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我要做首辅 > 第999章 晋商的信誉

我要做首辅 第999章 晋商的信誉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4:21 来源:大家读

还没进入六月份,可是整个大明都进入了躁动之中,随着济南合盛元分号垮塌,接着开封,南昌,洛阳,徽州四处遭到挤兑,不得不暂时关闭,愤怒的储户失去了信任,联名将合盛元告到了衙门,要求朝廷出面,勒令合盛元赔偿损失。

五月二十,京城和天津的合盛元也遭到了挤兑,所幸两地存银充足,撑住了第一波的攻势。

还没等他们喘口气,五月二十五,山西,陕西等地的合盛元分号也遭到了挤兑。

这可要命了,一叶知秋,连晋商的老巢都守不住了,原本还心存侥幸,认为晋商底蕴雄厚,小小风波,不会出问题的人们,听到了这个消息,再也忍不下去了,他们也加入了挤兑的行列。这些人可不是寻常之辈,多数都是朝廷官吏,他们看重晋商守信用,从不泄露储户秘密,这才放心大胆把钱放到了晋商那里。

如今大难临头,合盛元拿不出银子,他们也顾不得什么了,先保住自己的利益是真的。

“都是一帮不讲义气,落井下石的王八羔子!”王崇观破口大骂,“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求我们庇护,拿银子让我们疏通的!当年老实得和狗一样,现在就敢反过头咬主人一口,好就好,不好啊,大不了把你们贪墨的事情都掀出来,让天下人睁大眼睛看看,所谓的清官到底是什么东西!”

王崇观越骂越生气,但他也只敢说说,要真是把那些不堪的事情都掀出来,晋商立刻就成了官僚的公敌,绝对没有好下场。

当务之急,还是稳住那些官员,虽然银子没有,但是田产,铺面,还有绫罗绸缎,珍珠细软,好东西有的是。

只能折价抵偿存款,唐宋名家的字画,放在以往,没有一万两银子,都别想看一眼,到了如今,最多就能顶五百两。

晋商上下的心都在滴血,可是脸上还要陪着笑。

没办法,两百年的金字招牌,沉甸甸压在了肩头,断然不允许他们抵赖。

眼看着局面得到了些许好转,可是到了六月初,情况又陡然而变,各地的宗室子弟,一共不下三千人,齐集京城。

他们跑到了礼部痛哭流涕,和上一次横冲直撞不同,这一次他们一个个比窦娥还冤,跪在门前,见到官员百姓经过,就冲上去,诉说满肚子委屈。

堂堂皇天贵胄,朝廷发不起禄米,要改革宗室,让大家自谋生路,我们都认了,朝廷又答应签了约书,就给我们银子创业,墨还没干呢,就说了不算,合盛元提不出银子,朝廷也不管我们。

难道想逼着天下的宗室饿死吗?

礼部不给说法,我们就去户部,就去内阁,就去找圣上!

都不管我们,就去太庙,在太祖爷和成祖爷面前,好好哭一场,朝廷对待宗室太刻薄了,让人心寒啊……

上一次宗室无理取闹,大家伙都心有怨言,可是眼下人家说的是正理啊,错的是朝廷,很快隆庆又被惊动了。

自从和唐毅谈过之后,隆庆连着一两个月都在乾清宫,把那些妃嫔美人都扔在了一边。

各地传来的都是坏消息,隆庆看得触目惊心。

他以往觉得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打仗,或者是水旱灾害,尤其是黄河决口,淹了几个省,流民遍地,那就是最要命的了。

可是再多的流民,只要拿出粮食,拿出银子,想办法安置,总会安定下来。

这一次的白银危机,仅仅是海外贸易断绝,就弄得天下大乱,从东南到中原,遍地烽火,影响的百姓多达几千万人。

官员,宗室,豪商,都被牵连进去,一个也没跑了。

事到如今,隆庆除了哀叹之外,只有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唐毅身上,遍观天下,如果连唐学的创始人,都没有办法,大明可真的就要麻烦了。

“冯保,去请唐师傅,请他进宫,商议对策。”

“奴婢遵命。”冯保急匆匆去宣旨。

唐毅此时在干嘛呢,他正接见吏部天官杨博。

距离上一次杨博造访,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老头子仿佛苍老了十岁,他身躯胖大,走路的时候,都必须有人搀扶。

“虞坡公,您老怎么又来了,有什么事情,招呼我过去了就行了。”唐毅依旧是客客气气。

唯独老杨博,暗暗摇头。

姓唐的,你演得是真像!

