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我要做首辅 > 第917章 金殿辩论

我要做首辅 第917章 金殿辩论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4:21 来源:大家读

七大阁老第一次会议,找出了几十项弊端,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吏治,这个高拱的《除八弊疏》总结的非常全面,包括“坏法”、“黩货”、“刻薄”、“争妒”、“党比”、“推诿”、“苟且”、“浮言”。

这八点密切相连,把嘉靖以来,“政以贿成,官以赂授”的糟糕情况剖析的淋漓尽致,贪婪结党,排斥异己,党同伐异,遇事则是推诿卸责,不敢用事,说得多,做得少……

高拱提出的吏治得到了一致认可,被视作第一大改革变法的方向。

第二大方面是军制,这个是唐汝楫所提,牵连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对外战略,是积极开拓,还是消极保守,军户要不要废除,南兵北调,经营整训,武将选拔,督抚人员,武器粮饷等等。

相比前两点,第三大方面更让所有人有切肤之痛,那就是财政困局。

唐毅记得貌似从自己入仕以来,十几年间,大明从来没有宽裕过,哪怕是开了市舶司也是一样。赵贞吉都哭了,别说你,老夫入仕三十多年,整个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每到财政预算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就争得脸红脖子粗,往日的潇洒气度全都没了,都像是一群狼,死死盯着那点岁入。

偏偏近二十年,战事不断,朝廷又大兴土木,造成巨大亏空,眼下户部还欠着钱庄大户一千多万两银子,每年光是利息就差不多一百万两。

几乎相当于岁入的十分之一,如果不加以遏制,举债继续膨胀,每年要拿出两成,甚至三成的岁入去还利息,大明朝的财政可就真的崩溃了。

自从嘉靖末期,变法呼声越来越高,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三个字:穷疯了!

皇帝穷,户部穷,老百姓也穷,钱当然不会凭空消失,自然都落到了士绅大户,宗室官吏手里,好多人都眼红,想要从虎口里夺食,把钱弄到手。

这一次张居正就主动提出他的方案,叫做清丈田亩,一条鞭法。

把藏匿在官吏士绅手里的田重新丈量清楚,然后将田赋和徭役,以及一切苛捐杂税,折成银两,以州县为单位,按照田亩多少,平均征收。

由于扩大了征收税基,加上折成银两,张居正保守估计,能使财政增加一倍收入,实现府库丰盈,富国强兵。

财税涉及到几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张居正抛出了他的方案,立刻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反应。

有人立刻上书,强烈反对,并且把火烧到了张居正的身上,弹劾他善改祖宗成法,是祸国妖孽,要求隆庆立刻罢免张居正,免得祸国殃民。

同样的,也有一大批官吏强烈支持张居正,认为推行一条鞭法,利国利民,谁反对就是私信作祟,才是真正的小人。

两派人马针锋相对,闹得不可开交。

官司闹到了隆庆的面前,皇帝陛下也不知道如何处置,只好请最信任的两位师傅,唐毅和高拱前来商议。

冯保急匆匆来请唐毅,此时的唐毅正在值房,唐汝楫溜了过来。

“行之兄,我刚刚得到了消息,有人要弹劾张居正。”

唐毅把毛笔一放,笑道:“内阁学士,六部九卿,谁能不被弹劾,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次可不一样。”唐汝楫神秘兮兮道:“有人查过了,江陵张家,近二十年,田产扩充了十倍不止,至少有十五万亩,另外他们还垄断了湖广的三成盐利,加上一成的棉花供应,在湖广的商人当中,算是顶尖儿的。”

唐汝楫啧啧叹道:“张居正不是要推一条鞭法吗,倒要看看,他敢不敢对自己家里下手,要是他的一条鞭只是针对别人,到了自己身上就拐弯,我看他多半是要失败的。”

“哦!”

唐毅眉头挑了挑,没想到张家的实力这么强大啊!

历史上张居正变法之所以失败,除了触动利益集团之外,他本人不够自律也是重要原因。试想一个铺张浪费,纵情享受的人,如何去要求别人遵守他的规矩。张居正私德有亏,给了对手最好的口实,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找到了突破口,要对他动手了。

“小渔兄,你去给张居正透个口风,让他处理一下家产。”

“为什么?”

唐汝楫站了起来,怪叫道:“我说行之兄,张居正自己找死,何必管他啊!”

