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四百八十一章

仙官 第四百八十一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叶行远有宇宙锋,倒不必特意去找“鱼肠”之类的匕首,宇宙锋在死后的虚拟世界中,能大能小,能现能隐,实在是杀人越货的利器。

吴王伯虞哪里提防,被宇宙锋一剑看中,当即就卸下了一条膀子。他像杀猪般大叫起来,叶行远不耐烦,运起八方刀轮神通,一剑切了他的咽喉,这才止住了他的尖声大叫。

这时候宫中禁卫才反应过来,呼喝着扑了上来,叶行远脸上微微一笑,身子一扭,遁地而去。

脱身之法,他早就想好了,这里没有指地成钢的法师,他从高华君处学来的土遁之法,是最好不过的逃命手段。

安姬身上溅满了鲜血,面色苍白,眼睁睁瞧着叶行远消失在眼前,要是一般女子大概早就尖叫惊呼,但她不愧是史上留名的狠辣女子,知道现在是危急存亡之秋,不可有丝毫怠慢。

便厉声喝道:“关闭宫门,太子谋反,快招禁军统领仲求进宫,出兵平叛!”

但这时候已来不及了,只听宫门外一阵喧哗,太子带着一众老臣呼啦入宫,围在吴王伯虞的尸体面前,太子抚尸痛哭,就有人大叫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立刻登基,以正国本!”

当即就有人附和:“请太子登基!”

如果吴王伯虞不死,大部分朝臣是墙头草,得看安姬的脸色,但如今伯虞已死,安姬之子尚未成年,太子仁厚,怎么看都是立他为君。这样一来,原本许多摇摆的臣子全都站在太子这一边,更何况太子配合迅速,打了安姬一个措手不及,登基之事,就这样板上钉钉。

安姬面若死灰,知道大势已去,就算仲求赶来,凭他区区一万禁军,在大势面前,也翻不了天了。

果然众臣扶持太子登基,立刻就收了仲求的兵权,太子另派亲信掌控禁军,封闭宫门内外,城中也戒严数日,吴国这才安定下来。

安姬及其子暂时仍住在宫中,但没了伯虞的宠爱,也再没有翻身的机会。太子为吴王,第一件事便是释放了钟家父子,仍然令钟宁为令尹,主持国事。

但钟宁却辞而不受,他满面颓丧,叹道:“老臣乃弑君之人,安可为一国令尹?”

吴王大惊道:“何出此言,父王被刺客所杀,老大人当时尚在天牢,怎么可能?”

满朝文武都知道是钟奇刺君,但这是为太子立功,都是默契的没有一个人提起。可惜钟宁是个精细人,也曾执政二十年,稍稍一问,哪里能不清楚内里?他又是犟脾气,他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便垂泪道:“大王厚爱,老臣心领,只是老臣教出不忠之子弑君,便与老臣弑君无异。后世史书,都当记述‘钟宁弑君’。”

吴王再度发愣,招来史官一看记录,果然是写着“钟宁弑君”。吴王大急,赶紧让他改,史官却不肯,又道:“这是老令尹吩咐,言之有理,我既为史笔,便不可动摇,若是轻易改之,安有信史?”

钟宁固执,史官也是个硬骨头,吴王无奈,想去找叶行远商量。叶行远这时候却已经自闭在家中,再不出门。

这时候朝中已经有许多人议论,要定叶行远的弑君之罪。

这事叶行远也知道,哭笑不得。他只是在适逢其会的时候,做了一个自己本心的选择,倒没想到便宜老爹会将弑君这个罪名扛了下去,如今钟家几人都辞官不就,父兄郁郁寡欢,看上去他们家的情况倒没比以前好多少。

不过至少太子即位,吴国应该不至于衰落下去,叶行远觉得自己没做错。

如今风口浪尖之上,他当然也不能招摇过市,朝中议论纷纷,他干脆躲进小楼成一统,读圣贤书,忘窗外音,也是乐得自在。

此后数年,吴王几次想要征辟叶行远出来做官,都被朝中大臣尽力阻止。不管叶行远是为了什么,他终究是个弑君之人,又有哪个人敢用他?

钟宁年纪大了,在天牢原本就落下了病根,心中又憋闷,没几年就寿终正寝。钟平的身体不好,也随父而去,临死之前抓着叶行远的手道:“弑君之事,亦有大义,我只会感激兄弟相救之恩......”

