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44章京圈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44章京圈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04 22:12:48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第四十四章  京圈

日后中国电影圈子响当当的三杆大旗之一的小钢炮没淹死在池子里,绝对是一大幸事,易青和赵保刚俩人费半天劲才把这孙子给捞上来,看着挺瘦,怎么一下水这么难摆弄呢。

最后还是赵保刚求了一熟人,把单位的车开来,才算是把冯晓钢送回了家,易青顺便还见着了小钢炮的前期,医院的护士,长得白白净净的,守着这样的媳妇儿,冯晓钢居然还动歪心思,也是贼胆包天了。

转天易青也没什么事,还是去了单位上班,如愿以偿的分到了一间办公室,而且还是独立的,这待遇又让回来报销维修费用的冯晓钢吐槽了半晌。

“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易青正忙着写《闯关东》最后一个单元,听冯晓钢阴阳怪气的,也没给他好脸,这孙子憋屈的都要变态了,再不纠正,没准以后影视圈就能蹦出来一个黑化的货。

“有脾气找主任去。”

冯晓钢有这个胆子吗?

事实上并没有,一听这话立刻就蔫儿了,为了易青开始转轴,俩眼珠子不时的朝稿纸上瞄,嘴里还念念有词。

“好家伙的,就这一场戏,置景得多少钱啊,临演也少不了,嚯,还有打仗的戏呢,小日本子的坦克车可不好弄,托人都淘换不着。”

易青被他烦的脑仁儿都疼,本来安安静静的下笔如有神,现在多了这么一个货,半晌才写了两场戏。

“我说你有事没事啊,剧组那边不忙是吧?”

冯晓钢呲着两个大牙:“我就一跑腿儿的,忙什么啊,收据一交就齐活了,诶,晚上有个局去不去?”

易青瞥了丫一眼:“你有局我跟着掺和什么啊。”

冯晓钢拽过一把椅子,坐在了易青面前:“这个局可是因为你才攒的,有人打算认识认识你,放心,对你没坏处。”

易青大... ...概其猜到冯晓钢说的这个局都是什么人了,兴趣不大。

“我又不是大院出身,跟他们有什么好掺和的。”

冯晓钢一怔,笑了:“哟!猜着了,甭说你还真没说错,打算认识你的人还真是大院的那帮孩子,王硕知道吗?”

能不知道吗?

痞子文学的创世人,日后京圈响当当的大佬,外人不清楚这厮的能量,圈子里的人谁不知道硕爷的大名,那是真正能横着走的主,冯晓钢,姜闻当小弟,国师张一谋都要退避三舍的豪横王。

千万不要小看京圈的能量,在中国电影刚走上高速路,开始发展的那些年,京圈差不多垄断了业内一大半的资源。

有句话说京圈捧谁谁火,可没有一点吹牛的成分在里面,看看徐才人,再看看后来走位走位回首掏的小百合,事实上都是因为借助京圈的能量才走上人生巅峰的。

王硕正是这个圈子里的大佬之一,徐才女就是他捧起来的,圈子里好些狗屁倒灶事的发起人。

其余的还有叶静,这厮就是《甲方乙方》里面趴在土窑上面哭的尤老板,后来还拍了个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变着法的找了个特型演员演冯裤子,狠狠的把冯晓钢给涮了一把,可就这样,当时已经是国际知名大导的冯晓钢居然连个屁都没敢放。

这位在京圈里的名气最小,可实权最大,《甲方乙方》里面有场戏是帮着一个书店老板圆将军梦,需要一个大场面,有坦克的那种,换做别人估计也就不拍了,可叶静一出马,直接把剧组拉到了坦克团训练场,怎一个牛逼了得。

叶大英,这位更牛逼,根红苗正的三代,别看作品不多,可能量绝对惊人,当年香江艺人来内地拍戏需要走非常复杂的审批程序,还不一定能办成,可叶大英轻而易举的就请来了哥哥张国容给梅姐姐搭戏,一部《红色恋人》就把梅葶... ...给捧红了。

还有一位就是中心这边的副主任郑小龙,赵保刚实际上就是他的人,而且听说葛大爷也是这位带着入的行,不张扬,可却是名副其实的京圈大佬,王硕都得给面子的牛人。

这四个人组成的阵营结果就是,捧谁谁红,推谁谁火,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京城影视圈里火起来的艺人,有百分之九十都是京圈带起来的。

京圈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同仇敌忾,有事大家一起帮忙,有敌人大家一起排外。他们不喜欢什么事物,态度也是一直的,比如郭小四的《小时代》。

