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我要做首辅 > 第1050章 风雨飘摇的莫朝

我要做首辅 第1050章 风雨飘摇的莫朝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4:21 来源:大家读

“大公子,三个月就要平定一国,只怕难度不小啊!”王寅捻着胡须,有些迟疑道:“安南国内一团乱麻,到底是该如何下手,还要好好摸一摸才行。”

平安信心十足,“十岳公,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么大事,在我爹的面洽,我敢信口雌黄吗?”

平安常把老爹的话挂在嘴角,他觉得有空收录老爹的话,集结成册,保证能把孔老夫子的论语卖得好。至少老爹说的都能听明白,不像孔夫子,模棱两可,一点不靠谱儿。

“怎么,大公子对安南也下过功夫?”

“侥幸,侥幸而已!”

平安还真没撒谎,他在倭国的时候,曾经跑到种子岛一带瞧瞧,听说倭国最早的铁炮就是一个遭逢海难的西夷带来的,织田信长年轻时候就去过,还神秘兮兮告诉平安,那里能给人带来好运气。

平安兴冲冲跑过去,好运气没遇到,倒是遇到了一个家伙抱着木板,漂到了海边。戚安国把这个倒霉蛋背回了住处,找医生给他诊治,调养身体。

好些日子过去,他们才渐渐知道敢情这个人来自安南,此人叫莫敬恭,他的大伯就是眼下莫朝的皇帝,叫做莫茂洽。

而他的父亲,是莫朝第一战将,谦王莫敬典,曾经多次率兵南下,数次大败后黎的人马,陆续收服了大片疆土。莫朝自从立国之后,疆土就不断缩小,这是唯一的增加。举国上下,无不视莫敬典为保护神,顶礼膜拜。

莫朝上下,都服从谦王号令,包括他的皇兄在内。如果这个势头维持下去,莫朝说不定还有一点希望。

只是这些注定了是一场梦幻,就在一年多之前,莫敬典率领大军南下,结果遭到了伏击,一枚子弹射穿了莫敬典的左臂,由于铅丸深陷入肉中,中毒,失血,加上惊吓,莫敬典一病不起,没几个月就死掉了。

主心骨倒下,莫朝几乎天都塌了,君臣重新掀起了争斗,有人要战,有人要降,闹得不可开交,内乱不断的结果就是后黎朝趁虚而入,原本夺取的土地重新失去,整个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之中。

作为莫敬典的儿子,莫敬恭是不想看着国家沦落,可他又没有办法,正巧听说大明召集藩国会盟,要共同商讨对付西夷事宜。

莫敬恭欣喜若狂,找到了皇伯,要求立刻请求天朝帮忙。哪知莫朝上下,都不同意。

他们说两千年来,中原王朝不断入侵安南,假如我们勾结大明,借兵平乱,只会让安南的百姓更唾弃我们,而且大明也不安好心,还要逼着开放国门,断不可引狼入室……

这些酸腐的宗室和愚顽的大臣让莫敬恭失望透了。

你们是瞎子吗,射杀莫敬典的火铳是来自西夷,后黎已经和西夷勾结在一起,假如莫朝不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难道想眼睁睁亡国吗?

愤怒之下,莫敬恭带着三艘不大的船只出海,想要北上大明,请求援助。

不过赶上了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

他在半路上遇到了风暴,桅杆吹断了,三艘船沉了两艘,他的船偏离航线,漂到了倭国的方向,差不多五天的事情,饥渴交迫,差点都死了,幸好遇上了平安他们,把莫敬恭救了下来。

最初的时候,莫敬恭不太清楚他们的身份,也不敢多说话,只能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后来平安他们要回大明,莫敬恭这才大喜过望,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平安,还祈求平安帮忙,能够见到明廷的大人物,求得帮助。

平安三个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织田信长的话灵了,真带来了好运啊!

带着莫敬恭到了大明之后,平安又让猴子找了几个安南的商人,还真别说,他把安南的情况弄了个七七八八。

“十岳公,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儿,既然敢应下来,我就能让我爹大吃一惊!”

王寅哈哈大笑,“别说大人了,老夫也是吃惊不小啊,大公子心怀锦绣,思虑周密,真是让人佩服!”

“那可不,没点真本事,配当唐家的子孙吗?”

平安身上透着干练强势,还有点小小的自负,王寅暗暗点头,真有些像十几年前的唐毅。自从担任首辅之后,唐毅越发求稳求妥,凡是都喜欢水到渠成,缺少了一股子锐意进取的精气神。

看来自己选择跟着大公子,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们一路顺风顺水,只用了二十多天就赶到了海防港,莫敬恭回来的消息就像是一颗炸弹,落到了莫朝的上空。

老百姓闻讯而来,港口迅速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大声呼号,声泪俱下,哭得稀里哗啦。

“至于吗,那个废物点心是救星吗?”平安不屑道。

王寅找来通译问了两句,然后说道:“大公子,是这样的,莫朝刚刚遭遇了惨败,后黎的兵马要杀入升龙城了,眼下莫朝的皇帝准备逊位,将皇位交给儿子,然后率兵亲征。”

“哦,还算有点骨气,胜算大吗?”

