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我要做首辅 > 第707章 未来的路

我要做首辅 第707章 未来的路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4:21 来源:大家读

王寅拧着眉毛,一脸怪异,几乎喷血三升,郁闷而死。

茅坤不停地摇头感叹,看了看沈明臣,又咧了咧嘴,分明再说你这个笨蛋,别说认识我们,丢人!

沈明臣气得腮帮子鼓鼓,你们都什么意思吗?嫌老子饭桶,脑筋转不过来,没法愉快玩耍了,老子要回高老庄了!

茅坤看了一眼唐毅,笑道:“大人,是不是该把哑谜点破,让我们大家伙都明白您的打算?”

王寅补充道:“大人,我等愿意追随大人,共建大业,生死与共,还请大人不要怀疑才是。”

“敢情你们也不知道啊,还装什么。”沈明臣也急忙说道:“大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您心怀大志,我们都清楚,更愿意为了大人效犬马之劳,还请大人明示吧!”

面对着三大谋士殷切地希望,唐毅点了点头,的确,让他自己一个人背负着庞大的压力,也的确太难为了他,有些时候,必须有人分担。面前这三位,茅坤和王寅都是顶尖的智者,沈明臣诗词学问天下少有,要是他们都没法接受自己的观念,干脆洗洗睡了。

“三位先生,我不是有意瞒着你们,而是有些东西我也没有想好,不过三位既然问到了,咱们就一起参详。”

……

自古以来,没有盛世三百年,如果实际探究,不管是强汉还是盛唐,极盛的时间都很短暂,比如汉代从高祖刘邦算起,文帝、景帝、一直到武帝初期,都是被匈奴压着打,后来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大举反攻,才横扫四方,打出了大汉的威风,不过武帝朝后期,汉朝就出现了盛极而衰的迹象。

唐朝同样如此,经过前期的积累和努力,强盛一时,经过安史之乱,国势日衰,各地节度使作乱,党争不断,国势日非。

至于宋朝,对外战争不怎么样,好歹国内还稳定得住,不得不说,是文治大兴的功劳,奈何一路被北边的国家欺凌,从契丹到金国,再到蒙古,活得还是很憋屈的。

大明介于汉唐和两宋之间,论武功,不及汉唐强盛,论文治,也较两宋稍差一筹,总体上来说,只是抱残守缺而已。

唐毅和三位先生梳理了历代的情况,不管哪个朝代,遇到的难题或许不一样,有的被外族灭国,有的被农民起义掀翻。

总体上都在三百年上下,就要进行一次轮回,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乱一治,深入人心。

治乱循环的根本在哪里?

是天数吗?

唐毅认为各个朝代崩溃的共同原因都是财政瓦解,而财政出问题的根子就在秦制,就在儒家!

作为标准的士人,把兴衰之乱的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是有点难受的,好在王寅三个都很有气度,他们耐心听着唐毅的讲述。

秦制有很好的一面,比如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比如统一文字,度量衡……但是秦制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君权神授。

功盖三皇,德兼五帝。

从秦始皇开始,皇帝作为天子,拥有无上的权力,天下臣民都要听从皇帝一人意志,所有人都是皇帝的奴仆,可以任由皇帝驱使。

正是在这种念头的指引下,秦始皇滥用民力,修长城,开凿灵渠,修直道……繁重的徭役,苛刻的秦法,使得百姓再也承受不了,奋起反秦,大秦王朝,二世而终。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虽然做了小修小补,可基本上还是秉承秦制。

尤其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构成了外儒内法,一阴一阳,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成为皇帝的左右手。

之前秦朝一直单独靠法家的严刑峻法,恫吓百姓,秦末的农民起义,残酷地告诉统治者,一味的暴力,只会让老百姓强烈反弹,难以长久。

故此,汉代以后披上了儒家伪善的外衣,用纲常伦理,宗法规矩,牢笼天下之人,达成巩固皇权的目的。

虽然历代读书人都有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想法,可是面对着君王,士人集团往往是软弱,无能的。哪怕是最文弱的赵宋皇帝,也舍不得让士人抢走手中的权力。

至于大明,问题就更严重了,士人想要分权,皇帝就会放出宦官对付,实在不行,直接赤膊上阵,一场左顺门事件,嘉靖就把文官集团的骨头给打折了,虽然之前他们的骨头也不怎么硬。

