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四百五十七章

仙官 第四百五十七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入了府衙数日,叶行远在九月初十,第一次开衙升堂。这是他到任之后首次正式处理公务,自然隆重了些,排衙上堂,三班衙役齐声呼喝威武,堂外百姓也都遥遥围观。

说兴州的百姓完全不关心新知府,那也不尽然,到底有不少闲人,尤其是年轻的读书人,仰慕叶行远的风采,都在堂下观看,议论纷纷。

有人道:“叶大人果然年轻有为,一表人才,大丈夫当如是也!”

有人慨叹道:“叶大人有青天之名,在蜀中斩杀蜀王世子,何等刚正?如今他到兴州,正好也一正靡靡之风。”

然而也有人泛酸道:“沽名钓誉,未必是真。若是只会杀人,也不过是个酷吏耳,我兴州不需要这等‘青天’!”

立时便有人反驳道:“叶大人深通经济之道,设琼关特区,建天下钱庄,日进斗金,你居然说他只是酷吏?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如今叶行远声望已完满,想要说他坏话还真不容易。那些故意恶言的人都哑口无声,灰溜溜的走了开去。

叶行远端坐在大堂上,吩咐陆同知道:“之前收下的状子,也可都拿来我看。百姓若有冤屈,不可阻挠,便递到我面前。”

他知道上一任知府本来就含糊混事,也不交接就早早回京,府中肯定积压了不少公事。而兴州府衙的惯例,都不爱接百姓的状子,能推则推,他既来此,就要从根子上先改变这问题。

陆同知愁眉苦脸,知道大人这心思一动,府中的事就多了许多,麻烦当然也就多了许多。便劝道:“大人,历年公事许多,而且百姓状子一般都可交到县中,不必大人亲审......”

叶行远笑道:“本官初来乍到,总要有亲民之态,上任陈知府老于政事,或可如此。本官年轻,便亲力亲为方可对得起朝廷。”

陆同知无可奈何,只领命出去,与刑房书吏一起整理卷宗,接收百姓状纸,待集齐了一并送到叶行远案前。他知道上一任陈知府怠政,积累了许多公事,如今既然叶行远要,便让他为难去吧。

叶行远则起身退堂,回签押房,命人将兴州府府志,与近十年来的人口、土地、钱粮档案搬来,细细查看。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陆同知气喘吁吁抱着厚厚一摞卷宗,亲自送到叶行远面前,叹气道:“之前积压的公事甚多,只恐叶公子要多费几日心思了。另有百姓上的状纸数十份,也汇集于其中。”

这不但是最近几个月积压,之前陈知府有许多难事,都不愿得罪乡绅,故而一直拖而未决,干脆全交到叶行远面前。

叶行远失笑道:“竟然有这许多,上任陈知府倒是给本官留了不少难题。”

尸位素餐,叶行远心中更是鄙夷,也不在意,提起卷宗随意翻看。陆同知劝道:“这些公事许多都积年累月,也不急于一时,大人不妨慢慢看来,不必着急。”

叶行远笑道:“不必,兴州不过一府之地,些小公事,何难决断?陆大人少坐,待我发落。”

随即唤公吏,将这一堆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官吏四处,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叶行远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这历年所积的公事,居然断了一大半!

陆同知看得目瞪口呆,惊呼道:“这便是状元翰林之能么?大儒处理政务,竟然有这奇效?”

他知道叶行远在六年前入翰林院的时候便已经成就大儒,又有多种神通傍身,之前兴州府知府虽然都是进士出身,但却断无此等本领,只能说是叶行远天赋异禀。

另有几件疑难之事,叶行远也知道不能一时便决,暂时留下,但至少如今冗杂的卷宗只剩了薄薄几本,看起来也让人觉得舒服。

陆同知佩服得五体投地,见叶行远暂时休息,便插言道:“大人,云家之人来了,在厅中候着,不知大人何时接见?是等用过午饭,还是休息一阵再说?”

原本他虽然知道叶行远厉害,但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对当地土豪反而更客气些。如今见叶行远露出这一手本领,心下敬畏,说话的语气不知不觉便有些改变了。

叶行远揉了揉眼睛,他体内灵力充足,并不疲累,腹中也暂无饥饿之感,便点头道:“先见见他,听他说什么吧。”

粮贷之事是当务之急,牵头的云家是什么态度,必须得先摸清楚才行。叶行远也不必摆架子,先召那云家管事入见。

在兴州府负责云家生意的,乃是云家本宗的一个青年,名叫云宗周,不过二十**岁年纪,面长眉细,目中有光,看上去甚为精明强干。只见他身着绸衣,意态从容,显然并不觉得见这位府尊有什么太大的压力。

商人地位与世人不同,本不该穿着绫罗绸缎,但如今之世,早已无人管这规矩。云宗周态度强硬,更不在乎。

他上前拜见,礼数虽然不缺,但也没有太多恭敬之意,只陪笑道:“前日接风宴上,曾经见过大人一面,只大人却未必记得学生了。”

