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152章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152章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04 22:12:48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事实证明,人无论是做什么,真的是需要天赋的,演戏需要有天分,做生意也一样,付艺伟当初接手特别特,还是易青劝了半天才点头答应的,可这才多长时间,人家就干的有模有样的。

两相比较,易青都不免相形见绌。

拥有着重生者的优势,可易青好像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是现在跟制作中心上班,也是阴差阳错的赶上了。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王福林请那些红学家吃饭,不是恰好起了易青所在的饭店,而是去了另外一家,俩人也就不会遇上,或许一直到现在,易青还在那家国营饭店的后厨忙活呢。

炒认购证,炒股票,易青也没有太强的目的性,不然的话,就凭中国股市初期那跟蹦极一样的涨跌幅度,他现在的资产恐怕早就不止三千万了。

挖到了重生之后的第一桶金,易青好像又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只顾着实现了财务自由高兴了,居然都没想着怎么钱生钱。

唯一的念头就是在京城多囤几套房,多买些古董,等着日后升值,当时觉得自己挺牛B的,挺有远见的,可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没出息。

也许他的人生也该好好的规划一下了。

重生者的优势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如果不加以利用的话,这种优势不会伴随他的一生,等到了那个节点,他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你怎么还不睡觉,都几点了?”

付艺伟睡醒一觉,睁开眼看到易青还趴在书桌前,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不禁好奇的问了一句。

易青的思路被打断,将已经写了一多半的笔记本合上,回头看着付艺伟,笑道:“记些东西,怎么醒了?”

付艺伟蹭了两下,靠在床头,揉了揉眼睛,道:“饿了,还有吃的吗?”

易青看了下时间,都已经夜里两点多了:“你... ...等着,我去厨房看看,正好我也饿了!”

把东西收好,这里面记的好些东西,就是付艺伟都不能看,毕竟涉及他最大的秘密。

时候不长,易青端着两碗面回来了,汤碗上浮着几根青菜,还窝了两个鸡蛋。

“过来吃吧!”

易青说着又出门去了厨房,回来的时候,还端着一碟咸菜,一碟花生米。

付艺伟披着衣服,现在已经是五月,天气开始回暖了,家里的暖气也早就停了。

呼噜呼噜的吃下去半碗,付艺伟这才放慢速度,看起来是真的饿了。

“你刚才都记什么呢,连觉都不睡了!”

“也没什么,有些想法,打算写成剧本,先记下来,别回头给忘了。”

付艺伟听了,也没怀疑,她在单位也经常听李虹念叨易青,让他写新剧本,可易青一直都没应,每次李虹说这件事,易青就拿《闯关东》来顶。

“什么题材的?”

付艺伟对剧本的事也挺关心,《闯关东》暂时拍不了,她想演的鲜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落实。

虽然现在每天忙着和叶雅娴做生意,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可她还是更想拍戏。

“现在也只是刚有个想法,还不成熟。”

易青只能随口敷衍,他刚刚在笔记本上记录的那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示人的,哪怕是付艺伟也不行。

那里面不但包括了,未来三十多年国内国外发生的一些大事,还有很多现在没出现的剧本,歌曲,,以及未来几个在特定领域完成制霸的公司发展历程。

想了一个晚上,易青对这段重新开启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规划,搭顺风车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也是积累资本最快捷有效的方式。

人生重点,易青还是决定要在影视圈有所作为,但他没想过要做演员,导演什么的,还是要在幕后,先扩大影响力,积累人... ...脉,然后等着影视圈的改革开放,到时候,就该他一份冲天了。

“喂!想什么呢,我和你说话都没听见!”

易青猛地回过神,看着付艺伟问道:“怎么了?”

“我和你说,明天叶姐就打算去京台谈广告的事,可咱们怎么拍啊?你想过没有?”

