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抗日之敌后争锋 > 第630章 日军要卖粮(第二更)

抗日之敌后争锋 第630章 日军要卖粮(第二更)

作者:57498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17 19:44:57 来源:笔趣阁SO

两个月转眼即逝,救**难得迎来一段没有日伪军进攻的休整时间。

当然,这并不是日伪军不想进攻,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去进攻救**。

离开自己根据地后,八路军寿阳独立团和阳泉独立团一出手就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阳泉独立团三战三捷,不仅攻克了日伪军控制的三个镇子,还通过围点打援干掉八百多个日伪军,一下子在新根据地站稳脚跟。

寿阳独立团两战两捷,连续干掉四五百日伪军,然后依托两个镇子不断扩大自己根据地。

日伪军山西驻军也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吓了一大跳。

他们可不想八路军在自己占领区创建新的根据地,马上抽调重兵去围剿这两个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的根据地。

在日伪军眼里,这两支八路军刚刚在救**手中吃了“败仗”,损失大量兵力和装备,整体战斗力肯定非常差,现在打他们肯定很轻松。

扫荡部队杀过去才发现,自己又犯了轻敌的错,再次低估对手实力。

两个独立团不仅战斗力强悍,装备精良,弹药也非常充足,就连作战方式跟其他八路军截然相反,战斗一开始就用火炮炸,用重机枪扫射,最后才是步兵突击……

一个多月的对峙和厮杀结束后,扫荡部队不仅没从他们身上占到任何便宜,还损失大量扫荡部队,丢掉大量占领区。

相当于山西驻军辛苦筹划的一场扫荡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赔掉大量地盘和武器弹药,最后全部便宜两个独立团。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军长的好心情一下子全没了。

几天来,他已经在军部发了好几通脾气,搞得军部一帮参谋人人自危,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什么事做错了,引起军长不满,成为军长发泄怒火的目标……

“八格牙路,情报部门是干什么吃的,还没搞清楚独立团的装备和兵力是从哪里来得吗?他们刚刚被救**杀得落花流水,如果没有外援,仅靠自己实力,肯定打不过我们扫荡部队!”军长一想到前线刚刚发生的两场败仗就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参谋长低着脑袋,急得满头大汗,但却没儿回答军长的问题。

他也很着急,心里大骂情报负责人无能。

山西驻军这两年打得败仗越来越多,局势也变得越来越恶劣,情报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报告长官,我们都查清楚了!”就在军长越骂越凶时,情报负责人出现了,一路小跑冲进指挥部,一边喘气儿一边报告。

“我们打入独立团内部的情报人员报告,独立团确实被救**杀得伤亡惨重。但他们离开寿阳和阳泉时把之前建立在老根据地的地方部队全都带走了。”

“地方部队的战斗力之所以很差,武器弹药配置不好占了很大原因。”

“独立团第一时间把那些地方部队补充主力部队,给他们配置最好的武器弹药。我们开始围剿他们时,两个独立团已经恢复战斗力。”

参谋长越听眉头皱得越深,不等情报负责人说完就继续问:“那他们的装备和弹药怎么解释?八路军装备差和弹药奇缺是出了名的,独立团哪儿来那么多装备,连迫击炮和山炮都有装备,而且弹药还非常多,打起仗来就跟弹药不要钱一样,可劲儿的嚯嚯。我在山西呆了这么久,还从来没碰到过弹药这么充足的八路军。”

情报负责人继续报告:“武器弹药是他们从老根据地带出来的。”

“两个独立团虽然被救**杀得落花流水,但他们的装备和弹药并没有落下!”

“特别是他们在阳泉县城缴获的弹药,全都带了出来。”

“打击我们扫荡部队的武器弹药就是他们攻打阳泉时缴获的!”

“情报人员报告,两个独立团撤离老根据地时携带了上百辆大车的物资跟武器弹药。特别是阳泉独立团,除了大车,他们还动用了近三百匹骡马。临走的时候,每个士兵都扛了一箱子弹药,跟搬家一样。”

“那时候我们驻守封锁线上的部队刚刚在他们手里吃了一个大亏,损失大量兵力,导致封锁线处处都是缺口,两个独立团趁机撤离老根据地,没有惊动封锁线任何驻军的情况下,携带大量物资跟武器弹药悄无声息进入皇军占领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情报还显示:两个独立团已经在我们占领站稳脚跟,特别是刚刚结束的扫荡被他们打赢后,当地老百姓已经认可他们,开始大量支持他们,踊跃报名参加八路军。”

“不仅地盘比一个月前增加了一倍多,还在刚刚建立的根据地各自组建了一个新兵营!”

