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33章未来好大的命题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33章未来好大的命题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04 22:12:48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第三十三章  未来,好大的命题

“擦擦吧,好家伙的,真够可以的?”

易青说着话,递给冯晓钢一条毛巾,刚才那跤摔的可是不轻,前脸整个花了,胳膊腿上也蹭了好几条道子,他现在手头也就是没部相机,不然的话非拍下来不可,等冯大导演以后火了,就拿这个臊皮他。

冯晓钢拿着毛巾在脸上呼噜一把,疼的龇牙咧嘴:“我说你就不能那点儿红药水什么的给我抹抹,回头再破伤风了。”

“没那玩意儿。”易青端了杯水过来,放在冯晓钢跟前,“对了,你怎么找这儿来了?”

冯晓钢摩挲着胳膊上的伤,一碰就忍不住呲牙:“还说呢,你当时也没给我们主任留个地址,剧本一卖,合着就没你事儿了?眼下正筹备着开拍呢,主任找不着你人,就问了周老师,还是他给了我们主任地址,这不,派我过来请神来了。”

易青听了,这才想起《渴望》那部戏的事,当初他确实是答应了李虹,等到《渴望》开拍,可以做跟组编剧,本来以为到时候,李虹那边会联系周陵,结果一直没得着信,他就把这件事给扔脑后了,谁知道今天冯晓钢居然还找上门来了。

真特么怀念有手机的日子。

易青又忍不住开始怀念科技时代了,要是有一部手机的话,一个电话就解决了,还用得着这样。

“李主任什么意思,我明天过去啊?”

“可不怎么的,要是再找不着你,我们主任都准备去圆明园那边堵人了。”冯晓钢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纸条,“这上面有地址,明天《渴望》开机,到时候,你要是没别的事,可得过来一趟,这可是我们主任交代了的。”

易青接过,看了一眼:“怎么还跑空勤大院里拍去了?”

“那边搭的室内景,这回中心从台里要来了两百多万,瞧得出来,李主任这是... ...要弄个大动静。”

两百多万就大动静?

要是个几十年以后,怕是连个三流明星都请不来。

“你呢,跟组里混个什么差?”

冯晓钢闻言,不禁得意:“美工,李主任亲自点的将。”

一听就知道是吹牛比,说不定是求来的,看破不说破,在这方面,易青还是非常君子的。

瞧瞧,一个美工就把未来国内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导演给美成这模样,不过也不奇怪,冯晓钢自打进了中心,一直干的都是碎催的活,突然一下子升到美工师,还真是不小的进步了。

“导演谁啊?”

“鲁小卫,听说过吧!”

易青当然知道,特殊时期结束之后,鲁小卫曾参与创作了第一批电视剧,《有一个青年》就是他的作品,里面的男主角是紫薇的阿玛。

不过真要说印象深刻的,还是《小李飞刀》,就是焦恩骏演的那般,里面还有战狼吴靖。

接着易青又问了演员的事,基本上和前世原版的一样,凯利的刘慧芳,宋江,不对,是李雪建老师的宋大成,当然少不了孙松的王沪生,还有老戏骨韩英,兰天野。

“金吒,木吒,保护武王和王后。”

这些主创日后都称得上是中国影视界的演技派,不过眼下名气都不大,也就李雪建老师还行,拿过一次梅花奖。

“行了,话我也带到了,得赶紧回去了。”

冯晓钢说着就要起身,易青一把给按了回去:“还走什么啊,都几点了,就跟这儿睡吧,明天咱们一起过去。”

冯晓钢琢磨了一下,也没再推辞,这会儿都快十一点了,等他赶回住的那个筒子楼,估计都得半夜了。

把冯晓钢安排在东厢房,易青洗洗就躺下了,也不知道是乱了一天的缘故,还是怎么着,居然一点困的意思都没有,折腾到十二点多还是睡不着。

干... ...脆起身,靠在床头,脑子里开始捋重生之后发生的这些事,红楼梦的事目前暂时告一段落,之前周陵曾和他透露过,下次集合少说也要等一个月之后了。

这段时间,剧组要四处去寻找外景拍摄地,易青知道,前世红楼梦在拍摄过程当中,差不多把中国都走遍了,有的时候,就为了一个镜头,或者一场戏,整个剧组就要大搬家。

渴望剧组那边,估计也没什么事,李虹让他过去,估计也就是为了让他详细的给演员们讲一下,创作人物时的想法,到时候胡侃一通也就能交代过去了。

再有就是该想办法赚钱了。

易青并不贪财,但是绝对喜欢钱,这并不矛盾,贪财的人,把钱当成命,易青喜欢钱,只是为了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