原来是这件事。

易青还真没想过太具体的,现在被付艺伟这么一问,他才想起来,眼下国内连个广告公司都没有呢。

找别人拍,现在没可能,那么就只能自己来了。

“没事儿,等明天我去找李主任,单位那么多闲人,待着也事待着,让他们赚笔外快,反正也没多少钱。”

他们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攒剧本,也该换换脑子了,随便把赵保刚,冯裤子那帮人拉出来,一个十来分钟的广告短片,还不容易。

付艺伟吃完起身,转身朝着床走过去,到了床边回头看了看易青:“你还不睡啊?”

本来就因为心里有事睡不着,他现在满脑子的资料急着要落在纸面上,生怕睡一觉给忘了,再加上刚吃饱,更是一点儿想睡觉的意思都没有。

“我待会儿再说,你先睡吧!”

易青说着,收拾了碗筷,拿上笔记本:“我去西厢房写,你睡吧!”

付艺伟睡觉的时候,只要有一点儿亮光都睡不着,到时候万一要是好奇他在写什么,非要拿过去看的话,可就不好办了。

待会儿写完,还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着。

付艺伟也不疑有他,易青熬夜写剧本算是常态,并不稀奇:“你也别太晚了,明天还得上班呢!”

关上灯,易青去了西厢房,又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奋笔疾书。

虽然好些东西都印在了他的脑子里,可是想要整理出来,并不容易,尤其是,他准备搭的那几趟顺风车,该什么时候入场,什么时候抽身,这... ...不仅仅是了解历史就能轻易做决定的,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认真的分析。

比如最近的一趟顺风车,现在邻国那边可是正处在战后经济最繁荣的阶段,甚至有那个不自量的还喊出了“买光美国”的口号。

但是熟知历史发展的易青很清楚,那所谓的经济繁荣,不过是一种假象,是大量投机者在背后支持造成的一种虚假繁荣。

不过现在的日本人可管不了那么多,他们只知道,国家终于在战后实现了重新崛起,于是就开始幻想用钱去买来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无数的投机者疯狂的在股票和土地交易市场兴风作浪,还鼓吹“土地不会贬值”的神话,土地被不停的专卖,价值飙升,易青还记的当时仅东京的23个区地价综合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程度。

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虽然因为国际大流氓美国操持的广场协定,让日元在1985年之后急速升值,导致日本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

到了1987年,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么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

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

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但是已经陷入疯狂的日本人就和二战的时候一样,自信他们的国家终将征服世界,经济空前繁荣,也让这些理智的声音根本没有人愿意理会。

各种投机活动依然频繁,当时为... ...了取得大都市周边的土地,许多大不动产公司甚至会利用黑.社会力量,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土地。

而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开始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了天价。

而当时国际社会因为两强争霸,冷战持续不停,两大超级强国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升级武备上面,国内经济不免有所倒退。

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中,政治经济都比较安定的日本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都自信的认为“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

只可惜那所谓的“日本的时代”没有如日本国民所预期的那样到来,到了1989年,日本这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

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日本的经济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了下坡路。

因为一旦投机者丧失了投机**,被过分高估土地和股票价格势必将呈现一种雪崩式的下降,从而导致帐面资本亏损,由于许多企业和投机者之前将上升的帐面资本考虑在内,而进行了过大的投资,从而带来大量负债,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历史上的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开始加速下落,并直接导致支撑日本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此后,日本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

在1989年日本经济顶点的时候,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随着泡沫经济被戳破,到了1992年,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点,仅达到1989年最高点的一半,随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更是进一步下跌到14000点左右,大量帐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 ...间化为乌有。

易青前世曾和朋友研究过1985年道1992年的日本经济,从高峰坠入低谷,宛如坐过山车一样。

当时的易青也只是嘲笑一下日本政府作为一国首脑,居然也跟着国民一起头脑发热,忘记了必要的宏观调控,这才导致了日本经济崩塌。

现如今,易青可不仅仅只是嘲笑,他可是计划着要下场搏一搏,反正日本经济是他们自己挖的坑,易青跟在一旁填把土,也不算过分吧。

想着,易青就在记载着这个事件的那一页上面,用红笔做了标记,这么好的机会,而且还是去赚小日本儿的钱,连心理负担都不用,可谓千载难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