一个外藩入继大统的小皇帝,一个两朝元老,定策功臣,可结果却是杨廷和惨败,不是他不够厉害,而是皇权高高在上,无人可以抗衡。

儒和法,就像是戴在皇帝脸上的两个面具,平时是仁义道德的儒,涉及到利益权力,就是冷酷无情的法。

面对着皇帝,士人集团除了天变之外,牵制的手段少得可怜。

皇帝拥有无限制的权力,而且是家族传承,父子相继,固然不乏好皇帝,可是想要一个家族,辈辈都出好人,而且这个好人还能杀出重围,继承大位,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事实上,历朝历代,只有开头的几位君主或许有自知之明,能约束自己的权力,到了后面,皇帝就越发肆无忌惮。

比如正德和嘉靖哥俩就是最好的代表,一个荒唐胡闹,一个刚愎自用,一意玄修,弄得国库空虚,乌烟瘴气。

“如果不限制皇权,早晚有一天皇帝,还有他的爪牙,亲族,会毁掉财政,财政无法维系,必然要横征暴敛,激起民变,民变兴起,就要大力镇压,支出暴涨,又要加重盘剥百姓,结果就是逼得更多百姓扯旗造反,遍地狼烟,直到再也控制不住局面,朝代崩溃,重新开始!”

唐毅感慨道:“在这个过程中,儒家士人集团也充当了非常丑陋的角色,他们利用皇帝赋予的特权,兼并土地,压榨百姓。而且在天下大乱之后,他们又转投新主子,哪怕新主子是蛮夷外族,也不惜卑躬屈膝,留梦炎之流的无耻汉奸,就是儒家最大的耻辱!”

唐毅又道:“单纯的愤怒和责骂没有价值,为什么汉奸层出不穷,其实道理不难理解,天下都是皇帝一人的,儒家士人的自我定为就是替皇帝牧民,说白了,就是给地主家放羊的牧童,百姓只是牛羊,他们只是拿钱做事的外人,旧的地主死了,或者败落了,换一个新的地主,继续干活,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

王寅和茅坤一边听着唐毅的诉说,一边互相看着,眼睛里都流露出强烈的震撼,尤其是茅坤,他跟着唐毅那么长时间,看出了一些端倪,唐毅种种作为,显然不甘心当一个普通的权臣,可是又不像要揭竿起义,取而代之的样子。

他们隐隐约约,能猜测到一些唐毅的想法,只是当唐毅真正说出来之后,他们还是被震惊了,仔细一琢磨,也不得不承认,虽然很残酷,可兴衰治乱,就是这么一回事!

“大人,您可有解决的良方?”

“有!”唐毅说的口干舌燥,喝了一杯茶,润润喉咙,继续说道:“君权神授最大的麻烦就是皇帝有权无责,大臣有责无权。就拿本朝来说,皇帝为了掌控大臣,为了维护自己无上的权威,不惜赋予科道言官风闻言事的权力,如此还不够,又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就是为了驯服臣子,驯服天下人。堂堂宰辅之臣,没有丝毫威严,诸如严嵩之流,要想哈巴狗一样,在皇帝面前摇尾乞怜,戴香冠,插香草,跟着皇帝跳大神!这哪里是首辅,分明是皇帝的奴仆!如此毫无尊严的文官,百姓何以尊重,何以服从,又怎么指望着他扛起济世安民的重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关键就在于四个字:责权对等!”

茅坤和王寅异口同声道:“作何解释?”

“皇帝要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出了错,就要惩罚自己。”

沈明臣嘴快,说道:“大人,您的意思是下罪己诏?”

王寅笑骂道:“哪算哪门子负责,不就是一张废纸吗?要我说,只要做事,就难免出错,莫非大人是要让皇帝做错之后,主动退位?”

唐毅含笑,摇摇头,他看了一眼茅坤。

茅坤福至心灵,笑道:“外其身而身存,后起身而身先。皇帝要想永远不犯错误,除非什么都不做!”

“没错,皇帝只是国家的象征,真正做事的责任落在内阁,落在诸位大学士身上,有权有责,按照他们的才智和设想,去建设国家,如果出了错,就要下台负责。包括科道言官也是如此,他们依仗着风闻言事的权力,已经成为了权贵的走狗和打手,可是要废掉言官,何人监督官吏,只怕会出现更加黑暗的局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予言官调查权,他们不再靠着听说,就上奏言事,而是有详细的调查,有真凭实据,依照法度做事,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广开言路,才是真正的监督百官……”

唐毅侃侃而谈,把满肚子的想法都端了出来。

三位谋士仔细倾听,不时发出疑问,或许唐毅解答,或是互相谏言,他们从下午开始谈起,连晚饭都没有吃,一直谈到了第二天中午。

每个人虽然疲惫,可是却难掩兴奋之情,未来的道路总算是清楚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ge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ge7.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