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四百七十一章

仙官 第四百七十一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江东四大家的用心全在“粮”上,他们觉得叶行远就算要反击,终点一定也是“粮”。然而叶行远根本就不与他们玩这么低级的游戏,他一上来就是玩钱。

资本市场,教你做人。

你们不是发现期货变成了一种投资手段,可以吸引别人的资金给自己来用么?那叶行远就提供了更严谨,更完善,更高级的投资手段,直接把你秒成渣。

这种远洋货轮的股票,高额的利润率,随便算算账就知道该怎么选。这只股票出来的第一天,就有大量明智之士抛掉了期货粮贷,全部买入股票。

当他们发现股票也会涨的时候,投资的热潮再一次点燃。

有人大叫道:“一两银子的米,顶多涨到多少?七两,八两?还是十两,最多就是十倍,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这股票,可是能涨一百倍!”

有人也有疑问:“一百倍?那不是一百两银子一股,这也赚得回来?”

有专家立刻上前分析,“怎么不赚,我算过了,买这个股票,便是源源不断的挣钱,别说一百两一股,便是再高,也能支撑得住!这可比粮价有前途的多了!”

朴素的兴州市民不懂得什么叫市盈率,也不知道股票价格保持在市盈率的多少倍才是正常,但他们有朴素的计算方式。你若是投入一百两银子,一年能挣个十两,这就算是小赚的生意——这还得投入心思,苦苦经营才行。

而就算是远洋货船的股票涨到一百两,算下来一股一年也能分到五六两银子,这还是你不用费心思,自己去打一份工,应给也能赚得到五六两。这么一算,就可知道这投资是多么划算。

比那种强行拉高粮价的做法,股票清楚透明得多了!

何况现在远洋货船的股票价格,还远远没有抵达一百两,事实上从短短几天之内蹿到十两、二十两之后,股票的涨势略有放缓,但是依然保持着增长,这就让投资价值仍然存在。

城中的大部分闲人,都毫不犹豫的抛弃粮贷,转头股票的怀抱。四大家因为囤积了太多的粮食,在这粮贷上不博一把实在说不过去,只能咬牙全部吃下,要将粮贷价格和现货价格统一,逼死这些手上只有钱,却没有粮食的混蛋。

“他们还是不懂。”叶行远看着四大家的操作,忍住了吐槽的冲动,太业余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想一意孤行,真觉得自己能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么?没有别人接盘,就算是将粮贷炒到天价,又有何用,他们最后还得全部砸在手里。

而粮食的需求终究是有限的,期货市场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规模,在提供给粮商额外盈利的同时,也让他们错误的估计了市场。他们高价囤积了这么多粮食,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在兴州高价卖出那么多。

当然,也由于产粮有限,在中原的其它缺粮区,可能因为四大家的这种囤积行为造成更严重的缺粮。但四大家根本不可能去那里高价贩卖——这种行为不被当地人哄抢,也会被朝廷以囤积居奇,操纵粮价来杀头。

四大家早就被自己贪心玩死了,叶行远的股票市场,只不过是给他们抽去了梯子,或者说让潮水退去,看看到底谁在裸泳罢了。

至于叶行远,他只不过抛出了胡九娘远洋货**约十万股的股份,便已经还清了琼关钱庄的全部欠债,现在他手上还或者一百多万股胡九娘舰队的股份,首先按照市值计算,他已经拥有差不多相当于两千多万两白银的财富,而且随着股票价值的上升,他的纸面财富还在继续上升,真真正正的富可敌国。

当然在兴州府这个小小的资本市场上,他不可能套现这么巨量的财富,事实上能够套出一百五十万两也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也可以了解兴州有多富庶,而所谓粮贷,又拖了多少人入坑。

当然叶行远也没有必要去套现这种财富,他当然知道有钱的重要性,不过对于他修行圣人之道,追求飞升仙官的人来说,财富终究只是身外之物。

四大家的垂死挣扎也很快被叶行远击垮,他早就准备好了部分粮食,在发现大部分人都已经脱了粮贷这个坑之后,就以政府名义平抑粮价,毫不犹豫的放出低价粮。

而且采取了多种限购措施,不允许大批量的采购,定价一两五钱,每人每次只能购买不超过两升,不过粮米供应充足,每人每天都可以排队购买。

本来粮价失去了依托和追捧之外就没了精气神,在高位已经支撑不住了。再受这重重一击之后,陷得不是太深的粮商终于从晕头转向中反应过来,及时调整了米价——米要是卖不出去,价格再高又有屁用?