不过自从宗室闹起来,哪怕是傻瓜也明白了,就是唐毅,他处心积虑,给晋商挖了一个天大的坑。

不管他怎么装,怎么演,老杨博都不会再相信他。

只是让杨博还有些疑惑的是,从头到尾,他都搞不清楚,唐毅究竟是怎么弄得,就把晋商至于天下人的对立面。

普通储户不说了,商人、士绅、宗室、官员,上上下下,都在逼着晋商掏银子,仿佛他们犯了多大的罪似的,一个个都恨不得扒了他们的皮,吃了他们的肉。偏偏那个真正的罪魁祸首,没有人在意了。

真是咄咄怪事,他老人家纵横他天下几十年,从来就没有吃过这么大的哑巴亏。

杨博是真不想来找唐毅,可是除了他之外,又没有人能解决难题,明知道被人家算计了,还要把脑袋伸过去,让他再宰一刀。不这样,又能如何?张允龄倒下了,前些日子送到了京城,那么壮实的一个人,每天都在咯血,张四维哭得和泪人似的。

缺少了张允龄操盘,晋商面对着交通行,一点优势也没有,他除了向唐毅求饶,别无办法。

“行之,事到如今了,废话也别多说了,你就开价吧!就算想要老朽的这条命,我也送给你了!”

杨博虽然认输,可话语之中,依旧带着三分怒气。仿佛在质问唐毅,你为什么那么阴险,狠毒?

唐毅倒是满脸坦然,他之所以对晋商下手,新仇旧恨,都交织在一起。唐毅忘不了那些被掳到草原,成为奴隶的汉人百姓,忘不了惨死荒漠的冤魂,忘不了百十年的杀戮仇恨……假使没有晋商替草原走私货物,输送粮食和军情,草原根本维持不了这么久,早就崩解了。尤其是不为世人所知的一点,杨博,张允龄等人的后辈,还资助了野猪皮的强盗集团,就在几十年之后,二十万人入关,神州陆沉,三百年的沉沦,百年耻辱——那种痛,深埋在任何一个血性男儿的心头,骨髓,这笔账不能不算!

当然了,唐毅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不能把后辈子孙的事情算到前辈人身上,但是晋商犯了一个大错,当年小站的时候,他们勾结俺答,围攻小站马场。

唐毅的心血差点毁于一旦,妻儿也差点惨死。

受限于当时的状况,唐毅无力复仇,可是他从来都没有忘记,动了他的家人,就动了唐毅的底限,哪怕是天王老子,他也要狠狠咬你一口。

除了这些恩怨情仇上面的事情,出于变法改革的大局,也不得不对晋商下手。

要知道晋商一直以来,都是保守的代名词,唐毅一直渴望能出现放弃土地,大力投资工商,踊跃开拓海外的新式商人。

可是晋商却始终和唐毅作对,他们把敛聚的钱财换成土地,投入学校,培养忠于自己的官吏,大肆收买朝廷官员,全力经营关系。

清丈田亩之所以推不下去,就是晋商和东南的保守士绅结合到了一起,他们形成了牢固的利益联盟,卯足了劲儿和你纠缠。

唐毅已经不厌其烦,隆庆不是一个长命的君王,如果不能借着他在世的时候,把局布好了,以后的危险会非常大,唐毅已经等不下去了。

好在总算是即将大功告成,晋商已经被逼到了墙角。

“虞坡公,我知道您老猜忌晚生,以为我处心积虑,要害你们,可是扪心自问,天下间有谁能未卜先知?接下宗室的约书,是你们都同意的,还连忙签署,生怕出了差池,假使你们拖延两三个月,也不至于闹到今天的地步。”

有些话打死唐毅也不会承认的,就不是我干的,反正你也找不到证据,我就吃定了你了。杨博气得牙根痒痒。

“首辅大人果然厉害,老夫自愧弗如!”杨博微微冷笑,“今日老夫过来,没有别的事情,宗室这边,能不能压下去?”

“这个吗,要等着我去找陛下商量,毕竟身为臣子,不能替皇家决断,还请虞坡公见谅。”

说的白一点,就是没戏。

杨博也料到了,“我们山西人是认账的,既然签了约书,哪怕赔一个倾家荡产,我们也在所不惜!”

不得不说,晋商的这一点,还是让唐毅钦佩的。

“不过眼下我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如果唐阁老能帮忙牵线搭桥,我们手上的产业倒是可以专卖给交通行,价格好办,只有一条,我们需要现银。”

此话一出,就等于告诉唐毅,你只管下刀子吧,我们都认了。

唐毅突然一笑,“虞坡公,晚生斗胆请教一句,你们就没有想过,让合盛元垮了算了?什么银行券,约书,统统不认?”

杨博不屑地扭头,“山西地穷人稠,发家致富靠的就是信誉两个字,毁了一次约,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脏了口,人家会一直记着,永远别想抬起头。老夫活了一辈子,没有别的,只想劝唐阁老一句,不要总是玩阴谋诡计,早晚会把自己坑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ge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ge7.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