“不管他谁替朝廷改革财政?”唐毅把眼睛一瞪,“小渔兄,我是支持变法的,不能第一炮就哑火。”

唐汝楫见唐毅把脸沉下来,立刻就怕了,从十几年前,他在唐毅手里倒霉,后来有接任天津知府,再到裕王府当讲师,一路都是唐毅罩着他,和这位比自己小十几岁的次辅大人站在一起,唐汝楫是一点底气也没有。

别看他顶着保守派的帽子,却是不折不扣的唐党,还是很核心的干将之一,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唐汝楫遵照唐毅的命令,去提点张居正。

至于唐毅,则是随着冯保,来到了乾清宫,高胡子比他早到了一步,正在和隆庆高谈阔论,盛赞一条鞭法。

“陛下,将田赋和徭役折成银子,首先能增加户部岁入,现有的田赋不到三百万两,增加到一千万两以上,不成问题。其次运送银子,要比运送粮食容易多了,使得收税变得容易,节约民力。各种赋税简化之后,下面的小吏没有了上下其手,盘剥百姓的机会。以老臣观之,一条鞭法,有百利而无一害,应当立刻推行。”

隆庆被说得眼睛冒光,敢情有这么多好处哩。

他正要答应,见唐毅到了,急忙请唐毅进来,见礼之后,隆庆就问道:“唐师傅,你以为一条鞭法如何?”

唐毅看了一眼隆庆的猴急模样,就差直接点头了,他微微一笑,“陛下,自从嘉靖十年开始,各地陆续出来类似一条鞭法的模式,包括江南实行的征一法,江西的鼠尾册,东南出现的十段锦法,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凡此种种,有的效果不错,有的争议不小,难以一概而论,臣以为税法关系重大,必须慎重行事,务必做到万无一失,才能够推行。”

听到唐毅的话,高拱吸了口气,怎么和朝堂的那帮古董清流一个调调儿啊,莫非唐毅也变了不成?

高拱咳嗽了两声,“唐相,国事蜩螗,财政是重中之重,宜速不宜慢,要拿出霹雳手段才行!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如何能开创隆庆盛世?”

隆庆觉得高拱有些过了,咳嗽两声,“高师傅,朕觉得唐师傅也是老诚谋国之言。”

唐毅满不在乎,笑道:“开诚布公,臣在内阁就是这么主张的,高大人所言极是,的确税法拖延不得,奈何是药三分毒,为政更需谨慎小心。故此臣提议在十天之后,举行一场沙盘推演,看看一条鞭法效果究竟如何。”

“沙盘推演是什么?”隆庆好奇问道。

“陛下,在东南的时候,为了对抗倭寇,会把山川地形,河流沟谷按照比例,制成模型,双方在沙盘上进行演练,寻找克敌制胜的办法。臣以为一条鞭法,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如也进行一场兵推,虽然是纸上谈兵,可是也能窥见许多问题,到时候再权衡利弊,斟酌损益。陛下以为如何?”

“这个法子好!”隆庆笑着拍手,“唐师傅,你看朕演什么啊?”

“当然是演皇帝了。”唐毅笑道:“臣斗胆请陛下,利用这几天,想清楚您要的是什么,富国,强兵,府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这些方面如果不能同时达到,甚至产生冲突,您该如何抉择?”

貌似不简单啊,隆庆当然希望什么都好,可是他好歹钻研过唐学,貌似一条鞭法不会那么简单……

“两位师傅,既然如此,十天之后,金殿推演,朕要亲自看看,一条鞭法究竟如何。”

……

从乾清宫出来,高拱脸色相当难看,还是低估了唐毅对隆庆的影响力,如果放在以往,他鼎力支持,隆庆就会乖乖听从,可是这一次隆庆居然采纳了唐毅的建议。虽然唐毅没有直接说反对还是支持,但是让高拱的老脸觉得火辣辣的。

他故意疾步快走,把唐毅远远甩在了后面。

看着高拱的背影,唐毅摇了摇头,高拱的才华他是钦佩的,奈何高胡子直接找隆庆寻求支持,把次辅扔在了一边,超出了唐毅的底限,本来他是打算在内阁进行兵推,拿出一套合适的方案,高拱你们破坏了规矩,我就只有放在金殿之上,也好告诉世人,谁才是隆庆新政的主导者!

十天转瞬而至,一条鞭法,牵动各方神经,故此朝廷上下,能来的都来了,包括成国公朱希忠在内,都感到了金殿之上。

高拱和张居正站在一边,他们身后还包括户部侍郎刘自强,通政使李幼滋等人,至于他们的对面,却没有什么大人物,只有孤零零的三个陌生的家伙,头一个还好说,大家有些印象,正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郎申时行,挨着他的是个四十出头的男子,只有区区七品而已,大家几乎都没见过,最后一个也只是户部的人认识,是半年前刚刚升任户部郎中的韩德旺。

这三位都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让人替他们捏了一把汗。(未完待续。)

请知悉本网:https://www.bqg7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1.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