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四百五十四章

仙官 第四百五十四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京中的局势诡异起来,自从牛黑子不管不顾的对严家放炮以来,陆陆续续有人跟进,攻讦弹劾严秉璋,言辞激烈,几乎是玉石俱焚破釜沉舟的节奏。

小严相公焦头烂额,他发现攻击严首辅的人中,诸党皆有,但偏偏又都不是核心人物,到底谁是幕后主使,一时间无从分辨。他在府中咆哮如雷,“没一个是好东西!受了我们严家的恩惠,如今便是这般报答的么?”

看他方寸已乱,冷眼旁观的宇文经叹息劝道:“小相公也不必担心,这等鬼鬼祟祟的行径,伤不得首辅大人的根基,顶多便是有些妨碍罢了,一二月间,必然能平息下去。”

墙倒众人推,正因为严家行事霸道,才会有人进行反弹。但这时候严首辅仍有威望,所以诸位大学士中暂时还没有人出来站台对抗,这局面不至于对严首辅造成什么实质上的损害,只是一个警讯而已。

“废话!”小严相公傲然道:“如今爹爹深孚众望,又有什么人能动的了他?我岂是担心这个?但这些鬼蜮技俩,怎不叫人恼怒,我非要揪出幕后之人不可。”

他脾气日渐跋扈,对父亲的心腹宇文经一直都看不顺眼,如今更是发声叱喝。

宇文经淡然一笑,并未多言。

有人献计道:“牛黑子来自闽北,平日虽然不是闽党,但与诸闽人来往也算密切。我看没有其他人,只有东阁大学士沈孝才是幕后主使!”

小严相公拍桌子道:“我也猜想是他,哼,区区一个五辅,也想对我爹暗中下手?那可要尝尝我的手段!”

宇文经苦笑。这事情的主使是不是沈孝另说,在没有确定之前,就无差别的决定反击,这严党未免太跋扈了些。这般行事,又能有什么好结果?

但小严相公主意已定,也不会听劝,宇文经根本就再懒得进谏。

第二日上,果然清流一党纷纷跳出来,攻击沈孝诸多行事不端处,其中孝期饮酒,狎妓之事,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搜罗而来。沈孝脾气也大,当堂与一众言官理论,吵得不可开交。

如今已经有两位大学士遭到弹劾,局势当然不会那么平静下来,不过数日,连同老好人欧阳圃在内,奚明生、章裕也被拖下水,每日朝堂里面骂声不绝,显然是有人有意要将水搅浑。

小严相公越来越闹不清到底是谁在攻击严家,但是却也渐渐明白,如今严首辅势大,其余四位大学士在受到弹劾之后,自然而然的要开始抱团,隐隐倒是形成了首辅对抗其他四位大学士的局面。

尤其是首先被攻击的沈孝,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言官们的弹劾击中了他的痛脚,恼羞成怒,反击尤为凶狠,几乎是完全站到了严家的对立面。这也让小严相公更加肯定,此人便是幕后主使。

朝堂上一片混乱,叶行远就乐得看好戏。

驿馆之中,锦衣卫不断传来最新的消息,青妃笑道:“如今朝堂上闹成了一锅粥,大约就算是严相公也没心情来管你一个天州知府的小事。此时只要吏部提名,便可成功,大人真气运加身之人也。”

叶行远笑着点头,“这件事我纯粹只是推波助澜,出出主意而已,朝中局势如此,自然而然便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实在思侥幸。”

他顿了一顿,又叹息道:“可惜严家羽翼丰满,这次虽能挫他的气焰,却不足以将其连根拔起。”

青妃正色道:“严相公的根在江南,只要江南仕林在朝中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作为清流代表,就不会那么快倒。听闻大人有问政江南之志,这一次若能谋取相应之官,倒是两三年内,可有一番作为。”

严家经此一役,虽然屹立不摇,但是已显颓势。如此不知收敛自省之道,四处树敌,败亡也在不日之间。若是江南动荡,当真有机会将他们一举扳倒。

叶行远虽然没对青妃说过五德之宝圣人灵骨之事,但青妃何等聪慧,从平日叶行远的言行之中,就能猜出他大致的目的。

蜀中任职完毕之后,叶行远的目标便是江南,一方面是因为钟奇墓在兴州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江南乃是如今朝廷经济财政的主要来源,能定江南者,便可掌朝政。

严秉璋正是因为代表着江南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势力,才能够如鱼得水,在朝中稳坐不倒。

叶行远就算不能掌控江南,至少也要了解江南,那么前往江南任官,也是理所当然之事。而且,分析下来,他调任还没什么阻力。

一来,叶行远这次如果能够顺利转正,便是堂堂的知府大人,他因为积功必然要升迁,但不可能直接让他担任省内高官,而内阁对他的排斥,更不可能将他召回中枢。

天州府已经是蜀中首府所在,叶行远要再升迁,只有去更富庶繁华的重镇。京师当然不可能考虑,大学士们虽然经过这一次倒严与他的矛盾减轻了不少,但仍然不会想要他在面前晃悠,肯定得放得远远的。