重生到这个年代,易青绝对没有忆苦思甜的想法,既然已经有了改编命运的机会,为什么不努力一把,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这才是真格的。

眼下易青手里的存款还有七千多,大头就是卖剧本得来的,这笔钱放在眼下,也不算小数了,毕竟万元户在目前还是个非常时髦的词。

该怎么钱生钱,是该好好的盘算一下了。

要说最简单的办法,无非就是去南边,进一堆牛仔裤,蛤蟆镜什么的,背回来绝对好卖。

可这个来钱太慢了,而且他本身也没时间,如果周陵说的是真的,他现在就一个月的空档,能来回跑几趟?

再者说,现在倒爷早就有了,刚进入80年代,北京城里就有练摊的,易青这时候杀进去,顶多也就是吃人家的剩饭,没多大意思。

越想脑子里越乱,易青又开始盘算起了自己比较擅长的东西。

炒菜绝对拿手,可当厨子能赚几个钱,开饭店,他现在又没那个资本。

抄剧本倒是不错,可周期太长,回报率也不高,用这个积累资本倒是可... ...行,但是赚钱的话,还是不靠谱。

大部头的《渴望》才卖了5000块钱,易青琢磨着自己就是一天到晚闷在家里写剧本,写上一年,就算是都卖出去,也赚不了多少。

炒股?

这个念头突然就蹦了出来。

对啊!

想到这个,易青翻身下了床,到书桌前翻出一张纸来,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

上辈子,他最多就是个嘴炮,国内国外的股市行情,发展历史,能把人脑袋侃晕乎了,可动真格的,还是赔多赚少,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上辈子只能用来做嘴炮资本的那些东西,放眼下可都是干活。

要是易青没记错的话,要不了多久中国第一支股票就将在魔都发行,上市公司是一家做音响的,每股50,好像是发行了一万股。

当然了,这个不是易青的机会,他现在能有多少钱,就算是全买了,日后股票涨一倍也赚不了多少。

他真正盯上的是认购证,这才是中国金融市场撒出去的第一次暴利,30块钱一本,一次购买全年使用,无论中签与否,概不退回。

这个时候的国人根本没有金融意识,而30元钱对眼下每月工资才一百块钱左右的人们来说,显然不是随手可以拿的一笔小钱,买少了不一定能中签,买多还没有那么多钱。因此,发行初期受阻滞销,基本上无人问津。

发行单位一看销售的效果不好,便发动工作人员到处推销,但是效果依然不佳,发行截止日期一延再延,虽然在延期的最后一天,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但计划发行的500万份,最后只卖出去200多万份。

卖出去这么少,中签率肯定会很高,等人们反应过来时,股票认购证已经停止销售了。因此,在停止销售的转天,股票认购证就涨到了60元一本,等第一次摇号中签的人买的股票的价格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 ...倍的上涨,人们便疯狂了,股票认购证直接炒到了五、六百块钱一本。

算算日子,股票认购证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发售了,想到这些,易青恨不能立刻就飞去魔都。

可以想到正跟东厢房住着的冯晓钢,易青无奈,只能再忍一天了。

股票认购证!

易青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

然后呢?

脑子里飞快的回忆着,将会在今年发行的几支大牛股票,又在纸上落下几个字,这些都是周期短,回报率超高的股票。

其中一支更是在未来被无数股民津津乐道,上市每股35元,短短一周的时间,狂涨三十几倍,造就了许许多多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批百万富翁。

现在也就是去香江不方便,不然的话,眼下的香江才是投机者真正的天堂。

等到易青落笔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深夜三点多了。

目标不高,咱先赚他个七位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