一家开是跌价之后,那其他家也就只能跟风,在现货米价拼命下跌的同时,粮贷的价格居然还保持着高企,让人大呼看不懂。

其实叶行远心里很清楚,之所以现在粮贷还能维持高价,是因为它完全失去了流动性,九成的粮贷都回到了四大家族手中,他们收购的平均价格应该超过五两以上,但现在谁都明白,到明年三月,这个价格完全挺不住。今年虽然不算丰收,但是周边的粮商向兴州地区运进来太多的粮食,如果不想费劲的再运出去,那就得在兴州这一亩三分地上低价竞争。

“能够有二两就不错了。”叶行远表示幸灾乐祸,这就意味着四大家族每张粮贷要亏六成,他们可是花了真金白银将这些粮券买回来,固然有一部分是前期的收益,但大部分都是家族的积蓄。

经此一役,四大家伤筋动骨,沈家甚至连沈黄芪最喜欢的留连堂都挂牌急售,大约是遭遇了严重的周转问题。

叶行远也懒得去落井下石,只要他们不再有能力阻碍他在兴州府的施政,也就没有必要理会这些癣疥之疾。

隆平帝在宫中听安公公汇报这一段江南奇事,笑得合不拢嘴,叹道:“叶卿家真是个妙人儿,怎么他到哪里,哪里便有故事?琼关、蜀中、兴州,朕都忍不住想要将他派到更多不同的地方,看看会不会有什么特异之事。”

安公公凑趣道:“那也是皇上鸿福,才能发掘出叶大人这一员福将。”

隆平帝大喜道:“这叶行远可不就是一员福将么?不对,他还不止是福将,更是智将、勇将,这什么股票之法,我听朝中大儒讲解了好几次,都还是一知半解。你说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就能想出这么奇妙的主意。

我听说他的船尚未出海,投入的成本便已经赚了回来,这种一本万利之事,真是让人目瞪口呆。若是调他回京,让他执掌户部,是不是朕永远都不用担心没钱花了?”

这几年国库空虚,户部掐得非常紧,隆平帝每每要做个什么事情,户部都会愁眉苦脸凑上来道国库无钱,请陛下开内库。

但是隆平帝的私房钱也已经所剩无多,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又是内外交困,他迫切想要一个理财高手来帮他。叶行远在琼关、在兴州的行动,深深吸引了皇帝的注意。

将叶行远调回京来——这个念头在隆平帝的脑海中一浮起,便再也无法抹去。

安公公苦笑道:“陛下只怕难以如意,至少内阁诸位大佬,可都是不会同意的。”

今年要不是他们狗咬狗的一阵,叶行远转正天州知府之事都遥遥无期,更不用说调任江南,看这么一出精彩的好戏。

隆平帝恨恨道:“这些老家伙只会挡年轻人的道,严首辅也渐渐老糊涂了,办事颇不爽利。”

他是个念旧情的人,还记得严秉璋为他办过不少事,所以一直对严秉璋信任有加,但是这几年来,严秉璋太听儿子的话,行事未免有些七颠八倒,为隆平帝所不喜。

现在隆平帝最信任的外臣,非叶行远莫属。

安公公劝慰道:“陛下纵然这么想,也只能徐徐图之。”他忽然有个想法,对隆平帝进谏道:“不如问问叶大人自己的办法,他总有奇谋妙策来应对危局,应该也早就考虑过自己该如何调入京师?”

隆平帝觉得此计大妙,回头就去给叶行远的秘折批复,顺便向他问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