“当然不大了。”王寅笑道:“要是有胜算,莫朝的百姓也不至于如此惶恐了,莫敬恭毕竟是莫敬典的儿子,大家寄希望很高,希望他能像父亲一般,打败后黎郑氏的兵马,力挽狂澜。”

原来如此啊,平安眼珠子贼亮贼亮的。

老爹早就教过了,做殖民生意,就是发国难财,越是困难,油水就越丰厚,趁火打劫,永远都是他们的准则。

看起来老天爷都赐给了一个发财的机会,好,实在是太好了!

“十岳公,你说咱们怎么下手,狠狠咬一口肉下来?”

王寅淡淡一笑,“大公子,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我大明,屡次征伐安南,很不幸都没有站稳脚跟,得而复失。老夫刚刚在码头眺望,安南的土地平坦肥沃,雨水充足,假如能据为己有,至少能供应一两个省的粮食啊!”

王寅可没有说假话,后世猴子的人口就接近一亿,粮食尚且能够自给自足,眼下安南莫朝和后黎朝加起来,也不到五百万人,只要经营得当,红河平原,加上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足够养活一两千万人!

眼下大明虽然拿下了吕宋和东番,但是小冰河期越发强烈,九边和辽东减产严重,不得不减免税收,鼓励百姓养殖牛羊,渡过危机。

早晚有一天粮食会不够吃的,而且这一天不会太长。

安南的土地精耕细作,拿到了手里,就能立刻为我所用,王寅哪能不垂涎三尺啊!

“大少爷,无论如何,要把土地弄到手。”

平安呲着白牙,欣然点头。

“放心吧,这事我在行。”

他们在船里等了许久,莫敬恭才赶来迎接,他恭恭敬敬施礼。

“馆驿准备好了。”

平安冲着他哼了一声,拿眼角夹了一下,十分不屑道:“已经把小王爷送回来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您是大英雄,大豪杰,就等着您率领大军,荡平后黎逆贼,奏凯还朝了。”

说完之后,平安起身一摆手,传令下去,立刻补充淡水粮食,准备返回。

见他们要走,可把莫敬恭吓得半死。他自己多大的本事心里清楚,而且他一路上也知道了一些情况,这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小子可不是寻常人物,莫朝的生死,都在他的一念之间。

情急之下,莫敬恭双膝一软,就跪在了地上,情急之下,连汉语也不会说了,只剩下哇啦哇啦的,脑门都急出汗了。

通译连忙在一旁翻译,莫敬恭用最卑微的语气,祈求平安能够协助莫朝,挽救他的国家,语气之肉麻谦卑,让王寅都起了鸡皮疙瘩儿。

“大公子,莫朝皇帝乃是我大明正式册封的藩属,似乎应该出手帮忙。”

平安把眼睛一瞪,“朝廷是朝廷,我们北洋公司是公司,岂可混为一谈,替他们打仗要花多少钱,要死多少人?我们怎么向士兵的家人交代?抚恤金又谁出?”

平安像是连珠炮一样的发问,看似是说给王寅的,实则却是给莫敬恭说的。

“小王愿意出,我们出啊!”

还挺上道!

平安心中暗笑,“莫小王爷,既然如此,你们又能出多少钱粮?”

莫敬恭思索了一下,伸出两个指头。

“二十万两?未免也太少了!”平安不屑一顾。

莫敬恭咧嘴苦笑,“是,是两万两银子。”

“打发要饭的?”平安愤怒地瞪圆了眼睛。

“还,还有十万石粮食!”

“呸!”

平安狠狠啐了一口,“我看你们还是等着当亡国奴吧!”唐大少爷一点兴趣也没有了,转身就要走。

莫敬恭见王寅年纪大,很和气,似乎比小的容易说话,连忙对着他又是点头,又是作揖。

“老夫看着安南还算繁荣,土肥水美,田连阡陌,人口也不在少数,怎么会如此贫弱,小王爷可知道缘由?”

莫敬恭一脸尴尬,只好低声说道:“我朝并非没有钱,奈何都在宗室的手里,父王活着的时候,屡战屡胜,他们还愿意往出拿钱粮人丁,结果父王一死,他们见胜算不大,都想着保守实力……”

敢情莫朝和大明还有点像,都是朝廷弱,地方强。

平安冲到了莫敬恭的面前,粗暴说道:“小王爷,想要保住贵国,只有一个办法,就看你敢不敢做了!”(未完待续。)

请知悉本网:https://www.bqg7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1.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