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我要做首辅 > 第849章 较量

我要做首辅 第849章 较量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4:21 来源:大家读

云团在天边翻滚,不一会儿,霸占了整个天空,一道惊雷,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落下,激起一团团尘土,霎时间又被更密的雨滴压下,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灰色的水流,今年的第一场春雨到了……

“老爷,你疯了啊,会着凉的!”

朱氏急忙冲到廊檐之下,拉起唐慎的手,连拖再拉,回到了屋中,赶快帮着他换下淋湿的衣服,又拿来干净的手巾,擦干净头发,再让人去煮一大锅姜汤。

“那么大岁数的人了,跑外面淋雨去,怎么跟个孩子似的!”朱氏埋怨着说道。

唐慎总算是叹了口气,“要真是孩子就好了,不用这么发愁了。”

他抱着脑袋,深深埋在了胸口。

过了好一会儿,丫鬟送来了一碗姜汤,朱氏送到了唐慎的手里。

“行了,孩子的本事比你大,用不着你发愁。”

唐慎摇头,接过了碗,捏着鼻子喝干,对着空荡荡的碗底发呆。朱氏吓了一跳,还没见过丈夫这么发愁呢。

“老爷,事情真的不妙?”

“嗯。”唐慎道:“行之在东南推行平抑地租,还田于民,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事情。偏偏这时候弄什么京察,据我所知,昨天傍晚徐阶去了杨博的府邸,两个人谈了一个多时辰,只怕是要对行之不利。”

朱氏惊得低呼道:“不会吧,行之那么大的名望,天下谁人不知,真不知道你这辈子积了什么德!”朱氏指着丈夫的额头,娇笑道:“我看啊,有陛下护着,有那么多人帮衬着,就算徐阁老和杨天官联手,也未必敢把行之怎么样。”

唐慎不以为然,烦躁地站起身,来回走动。

“说你头发长见识短,一点也不差。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行之或许没事,可是其他人呢?而且老徐会不会以京察为借口,要挟行之让步?”

唐慎的问题,朱氏哪里想过,她气得嘟着嘴,“成,是奴家笨,您自己个儿想办法吧!”她一气之下,扭动腰身,把唐慎一个人给扔下了。

新君改元,刷新吏治,这时候一旦被拿下来,再想起复,几乎不可能。虽然这次京察是高拱提出来,并且想用来对付科道,铲除徐阶的势力。

可是这种大规模的考察,牵涉的利益太大,最后基本上还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就算。

有点像唐毅在东南对付徐家一样,徐阶身为首辅,利用京察,剪除异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名正言顺,基本上没有抗衡的本钱。

放在以往,或许还能私下里交换,可是眼下双方撕破了脸皮,老徐怎么会放过唐毅。

唐慎思前想后,或许唯一的生机就在杨博那里。

身为强势的吏部尚书,杨博几乎有一言定生死的权力。

可问题是此老会冒着得罪徐阶的危险,去庇护唐毅的手下吗?要知道这一次考察可是玩真的,是要着实砍掉一些官场败类,整肃吏治,以示改元建新之意。

不拿唐毅的手下开刀,难不成还从自己身上割肉,或者去收拾徐阶的人马?

开什么玩笑,杨博绝对没有胆子和老徐拼的,而且也没必要。

唐慎一直苦思冥想,连晚饭都没吃,却一点主意没有。

他都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没准能把自己打醒了,灵光一闪,就来了主意。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来报,“老爷,茅先生求见。”

“快请。”唐慎急忙站起身,迎了出来,只见茅坤从外面走进来,两个人在东南就是好交情,没有废话,直入主题。

“情况很不妙,已经打听出来了,徐阶要把他的孙女许配给杨博的四子杨俊卿。”

“什么!”

唐慎豁然而起,惊呼道:“老徐怎么又来这一套?”

茅坤两手一摊,苦笑道:“有用就成呗,反正他老人家孙男弟女一大帮,损失一两个,没有什么了不得。杨俊卿这个人好武艺,虽然是个公子哥的性子,但是家教很严,也不失为良配!”

“我倒希望他们是对冤家!”

唐慎是真的着急,都口不择言,他苦恼地抓着头发,事情貌似更大条了。

如果徐杨两家结亲,不用说,杨博一定不会对儿子客气。唐慎越发咬牙切齿,徐华亭真是不惜血本,够狠的!

“子诚兄,你也不用过于担心,咱们可以照方抓药。”

“什么意思?咱们也和杨博联姻啊?”唐慎仰起头,认真思索,他这辈就一个,这几年倒是儿孙都有了,可除了唐毅,都是奶娃娃,不顶用啊。

让唐毅娶杨家的女儿,怕是不行啊,那小子才倔强呢,尤其是对待女人,更是顽固得很。琉莹用了十多年,才把他的一颗心捂热乎了,他不想娶,哪怕用刀架在脖子上也没用。

看起来,就只有自己牺牲一点了!