江南便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更巧妙的是,便是严家也不会反对。小严相公近日行事,恨透了叶行远,他想要拿捏住叶行远,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投入江南,以庞大的世家势力压制住此人。

只要叶行远在江南行差踏错一步,他们就有了对付叶行远的机会。

如此一来,只要有叶行远有心谋职,还真能从蜀中调往江南。事实上李夫人也已经动用姚家残余的势力,想办法为叶行远运作。

叶行远入京一月之后,朝堂上的争端终于稍微平息,几位大学士都未曾伤筋动骨,只是贬斥了几个跳的最欢的言官。但朝中的势力分野,却经过这一役悄悄的发生了变化。叶行远作为一颗撬动局势的小石子,也就落在了更多人眼中。

又数日,吏部上表,将叶行远列名转正天州知府,内阁几位大人无一字批,直送司礼监。王仁见了大喜,也不顾失礼之处,直接请皇帝盖了印,发回吏部,吏部再给叶行远告身,这半级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升了上去。

“世人说浑水摸鱼,诚哉斯言。”叶行远慨叹。如果朝堂不乱,他这个半级也不知道也费多大功夫才能升上去。正因为朝廷上狗咬狗,才会有他的机会。

不管是过去将来,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些朝堂上的大学士、阁老,也都不过是普通人罢了。

既然得偿所愿,再回蜀中路途遥远,也无必要。他将贡物交割,见了隆平帝,也就开始安心在京中住下,谋求下一任升官。叶行远发现这种事在京中也司空见惯,什么县令知府乃至于一省的方面大员,在任期将满之前,赖在京师的也真不少。

与叶行远所知的封建时代不同,轩辕世界由于有瞬时可达的公文系统,许多政务可以远程处理,更助长了这般风气。

倒像是后世有人到京中跑官要官,各省各市都要设立“驻京办”这种机构一般,都是一个意思。

既然是通例,叶行远也就心安理得的住了下来,他行事低调,仍然居于驿馆之中。反正他功劳足够,考评优异,也不必刻意去争什么。背后运作之事,只有李夫人为他争取,而在头上,还有隆平帝与王仁,只要诸位大学士不作梗,还有谁能拦得了他的路?

等他在京中住满三月,再一次过了炎夏,果然吏部文书下来,给他了一个江东省兴州府知府的职司。

此事倒是风平浪静,朝中无人反对,也无人与之相争。

正如青妃之前的分析,并没有人有阻止叶行远前往江南的动机。他的朋友希望他在江南做出政绩,再进一步,而他的敌人,则是希望他在江南栽个跟斗,破了不坏的金身。

叶行远也不耽搁,便收拾行装,点齐原班人马,出京往江南赴任。

路上大约耽搁了一月有余,抵达兴州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下旬,桂子飘香。叶行远欲观察民情,便先便衣入城,打探消息。

江东兴州毗邻东海,秋日柳扬,一片暖色。叶行远一袭青衣,从容坐在酒肆,听着兴州百姓的热议。

他原以为此地人杰地灵,才子辈出,大家聊天的内容不是风流韵事,便该是科举学业,但百姓们聊天的内容,却全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大部分人,都在兴致勃勃的讨论着粮价。

江南一地,如今产粮已经远不如当年,因为大部分地区都改种了经济作物。但即使如此,兴州土地肥沃,百姓富庶,也从来没有缺粮之虞——要是江南缺粮,天下大概早就赤地千里。

所以这些百姓并不是担忧粮价上涨,从他们语气中听来,仿佛还是期待着粮价上涨,害怕粮价下跌。

叶行远对陆十一娘奇道:“天下百姓,但有忧心粮贵的,从来没有担心粮贱的,怎么兴州这地方与别处不同?”

陆十一娘事先通过锦衣卫做过调查,禀告道:“此事乃是今日才在兴州兴起,名曰粮贷。百姓可预先以丰收日价买入粮食,但并不交付,在数月之后方可提货,若是粮价上涨,亦可将粮贷转让,此乃空手赚钱之法。兴州百姓,但凡有几个闲钱的,现在倒有一半都在投钱在这个上面。”

我靠!叶行远吓了一跳,难道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另外的穿越者,谁倒腾出来这个高级的金融工具?这不就是期货么?

虽然可能还没有用到杠杆交易的原理,但是不使用实物,而是依赖于契约,限期交付,可以转让的模式,正是期货交易的雏形。这要是兴州人民自行发明的,那可是走在时代前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