使张居正回朝之后,不惜算计恩师,不顾一切和高拱联盟……

可是当他看到了唐毅今天的作为,张居正彻底傻眼了,甚至整个人都惊呆了。

当初徐阶挂在嘴边的“三还”竟然真的再唐毅手上出现了苗头,张居正耐心观察下去,很快就是下一项军事改革的议题。

唐汝楫作为首倡者,讲解之后,经过各方讨论,进入表决环节,这一次陈以勤认为靡费过度,还有张四维也提出了意见,认为混编训练,应该以边军为主,不能以南兵为主,再有他还主张要把用兵的方向放在河套。

本来张四维是不想说话的,奈何军务和九边涉及到晋党的根本,他作为代言人,不能不发声。

唐汝楫的两大主张,都动摇了晋党的根基,一旦以南兵为主,晋党在九边的经营就落空了,至于河套,更是万里黄河,最富庶的所在,晋商一直希望找到新的支柱产业,摆脱对走私和食盐的依赖,毛纺是早就确定好的方向,他们急需拿到河套草场,充当养羊的基地。

张四维硬着头皮,提出了建议,唐毅没有强行表决,而是和赵贞吉还有高拱沟通之后,决定将军事改革暂时押后,并且要求唐汝楫进行重新评估协商,七天之后,拿出新方案出来。

这个举动实在是出乎所有人预料,大家都清楚军事是唐毅最在乎的方面,唐汝楫的方案极大照顾了南方军队的利益,也符合唐毅的利益。

唐毅竟然没有凭着优势,强行表决,要知道张四维只是一个资历浅薄的末位阁老,哪怕有晋党撑腰,一样上不来台面,可是他的意见居然扭转乾坤,不得不让人感叹。

“果然是好手段,无声无息,拉高了阁老的地位,给足了晋党面子,只怕七天之后,经过利益交换,军制改革,就会顺利推行!”张居正暗自想到。

接下来的一项就是针对科道的调查权力,这个赵贞吉最是得意,老夫子罕见第一个冲出来,强烈支持。

“老夫知道,有人非常讨厌风闻言事,认为科道总喜欢捕风捉影,胡说八道。可是诸公想一想,科道不过是微末小吏,他们多数出身清流,对朝政不够熟悉,只能抓着一鳞半爪,大肆道德攻击。假如赋予科道调查权力,他们能深入六部十三省,针对预算、人事、刑名、工程、军务、漕运、仓储、河道,进行专门调查,拿出真正让人信服的东西,揪出那些深藏的贪官污吏,对科道,对朝廷,岂不都是好事?高阁老,怕是你要整肃吏治,也离不开科道的鼎力协助吧?”

赵老夫子和唐毅谈过之后,完全领会了这个调查权的核心精髓,他的这番论调,完全符合高拱的务实主张,高胡子总不能说你走开,吏治不要你们掺和!

相反,高拱早就明白了,他和赵贞吉,就是左手右手,没有改革科道,就没有整顿吏治,反之也是一样,这完全是配套的东西。

高胡子捏着鼻子,赞同了赵贞吉的主张。

一对老冤家握手言和了,陈以勤不能两面为难,立刻举手赞同,唐汝楫和张四维也没有说的,最后唐毅和张居正也都举起右臂,七大阁老再度达成一致意见。

倒是还坐在主位上的李春芳,俨然成了摆设,犬牙交错的内阁大学士,竟然被整合成一股力量,从内阁出来,李春芳意兴阑珊,看起来多留无益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ge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ge7.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