唐慎咬了咬牙,拼了!

“鹿门兄,替我向杨家下聘礼。”唐慎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决然,咬牙说道。

噗!

茅坤立时喷了一口老血,你不在乎身体,我还要脑袋呢!敢给大人再找个小妈,他还不宰了我?

“咳咳。子诚兄,我的意思是,徐阶出价了,咱们只要出比徐阶更高的价钱,就不愁杨博不帮忙,不用联姻,不用的。”

“哦。”

唐慎讪讪一笑,原来是想歪了,他干笑道:“鹿门兄,你看要出多大的价钱,杨博才能转过来帮咱们?”

茅坤也发愁了,出价多少,眼看态势地位。徐阶挟着首辅之威,尚且奉上了一个女儿,唐党这边,等于是逆天行事,不着实割几块肉,杨博不会同意的。

可问题是唐党能拿什么交换,官场的位置?自己人还不够分呢!

商业利益?东南的那些人愿意割肉吗?

至于其他的东西,能打动杨博的可不多,饶是茅坤几个智计无双,也无可奈何了。

“要不还是给行之写一封信,让他拿主意吧。”唐慎试探着问道,茅坤思前想后,他不想麻烦唐毅,可他也知道,此事远远超出了他的权限,只得感叹点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大事情,还是要靠着大人决断啊!”

……

此时的唐毅在干嘛呢?

他正在主持一场会议,更准确说,是一场吵架。

从吴时来清理徐家田产开始,唐毅就召集各方代表,希望商定一个限定田租的办法出来。显然过高的田租,剥夺了老百姓手里最后的一个铜子,对东南的工商业发展来说,是巨大的制约和限制。

像是一个牢笼,锁住了伸向农村的触角。

必须降低田租,支持这一派的人物不少,包括雷七啊,周沁筠啊,这一类靠着工商业起家的大商人,还有就是已经转投资海外的陆家、王家等人,再有一大帮,就是心学门人,阳明学会的成员。

经过唐毅的不懈推动,阳明学会越发关心实际问题,在不久之前,以申时行为首,一共八位翰林,用了十个月时间,走访了东南五省,后来发表了一份农村调查,揭示出来的东西,触目惊心。

农民之穷,之苦,之落后,超出了所有人想象。

从此之后,阳明学会就把改善民生,列为主要纲领之一,阳明学会的文人充斥东南的报界,加上儒家历来有以民为本的主张。

故此降低田租,在舆论上,赢得了几乎压倒性的支持。

可别以为这样就能推得下去,遇到的阻力,甚至超出了唐毅的估计,不只是像徐家一般的大族坚决反对,甚至一些中小地主,他们也不干,而且这帮人反对的力道,还更强大。

他们之中,多数人和徐家那种,靠着巧取豪夺,完全不同。他们的确是靠着几代人的努力,一滴汗水摔八瓣,一亩一亩买进,好容易攒下了家底儿。

每到农忙的时候,全家出动,和佃户一样,从早忙到晚,一刻不歇着。

他们都说,自己是勤劳致富,佃户们不老老实实干活,祖上无德,败光了家业,有田租,就不错了,还指望着降田租,门都没有,他们不干,无论如何,死也不答应。

唐毅没想到中小地主会如此反弹,仔细一琢磨,豁然开朗。

大户或多或少,都经营工商作坊,降低田租,促进工商业发展,对于大户来说,无非是左手换右手,还有海外利益,只要会算账,总的来说,还是赚钱的。

这也是唐毅敢推行降租的原因所在,可是那些中小地主呢,他们只能指望着那点田产,谁敢降田租,他们是真的会拼命的。

“大人,要不抓大放小吧?”金丹建议道。

“不。”唐毅摇头,“那些中小地主,他们的处境和想法我都了解,其中也不乏老实肯干的好人,可是他们代表的生产方式,是落后的,是必须淘汰的!对他们妥协,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我的威信禁不起消耗!再有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东南不宁,根基不稳啊!”

唐毅闭着眼睛,过了一会儿,突然瞪圆了双目。

“传我的命令,可以动手了!”

金丹和蒋洲都是一愣,随机用力点头,很快,从交通行,还有长江航运的总部,发出无数道指令,海面,江面,一下子出现了数以千计的粮船,其中最大的宝船,一艘就满载着八万石稻米,从琉球劈波斩浪,驶入了大明的海港,一场前所未有的倾销行动,在东南展开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ge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ge7.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