“按他们现在的发展势头,最多半年时间,两个独立团就能在我们占领区重建一个实力不亚于他们老根据地的新根据地。”“我情报部门建议军部尽快抽调重兵二次扫荡两个独立团,将他们彻底扼杀在萌芽中。”

“万一他们在我们占领区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再想消灭他们就难了!”

军长听完就沉默了,按情报负责人刚才的报告,刚结束的这场大扫荡之所以会失败,主要原因还在军部身上。

自认为两个独立团刚刚遭遇一场大败,战斗力不强,实则又犯了轻敌的错误。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军长特别想发火。

骂人的话都到嘴边了,但就是说不出来了。

真要追究责任的话,自己肯定要负主要责任无异于打自己的脸。

考虑了好久,他想到一个挽回颜面的办法,盯着参谋长就问:“军部还能抽调多少部队去扫荡两个独立团。”

“情报部门的建议非常好:八路军发展根据地和拉部队的速度太快了,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在新根据地发展壮大,再次变成我们的心腹大患。”

“刚刚结束的扫荡我们虽然败了,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独立团肯定也在战斗中损失惨重。”

“而且他们的根据地变大以后,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多了,有限的兵力就会越来越分散。如果我们再接再厉,继续进攻救**,肯定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谋长听完就心动了,但很快眉头就重新皱了起来。

军长的想法很好,也很有道理,但山西驻军前段时间打得败仗太多,方面军送来的补充兵明显跟不上战场的损失速度,导致山西驻军有限的机动部队都快被耗光了。

如果军长一定要抽调重病马上进攻独立团,军部也能抽调出足够多的部队。

但这样一来,山西其他地方的局势就会受到影响,得不偿失。

迎着军长的目光一脸为难回答:“长官,想要调集足够的兵力去扫荡两个独立团,只能从前线和其他防区想办法,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卑职担心这样做会给山西其他八路军和晋绥军可乘之机,还有救**。”

“我们正通过严密的封锁增加救**的粮食压力,如果这时候从封锁线调兵,导致救**获得外援,得到他们紧缺的粮食,那我们之前的布局就会功亏于溃,请长官三思!”

军长没有说话,再次陷入沉思。

半分钟后,紧锁的眉头突然舒展,扭头看向一旁的情报负责人:“救**现在怎么样了?”

“十几万食不果腹的灾民丢给他们已经快两个月了。按我们之前的判断,救**防区内的储备粮食应该快被吃光了!”

情报负责人想了一下就开始报告:“长官英明,他们的粮食确实快吃光了。”

“为了养活那十几万人,救**把他们防区内能买到的粮食都买光了,但还是不够。”

“刚开始,他们按人均五两粮食的标准给十几万人供应食物。但仅仅坚持不到十天就把标准降成了人均四两粮食。”

“为了稳定民心,标准降下来后,他们开始直接发放粮食,让老百姓自己做饭吃,为次还把整个防区内的铁锅搜刮了一遍,搞得防区民怨沸腾。”

“救**第一次给灾民发了一个月口粮,第二次发了十天的口粮,还要灾民通过做事从他们手里换,可见救**手里的粮食确实已经见底了,不然不会这么抠!”

军长没有任何回应,盯着情报负责人继续问:“你们觉得救**手里的粮食还能撑多长时间?”

情报负责人犹豫了一下回答:“最多二十天,他们本来可以撑更长时间,但给十几万灾民提供春耕粮种用掉了一个多月的口粮,然后就不多了!”

军长考虑了一下分析:“我听说他们还在春耕前抢种了一批洋芋,打算用洋芋充饥,帮灾民撑到秋收。从时间上看,这批洋芋还需要两个多月才能收获,相当于他们还差至少一个月的粮食。”

参谋长紧锁着眉头,一脸不解,搞不明白军长怎么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上来。

在他眼里,独立团新根据地和救**防区隔着皇军封锁线,已经扯不上任何关系了。

刚准备把心里的疑问说出来,军长再次开口:“你马上让我们潜伏在救**防区的情报人员联系上周成,只要他肯出价,我们愿意卖给他们两百万斤粮食!”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