云家之人,给他捐了一个监生,虽然只是说起来好听,并无神通灵力,但至少有资格自称学生了。

叶行远笑道:“云掌柜做的是大生意,本官怎么会不记得?年轻有为,实在难得。”

他的年纪比对方年轻得多,说什么年轻有为,总觉得有些别扭。云宗周咳嗽一声,干笑道:“大人谬赞了,我们江东云家,只是正当经商,为宫中采买贡物,兼营漕运粮食生意。我也是托了祖宗的福,才分管这一摊,与大人相比,简直如萤火比之皓月。”

云宗周要是不姓云,或者他的血缘更远一些,当然坐不上这个位子。而叶行远则是完全是自身的本领,如今高居庙堂之上,云宗周拿自己与他相比,其实已经是非常没有礼数。

叶行远并不在意,对方不过是个小卒子,与之计较才失了自己的身份。

他只淡淡啜了口浓茶,方才问道:“本官自进兴州府以来,就见百姓热议粮贷一事,其中你们云记的粮贷最为吃香,不知其他州府,可有推行?”

云宗周被叶行远叫来,其实心里也如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不知道这位新官上任的大老爷想干什么,是不是要放三把火烧道了自己。如今听叶行远问起粮贷之事,心下大定,笑道:“兴州钱庄发达,除了大人的琼关钱庄以外,本地豪商又联盟开了四家钱庄,这才能之称粮贷交易。这是兴州府的创新,其他地方还来不及效仿呢!”

兴州一地,在琼关钱庄落地之后,金融业受到了刺激,空前发达,因此才引发了粮贷这种古怪的期货产品。叶行远也请锦衣卫访查,果然外地还未曾有类似跟风,主要还是金融业的发展未到一定程度。

他这是明知故问,见云宗周还一脸高兴,不由苦笑。

便又问道:“这粮贷之理,本官已经略有所知,只不知道云家家主,行此粮贷交易,所图者何?”

云宗周傲然道:“我家老爷宅心仁厚,欲要反哺于民,故而分利,让大家都能赚到点钱,一起将生意做大。此后我们兴州粮商,占了大部分漕运交易,兴州百姓也可更加富庶。”

这个说法倒是与路边人说的一样,叶行远微微点头,看来云家就是这个洗脑的思路了。

地主资本家,当然没有这么良善的,他们嘴上说得好听,又怎会割自己身上的肉来肥他人?个别的有钱人,看到穷人可怜,或者会有恻隐之心,捐助慈善,但是你说把自己的钱分给全城的人花,这就实在难以相信。

何况粮贷的陷阱,对于叶行远这种多了几千年见识,看惯了金融手段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眼即明,就算说得天花乱坠,又有何用?

他点了点头,问了一个关键的数据,“那不知云记如今已经卖出多少粮贷,明年三月,能交粮否?”

云宗周面色微微一变,旋即恢复正常,含糊道:“具体多少,还须学生回去查查账本,但绝对不会超过云家的交粮能力,明年三月,自然可以按时交付。”

大概是觉得这话还不够可信,他又补充道:“再说部分粮贷,亦可再到期之后,再行展期,如此分布在一年之内,便无挤兑之虞。”

叶行远心中嗤笑,果然还是击鼓传花。云记到底卖了多少粮贷,叶行远不知道,但是从暗中查访得来的数据来看,这段时间在兴州府中流通的粮贷总数,怕不就要有百万石之多,而那些大户买来压箱底的粮贷契约,更是隐秘无从核查。

这加起来若有三五百万石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兴州粮商可以收到粮食的极限。何况他们收粮也不是为了在本地卖的,大部分都要卖到外地,到明年三月,他们有什么本事来交粮?

展期再转手契约,大概是他们唯一的手段,只要这循环不断下去,他们就可以不断赚到额外的钱。只可惜粮价增长终究会有极限,一旦粮贷交易周转不动,这一场游戏立刻便会化为泡沫。

到时候兴州府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破产跳楼,粮商或许可以金蝉脱壳,那些深深陷进去的市民,只怕就要万劫不复!

到时候兴州府变成.人间地狱,他这个知府也不好过,叶行远当然不会容许这种情况发生。

他知道这些粮商只是为了赚钱,未必就想到会有这种后果,只是人的贪心是无限的,真到了那个局面,可不会有任何人出来帮他一起扛着兴州府的大局。

如今的兴州,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叶行远不动声色,缓缓点头道:“那就烦请云掌柜回去查查账目,过几日给本官报一个数字。另外你也转告其它几家卖粮贷的粮商,估出一个总数,也好让本官了解整体的情况。”

期货市场,当然要在征服监督下才能有序运行,否则就是一个巨大的赌场!叶行远知道这个口子一开,已经无法阻止继续生发,但他必须得想办法控制。

云宗周面有为难之色,但不便拒绝,还是答应下来,告退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