为什么京圈的人要集体针对小时代,就因为郭小四不混京圈,不然的话那么多烂片他们不抵制,比如张易白的《将爱》是烂片,《匆匆那年》是堕胎片,为什么不抵制,因为大家是一个圈的。

同理,京圈更容不下张一谋,因为他是混西北圈的,混京圈的艺人基本没有谁演过张一谋的电影,比如徐才女,合作过那么多大导演,唯独没合作过张一谋。

并且,在2001年张一谋拍摄《英雄》,京圈的主力华艺兄弟就紧随其后弄了一个《天地英雄》,干不过你也要恶心你。

而张一谋呢,这么些年一直在积极的朝着京圈靠拢,可人家根本就不愿意理他,就是这么牛逼。

“他们认识我干嘛啊?”

易青说这话有点心虚,事实上《渴望》这部戏前世就是根据王硕的改编的,不过眼下这个时候,王硕应该还没动笔写这个。

应该不是打算要兴师问罪。

想来无非是觉得一个十八岁的小年轻就折腾出这么一部大戏,觉得新鲜,想要见识见识,要是看着他顺眼呢,就拉拢一下,要是不顺眼呢,就打压一下。

后来京圈的风格也都是这个套路,觉得小燕子不错就拉拢,腻歪逗比教主就各种踩乎。

“还能为什么啊。”... ...冯晓钢说着,抽出一根烟电上,“还不是因为听说你写了个剧本,对你挺感兴趣的,不过说真的,青子,认识认识那帮人,对你没亏吃。”

拉倒吧,能不吃亏嘛。

易青对王硕的了解,虽然仅限于前世看过的一些报道,还有一些“野史”,可王硕其人应该和报道上写的相差不大。

要说讲义气,王硕的确也够意思,就拿冯晓钢来说,他不是大院子弟出身,本来没资格混人家的圈子,可他愿意鞍前马后的侍候,王硕迈不过面子,也乐意提携,不然的话,冯晓钢能顺顺当当的进电视剧制作中心?

可要说他不够意思,在对待冯晓钢的问题上,也的确差点儿意思,后来王硕自己开公司,制作电影,冯晓钢就是马前卒,可归根结底也没落多少好处。

特别是后来冯晓钢打算单干,这里面未尝没有王硕欺人太甚,拿着冯晓钢当白工的原因。

易青的确想要拓展人脉,可他并不认为自己能混进京圈,因为京圈成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院子弟,虽然也接受外来人员,看踏进这个圈子容易,想要在这个圈子站稳脚跟却很难。

远的不说,就说英哒,英哒的家庭背景事实上更为显赫,他老爷子叫英若成,可以不记得这个名字,但一定要记得他的身份,祖母是爱心觉罗氏,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京城戏剧协会理事,曾任文化部副部长。

英哒本人演过冯晓钢的电影,他的电视剧有一部还是京圈核心人物王硕给取的名字呢,可谁敢说,他就是京圈一份子了吗?

很明显,他不是。

就因为出身不同,顶多算是个编外,可以借用京圈的资源而已。

英哒这样的出身都打不进核心,易青有自知之明,他就一平头老百姓,凭什么和那些权贵子弟称兄道弟。

“怎么着?不想去啊?”

冯晓钢见易... ...青不说话,有点儿着急,请易青赴宴这可是王硕安排的,他也拍着胸脯保证了,易青要是不去,落了王硕的面子,冯晓钢也不好受。

“我没说不去啊!”

去见见王硕,易青还是挺期待的,毕竟那么有意思的一个人,有机会都不去见见太可惜了,至于是否要深交,看人家的意思,也看易青的心情。

京圈是有人脉,有资源,有钱,可易青差吗?

钱,他是不缺的,银行里躺着两千多万,而且接下来的几年有太多积累资本的机会,抄底东南亚,挖空小日本,能捞钱还能满足民族大义,多好啊!

资源,他现在有京城电视剧制作中心这个平台,李虹赏识他,资源能少得了?

而且貌似李虹的丈夫也是京圈的一员。

还有郑小龙,上次在《渴望》剧组见过,彼此印象都不错。

至于人脉,京城又不是只有京圈这么一个圈子,还有人艺和北影呢。

最重要的是,身为重生者,本身就掌握了其他人不可能拥有的天然优势,凭什么去捧别人的臭脚。

所以,易青的想法很明确,好说好道的,能当朋友最好,真要是在他面前摆什么狗屁优越感,趁早玩儿去,爷没那个心情伺候。

“什么时候,去哪?”

“得嘞!下了班咱们一起过去就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