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七十四章 又是这样

仙官 第七十四章 又是这样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此人竟然答了两篇文章?众考官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科举考场有种种限制,一般考生能写完一篇还算满意的文章就不错了。

但同一个题目,能在考场时间限制内交出两篇文章的,简直闻所未闻,今天众人算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

所以众考官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突发事件。毕竟科举考场规矩森严,一板一眼都有据可查,不能胡乱表态,连先前一直主张罢黜叶行远的李考官也不敢擅自接话了。

叶行远扫了一圈,见无人回应自己,又问道:“莫非科举典制里,不许府试考生多写一篇文章?晚生听说过一句话,法无禁止即可为,几位大人们身为朝廷栋梁,连这点担当都没有?”

细细想来,确实没有这个规定...有人不由得怀疑起来,叶行远在不到半天里(听说前半日都在乱涂鸦),真能写出两篇来?别是虚张声势,估计唬人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做出这种事的,而且两篇文章还都值得称赞的话,那此人肯定是天才里的天才,起码是百年一遇级别的天才!

叶行远捏着试卷,一步一步走到李考官身前,将试卷徐徐展开,然后咄咄逼人的说:“学生敢交卷,这位大人却没有胆量收吗?”

卷面全部展开后,立刻绽放出耀眼夺目的灵光。这些灵光甚至溢出了卷面,星星点点飘荡于四周,远看宛如天女散花。

应该说,科举考场有皇家天命的特殊加成。试卷上显示灵光不是稀奇东西。毕竟能进入府试的,都是各县最优秀的童生,本身就具备了一定功底。

所以大多数试卷,多多少少都会灵光显现,这就像是基本功。考官不会太当回事。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灵光强弱也都是很主观的判断。

但像叶行远手里试卷这样的灵光,却还是少见,超越了主观判断的范畴。任何人见到后都会很客观的说,这非常不平凡!

又是这样...熟悉叶行远事迹的人谁不知道,叶行远惯会以数量欺负人?当初成名之战。一口气写了九首绝句,直接逼疯了府学训导。

难道今天这府试上也要来一出?别人写完一篇就已经很吃力,他偏偏就要拿出两篇?而且看起来还是两篇皆为上佳的文章。

叶行远这第二篇,乃是借用了荀子的《劝学》一篇,稍稍改头换面便用来答今天的考试题目了。

试卷已经摆在了李考官面前。没法不看,其中内容自然落入了李考官眼中。只稍微瞄了几眼,李考官就已经汗出如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圣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李考官仿佛看到铺天盖地的排比句冲击着自己的头脑,一句又一句的惊世名言震得自己心惊肉跳,像是不要钱一样的往外扔。

平时值得回味的新鲜名言难得一见,但在这篇文章里,却像是最廉价的碎石头一样满地都是!各种堪称名言之间,仿佛又有无数天机缠绕其中,非大智慧者不能勘破!

假如是欣赏叶行远的人看到这篇文章,那肯定会为了雄文出世而狂喜。但李考官却是心里有鬼的人,猛然被这字字珠玑、又仿佛蕴含无数天机的文章冲击,一时间竟然懵住了。

在这篇文章面前,自己何其卑微渺小!一个童生,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其余考官都看到了李大人近乎痴呆的异象,知道这试卷绝对是超凡的文章,但他们没看到试卷前,无法评论同僚什么。

叶行远看在眼里,继续淡定。在这个世界,文章也是一种有灵性的神通,李考官如果出了丑,那也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于是这试卷又被挪到了张知府面前,在座考官里,主考官张知府学术水平最高,也最有资格审阅这篇文章。

张知府看过后,震惊程度不亚于李考官,只不过修心养性功夫强大,不似李考官那么失态罢了。

如果说叶行远前面那一篇,风格还属于敦敦教导,如同春风化雨,凭良心说已经是罕见的上佳文章了。那么后面这一篇,却在前篇上佳的水准上,又骤然拔高了一个不可想象的层次!

气象雄大,纵横汪洋,各种比拟眼花缭乱,文字技巧肆意铺张,但却又能句句充满深不可测的哲理,发人深思!

张知府看完全文,在脑中甚至冒出了一个极其大不敬的念头,圣人讲学也不过如此啊!他甚至还有种感觉,这篇文章若是一句一句念出来,那就要出现口吐莲花的神迹了。

张知府忍不住从头又看了一遍这篇文章,没了第一次看到时的震惊,冷静下来后,他终于看出点不同寻常的味道来。

这篇表面看来,是扣住题目讲学习之道,但在文章极深处,隐隐然透露出一层立意,是涉及到人性善恶的立意。

更明白的说,这篇文章仿佛是建在人性本恶的根基上,然后从这个根基延伸出了学习之道。

张知府头顶冒出了细汗,这样的文章,只怕不是自己能研究透彻的。他忽然懂了,叶行远的县试文章为何会被封印并传送京师...

“取我大印来!”张知府对左右喝道。如今之计,他也只能学着归阳县知县,将这文章封印了,当然也是要送到京师的。

又是这样啊...再抬头时,张知府却发现叶行远不见了,又问道:“这考生去了哪里?”

左右随从连忙答道:“回禀老爷,刚才老爷开始阅卷时,这个不懂事的考生就已经走了,简直无礼!”

张知府不以为意,凡俗礼节对他有什么意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