他素来沉默寡言,心里倒是个明白人,叶行远心中一松,也觉得至少自己没白来一场。

此后为父兄守孝,又是三年。这三年中,吴国国势不好不坏,太子治国不差,但也未见得有多高明。尤其是他重视民生,却不重武备,到了第七年的时候,终于还是越国入寇,发生了战争。

叶行远这七年一直在府中不出,勉强也可以算是被软禁了,与钟奇历史上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如今吴国的国力比之以前强了不少,应该不至于出现历史上那种一边倒的情况。

只是前线节节败退,还是让人心焦。

叶行远关心着前线的邸报,每见吴国一处新败,都只能苦笑叹气,“这或许便是历史大势,越国崛起,便是吴国换了国君,还是无用。”

如今越军甲士凶猛,作战勇敢,数十人便可战好逸恶劳的吴军数百人,以一当十,这仗自然打得顺风顺水。

之前的太子,如今的吴王在宫中坐不住了,他看遍朝中,没有一个可以商量的人。想起少年时的好友,回忆起当时他行事的果决,决心微服私访,再到钟府来讨主意。

他先派人去与叶行远知会一声,叶行远听了,淡淡笑道:“臣不便出府入宫,便请大王今夜亥时,来钟府书房,共商国策吧。”

七年之前,也正是在钟府书房中,叶行远告知太子要刺杀吴王伯虞。吴王回想起当日情形,唏嘘感慨,便依着叶行远之言,微服在亥时入了钟府。

一见面,吴王便热泪盈眶道:“七年不见兄长,孤心中愧甚。孤能登基,多亏兄长死力。”

叶行远对这种场面话不感冒,吴王若是当真感恩,也不至于七年对他都不闻不问。就算是朝中有压力,大王想要一意孤行做个什么事,还容易得很。

最是无情帝王家,叶行远心里明白得很,只淡淡道:“臣只是尽本分而已,大王不必如此。今日此来,不知又为何事?”

他这是明知故问,吴王却病急乱投医道:“如今越军侵略我吴国,他们军将厉害,咱们抵挡不住。还要请兄长挂帅,御敌于国门之外!”

叶行远翻了个白眼,平时荣华富贵想不到自己,这会儿要玩命了就又想到自己了?这位吴王仍然是个不靠谱的,他摇头叹道:“如今吴国的士兵,三个才勉强挡得住越国士兵一个。吴国的武器,三件才抵得上越国一件。

更何况吴国的将领,贪慕荣华安逸,久疏战阵,早就忘了怎么打仗。这样怎么可能是越国的对手?就算臣拼死也不过一人而已,怎能挡得住越国数万大军?”

吴王听叶行远都说没办法,呆若木鸡道:“这...这可如何是好?难道祖宗基业,就要在我手上断送了么?”

叶行远对他鄙视不已,笑道:“大王莫急,如今越国私自兴兵,攻打友邦,已经违了诸侯之礼。此时尚有周天子,何不前往朝廷,请天子主持公道?”

“周天子?”吴王发愣。

如今春秋乱世,诸侯互相攻伐,哪里还顾得上尊奉天子?尤其是对于吴越这样的南方邦国来说,周天子几乎只是一个符号,除了祭祀的时候,谁还记得他?

叶行远却知道,这时候虽然不是周天子最强势的时期,但是如今天子的威严,也有一种回光返照的迹象。

因为这个世上,与原本的春秋战国不同,出了一个神通盖世的圣人。

圣人截取天机,承载天命,以无上神通,为周天子支撑着最后的尊严。他如今在天子朝中任大司空之职,掌管数千天子亲兵,虽然数量极少,但在这乱世之中,仍然是极为强大的战斗力。

在未来的数十年中,叶行远知道圣人曾经征伐四方,狠狠教训了暴秦强齐等刺头儿,让他们重新遵循进贡天子之礼,就连远在南方的蛮邦楚国,也被圣人教训,不得不送上了包茅作贡品,为天子滤酒。

而圣人百战百胜的神威,正是从吴越一战开始。钟奇原本也正是靠着出使朝廷,搭上了圣人这条线,成为了圣人的弟子,后来才得大吉。

叶行远心里清楚得很,只要吴国主动向朝廷求救,圣人正愿意趁此时机,教训越国。不过除了他之外,别人都是不知道的。

在吴王心中,周天子大概比现在的吴国还要孱弱一百倍,他就算调停,又有何用,听到叶行远提出这种无用的方案,不禁有些失望。

这位当年的天才少年,如今只怕是废了,在家中关了七年,只知道死读书,哪里会有什么实务经验,更难提出真知灼见。自己真是昏了头,才会来此处询问。

他摇了摇头,无奈叹息道:“只怕是没什么用处,孤还是先回宫去,看看有什么办法,再从各地召集些勤王大军来,至少得保住都城不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